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烘烤煙夾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煙草機械用具,具體涉及一種烘烤煙夾,包括均為條狀的針梁(1)、砥梁(2)和拔桿(8),所述針梁(1)上的同一側均勻排列有鋼針(3),針梁(1)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彈性鎖合機構(4),砥梁(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套管(5),所述彈性鎖合機構(4)的外壁設有彈片(6),套管(5)的外端內壁設有卡口(7),在彈性鎖合機構(4)插入到套管(5)內時,彈片(6)和卡口(7)相互卡扣,同時鋼針(3)的針尖插入到砥梁(2)中部的凹槽內。在整個烘烤過程煙草固定極為牢固,不易脫落;卸煙非常迅速快捷,對整個烘烤工序的效率有提高作用。
【專利說明】
一種烘烤煙夾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煙草機械用具,具體涉及一種烘烤煙夾。
【背景技術】
[0002]煙葉分散烘烤已向密集型烘烤作業方式轉變,適用于密集型烤房的新型煙夾也將逐步替代傳統手工編煙竿。近年來,出現了一些煙葉烘烤夾持裝置,工作效率相對傳統編煙竿方法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夾持裝置結構笨重,操作方式復雜,煙葉烘烤時脫落等問題,隨著密集型烘烤方式的推廣應用,煙夾需求量將快速增大,在保證產品質量,簡化煙夾制作工藝流程,提高煙夾產能,降低成本,已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烘烤煙夾,解決了現有的煙草烘烤裝置在烘烤時煙草容易脫落,烘烤后不能迅速的將煙草卸下,進而影響烘烤裝置的再利用效率及整個煙草的烘烤效率的問題,另外也解決了整個煙夾太過笨重的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種烘烤煙夾,包括均為條狀的針梁、砥梁和拔桿,所述針梁上的同一側均勻排列有鋼針,針梁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彈性鎖合機構,砥梁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套管,砥梁中部呈凹槽;所述拔桿是由兩根鋼管構成,兩根鋼管的端部相互焊接且鋼管與鋼管之間留有間隙,所述間隙的寬度大于鋼針的針徑,拔桿的長度小于針梁上兩端彈性鎖合機構的間距,并大于針梁上鋼針的排布長度;所述彈性鎖合機構的外壁設有彈片,套管的外端側壁設有卡口,在彈性鎖合機構插入到套管內時,彈片和卡口相互卡扣,同時鋼針的針尖插入到砥梁中部的凹槽內。
[0006]進一步的,所述針梁的兩端位于彈性鎖合機構的外側設有針梁擋桿,所述砥梁的兩端位于套管的兩端外側設有砥梁擋桿。
[0007]進一步的,所述針梁擋桿和砥梁擋桿均有3cm_5cm長度。
[0008]進一步的,所述套管內的底部設有用于拆卸彈性鎖合機構時向外助推的彈簧。
[0009]進一步的,所述彈性鎖合機構為圓柱形,套管為圓筒形,彈性鎖合機構和套管相互配合。
[0010]進一步的,所述鋼針的尖端為U形尖端,鋼針的截面為圓形或橢圓形。
[0011]進一步的,所述套管上靠近卡口處設有防撞凸耳。
[0012]進一步的,所述彈片是有具有彈性的鋼片外凸形成。
[0013]進一步的,所述砥梁的中部向針梁方向彎曲成弓形。
[0014]進一步的,所述針梁和拔桿均為空心鋼管構成。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需要對煙草進行烘烤前,現將拔桿從鋼針尖端套入到鋼針末端,然后在鋼針上夾固煙草,最后將針梁上的彈性鎖合機構插入砥梁的套管內,利用彈片和卡口配合相互固定,將鋼針鎖在針梁和砥梁之間,整個烘烤過程煙草固定極為牢固,不易脫落;在完成烘烤之后,打開針梁和砥梁,然后利用拔桿一次性將所有的煙草都卸下,卸煙非常迅速快捷,對整個烘烤工序的效率有提高作用。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烘烤煙夾中針梁和砥梁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烘烤煙夾中拔桿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烘烤煙夾中拔桿使用時的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0]圖1和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種烘烤煙夾的一個實施例:一種烘烤煙夾,包括均為條狀的針梁1、砥梁2和拔桿8,所述針梁I上的同一側均勻排列有鋼針3,針梁I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彈性鎖合機構4,砥梁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套管5,砥梁2中部呈凹槽;所述拔桿8是由兩根鋼管構成,兩根鋼管的端部相互焊接且鋼管與鋼管之間留有間隙9,所述間隙9的寬度大于鋼針3的針徑,拔桿8的長度小于針梁I上兩端彈性鎖合機構4的間距,并大于針梁I上鋼針3的排布長度;所述彈性鎖合機構4的外壁設有彈片6,套管5的外端側壁設有卡口 7,在彈性鎖合機構4插入到套管5內時,彈片6和卡口 7相互卡扣,同時鋼針3的針尖插入到砥梁2中部的凹槽內;所述針梁I和拔桿8均為空心鋼管構成,空心的針梁I和拔桿8減少了整體針式梳式烘烤煙夾的整體重量。
[0021]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烘烤煙夾的另一個實施例:一種烘烤煙夾,包括均為條狀的針梁1、砥梁2和拔桿8,所述針梁I上的同一側均勻排列有鋼針3,針梁I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彈性鎖合機構4,砥梁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套管5,砥梁2中部呈凹槽;所述拔桿8是由兩根鋼管構成,兩根鋼管的端部相互焊接且鋼管與鋼管之間留有間隙9,所述間隙9的寬度大于鋼針3的針徑,拔桿8的長度小于針梁I上兩端彈性鎖合機構4的間距,并大于針梁I上鋼針3的排布長度;所述彈性鎖合機構4的外壁設有彈片6,套管5的外端側壁設有卡口 7,在彈性鎖合機構4插入到套管5內時,彈片6和卡口 7相互卡扣,同時鋼針3的針尖插入到砥梁2中部的凹槽內;所述針梁I的兩端位于彈性鎖合機構4的外側設有針梁擋桿11,所述砥梁2的兩端位于套管5的兩端外側設有砥梁擋桿12。所述針梁擋桿11和砥梁擋桿12可以用于懸掛整個針式梳式烘烤煙夾,以方便烘烤,避免支撐物靠煙草過近影響其烘烤效果。
[0022]在上述實施例中,作為優選,所述針梁擋桿11和砥梁擋桿12均有3cm-5cm長度。
[0023]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烘烤煙夾的另一個實施例:一種烘烤煙夾,包括均為條狀的針梁1、砥梁2和拔桿8,所述針梁I上的同一側均勻排列有鋼針3,針梁I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彈性鎖合機構4,砥梁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套管5,砥梁2中部呈凹槽;所述拔桿8是由兩根鋼管構成,兩根鋼管的端部相互焊接且鋼管與鋼管之間留有間隙9,所述間隙9的寬度大于鋼針3的針徑,拔桿8的長度小于針梁I上兩端彈性鎖合機構4的間距,并大于針梁I上鋼針3的排布長度;所述彈性鎖合機構4的外壁設有彈片6,套管5的外端側壁設有卡口 7,在彈性鎖合機構4插入到套管5內時,彈片6和卡口 7相互卡扣,同時鋼針3的針尖插入到砥梁2中部的凹槽內;因剛烘烤的完成的煙夾溫度較高,不便用手直接接觸,而現有技術一般采取的措施是使用其它工具來隔離開手和煙夾的直接接觸,這樣不僅影響效率,操作起來還很繁瑣不方便,所以本實施例中,所述套管5內的底部設有用于拆卸彈性鎖合機構4時向外助推的彈簧,在使用時將彈片6壓入卡口 7相互脫離,彈簧就會自動將針梁I彈出砥梁2,或者幫助工作者拆卸,既然省事又可以有效的避免直接接觸而燙傷的情況。
[0024]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烘烤煙夾的另一個實施例:一種烘烤煙夾,包括均為條狀的針梁1、砥梁2和拔桿8,所述針梁I上的同一側均勻排列有鋼針3,針梁I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彈性鎖合機構4,砥梁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套管5,砥梁2中部呈凹槽;所述拔桿8是由兩根鋼管構成,兩根鋼管的端部相互焊接且鋼管與鋼管之間留有間隙9,所述間隙9的寬度大于鋼針3的針徑,拔桿8的長度小于針梁I上兩端彈性鎖合機構4的間距,并大于針梁I上鋼針3的排布長度;所述彈性鎖合機構4的外壁設有彈片6,套管5的外端側壁設有卡口 7,在彈性鎖合機構4插入到套管5內時,彈片6和卡口 7相互卡扣,同時鋼針3的針尖插入到砥梁2中部的凹槽內;所述彈性鎖合機構4為圓柱形,套管5為圓筒形,圓柱和圓筒的配合可實現多方位限制,位置更加穩定,不便偏移。
[0025]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烘烤煙夾的一個實施例:一種烘烤煙夾,包括均為條狀的針梁1、砥梁2和拔桿8,所述針梁I上的同一側均勻排列有鋼針3,針梁I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彈性鎖合機構4,砥梁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套管5,砥梁2中部呈凹槽;所述拔桿8是由兩根鋼管構成,兩根鋼管的端部相互焊接且鋼管與鋼管之間留有間隙9,所述間隙9的寬度大于鋼針3的針徑,拔桿8的長度小于針梁I上兩端彈性鎖合機構4的間距,并大于針梁I上鋼針3的排布長度;所述彈性鎖合機構4的外壁設有彈片6,套管5的外端側壁設有卡口 7,在彈性鎖合機構4插入到套管5內時,彈片6和卡口 7相互卡扣,同時鋼針3的針尖插入到砥梁2中部的凹槽內,所述鋼針3的尖端為U形尖端,鋼針3的截面為圓形或橢圓形,鋼針3的針壁為弧形設置,可以避免有棱角的鋼針3對煙草造成過度撕裂而掉落。
[0026]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烘烤煙夾的一個實施例:一種烘烤煙夾,包括均為條狀的針梁1、砥梁2和拔桿8,所述針梁I上的同一側均勻排列有鋼針3,針梁I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彈性鎖合機構4,砥梁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套管5,砥梁2中部呈凹槽;所述拔桿8是由兩根鋼管構成,兩根鋼管的端部相互焊接且鋼管與鋼管之間留有間隙9,所述間隙9的寬度大于鋼針3的針徑,拔桿8的長度小于針梁I上兩端彈性鎖合機構4的間距,并大于針梁I上鋼針3的排布長度;所述彈性鎖合機構4的外壁設有彈片6,套管5的外端側壁設有卡口 7,在彈性鎖合機構4插入到套管5內時,彈片6和卡口 7相互卡扣,同時鋼針3的針尖插入到砥梁2中部的凹槽內,所述套管5上靠近卡口 7處設有防撞凸耳10,防撞凸耳10的設置可以有效放置外物對位于卡扣7內的彈片6的誤碰導致針梁I和砥梁2相互分離。
[0027]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烘烤煙夾的一個實施例:一種烘烤煙夾,包括均為條狀的針梁1、砥梁2和拔桿8,所述針梁I上的同一側均勻排列有鋼針3,針梁I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彈性鎖合機構4,砥梁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套管5,砥梁2中部呈凹槽;所述拔桿8是由兩根鋼管構成,兩根鋼管的端部相互焊接且鋼管與鋼管之間留有間隙9,所述間隙9的寬度大于鋼針3的針徑,拔桿8的長度小于針梁I上兩端彈性鎖合機構4的間距,并大于針梁I上鋼針3的排布長度;所述彈性鎖合機構4的外壁設有彈片6,套管5的外端側壁設有卡口 7,在彈性鎖合機構4插入到套管5內時,彈片6和卡口 7相互卡扣,同時鋼針3的針尖插入到砥梁2中部的凹槽內,所述彈片6是有具有彈性的鋼片外凸形成,該具有彈性的鋼片外凸形成的彈片6,可在彈性鎖合機構4插入到套管5時自動被加壓收縮,在到卡扣7時自動彈出實現鎖緊的作用。
[0028]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烘烤煙夾的一個實施例:一種烘烤煙夾,包括均為條狀的針梁1、砥梁2和拔桿8,所述針梁I上的同一側均勻排列有鋼針3,針梁I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彈性鎖合機構4,砥梁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套管5,砥梁2中部呈凹槽;所述拔桿8是由兩根鋼管構成,兩根鋼管的端部相互焊接且鋼管與鋼管之間留有間隙9,所述間隙9的寬度大于鋼針3的針徑,拔桿8的長度小于針梁I上兩端彈性鎖合機構4的間距,并大于針梁I上鋼針3的排布長度;所述彈性鎖合機構4的外壁設有彈片6,套管5的外端側壁設有卡口 7,在彈性鎖合機構4插入到套管5內時,彈片6和卡口 7相互卡扣,同時鋼針3的針尖插入到砥梁2中部的凹槽內,所述砥梁2的中部向針梁I方向彎曲成弓形,弓形的砥梁2可以讓鋼針3的尖端在放置有煙草時仍然能插入到砥梁2中部的凹槽內。
[0029]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在需要對煙草進行烘烤前,現將拔桿8從鋼針3尖端套入到鋼針3末端,然后在鋼針3上夾固煙草,最后將針梁I上的彈性鎖合機構4插入砥梁2的套管5內,利用彈片6和卡口7配合相互固定,將鋼針3鎖在針梁I和砥梁2之間。在完成烘烤之后,打開針梁I和砥梁2,然后利用拔桿8—次性將所有的煙草都卸下,卸煙非常迅速快捷,對整個烘烤工序的效率有提高作用。
[0030]盡管這里參照本實用新型的多個解釋性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是,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實施方式,這些修改和實施方式將落在本申請公開的原則范圍和精神之內。更具體地說,在本申請公開、附圖和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可以對主題組合布局的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多種變型和改進。除了對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的變形和改進外,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其他的用途也將是明顯的。
【主權項】
1.一種烘烤煙夾,其特征在于:包括均為條狀的針梁(I)、砥梁(2)和拔桿(8),所述針梁(I)上的同一側均勻排列有鋼針(3),針梁(I)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彈性鎖合機構(4),砥梁(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套管(5),砥梁(2)中部呈凹槽; 所述拔桿(8)是由兩根鋼管構成,兩根鋼管的端部相互焊接且鋼管與鋼管之間留有間隙(9),所述間隙(9)的寬度大于鋼針(3)的針徑,拔桿(8)的長度小于針梁(I)上兩端彈性鎖合機構(4 )的間距,并大于針梁(I)上鋼針(3 )的排布長度; 所述彈性鎖合機構(4)的外壁設有彈片(6),套管(5)的外端側壁設有卡口(7),在彈性鎖合機構(4)插入到套管(5)內時,彈片(6)和卡口(7)相互卡扣,同時鋼針(3)的針尖插入到砥梁(2)中部的凹槽內;所述針梁(I)和拔桿(8)均為空心鋼管構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烘烤煙夾,其特征在于:所述針梁(I)的兩端位于彈性鎖合機構(4)的外側設有針梁擋桿(11),所述砥梁(2)的兩端位于套管(5)的兩端外側設有砥梁擋桿(1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烘烤煙夾,其特征在于:所述針梁擋桿(11)和砥梁擋桿(12)均有3cm_5cm長度。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烘烤煙夾,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內的底部設有用于拆卸彈性鎖合機構(4)時向外助推的彈簧。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烘烤煙夾,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鎖合機構(4)為圓柱形,套管(5)為圓筒形,彈性鎖合機構(4)和套管(5)相互配合。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烘烤煙夾,其特征在于:所述鋼針(3)的尖端為U形尖端,鋼針(3)的截面為圓形或橢圓形。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烘烤煙夾,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上靠近卡口(7)處設有防撞凸耳(10)。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烘烤煙夾,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片(6)是有具有彈性的鋼片外凸形成。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烘烤煙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砥梁(2)的中部向針梁(I)方向彎曲成弓形。
【文檔編號】A24B1/08GK205682410SQ201620466705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3日 公開號201620466705.7, CN 201620466705, CN 205682410 U, CN 205682410U, CN-U-205682410, CN201620466705, CN201620466705.7, CN205682410 U, CN205682410U
【發明人】孔令榮
【申請人】孔令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