專利名稱:鞋底的結構和相關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鞋和,特別是鞋底的結構和制造該結構的方法。
背景技術:
制鞋工業不斷努力以便生產出提供而用性和易彎性的鞋。但是,許多常規的鞋結 構提供或者舒適或者易彎性-但通常不是兩者都有-因為提供這些特性的部件一般是相互 矛盾的。例如,一種易彎性著名的結構是直接連接的結構,它包括鞋面與中底直接連接的 鞋面。一般直接連接的結構包括平的耐磨的外底直接連接柔性的聚氨酯的中底,中底依次, 直接連接在鞋面。耐磨的外底通常包括平的上表面,在制造鞋時通過將聚氨酯模制在該表 面上而固定聚氨酯中底。雖然這種直接連接的結構是柔性和有彈性的,但是它不是足夠的耐用因為耐磨的 外底傾向于與中底分離,如果穿著者走路時沿著地面拖著他們的前腳走那么特別是在腳趾 部分容易分離。在某些情況,外底可以完全與中底分離,這可能對穿著者造成傷害,特別是 當他們在進行激烈運動時。一種解決外底與中底脫離的方法是使用封裝中底下部的外底鞋殼。在McClelland 的美國專利申請2004/0143995號中公開了這樣一種結構,將它插入這里作為參考。在 McClelland的申請中,外底的鞋殼包括圍繞整個鞋面,從腳后跟到腳趾,伸出的壁。這壁包 括向內伸出的毛邊,中底的材料直接連接在該毛邊從而形成機械的互鎖,它將外底固定在 中底。但是這種耐用結構的一個潛在問題是,中底的鞋殼,和特別是該互鎖,某些時候可能 損害鞋底的易彎性和舒適度,特別是在腳后跟部分。盡管有不同的結構,它們提供或者耐用性或者易彎性和舒適性,但是很少有鞋提 供這兩種特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耐用和舒適的鞋的結構。本結構可以包括鞋面、有中底突緣的中 底、有外底突緣的外底。該突緣可向外突出,在前腳部分中離開鞋面,和可用直接粘合連接 以及可選的鎖縫連接以便防止外底和中底分離。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中底突緣和/或外底突緣可在離腳后跟部分不遠處終止,可 選地在前腳部分中和/或鞋的足弓部分中終止。還有可選的是,鎖縫可在離腳后跟不遠處 終止,和可在連接突緣的上面和下面見到。在還有另一個實施例中,外底可以是外底鞋殼結構。該外底鞋殼可以包括上面有 外底突緣的直立壁。該外底突緣可以向外突出,在前腳部分中離開鞋面。可選地,直立壁可 在離腳后跟部分不遠處終止,和可以掩蓋在前腳部分中至少一部分中鞋底,同時在足弓和/ 或腳后跟部分中留下另一部分中底可見。在還有另一個實施例中,該鞋可以包括柔性的鞋底板繃緊至鞋面。該鞋底板可以包括朝向鞋面的第1側面和與第1側面相反的第2側面。該中底可以通過直接連接粘合與 柔性的鞋底板的第2側面連接。在別的實施例中,中底可以包括在腳后跟部分中的腳后跟杯。腳后跟杯可以 包括 在腳后跟部分中觀察者可見的外表面。可選地,中底可以是整體的單件結構,腳后跟杯與中 底突緣和中底的其他組件整體成形。在還有別的實施例中,鎖縫可以圍繞前腳部分伸展,延伸通過中底縫合突緣和外 底突緣以便實際連接中底縫合突緣和外底突緣。可選地,對觀察者來說在中底縫合突緣之 上和外底突緣之下兩處鎖縫都是可見的。在另一個別的實施例中,提供制作該鞋結構的方法。該方法可以包括可選地將鞋 底板繃緊到鞋面;提供外底鞋殼,它包括有外底突緣的直立壁,外底突緣向外突出,在前腳 部分中離開鞋面;將鞋面和外底鞋殼互相鄰近放置以便在它們之間形成中底空穴;將材料 引入到中底空穴從而使該材料直接連接到鞋面和鞋底板中至少一個,和使該材料直接連接 到外底鞋殼,該材料生成包括中底縫合突緣的中底,中底縫合突緣向外突出,離開在前腳部 分中的鞋面,將中底縫合突緣直接連接在外底突緣;和用鎖縫將中底縫合突緣縫合到外底 突緣,在離腳后跟部不遠處終止該鎖縫。本鞋結構提供顯著的和意想不到的易彎性和耐用性。連接的中底突緣和外底突緣 給予該鞋的前腳部分耐用、良好的支持和柔性。在包括鎖縫的地方,中底和外底鞋殼能抵抗 前腳部分中的分離。在該鞋的腳后跟部分中,腳后跟杯提供減震和返回的能量。在腳后跟 和/或足弓部分中觀察者可見中底的其余部分,該結構提供附加的美學外觀。通過參考流行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和附圖本發明的這些和其他的目的、優點、部件 將變得更加容易理解和體會。
圖1是裝入流行實施例鞋底結構的一只鞋子的側視圖;圖2是沿圖1的2-2線取的該鞋的剖面圖;圖3是沿圖1的3-3線取的該鞋的部面圖;圖4是沿圖1的4-4線取的該鞋的剖面圖;圖5是該鞋的分解透視圖;和圖6是與該鞋的鞋面和外底連接的中底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結構在圖1-5中表示裝入流行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的一只鞋和整體記為10。為了公開 的目的,與3/4高度的靴有關地描述本實施例,但是,該鞋底結構完全適合使用于其他類型 鞋底的鞋。總的來說,鞋10包括用中底30固定在外底鞋殼40的鞋面20,而中底至少部分 定位在它們之間。該中底30包括中底縫合突緣,也稱為中底突緣,它們向外突出,在鞋的前 腳部分42離開鞋面20。外底鞋殼40可以與中底30連接,和可以包括直立壁41,它有向外 突出的外底突緣45,該突緣也在前腳部分離開鞋面。通過直接粘合連接和突過中底突緣32 與外底突緣45的鎖縫50兩者,外底突緣45可與中底突緣32連接。中底30可以包括設置在腳后跟部分44的成整體的腳后跟杯34。如這里使用的,術語“足弓區”(或足弓部分)一般指的是鞋對應于穿著腳的腳弓部分;術語“前腳區”一般指的是對應于穿著者腳的前腳(如腳前掌和腳趾)在鞋的足弓區 前面的部分;術語“腳后跟區”一般指的是對應于穿著腳的后跟在鞋的足弓區后面的部分。 在圖1中整體表示前腳區42、足弓區43和腳后跟區44,但是應該理解取決于鞋的構造這些 區域的描繪可以改變。鞋面20基本上是常規的和將不再詳細描述。只要說鞋面20包括前幫22、后幫24 和后幫補強皮26就夠了。參考圖2-5,鞋面20包括過渡到配合余量23的下部分,也稱為 外周邊余量,它是朝鞋的中心向內折疊。鞋面20可由皮革、帆布、尼龍或其他合適的材料制 造和可以包括襯里(未表示)或其他常規輔助材料。如果需要可以將可拆卸的腳墊式內底 (未表示)放置在鞋面內。如下面將要詳細描述的那樣,可將外周邊余量23的部分或全部,和在某些情況 下,將鞋面20的下部直接連接到中底30。外周邊余量23本身可延伸到鞋底板28,或者可 選地縫合到內底和/或織物襪襯(未表示)的Strobel。在鞋面20繃緊到鞋底板28的地 方,該板可以是基本上柔性的和可以是粘接、縫合、用釘固定或其他方式緊固到鞋面,特別 是緊固到外周邊的余量。可由各種各樣的材料構造鞋底板。可將襯里29固定在鞋面20的內部。如在圖4中所示,這個襯里向下伸展,朝 向已向內折疊的外周邊余量23。在一個實施例中,該襯里終止在構成外周邊余量23的 鞋面折疊的上面預先選擇的距離。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該襯里向上伸展到鞋10的最上 部分。該襯里可由任何材料構造,但優選地是由水不可滲透的織物式材料構成。合適的 材料包括以商標GORE-TEX銷售的材料,它由特拉華州紐瓦克市(Newark, Del aware)的 W. L. Gore&Associates, Inc.公司在市場上銷售,和以商標SYMPATEX銷售的材料,它由德國 Wuppertal的SympaTexTechnologies GmbH公司在市場上銷售。該襯里可附加地或替換地 由涂刷在鞋面內部的防水熱塑涂層或粘合劑的連續層構成。外底鞋殼40可由相對硬的橡膠或其他足夠耐用和抗磨損的材料制成。底46可以 包括外表面48,它組成外底鞋殼40的耐磨表面和可按所需的腳后跟和車胎花紋構成輪廓。 外表面48可以有紋理以便提高附著的摩擦力和改善鞋的美學外觀。可選地,外底的上表面 47同樣可以有紋理。如在圖5中所示,外底鞋殼40可以包括在前腳部分42中的直立壁41。這種直立 壁可以是從上表面47基本上垂直伸展,和可以是基本上連續地圍繞前腳部分42的外周邊。 但是,按照需要,壁41可在一個或多個位置中斷以便提供所需的視覺效果。壁4 1也可與 上表面47配合在前腳部分42中形成外底鞋殼的凹槽式空穴49。可選地,壁41可以有點伸 入到足弓部分43,從而也在那里至少部分形成凹槽49。但是凹槽49和壁41按需要可在離 腳后跟部分44不遠處終止。外底鞋殼40可以外底直立壁41轉換成平板狀結構。例如,外底鞋底殼40可以包 括在鞋的足弓部分43中的足弓板部分55。總的來說,在鞋的側邊和中間邊上這個足弓板部 分可以沒有任何的直立壁。在沒有壁的地方,可以暴露出位于外底鞋殼板部分上面的中底 30以便觀察。足弓板部分55還可以包括鄰近它的凸狀片(未表示),和按照需要可以大致 是平的。凸狀片可以由鋼、塑料或其他材料構成,和按需要可以與其他區域,如前腳區42和腳后跟區44重疊。可選地,在某些應用中,外底鞋殼的外表面48在這部分可以包括花紋、 突緣、或其他所需的表面特性。外底鞋殼40的足弓板部分55可以過渡到鞋的腳后跟部分44中的腳后跟板部分 57。這種腳后跟部分也可以是沒有任何直立壁從而使中底形成基本上暴露的外表面35以 便觀察。如圖示,腳后跟板部分57可以包括在外底鞋殼的外表面48上的車胎花紋或突緣 46以便提供所需的摩擦量。如果需要,可以通過腳后跟板反射腳后跟板57的車胎花紋或突 緣46。例如,盡管稱為板,但部分57可在其中限定生成鞋的腳后跟部分44中突緣的凹槽。 這些凹槽可用形成中底的材料充滿以便提供所需的減震效應。
回到前腳部分42中外底鞋殼40,凹槽49可由形成中底30的材料部分或全部充 滿,使在凹槽內的中底基本上取與外底鞋殼的壁41和/或上表面47相同的形狀。在壁41 和凹槽49終止的地方,中底30可以是完全暴露,不被外底鞋殼40的那些組件掩蓋。例如, 如在圖1和2中所示,中底30包括暴露區35,它基本上從足弓部分43伸展到腳后跟部分 44中,大體定位在外底鞋殼40的足弓板部分55和腳后跟板部分57的上面和附近。在那 里,暴露區35從足弓板部分和腳后跟板部分向上伸展到鞋面20。當然,如果在鞋面和這些 組件之間插入另一個結構,可以改變暴露區的尺寸和形狀。如在圖2-5中所示,中底30可從腳后跟部分44伸展到前腳部分42,構成單件、整 體和完整的結構。雖然在流行的實施例中表示的中底30是直接連接在鞋面20、鞋底板28 和/或外底鞋殼40,但它可以另外用膠接劑或粘合劑連接到這些組件。回到直接連接的中 底結構,構成中底的材料,如聚氨酯或乙酸乙基乙酯(ethylvinyl acetate),直接粘接到外 周邊余量23和鞋底板28以便將中底30連接到鞋面20。緊摻著鞋面,中底可以形成一個沿 口或肩部33,它基本是圓的,和圍繞整個鞋面。如果需要,這種肩部可以中斷以便在鞋的某 些區域提供所需的外觀。中底30還包括中底突緣32,它基本上向外伸出或突出,離開鞋面20和前腳部分中 的中底30的其余部分。這種中底突緣32可從肩部33向外伸出1、5、10、20、30或40毫米 的距離,或者按需要的其他距離。中底突緣本身可以限定一個槽(未表示),在槽內凹入鎖 縫以便防止對該縫合的過度磨損。如在圖1和5中所示,中底縫合突緣32終止在離腳后跟部分44不遠處,但可平滑 地過渡到小的美學凸出53,它按需要圍繞腳后跟部分伸展。這種凸出53可能是不足夠寬不 能容納鎖縫通過它。該中底30還可包括成整體的在腳后跟部分中的腳后跟杯34,該腳后跟杯是暴露 區域35的外表面一部分,暴露區域35是腳后跟部分44中觀察者可見的部分,和可選地在 足弓部分43。一般來說,在制作從前腳部分到腳后跟部分的過渡時,如在圖4中所示可以改 變中底的厚度。在那里,前腳部分42內中底的厚度Tl是小于在腳后跟部分44內的中底厚 度T2。按需要這個厚度T2例如可以比Tl厚1到3到5倍或更厚。但是,如果需要這些厚 度可以是相等的,或者相反,也就是說,Tl可以大于T2,取決于鞋的所需的減震特性。可選地,固定在鞋面20或在鞋面內的中底30和防止內襯29可以互相配合以便使 鞋面的內部基本上防水。腳后跟杯34可以緊貼地配合在圖3中所示的外底40內或附近。腳后跟杯34可以 是杯形狀的以便緩沖減震穿著者的腳后跟和圍繞至少一部分的穿著者的腳后跟向上伸展。如圖示,將腳后跟杯34基本定位在腳后跟區域44中,但有點伸入到足弓區域43內。如果 需要,腳后跟杯可以終止在足弓區域不遠處或者可以超過足弓區域伸入到前腳區域42內。 可選地,中底可以包括腳后跟緩沖墊59,將其與腳后跟杯34連接和/或定位在腳后跟杯34 中或上面以便提供附加的腳后跟緩沖墊,和有助于對準穿著者腳后跟的中心。 如圖1-5中所示的完全裝配的鞋中,可將外底鞋殼40固定在前腳區域42內到中 底突緣32和到腳后跟區域44中的至少腳后跟杯34。更特別的是,外底鞋殼的向外伸出的 突緣42可用直接連接的化學粘合劑直接粘合到在前腳部分41中的中底突緣32。在足弓部 分和腳后跟部分中足弓板55和腳后跟板57同樣可用直接連接粘合劑粘合到中底30。如果 直接連接結構不合適,在中底和外底鞋殼之間的粘合可以替代地用膠合劑、粘合劑或其他 合適的緊固裝置獲得。除了在中底突緣32和外底突緣42之間直接連接的化學粘合之外,這些組件可選 地可用鎖縫50進行物理連接。鎖縫可以是連續的縫合元件,如線,圍繞至少前腳部分41的 一部分伸展。按需要鎖縫50可在離鞋的腳后跟部分44不遠處終止,或者在中底突緣和外 底突緣不再足夠地重疊因而不能容納鎖縫通過的任何地方。鎖縫50可以完全伸展通過中 底縫合突緣32和外底突緣45兩者以便實際將這些元件連接起來-除了在這些元件之間已 經有了直接粘合連接。鎖縫50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縫合使該鎖縫對觀察者來說在中底縫 合突緣32上面和在外底突緣45下面兩處都是可見的。可選地,在外底鞋殼40包括縫合凹 槽58的地方(圖2),可將鎖縫至少部分設置在該凹槽內。制造和裝配現在將參考圖2-6描述鞋10的制造。使用一般常規的技術和設備可以制造鞋面 20。例如可以切割所需的鞋面材料(未表示)以便形成鞋面。盡管沒有表示,鞋面可以包 括多個元件,如前幫、后幫和后幫補強皮。如果包括這些元件,將鞋面的這些件裝配和縫紉 在一起。可將可選的水不可滲透的襯里通過粘合劑或縫合固定在鞋面內,但縫合不會破壞 在所需區域內襯里的水不可滲透性。可將這種襯里裝配到鞋面使在制成的鞋中,它向下伸 展足夠的距離使后來加上的中底終止在該襯里最下面部分的上面。如在圖6中所示可將鞋面裝配在鞋楦頭100上。可將外周邊余量23臨時系住或 釘在該鞋楦頭100以便將余量保持在位置中。然后可將繃著的外周邊余量23用膠合劑、粘 合劑或其他連接方法連接到鞋底板28的第1側27,而讓該板28的相反側29仍然顯露著。 在鞋面20繃著連接在鞋底板28之后,這些組件已準備好進行直接連接的模制操作如在圖 6中所示。但是在直接連接模制操作之前,用上述的部件,可以制造外底鞋殼40。用硬的耐用 的橡膠或其他所需的材料可以注射模制或澆注模制外底鞋殼40。在模制操作時可以生成作 為外底鞋殼整體部分的在下表面46上的車胎花紋48、直立壁41、凹槽49和足弓及腳后跟 部分的外底鞋殼40的板。在制成外底之后,如在圖6中所示將它放入模型110的底部。將繃著的鞋面20和 連著的鞋底板28下降到模型110中,該模型包括側模型112和支持外底鞋殼40的底114。 在圖6中僅表示一個側模型112,但是請注意,還包括與所描述側模型相對的對應側模型。 圍繞繃著的鞋面20的各側面捆扎每一側的模型112,和在鞋的前面和后面互相匹配。總的來說,將鞋面20和鞋底板28,以及外底鞋殼40互相鄰近放置以便在它們之間形成中底空穴120。側模型112也配合限定空穴120的一部分。在前腳部42中的中底空穴 120進一步限定對應中底突緣的空腔232,當充滿材料時該空腔形成完成的中底30的中底 突緣32。當用各組件適當地形成中底空穴120時,通過澆口 150將生成中底30所需的合適 體積的材料注入或澆入到空穴120內。模型110足夠牢固地夾持鞋面20以便防止材料從 空穴120的上面溢出模型110。當將材料131引入到空穴時,使它基本上充滿空穴120,從 而使材料131直接連接鞋面和鞋底板,和該材料直接連接在外底鞋殼。當它充滿中鞋底空 穴時,該材料生成的中底30包括向外突出、在前腳部分離開鞋面20的中底縫合突緣32。中 底縫合突緣32也直接連接在外底突緣45。當發生這種情況時,如上所述也生成腳后跟杯 34。
讓中底材料131有足夠時間固化和使中底各組件直接連接到外底各組件、鞋底板 和鞋面。從鞋上拆除側模型112和按垂直箭頭101所指的方向向上拿出鞋楦頭100。可以 修剪中底30在直接連接加工過程中生成的任何多余的飛邊。當外底鞋殼40與中底30和鞋面20連接之后,可從鞋楦頭100取下制成的鞋10。 為了進一步實際連接至少在前腳部分42的中底30和外底鞋殼,將中底縫合突緣32通過縫 紉鎖縫到外底突緣45。鎖縫的位置按需要可以對應于突緣,和可選地可離腳后跟部分不遠 處終止。然后可在鞋10上進行各種常規的精加工操作。例如,可以修剪和成形中底突緣和 外底突緣的邊緣,和中底的其他部分。也可以按需要清潔、拋光和處理鞋面20。上面描述的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可以進行各種改變和變化而不會背離如在所 附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本發明的宗旨和更寬廣的范疇,可以按照包括等同原則的專利法 理論解釋該權利要求書。任何使用“一”、“一個”、“該”或“該個”修飾的單數的權利要求元 件不應解釋成將該元件限制為單數。
權利要求
一種鞋結構,包括前腳部分、足弓部分和腳后跟部分,該鞋結構包括鞋面;與鞋面連接的中底,中底包括向外突出、在前腳部分離開鞋面的中底突緣,中底包括觀察者在腳后跟部分可見的外表面;和與中底連接的外底鞋殼,外底鞋殼包括具有向外突出、在前腳部分離開鞋面的外底突緣的直立壁,外底突緣通過直接粘合連接和穿過中底突緣和外底突緣的鎖縫兩者連接到中底突緣,其中外底突緣離腳后跟部分不遠處終止,其中鎖縫離腳后跟部分不遠處終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結構,其特征在于鎖縫圍繞前腳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伸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鞋結構,其特征在于在中底突緣上面和在外底突緣下面兩處的 鎖縫對觀察者來說是可見的。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鞋結構,包括腳底板,腳底板有朝向鞋面的第1側面和與第1側 面相反的第2側面,其中第2側面通過直接粘合連接與中底相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結構,其特征在于外底的直立壁過渡到在鞋的足弓部分的足 弓板部分,其中足弓板部分過渡到在腳后跟部分的腳后跟板部分。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鞋結構,其特征在于中底包括在腳后跟部分的成整體的腳后跟 杯,該腳后跟杯包括觀察者可見的外表面。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結構,其特征在于中底包括與該中底突緣成整體的腳后跟 杯,其中在前腳部分中該中底對觀察者以中底突緣的形式是可見的,而在腳后跟部分中以 腳后跟杯的形式是可見的。
8.—種鞋結構,包括前腳部分、足弓部分和腳后跟部分,該鞋結構包括包括與柔性的鞋底板連接的外周邊余量的鞋面,鞋底板有朝向鞋面的第1側面和與第 1側面相反的第2側面;與鞋面和柔性的鞋底板的第2側面中至少一個通過直接粘合連接的中底,該中底包括 向外突出、在前腳部分中離開鞋面的中底縫合突緣,中底縫合突緣在離腳后跟部分不遠處 終止,中底包括在腳后跟部分中成整體的腳后跟杯,腳后跟杯包括在腳后跟部分中觀察者 可見的外表面;通過直接粘合連接與中底連接的外底鞋殼,外底鞋殼包括頂部有外底突緣的直立壁, 外底突緣向外突出、在前腳部分離開鞋面,外底突緣通過至少直接粘合連接與中底突緣連 接,外底突緣在離腳后跟部分不遠處終止,外底直立壁在前腳部分掩蓋至少部分的中底,該 直立壁在離腳后跟部分不遠處終止以便露出腳后跟部分內中底的腳后跟杯;和至少圍繞前腳部分的一部分伸展的鎖縫,鎖縫穿過中底縫合突緣和外底突緣延伸以便 進一步連接中底縫合突緣和外底突緣,該鎖縫在中底縫合突緣上面和外底突緣下面兩處對 觀察者都是可見的,鎖縫在離腳后跟部分不遠處終止。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鞋結構,其特征在于外底鞋殼包括與外底直立壁連接的接觸地 面部分以便在前腳部分中形成外底凹槽,其中中底向下伸展到外底凹槽內。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鞋結構,其特征在于外底直立壁限定在外底突緣附近的縫合 凹槽,其中鎖縫至少部分設置在縫合凹槽內。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鞋結構,其特征在于外底直立壁過渡到位于鞋的足弓部分中 的足弓板部分,其中足弓板部分過渡到位于腳后跟部分中的腳后跟板部分。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鞋結構,其特征在于腳后跟板部分包括朝向中底的第1側面, 和與第1側面相反的第2側面,第2側面有車胎花紋。
13.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鞋結構,其特征在于中底包括在前腳部分中的第1厚度,和在 腳后跟部分中的第2厚度,第2厚度是大于第1厚度,其中有第2厚度的中底的該部分構成 腳后跟杯。
14.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鞋結構,其特征在于中底從腳后跟部分伸展到前腳部分,和它 在腳后跟部分中以腳后跟杯的形式是可見的,和在前腳部分中以中底縫合突緣的形式是可 見的。
15.制作包括前腳部分、足弓部分和腳后跟部分的鞋結構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提供外底鞋殼,外底鞋殼包括具有向外突出、在前腳部分中離開鞋面的外底突緣的直 立壁,該直立壁形成在前腳部分中的凹槽;將鞋面和外底鞋殼互相鄰近放置以便在它們之間形成中底空穴;將材料注入到中底空穴中從而使該材料直接連接到鞋面和外底鞋殼,該材料生成中 底,該中底包括向外突出、在前腳部分中離開鞋面的中底縫合突緣,該中底縫合突緣直接連 接在外底突緣;和用鎖縫將中底縫合突緣縫合到外底突緣,鎖縫在離腳后跟部分不遠處終止。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包括將鞋底板繃緊到鞋面,其中該材料直接連接鞋底板。
17.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直立壁在離腳后跟部分不遠處終止,和其 中中底縫合突緣在離腳后跟部分不遠處終止。
18.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包括將外底鞋殼放到限定壁的模型中,其中該材料充滿 在前腳部分中的凹槽,并接觸在足弓部分和腳后跟部分中的各壁從而使生成的中底包括在 足弓部分和腳后跟部分中觀察者可見的外表面。
19.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注入步驟中材料生成與中底縫合突緣成 整體的腳后跟杯。
20.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鎖縫圍繞前腳伸展。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鞋底的結構和相關的制造方法。一種鞋的結構包括鞋面,有中底突緣的中底,和有外底突緣的外底鞋殼。該突緣可以向外突出,在前腳部分離開鞋面,各突緣可用直接粘合連接和鎖縫連接。每個突緣可在離腳后跟部分不遠處終止。鎖縫可在離腳后跟部分不遠處終止,和在連接的突緣上下是可見的。中底可以包括在鞋的腳后跟部分中完全暴露和可見的部分。中底可以包括與中底突緣整體成形的鞋后跟杯。構造該鞋的一種方法包括將中底直接連接在鞋面和包括外底突緣的外底。中底可以生成中底突緣,和中底突緣和外底突緣可以用鎖縫將它們縫合在一起。
文檔編號A43B13/28GK101836778SQ20091017327
公開日2010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18日
發明者M·M·摩根 申請人:沃爾弗林環球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