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衣服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釣魚時穿用的防雨套裝等衣服。
背景技術:
雨天釣魚時需要穿著防雨套裝,有關這種衣服以往提出了各種設計方案(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04-44005號公報)。在有的方案中,為了提高這種衣服的防水性或防寒性,在衣服的前表面上設置前衿,并將搭接部設置成前后雙重,使前衿重疊在衣服的前表面上。
為了提高衣服的防水性與防寒性,雖優選采用適于防水防寒的面料,但這樣卻會在穿用者的頦部蹭到衣服等情況時,使穿用者產生不適感。
發明內容
因此,鑒于上述課題提出了本發明。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衣服,這種衣服可以舒適地穿用而不會給穿用者帶來不適感。
本發明的衣服具有內側搭接部與外側搭接部,該外側搭接部具有前衿,該前衿在內側搭接部拉鏈的外側對其進行覆蓋,該前衿可以借助鎖止件而在衣服主體的前身上開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衿的上部設有頦接觸部,該頦接觸部可與穿用者的頦部接觸,并由柔軟的面料構成。
通過采用上述結構,穿用者拉合內側搭接部與外側搭接部來穿著衣服時,即使頦部接觸到外側搭接部的上部,也由于在該接觸的部位具有由柔軟面料構成的頦接觸部來保護頦部,從而可以舒適地穿用而不會使穿用者產生不適感。
本發明的衣服優選具有如下結構,即,在其內側搭接部的拉鏈的上部內側設有頦保護片,用于防止穿用者的頦部與拉鏈接觸。
通過采用上述結構,通過頦保護片來防止拉鏈的上部與穿用者的頦部接觸,并且,即使穿用者的頦部與外側搭接部的上部接觸,也有頦接觸部能夠保護頦部,所以可以舒適地穿用而不會使穿用者產生不適感。
本發明的衣服優選具有如下結構,即,頦接觸部通過將面料縫合在前衿上而構成,縫合前將上述面料對折而構成頦接觸部的內側與外側,以對折時的折線為上述頦接觸部的上端部。
穿用者的頦部雖容易接觸到頦接觸部的上端部,但是如上述結構那樣,通過使頦接觸部采用以其上端部為折線對折成內側與外側的面料,可以使頦接觸部的縫合部分不與頦部接觸,并且頦接觸部由柔軟的面料構成,因此,可以舒適地穿用。
本發明的衣服優選采用拉鏈來作為外側搭接部的鎖止件,并使該拉鏈位于避開頦接觸部的位置。
通過采用上述結構,由于在與頦部接觸的部位上不存在拉鏈的上部,所以拉鏈的上部不會與穿用者的頦部接觸;并且由于在該接觸的部位具有頦接觸部,而頦接觸部是柔軟的,所以使該衣服可以舒適地穿用。
本發明的衣服優選具有如下結構,即,內側拉鏈與外側拉鏈沿上下方向平行,并且兩個拉鏈的位置在左右寬度方向上相互錯開。
與衣服的其它部分相比,拉鏈部分的密封性雖然較差,但是通過如上述結構那樣,使兩個拉鏈的位置在左右寬度方向上相互錯開,可使空氣或水等從外側拉鏈到內側拉鏈的進入路徑變長。因此,在通過頦接觸部來確保衣服的舒適的穿用性的同時,由于氣體或水進入路徑變長,因此衣服的密封性也相應地得到了確保。
本發明的衣服優選具有如下結構,即,內側搭接部的拉鏈沿著上下方向,外側搭接部的拉鏈其下部靠近衣服主體左右寬度方向的中心,且越往上部其位置越從左右寬度方向的中心偏向左右寬度方向的外側。
通過采用該結構,使拉鏈越靠近上部越從左右寬度方向的中心偏向左右寬度方向的外方,在從拉鏈的上端部進行拉鏈的開閉操作時,衣服被靠近穿用者的肩部的部分所支撐,因此拉鏈的開閉操作即相應變得輕松,衣服的穿用性良好。
本發明的衣服優選具有如下結構,即,外側搭接部的拉鏈的滑動方向相對于上下方向呈直線狀傾斜。
通過采用上述結構,穿用者不必以困難吃力的姿勢即可以輕松地進行拉鏈的開閉操作。
根據本發明,即使穿用者的頦部與外側搭接部的上部接觸,也由于在該接觸的部位具有由柔軟面料構成的頦接觸部來保護頦部,因此使衣服可以舒適地穿用。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上衣的穿用狀態的主視圖。
圖2是顯示同實施方式的上衣穿用狀態的上衣上部的立體圖。
圖3是同實施方式的上衣拉合了第一拉鏈,而打開前衿的狀態的整體主視圖。
圖4是同實施方式的上衣拉合了第一拉鏈,半開前衿的狀態的局部放大主視圖。
圖5是同實施方式的上衣拉合了第一拉鏈,半開前衿的狀態的局部放大主視圖。
圖6是同實施方式的上衣在領部的俯視剖面圖。
圖7是同實施方式的上衣打開了搭接部的狀態的整體主視圖。
圖8是同實施方式的上衣使頦保護片露出到外側的狀態的局部放大主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以防雨套裝的上衣為例,對本發明的在釣魚時穿用的衣服進行說明。圖1是表示本發明衣服穿用狀態的主視圖,圖2是表示本發明衣服穿用狀態的上衣上部的立體圖,圖3是本發明衣服拉合了第一拉鏈,而打開前衿的狀態的整體主視圖,圖4以及圖5是本發明衣服拉合了第一拉鏈,半開前衿狀態的局部放大主視圖。圖6是本發明衣服在領部的俯視剖面圖,圖7是本發明衣服打開了搭接部狀態的整體主視圖,圖8是使頦保護片露出到外側的狀態的局部放大主視圖。
如圖1至圖3所示,上衣1為如下結構具有前身3、后身4以及左、右袖6,其中,前身3包括右、左前身3A、3B,在左前身3B上設有前衿5,利用內側(后)的第一拉鏈7,通過內側的右、左搭接部20、20將右、左前身3A、3B拉合在一起;利用外側(前)的第二拉鏈8,通過外側的右、左搭接部21、21將右、左前身3A、3B拉合在一起,右、左前身3A、3B分別具有衣袋10、10。
上衣1具有領部(領子)11呈高領狀的結構。第一、第二拉鏈7、8一直延伸到該領部11的上端部,第一拉鏈7的上端部7a相對于穿用者H的頦部17位于外側。由于上衣1的外層面料采用防水性與防寒性良好的面料,并且領部11較高,所以上衣1的防寒性良好。
如圖3以及圖4所示,內側的第一拉鏈7設在上衣1的左右寬度方向中心P上,用于將內側的左、右搭接部20、20彼此拉合起來。內側的第一拉鏈7縫合在左、右搭接部20、20上,其左、右齒帶部12、13在上衣1的左右寬度方向的中心沿著上下方向(身高方向)延伸。通過把持拉片7b,使拉頭7c上下滑動來開閉第一拉鏈7。
上述前衿(左前衿)5覆蓋右、左前身3A、3B內側的右、左搭接部20、20的外側。該前衿5一直延伸到領部11處,前衿5在左端邊部29處縫合在左前身3B的前表面面料(外層面料)3b上,該前衿5以因縫合而形成的安裝部25為支點可左右轉動。從正面觀察前衿5時,其為下述形狀其下端部5a在左右寬度方向上的寬度B1較小,但越往上方,其左右寬度方向上的寬度便以一定的增加率增大至上端的寬度B2。更具體而言,在這種情況下,前衿5形成為縱向細長的梯形形狀,其上端部30a相對于左右寬度方向的中心向右側偏離預定距離,其右邊端部(圖1中正視時左側的端邊)30相對于上下方向傾斜成直線狀。另外,左邊端部29朝向與右邊端部30相反的方向傾斜。
第二拉鏈8是鎖止件的一個例子,其下端部8b相對于左右寬度方向的中心P向右側偏離δ1的距離;第二拉鏈8的上端部8c相對于左右寬度方向的中心向右側偏離δ2的距離。
外側的第二拉鏈8一側的鏈牙(element)14a借助齒帶部14縫合在前衿5上。第二拉鏈8另一側的鏈牙15a借助另一側的齒帶部15縫合在右前身3A的外側的右搭接部21上,該另一側的鏈牙15a(齒帶部15)具有與上述一側的鏈牙14a同樣的傾斜度。第二拉鏈8的下端部8b位于從左右寬度的中心向右側偏離的位置。
根據上述結構,在拉合第一拉鏈7與第二拉鏈8而在內外方向(前后方向)上進行投影時,兩個拉鏈7、8在左右寬度方向上沒有重疊的區域,而是在該左右寬度方向上相互錯開。換言之,正視時,兩個拉鏈7、8在左右寬度方向上相互錯開。
在第二拉鏈8的齒帶部14、15以及鏈牙14a、15a的表面側,施加有氯乙烯等防水層8a,由此保證齒帶部14、15具有防水性。
如圖6至圖8所示,上衣1在左前身3B(領部11)的上端部具有頦保護片22,該頦保護片22上下方向上較長,整體上大致呈長方形。該頦保護片22位于第一拉鏈7的內側(靠穿用者H身體的一側),并在其左端部處與左前身3B的內表面縫合在一起,該頦保護片22以因該縫合而形成的安裝部26為支點可以左右轉動。頦保護片22的右端部上部22a被剪成斜的(C倒角狀)。頦保護片22為朝向下方端部變窄的形狀。
該頦保護片22從內側覆蓋第一拉鏈7的上部。因此,在穿用上衣1時,通過使頦保護片22位于右、左前身3A、3B的第一拉鏈7的內側,來防止頦部17接觸到第一拉鏈7。
構成頦保護片22的表布22b與襯里22c可以采用相同的面料,但在本實施方式中,表布22b采用未經過起絨加工的面料,襯里22c采用經過起絨加工、或者具有網眼結構的面料(紡織物或編織物)等皮膚觸感良好的面料。
如圖5以及圖6所示,在上衣1上設有遮擋片31(插入片),在拉合兩個拉鏈7、8時,該遮擋片31介入在兩個拉鏈7、8之間。該遮擋片31用于防止風雨的進入,其縱貫上下方向的整個區域,在第二拉鏈8另一側的齒帶部15的內側,被縫合在右前身3A的前表面面料3a上。并且,該遮擋片31能夠以其右端部由縫合而形成的安裝部27為支點左右轉動。
正視時,遮擋片31的下端部31a在左右寬度方向上的寬度較小,并且越往上方其左右寬度方向上的寬度越變大,形成為細長的梯形形狀。遮擋片31上端邊31b越朝向其左右寬度方向的外側越向下傾斜。即,遮擋片31具有如下的寬度與厚度,在將第一、第二拉鏈7、8拉合時,該遮擋片31大致填充了第一、第二拉鏈7、8之間所產生的間隙。或者其至少具有可以覆蓋第一拉鏈7的寬度方向區域的寬度。另外,通過使遮擋片31的上端邊31b朝向其左右寬度方向的外側向下傾斜,而使得在穿用上衣1時,遮擋片31的上部不與穿用者H的頦部17接觸。
在遮擋片31上特別設有具有防水功能的翻邊部32(堤狀片)。該翻邊部32沿上下方向縫合在遮擋片31左右寬度方向的中間,并具有與該遮擋片31相同的高度。翻邊部32具有預定的左右寬度方向上的寬度(比遮擋片31的左右寬度方向上的寬度小),其上、下端邊部32a、32b分別縫合在遮擋片31上,形成為右側開放的細長袋狀。越向上方,設置在右前身3A上的第二拉鏈8的齒帶部15與翻邊部32在左右寬度方向上的距離L越大。
在前衿5的上端部5b的左右寬度方向的中心區域設置有頦接觸部35。該頦接觸部35形成為如下的形狀,即,其上部的左右寬度B3比下部的左右寬度B4寬。在這種情況下,將前衿5的上端部5b剪成正視時呈半圓形的形狀,使該上端部5b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彎曲。利用頦接觸部35補上該被剪去的部分,該頦接觸部35是通過將柔軟性的面料縫合固定在前衿5的切口部的周緣部上而形成的,該具有柔軟性的面料比上衣1的外層面料柔軟。因此,與上衣1的外層相比,該頦接觸部35的防水性、防寒性稍差。該頦接觸部35是將具有柔軟性的一塊面料以上端邊35a為折線內外對折,而形成為袋狀。該上端邊35a與前衿5的上端部5b齊平。在將兩個拉鏈7、8拉合時,該頦接觸部35位于與頦保護片22的外側大致對應的位置上。并且,通過將一塊面料沿著上端邊35a內外對折來構成頦接觸部35,可使在最容易與頦部17接觸的部位沒有縫合部,因此即使頦部17接觸到頦接觸部35,也能獲得舒適的穿用感覺。
在如上述結構的上衣1上,將第一拉鏈7拉合,利用內側的右、左搭接部20、20將右、左前身3A、3B彼此拉合在一起,如果再將第二拉鏈8拉合,則可以使前衿5覆蓋第一拉鏈7的外側,而將左、右搭接部21、21拉合。這樣,由于上衣1內外側具有搭接部20、21,所以防水性、防寒性就會相應變好,并且由于上衣1設有遮擋片31,在兩個拉鏈7、8拉合時,該遮擋片31介入在兩個拉鏈7、8之間,所以,可以獲得更有效的防寒性與防水性。另外,如果將第二拉鏈8拉合,則外側的左、右搭接部21、21彼此被拉合在同一平面內,右、左前身3A、3B的右、左搭接部21、21之間不產生臺階差。因此,與利用面扣件等在內外進行扣合的情況相比,本發明的水密性與氣密性,即密封性有所提高。并且由于領部11較高,所以防寒性也良好。
第一拉鏈7與第二拉鏈8在左右寬度方向上相互錯開,以使得在將第一拉鏈7與第二拉鏈8拉合,進行內外方向(前后方向)的投影的情況下,拉鏈7、8彼此在左右寬度方向上沒有重疊的區域。通常水或空氣(風)容易從縫合部進入。但是,該實施方式的上衣1的第一拉鏈7與第二拉鏈8在左右寬度方向上相互錯開,它們的齒帶部12、13、14、15也在左右寬度方向上相互錯開。因此,即使水從第二拉鏈8的齒帶部14、15的縫合部進入,從第二拉鏈8的齒帶部14、15的縫合部進入的水也難以直接到達位于內側的第一拉鏈7的齒帶部12、13的縫合部。換言之,正因水或空氣的侵入路線變長,而使得密封性相應變好。
由于上衣1設有遮擋片31,在將兩個拉鏈7、8拉合時,該遮擋片31夾在在兩個拉鏈7、8之間,所以通過該遮擋片31可以抑制水或風進入到其內側,這一點已經在上文中做了說明。另外由于在遮擋片31上設有翻邊部32,所以從第二拉鏈8的齒帶部14、15的縫合部進入的水,從該翻邊部32的開放側進入后被攔截,因此可以確保防止水侵入到上衣1內側。
如上所述,越往上部,設于右前身3A上的第二拉鏈8的齒帶部15和翻邊部32在左右寬度方向上的距離L就越大。通常雨容易從上衣1的上部進入到上衣1的內側,但由于如上述結構那樣,越往上部,齒帶部15與翻邊部32在左右寬度方向上的距離L越大,正因為此,在上衣1的上部,水就難以進入到上衣1的內側。
由于上衣1具有頦保護片22,所以第一拉鏈7的上端部7a與穿用者H的頦部17不接觸。另外由于頦保護片22的襯里22c采用經過起絨加工的面料,或者采用具有網眼結構的面料,因此其皮膚觸感以及氣密性良好,即使具有高領結構,也可以獲得舒適的穿用感覺。
上衣1在內側與外側兩側具有左、右搭接部20、21,該左、右搭接部20、21一直到達領部11,所以應認為穿用者H的頦部17在外側與領部11接觸。由于在領部11上設有頦接觸部35,該頦接觸部35由柔軟的面料構成,所以,即使穿用者H的頦部17與頦接觸部35接觸,皮膚觸感也良好,從而可以獲得舒適的穿用感覺。另一方面,通常這樣柔軟面料的水密性與氣密性稍差。但是頦接觸部35的上端邊35a被設定成其上部的左右寬度為B3,即使穿用者H的頦部17沿左右方向移動,該寬度B3也足以與頦部的移動范圍相當,并且,頦接觸部35下部的左右寬度B4較小,由此可確保上衣1的水密性與氣密性。另外,為了更進一步地確保上衣1的水密性與氣密性,可以考慮在構成頦接觸部35的面料的內面上施加樹脂制的薄膜。
正視時,前衿5形成為如下形狀,即,其下端部5a的左右寬度方向的寬度B1較小,但越往上方,其左右寬度方向上的寬度便以一定的增加率增大至上端的寬度B2。在該前衿5上縫合有第二拉鏈8一側的齒帶部14,在右前身3A的右搭接部21上縫合有第二拉鏈8另一側的齒帶部15,由此,能夠如上述那樣使第二拉鏈8傾斜,避開配置在領部11左右寬度方向中心的頦接觸部35。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鎖止件利用了拉鏈,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能確保充分的氣密性,也可以利用面搭扣代替拉鏈來開閉左、右搭接部21、21。這種情況下,左、右搭接部21、21構成為前后重疊。但是,通過在左、右搭接部21、21的至少位于內側的搭接部21上,在與穿用者H的頦部接觸的區域上設置頦接觸部,由此,使上衣1可以舒適地穿用。
另外,與有無頦保護片22無關(或者與在內外側具有搭接部的結構無關),在使用拉鏈來開閉搭接部的衣服上,以避開與穿用者的頦部相對應的區域的方向為該拉鏈的滑動方向,并且,在搭接部的上部的與穿用者的頦部相對應的區域上,設有頦接觸部,該頦接觸部由柔軟面料構成,由此,在拉合拉鏈時,該拉鏈的上部不會與穿用者的頦部接觸,并且頦部接觸在頦接觸部上,所以可使衣服穿用的舒適性提高。尤其是,通過使拉鏈相對于上下方向(身高方向)傾斜,能夠使穿用者比較容易地進行拉鏈的滑動操作,即開閉操作。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第二拉鏈8的另一側齒帶部15的內側,遮擋片31與右前身3A分體縫合在右前身3A的前表面面料3a上。但并不限于此,例如,遮擋片31可以通過將右前身3A的前表面面料3a折成縱長的袋狀來與該前表面面料3a形成為一體,并使遮擋片31能夠以安裝部27為支點左右轉動。
權利要求
1.一種衣服,其具有內側搭接部與外側搭接部,該外側搭接部具有前衿,該前衿在外側覆蓋內側搭接部上的拉鏈,該前衿借助鎖止件在衣服主體的前身上可以開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衿的上部設有頦接觸部,該頦接觸部可與穿用者的頦部接觸,并由柔軟的面料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在內側搭接部的拉鏈的上部內側,設有頦保護片,用于防止穿用者的頦部與拉鏈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頦接觸部以如下方式構成,其縫合在前衿上,且在上端部將面料對折成內側與外側。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何一項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外側搭接部的鎖止件采用拉鏈,并將該拉鏈設置在避開頦接觸部的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內側拉鏈與外側拉鏈沿上下方向平行,并且兩個拉鏈的位置在左右寬度方向上相互錯開。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內側搭接部上的拉鏈沿著上下方向,外側搭接部的拉鏈具有如下的結構,即,其下部靠近衣服主體的左右寬度方向的中心,越往上部其位置越從左右寬度方向的中心偏向左右寬度方向的外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使外側搭接部的拉鏈的滑動方向相對于上下方向呈直線狀地傾斜。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以舒適地穿用的衣服,其具有內側搭接部與外側搭接部,該外側搭接部具有前衿,該前衿在外側覆蓋住內側搭接部上的拉鏈,該前衿借助鎖止件在衣服主體的前身上可以開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衿的上部設有頦接觸部,該頦接觸部可以與穿用者的頦部接觸,并由柔軟的面料構成。
文檔編號A41D27/00GK1895105SQ20061009903
公開日2007年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05年7月15日
發明者白石萬里子, 東條良子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