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銀耳干制品及其加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顏色潔白且可快速復水的銀耳干制品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鮮銀耳在30~120min內冷卻至?60~?51℃;步驟2、將冷卻至?60~?51℃的銀耳平鋪于氣壓為400~500Pa的環境中,銀耳底部保持?60~?51℃的條件,銀耳上方以40~60℃的溫度進行加熱,保持22~26h至銀耳水分含量低于5%,即得銀耳干制品。本發明還提供上述銀耳干制品的加工方法制得的銀耳干制品。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30~120min內將鮮銀耳冷卻至?60~?51℃后,真空凍干至水分含量在5%以下,制得的銀耳干制品顏色潔白,用冰水可在10~20s內復水,復水后銀耳的基本形狀不變,銀耳體積增大35~40%。
【專利說明】
一種銀耳干制品及其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銀耳干制品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銀耳又稱作白木耳、雪耳、銀耳子等,屬于真菌類銀耳科銀耳屬,是門擔子菌門真菌。銀耳的子實體,有“菌中之冠”的美稱。銀耳具有強精、補腎、潤腸、益胃、補氣、和血、強心、壯身、補腦、提神、美容、嫩膚、延年益壽之功效。它能提高肝臟解毒能力,保護肝臟功能,它不但能增強機體抗腫瘤的免疫能力,還能增強腫瘤患者對放療、化療的耐受力。可以滋補生津;潤肺養胃,補肺益氣。虛勞咳嗽;痰中帶血;津少口渴;病后體虛;氣短乏力。銀耳也是一味滋補良藥,特點是滋潤而不膩滯,具有補脾開胃、益氣清腸、安眠健胃、補腦、養陰清熱、潤燥之功,對陰虛火旺不受參茸等溫熱滋補的病人是一種良好的補品。銀耳富有天然特性膠質,加上它的滋陰作用,長期服用可以潤膚,并有祛除臉部黃褐斑、雀斑的功效。銀耳是種含膳食纖維的減肥食品,它的膳食纖維可助胃腸蠕動,減少脂肪吸收。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顏色潔白且可快速復水的銀耳干制品及其加工方法。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銀耳干制品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5]步驟1、將鮮銀耳在30?120min內冷卻至-60?-51°C ;
[0006]步驟2、將冷卻至-60?_51°C的銀耳平鋪于氣壓為400?500Pa的環境中,銀耳底部保持-60?-51°C的條件,銀耳上方以40?60°C的溫度進行加熱,保持22?26h至銀耳水分含量低于5%,即得銀耳干制品。
[0007]進一步的,還包括步驟3:將銀耳干制品進行充氮包裝或真空包裝。
[0008]本發明還提供上述的加工方法制得的銀耳干制品。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30?120min內將鮮銀耳冷卻至-60?-51°C后,真空凍干至水分含量在5%以下,制得的銀耳干制品顏色潔白,用冰水可在10?20s內復水,復水后銀耳的基本形狀不變,銀耳體積增大35?40 % ;用18?400C的水可在8?15s內復水,復水后銀耳的基本形狀不變,銀耳體積增大35?40%。
【具體實施方式】
[0010]為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予以說明。[0011 ] 本發明最關鍵的構思在于:在30?120min內將鮮銀耳冷卻至-60?-51 °C后,真空凍干至水分含量在5%以下,制得的銀耳干制品顏色潔白,用冰水可在10?20s內復水,復水后銀耳的基本形狀不變,銀耳體積增大35?40 % ;用18?40°C的水可在8?15s內復水,復水后銀耳的基本形狀不變,銀耳體積增大35?40%。
[0012]本發明提供一種銀耳干制品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13]步驟1、將鮮銀耳在30?120min內冷卻至-60?-51°C;
[0014]步驟2、將冷卻至-60?_51°C的銀耳平鋪于氣壓為400?500Pa的環境中,銀耳底部保持-60?-51°C的條件,銀耳上方以40?60°C的溫度進行加熱,保持22?26h至銀耳水分含量低于5%,即得銀耳干制品。
[0015]本發明中,首先將鮮銀耳的水分速凍成冰,然后給凍成冰的銀耳升華潛熱以使銀耳中的水分升華,銀耳因此而脫水干燥。脫水后的銀耳因為微生物和酶由于缺水無法作用,實現長期保鮮。需要食用時,只需重新加水,銀耳就可以恢復原來的面貌,色、香、味、形不變。由于銀耳是在低溫和貧氧條件下干燥的,食品原有的營養成份幾乎不受任何破壞,與新鮮的銀耳具備相同的營養價值。此外,超過95%的高脫水率使得銀耳干制品的保質期大大延長,在包裝良好的情況下,不加防腐劑便可在常溫下可保存5年以上,而且重量極輕、運輸方便。
[0016]從上述描述可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30?120min內將鮮銀耳冷卻至-60?-51°C后,真空凍干至水分含量在5%以下,制得的銀耳干制品顏色潔白,用冰水可在10?20s內復水,復水后銀耳的基本形狀不變,銀耳體積增大35?40% ;用18?40°C的水可在8?15s內復水,復水后銀耳的基本形狀不變,銀耳體積增大35?40%。
[0017]進一步的,還包括步驟3:將銀耳干制品進行充氮包裝或真空包裝。
[0018]將銀耳干制品進行充氮包裝或真空包裝,常溫條件下可儲藏3年以上不變質。
[0019]本發明還提供上述的加工方法制得的銀耳干制品。
[0020]實施例1
[0021 ] —種銀耳干制品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22]步驟1、將鮮銀耳在30min內冷卻至-60°C ;
[0023]步驟2、將冷卻至_60°C的銀耳平鋪于氣壓為400Pa的環境中,銀耳底部保持_60°C的條件,銀耳上方以40?60°C的溫度進行加熱,保持22h至銀耳水分含量低于5%,即得銀耳干制品。
[0024]步驟3、將銀耳干制品進行充氮包裝或真空包裝。
[0025]實施例2
[0026]—種銀耳干制品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27]步驟1、將鮮銀耳在120min內冷卻至-51°C ;
[0028]步驟2、將冷卻至_51°C的銀耳平鋪于氣壓為500Pa的環境中,銀耳底部保持_51°C的條件,銀耳上方以40?60°C的溫度進行加熱,保持26h至銀耳水分含量低于5%,即得銀耳干制品。
[0029]步驟3、將銀耳干制品進行充氮包裝或真空包裝。
[0030]實施例3
[0031 ] —種銀耳干制品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2]步驟1、將鮮銀耳在75min內冷卻至-55°C ;
[0033]步驟2、將冷卻至_55°C的銀耳平鋪于氣壓為450Pa的環境中,銀耳底部保持_55°C的條件,銀耳上方以40?60°C的溫度進行加熱,保持24h至銀耳水分含量低于5%,即得銀耳干制品。
[0034]步驟3、將銀耳干制品進行充氮包裝或真空包裝。
[0035]對比例I
[0036]—種銀耳干制品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7]步驟1、將鮮銀耳在75min內冷卻至_20°C ;
[0038]步驟2、將冷卻至_20°C的銀耳干制品平鋪于氣壓為200Pa的環境中,在_20°C的條件下進行真空冷凍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得銀耳干制品;
[0039]步驟3、將銀耳干制品進行充氮包裝或真空包裝。
[0040]對比例2
[0041]將鮮銀耳進行熱風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后進行充氮包裝或真空包裝,得銀耳干制品。
[0042]對比例3
[0043]將鮮銀耳進行微波真空冷凍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后進行充氮包裝或真空包裝,得銀耳干制品。
[0044]將實施例1?3所得銀耳干制品與對比例I?3所得銀耳干制品對比結果如下:
[0045]實施例1?3所得銀耳干制品顏色潔白,用冰水可在10?20s內復水,復水后銀耳的基本形狀不變,銀耳體積增大35?40 % ;用18?400C的水可在8?15s內復水,復水后銀耳的基本形狀不變,銀耳體積增大35?40%;保存4年的實施例1?3所得銀耳干制品與保存I年的廣品品質相同。
[0046]對比例I所得銀耳干制品顏色潔白,放入18?40°C的水中,復水時間最快為lmin,銀耳體積增大至30% ;
[0047]對比例2和對比例3所得銀耳干制品顏色發黃,復水時間為5min以上,銀耳體積增大至20%;
[0048]對比例I?3所得銀耳干制品自保存I?2年起就出現發霉、變軟的現象,已無法食用。
[0049]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銀耳干制品的加工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在30?120min內將鮮銀耳冷卻至-60?-51°C后,真空凍干至水分含量在5%以下,制得的銀耳干制品顏色潔白,用冰水可在10?20s內復水,復水后銀耳的基本形狀不變,銀耳體積增大35?40%;用18?40°C的水可在8?15s內復水,復水后銀耳的基本形狀不變,銀耳體積增大35?40%;保質期可達3年以上。
[0050]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同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銀耳干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將鮮銀耳在30?120min內冷卻至-60?-51°c; 步驟2、將冷卻至-60?-51°C的銀耳平鋪于氣壓為400?500Pa的環境中,銀耳底部保持-60?-51°C的條件,銀耳上方以40?60°C的溫度進行加熱,保持22?26h至銀耳水分含量低于5%,即得銀耳干制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銀耳干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3:將銀耳干制品進行充氮包裝或真空包裝。3.—種根據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銀耳干制品的加工方法制得的銀耳干制品。
【文檔編號】A23B7/04GK106072507SQ201610581119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7月22日 公開號201610581119.1, CN 106072507 A, CN 106072507A, CN 201610581119, CN-A-106072507, CN106072507 A, CN106072507A, CN201610581119, CN201610581119.1
【發明人】許向秒, 鄭招江
【申請人】福建珍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