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黏扣帶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黏扣帶構造設計,尤指一種可降低黏扣帶撕離時所產生的噪音,且黏扣帶使用壽命增長,并提升其質感與美觀的效果。
背景技術:
按,一般常用的黏扣帶構造,是包括一公扣帶與一母扣帶;公扣帶表面均布有多個凸起且尾部呈勾狀的毛氈,成為毛氈面;母扣帶表面則均布有卷曲纏繞的絲線,成為絨毛面,將該公、母扣帶的毛氈面與絨毛面相互貼觸,使勾狀毛氈面勾于卷曲纏繞的絲線而相互黏固。雖然上述常用的黏扣帶構造,可使需黏扣的結合物相互固定,但于撕離時卻會發出極大的噪音聲響,且公扣帶勾狀的毛氈面會形成刺刺的表面,其刺狀的勾體容易刮傷高級布料,或勾起針織布料的線頭,造成服飾布料的損傷,又該黏扣帶于使用一段時間之后,因重力拉扯容易使絨毛面的絲線斷裂,或其它毛絮沾黏公扣帶的毛氈面上,而降低其黏合力,傳統黏扣帶使用壽命不長久為其缺點。
本發明人有鑒于上述缺點,期能提供一種使黏扣帶于撕離時能降低其噪音,且不損傷布料的表面,提升其質感的黏扣帶構造,為本實用新型所欲研創的發明動機。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黏扣帶構造,具有一體成型的彈性勾狀單元,使黏扣帶相互黏合后當于撕離時不會發出吵雜的聲響,使消費者可輕松進行黏扣帶的撕除而不受安靜場合的限制。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種黏扣帶構造,使質地柔軟的勾狀單元,不會損傷布料的表面,且不易沾黏毛絮于黏扣帶表面,并達到質感細膩且美觀及提升黏合效果的功效。
為達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主要是由一對一體成型且相互對應的公、母扣帶組成,公、母扣帶分別于一板體面上均布有多個柱體,于該柱體的端面設有直徑較大的鈍頭,使其呈一勾狀單元,母扣帶與公扣帶相互對面對設置,并使兩者板體面上的勾狀單元呈相互交錯均勻分布,于黏合時使公、母扣帶表面的彈性勾狀單元相互扣合,而成一全新的黏扣帶構造。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點及具體實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圖的詳細說明中,進一步了解。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黏合后的立體外觀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黏合后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勾狀體設置方式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勾狀體設置方式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勾狀單元一剖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勾狀單元一剖視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勾狀單元一剖視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勾狀單元正方形頭端系列示意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勾狀單元三角形頭端系列示意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勾狀單元圓形頭端系列示意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勾狀單元長方形頭端系列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是由彈性材質制成,具有一對一體成型且相互對應的公扣帶10及母扣帶20所組成。于圖式實施例中公扣帶10構造為于一板體11平面上均布設有多個圓柱體12,于該圓柱體12的端面設有直徑較大的圓錐體13,使其呈一勾狀單元14。
而母扣帶20于本實施例中,構造為制設相同于公扣帶10,使母扣帶20與公扣帶10于結合時相互面對設置,使公扣帶10的勾狀單元14呈相互交錯嵌插于母扣帶20的勾狀單元24,使母扣帶20于板體21面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圓柱體22,于該圓柱體22的端面設有直徑較大的圓錐體23,使由單一的圓柱體22與圓錐體23共同構成為一勾狀單元24。
而圖1~圖3實施例中其圓錐體13的頂端略呈尖狀,使得于中央尖突的四周分別設計成為斜面,如此當兩圓錐體13、23相互扣合抵觸時,利用斜面可相互滑扣結合。故如果變更設計使得圓錐體13呈傘面16,如圖6所示,使傘面16部份的直徑大于圓柱體12直徑,同樣可成為一勾狀單元14。
請參圖4所示,于公扣帶10上所設置的圓柱體12a、12b、12c彼此間隔形成出一特定空間15,該空間15必需大于圓錐體23直徑,以便能夠容納對合時母扣帶20上圓錐體23能夠容置入,相對地母扣帶20上所設置的圓柱體22a、22b、22c本身間隔空間,也相對地能夠容納對合時公扣帶10上圓錐體13置入,當圓錐體13于強迫擠壓勾入對應端圓錐體23時,因此形成兩者彈性變形于圓錐體13、23,于勾入后保持一定位效果。
請參圖3所示,而本實用新型該公扣體10上勾狀單元14底端至板體11間高度X,必需大于或等于對應側勾狀單元24上圓錐體23的總厚度Y,因此當公扣帶10與母扣帶20相互扣合時,板體上的圓錐體13便能容納入該對應側的空間25之中,注同時圓錐體23亦同步容納入空間15之中。藉此,可使公、母扣帶10、20相互勾扣黏合,并使二者表面的勾狀單元14、24相互緊密扣合。
請參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公扣帶10與母扣帶20板體上的勾狀單元14、24布設排列方式,可由3支勾狀單元14對應1支勾狀單元24相互交錯且均勻分布的方式設置。
請參圖5所示,亦可由4支勾狀單元14對應1支勾狀單元24相互交錯且均勻分布的方式設置。依此原則,當然亦可由6支勾狀單元14對應1支勾狀單元24相互交錯分布,或由8支勾狀單元14對應1支勾狀單元24相互交錯分布等變更設計,皆可達當相同使公扣帶及母扣帶結合的功效。
而本實用新型的黏扣帶因是以具有適當軟質材料制成,因而成型的圓錐體13或23本身是具備彈性的,當公扣帶10與母扣帶20上的勾狀單元14、24相互扣接時,為無聲結合;且當于將兩者撕離時也是自然滑脫而不會發出聲音的,形成一種撕離時無聲的黏扣帶產品,適合于公共場所下進行使用而不會干擾他人。
而本實用新型中勾狀單元14、24的尺寸大小是不受限制的,即當將勾狀單元14、24設計制作的較大時可應用于特定物品上作黏合,如馬鞍束帶、捆貨綁帶。當將勾狀單元14、24設計制作的較小時,則可應用于精致服飾、手套、皮件背包及鞋子上,作為開口的束緊效果。同時本實用新型中勾狀單元14、24其中所設的柱體,可以制成圓形柱體,也可以是四方形柱體,也可以是三角形柱體或其它不規則形柱體,但柱體的外輪廓必需小于鈍頭的外輪廓。
請參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設于公扣帶10與母扣帶20上的勾狀單元14、24,其構造以圖示勾狀單元14為例,于圓柱體12頂端與圓錐體13底端處交界面,可設置呈一直角17,此時當兩者勾狀單元14、24相互勾結時黏結力呈適中。
請參圖7,當將圓柱體12頂端與圓錐體13底端處交界面,設置呈一銳角18時,使兩者勾狀單元14、24相互勾結時黏結力最強。
再請參圖8,當將圓柱體12頂端與圓錐體13底端處交界面,設置呈一鈍角19時,兩者勾狀單元14、24相互勾結時黏結力則最弱。可視黏扣帶所欲運用的場合而作設計搭配。
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勾狀單元14或24特征為于柱體上設有鈍頭,此一鈍頭可設計為正方形頭端系列a~e,如圖9所示。鈍頭也可設計為三角形頭端系列a~c,如圖10所示。鈍頭也可設計為圓形頭端系列a~d,如圖11所示。鈍頭也可設計為長方形頭端系列a~e,如圖12所示。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設的黏扣帶構造,以具有一體成型的彈性勾狀單元相互扣合的構造,使撕離時不會發出雜噪的聲響,且不損傷結合物如衣服布料表面,兼具提升質感及美觀的效果,具產業上利用的價值,依法提出專利申請。
權利要求1.一種黏扣帶構造,是由彈性材質制成,包括設有一對一體成型且相互對應的公扣帶及母扣帶組成;其特征在于公扣帶于一板體面上均布有多個柱體,于該柱體的頂端設有外輪廓較大的鈍頭,使其呈一勾狀單元;母扣帶構造相同于公扣帶,并與公扣帶相互面對設置,并于母扣帶板體面上的勾狀單元則與公扣帶的勾狀單元呈相互交錯均勻分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黏扣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柱體由底板體至鈍頭的高度,為大于鈍頭的總厚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黏扣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柱體由底板體至鈍頭的高度,為等于鈍頭的總厚度。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黏扣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于公扣帶上所設置的柱體彼此間隔形成的空間,必需大于母扣帶上鈍頭面積。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黏扣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公、母扣帶的勾狀單元排列分布,為以3支勾狀單元對應1支勾狀單元相互交錯均勻分布。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黏扣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公、母扣帶的勾狀單元排列分布,為以4支勾狀單元對應1支勾狀單元相互交錯均勻分布。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黏扣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公、母扣帶的勾狀單元排列分布,為以6支勾狀單元對應1支勾狀單元相互交錯均勻分布。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黏扣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公、母扣帶的勾狀單元排列分布,為以8支勾狀單元對應1支勾狀單元相互交錯均勻分布。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黏扣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公扣帶或母扣帶上的鈍頭為呈圓錐體。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黏扣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于柱體頂端與鈍頭底端處交界面,可設置呈一直角。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黏扣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于柱體頂端與鈍頭底端處交界面,可設置呈一銳角。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黏扣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于柱體頂端與鈍頭底端處交界面,可設置呈一鈍角。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黏扣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其柱體可為圓柱體。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黏扣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其柱體可為四角形柱體。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黏扣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其柱體可為三角形柱體。
1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黏扣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其鈍頭可為正方形頭端。
1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黏扣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其鈍頭可為圓形頭端。
1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黏扣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其鈍頭可為三角形頭端。
1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黏扣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其鈍頭可為長方形頭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黏扣帶構造,主要是由一對一體成型且相互對應的公扣帶及母扣帶相互組成,公扣帶于一板體面上均勻分布有多個柱體,于柱體的端面設有直徑較大的鈍頭,使其呈一勾狀單元,母扣帶構造相同于公扣帶且對應而設置,當公扣帶與母扣帶面對面貼合,將使公扣帶及母扣帶板體面上的勾狀單元呈相互交錯嵌插勾合,成為一全新黏扣帶構造。
文檔編號A44B11/00GK2836523SQ2005201053
公開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16日
發明者楊士圣 申請人:立兆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