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鞋墊之改良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系關于一種鞋墊之改良結構。
就目前而言,鞋類為加強其彈性、及避震效果,一直針對鞋類底部之鞋墊加以改良,現今鞋墊之結構,系以中空成型方式制成,其于鞋墊中設有若干突粒氣囊,突粒氣囊周側則環設有帶狀氣囊,利用突粒、帶狀氣囊可壓縮之特性,而使該鞋墊具有極佳之避震性。
基本上此一結構尚堪使用者使用,但是其彈性并不佳,僅靠突粒、帶狀氣囊于受壓后之回復作用,而達到有些許之彈性,惟此一彈性力并不符現今市場之要求,而無法提供使用者于運動時跳得更高、跑得更省力的需要;再則,其整體之結構性不佳,亦即在使用一段時日后,其突粒、帶狀氣囊因往復之壓、放,使得突粒、帶狀氣囊容易破裂,而使該鞋墊失去避震、及彈性之作用。
于是有一種改良結構產生,其主要于帶狀氣囊中注放液體,而后以高周波的方式將注入口封閉,藉液體之不可壓縮的特性,以提升鞋墊之結構性、及負載性,使得突粒、帶狀氣囊之使用壽命增長。
此一鞋墊結構的彈性、及避震性便大幅降低,此外,當帶狀氣囊因長期之磨損,而使得其中之液體容易流出,如此一來,便容易造成環保之困擾;另外,增加注入液體、高周波等制程,而使得制造的成本大幅提升,其相當不符經濟之效益,誠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美觀性佳、結構強固、彈性佳及具經濟效益的鞋墊之改良結構。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該鞋墊主要由若干相互連接之彈性體、及于各彈性體外包覆一體之外殼所構成;各彈性體以連接件相互連接,以使各彈性體成一體之結構,具有結構不易散離的優點,而彈性體、連接桿系由具彈性之材質所制成,所以其具有適當的彈性,另于各彈性體中貫穿設有穿孔;而后將前述之結構置于中空成型模具中,而于各彈性體、連接件外包覆一體之外殼,使各彈性體、連接件得以和外殼結合成一體之結構者;藉穿孔為外殼所密封之結構,令穿孔中形成容置有空氣之空間,利用該等空間的形成而具有可壓縮之特性,而使該鞋墊具有極佳之避震性。
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之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之平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之剖面示意圖。
圖號說明(10)彈性體(11)連接板 (12)穿孔(20)外殼請參閱
圖1、2、3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若干相互連接之彈性體(10)、及于各彈性體(10)外包覆一體之外殼(20)所構成;其中,各彈性體(10)系以一體射出的方式制造完成,各彈性體(10)以連接件(11)相互連接,以使各彈性體(10)構成一體之結構,具有結構不易散離的優點,而彈性體(10)、連接體(11)系由具彈性之材質,例如橡膠材質制成,所以其具有適當的彈性,另于各彈性體(10)中貫穿設有穿孔(12)。
而后將前述之結構置于中空成型模具中,而于各彈性體(10)、連接體(11)外包覆一體之外殼(20),使各彈性體(10)、連接體(11)得以和外殼(20)結合成一體之結構。
利用各彈性體(10)、連接體(11)具有之一體彈性之特性,使該等鞋墊具有相當好之彈性,以供使用者跳得更高、跑得更省力。
因彈性體(10)為外殼(20)所包覆,連帶的使穿孔(12)為外殼(20)所密封,令穿孔(12)中形成一容置有空氣之空間,利用該等空間的形成而具有可壓縮之特性,而使該鞋墊具有極佳之避震性。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具有以下這優點一、具有經濟效益在制造的過程中,僅經射出、中空成型二個制程,其可采一貫之作業方式,自然較習用過多之制程更為方便快速,符合經濟之效益。
二、不良率低制造的過程中無須考慮習用之防漏性,且藉各不相通之穿孔空間達到避震的效果,更不會因其中任一穿孔破裂而失去效用,且在成型后不易有接縫的結構,表面完好無缺,除不易遭受破壞外,更具有美觀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之結構雖然精簡,但其確在制造時更為簡便、美觀及結構更為穩固,更重要的是,其具有相當優異的彈性、以及避震性而為一相當杰出且優異之設計。
權利要求1.一種鞋墊之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若干相互連接之彈性體、及于各彈性體外包覆一體之外殼所構成,各彈性體以連接件相互連接,以使各彈性體成一體之結構,另于各彈性體中貫穿設有穿孔;藉穿孔為外殼所密封之結構,令穿孔中形成容置有空氣之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墊之改良結構,其各彈性體、連接件系以一體射出的方式制造完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墊之改良結構,其彈性體、連接件系由橡膠材質所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鞋墊之改良結構,其主要系針對習用結構之結構性不佳、制造不易之缺點加以改良,其在各彈性體系以一體射出的方式制造完成,使各彈性體以連接件相互連接,而后將各彈性體置于中空成型模具中,而于各彈性體外包覆一體之外殼;藉各彈性體、及其連接桿之作用,令鞋墊具有高度之彈性,且配合外殼和彈性體間所形成之空間,而達到極佳之緩沖避震效果。
文檔編號A43B17/00GK2430040SQ002285
公開日2001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20日
發明者蔡雙珠 申請人:蔡雙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