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無內襯領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服飾,特別是一種無內襯領帶。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無論是用絲綢、化纖或人工織物還是用真皮或仿皮 作面料來制作領帶,都使用了里布和內襯,這些里布和內襯都需要多 道工序進行拼接,無形之中增加了其生產過程的工序道數。同時,這 些領帶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清洗,由于拼接的里布、內襯與面料的縮水 率不同,因而,容易縮水變形,影響美觀。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 供一種生產工序簡單、不會縮水變形、沒有里布和內襯的領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釆取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
無內襯領帶包括領帶正面l、領帶背面12、領帶大頭端部7和領帶 小頭端部2;
A、 領帶正面1兩邊的面料向后折形成領帶背面12,其交匯處形 成縫合交匯線4,所述面料經縫合交匯線4后繼續向內折,形成縫合 折邊8,在該內折處由縫合線9將面料縫合;
B、 領帶大頭端部7呈對角線為"十"字狀的四邊形,其下部由領 帶正面l下部的面料向后折形成,其交匯處形成縫合交匯線14,所述 面料經縫合交匯線14后繼續向內折,形成縫合折邊18,在該內折處 由縫合線15將面料縫合;其上部由領帶背面12下部的面料向內折, 該內折后形成的兩邊分別與由領帶正面1下部面料向后折形成的兩邊 連為一體;
C、 領帶小頭端部2也呈對角線為"十"字狀的四邊形,其上部由 領帶正面l上部的面料向后折形成,其交匯處形成縫合交匯線13,所 述面料經縫合交匯線13后繼續向內折,形成縫合折邊17,在該內折 處由縫合線16將面料縫合;其下部由領帶背面12上部的面料向內折, 該內折后形成的兩邊分別與由領帶正面1上部面料向后折形成的兩邊 連為一體。
在領帶背面12的中下部位裝有領帶系絆團5,該領帶系絆圏5由一帶狀條折疊而成,其兩端部疊在一起置入縫合交匯線4,由縫合線9 縫合,領帶系絆圈5的端頭形成縫合折邊10。
在領帶背面12的領帶系絆圈5的略下部位還裝有輔助領帶系絆圈 6,該輔助領帶系絆圈6也由一帶狀條折疊而成,其兩端部疊在一起置 入縫合交匯線4,由縫合線9縫合,輔助領帶系絆團6的端頭形成縫 合折邊ll。
本實用新型的無內襯領帶,由于采用純面料制成,沒有使用里布 和內襯,因而,其各處的縮水率是一致的,故不會縮水變形。與現有 的各種領帶的加工工序相比,本實用新型省卻了里布和內襯的拼接工 序,因此,其生產工序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
附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后視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沿G—A軸線的剖面放大圖; 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沿E~E軸線的剖面放大閣; 附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沿D—D軸線的剖面放大圖; 附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沿C4軸線的剖面放大圖; 附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沿B^^B軸線的剖面放大圖; 附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沿A—A軸線的剖面放大圖; 附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沿F^P軸線的剖面圖。
圖中l是領帶正面,2是領帶小頭端部,3是標簽,4是縫合交 匯線,5是領帶系絆圍,6是輔助領帶系絆圏,7是領帶大頭端部,8 是縫合折邊,9是縫合線,10是領帶系絆圈5縫合折邊,ll是輔助領 帶系絆圈6的縫合折邊,12是領帶背面,13是領帶小頭端部2的縫合 交匯線,14是領帶大頭端部7的縫合交匯線,15是領帶大頭端部7 的縫合線,16是領帶小頭端部2的縫合線,17是領帶小頭端部2的縫 合折邊,18是領帶大頭端部7的縫合折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本實施例由領帶正面l、領帶小頭端部2、領帶系絆圈5、輔助領帶系絆圏6、領帶大頭端部7和領帶背面12構成。
領帶正面l為上小、下大形,其兩邊向后折,形成領帶背面12。 兩邊面料在領帶背面12的中間交匯,形成縫合交匯線4,面料在縫合 交匯線4處向內折,形成縫合折邊8,在領帶背面12和縫合折邊8之 間,由縫合線9將面料縫合。
領帶大頭端部7呈四邊形(也可為菱形,或正四邊形或長方形, 但其對角線應呈水平、垂直方向),該處包括兩個部分, 一是下部,由 領帶正面1下部的面料向后折形成四邊形的下部兩條邊,面料在中間 交匯處形成領帶大頭端部7的縫合交匯線14,面料在縫合交匯線14 處向內折,形成領帶大頭端部7的縫合折邊18,由縫合線15在該內 折處將面料縫合;二是上部,由領帶背面12下端部的面料向內折形成 四邊形的上部兩條邊,該內折后形成的被領帶背面12下端部遮蓋了的 兩邊,分別與由領帶正面1下部面料向后折形成的也被領帶背面12 下端部遮蓋了的兩邊連為一體。
領帶小頭端部2的結構與領帶大頭端部7相同,也呈四邊形(也
可為菱形,或正四邊形或長方形,但其對角線應呈水平、垂直方向), 該處包括兩個部分, 一是上部,由領帶正面1上部的面料向后折形成 四邊形的上部兩條邊,面料在中間交匯處形成領帶小頭端部2的縫合 交匯線13,面料在縫合交匯線13處向內折,形成領帶小頭端部2的 縫合折邊17,由縫合線16在該內折處將面料縫合;二是下部,由領 帶背面12上端部的面料向內折形成四邊形的下部兩條邊,該內折后形 成的被領帶背面12上端部遮蓋了的兩邊,分別與由領帶正面1上部面 料向后折形成的也被領帶背面12上端部遮蓋了的兩邊連為一體。
領帶系絆圈5用來穿裝領帶的小頭端,是由一根帶狀條折疊而成, 其兩端部疊在中間, 一起置入縫合交匯線4中,由縫合線9縫合固定 在領帶背面的中下部位,疊在一起的兩端頭在縫合折邊8的里邊形成 縫合折邊IO。制作領帶系絆圏5的帶狀條可以是單層的面料,也可以 是將面料的兩邊向后折中間形成雙層,再將兩層之間用膠膠合或用線 縫合,成為兩面都呈面料表層的帶狀條。領帶系絆圈5可以裝、也可 以不裝。
輔助領帶系絆圈6的結構和功能與領帶系絆圈5相類似,也是由 一帶狀條折疊而成,其兩端部疊在中間, 一起置入縫合交匯線4中,由縫合線9縫合固定在領帶背面的中下部位、領帶系絆圈5的略下部 位,疊在一起的兩端頭在縫合折邊8的里邊形成縫合折邊11。
在領帶系絆圈5或輔助領帶系絆圈6上可印上產品的商標等內容。 標簽3縫合在領帶背面的中上部位的縫合交匯線4中,其上印有
產地、生產廠家、材質、產品使用說明等。
加工時,先按設計形狀下好面料,將下好的面料反折,再將領帶 系絆圈5、輔助領帶系絆圈6和標簽3置入反折后的面料里面,用縫 合線9縫合,形成縫合交匯線4;其后,用縫合線16將上端縫合,形 成領帶小頭端部2的縫合交匯線13;同樣,用縫合線15將下端縫合, 形成領帶大頭端部7的縫合交匯線14。接下來,將縫合好的領帶翻過 來,讓面料表層全部露出來,此時縫合交匯線4清晰可見,再將下端 的領帶大頭端部7的下邊向上折,讓縫合交匯線14清晰可見,再將領 帶大頭端部7的上邊、即領帶背面12的下邊向內折,即可形成四邊形; 同時,領帶大頭端部7的下邊原與領帶背面12的下邊的相連部分,被 折進領帶背面12下端部的遮蓋部分里,形成被領帶背面12下端部遮 蓋了的兩邊。同理,可將上端的領帶小頭端部2的上邊向下折,讓縫 合交匯線13清晰可見,再將領帶小頭端部2的下邊、即領帶背面12 的上邊向內折,即可形成四邊形;同時,領帶小頭端部2的上邊原與 領帶背面12的上邊的相連部分,被折進領帶背面12上端部的遮蓋部 分里,形成被領帶背面12下端部遮蓋了的兩邊。再經過燙平定型即成。
制作本實用新型的面料,可用真皮或仿真皮,或較厚的絲綢、化 纖和人工織物等,其產品為高中檔水平,適合各類人群使用。當整塊 面料的長度不夠時,可用相同的面料拼接,然后按照上述方法制作。
權利要求1、一種無內襯領帶,包括領帶正面(1)、領帶背面(12)、領帶大頭端部(7)和領帶小頭端部(2);其特征在于A、領帶正面(1)兩邊的面料向后折形成領帶背面(12),其交匯處形成縫合交匯線(4),所述面料經縫合交匯線(4)后繼續向內折,形成縫合折邊(8),在該內折處由縫合線(9)將面料縫合;B、領帶大頭端部(7)呈對角線為“十”字狀的四邊形,其下部由領帶正面(1)下部的面料向后折形成,其交匯處形成縫合交匯線(14),所述面料經縫合交匯線(14)后繼續向內折,形成縫合折邊(18),在該內折處由縫合線(15)將面料縫合;其上部由領帶背面(12)下部的面料向內折,該內折后形成的兩邊分別與由領帶正面(1)下部面料向后折形成的兩邊連為一體;C、領帶小頭端部(2)也呈對角線為“十”字狀的四邊形,其上部由領帶正面(1)上部的面料向后折形成,其交匯處形成縫合交匯線(13),所述面料經縫合交匯線(13)后繼續向內折,形成縫合折邊(17),在該內折處由縫合線(16)將面料縫合;其下部由領帶背面(12)上部的面料向內折,該內折后形成的兩邊分別與由領帶正面(1)上部面料向后折形成的兩邊連為一體。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無內襯領帶,其特征在于在領帶背面 (12)的中下部位裝有領帶系絆圈(5),該領帶系絆圈(5)由一帶狀條折疊而成,其兩端部疊在一起置入縫合交匯線(4),由縫合線(9) 縫合,領帶系絆圈(5)的端頭形成縫合折邊(10)。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無內襯領帶,其特征在于在領帶 背面(12 )的領帶系絆圏(5 )的略下部位還裝有輔助領帶系絆圈(6), 該輔助領帶系絆圏(6)也由一帶狀條折疊而成,其兩端部疊在一起置 入縫合交匯線(4),由縫合線(9)縫合,輔助領帶系絆圈(6)的端 頭形成縫合折邊(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無內襯領帶,屬于一種服飾,由領帶正面1、領帶小頭端部2、領帶系絆圈5、輔助領帶系絆圈6、領帶大頭端部7和領帶背面12構成,具有生產工序簡單、不會縮水變形等特點,可用真皮或仿真皮或較厚的絲綢、化纖和人工織物等面料制作,其產品為高中檔水平,適合各類人群使用。
文檔編號A41D25/00GK201234576SQ2008200542
公開日2009年5月13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20日
發明者陳文生 申請人:陳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