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獲得一定重量的用來生產面包的面團部分的方法及相應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如該說明書中所公開的,涉及一種方法,該方法能以很高的精度獲得一定重量的用于生產已設計好的面包的面團部分,再經過相應的處理和加工程序后,形成一條用于消費的面包。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涉及一種裝置,該裝置用于獲取具有預定重量的所得面團的所述部分。
通過一個電子計算裝置獲得該重量,該電子計算裝置中記錄有下列數據一由一氣缸吸取的面團的待定量;面團的預先選定量或預先設定量,其與要求獲得的重量相同;使吸取面團均質化的氣缸活塞行程及使多余面團退回的氣缸活塞行程,該多余面團與吸取量和預定量間的差值相對應,所有這些都根據活塞行程與由一脈沖發生器提供的相應脈沖之間的相匹配關系而得到,該脈沖發生器和一檢測活塞位置的壓力開關相結合,提供上述功能。當該活塞在其行程范圍內達到某一點時,在該點上,作用在面團上的壓力與均質化壓力相對應,該行程將與由脈沖計數器記錄的一脈沖量相對應。各操作步驟由一裝置完成,在該裝置中,面團吸取氣缸相對于一個面團儲存漏斗的出口,向一側和另一側順序地傾斜,氣缸的這種傾斜運動與活塞在氣缸內進行的軸向運動相結合并與活塞本身作用在面團上的擠壓動作相結合將提供一定量的所得面團,其重量將與一所要求或預定的面團的重量一致,所得面團部分被直接排出氣缸,并由一個傳輸帶收集,該傳輸帶可以與一個面團和面機相連,與用于生產面包的面團部分的后續裝置或其它處理和/或加工裝置相連,由此面團部分可生產出相應條面包。
本發明的一個主要的目的是取得一較高的稱重精度,同時防止所得面團部分在其排出步驟中的摩擦,所有這些都是以電驅動的、受控的、特別設計的裝置為基礎,在其內,計算或測量是由一相當于氣缸全部填滿的確定最大脈沖與相當于預定重量的脈沖量之間相比較而實現,這種脈沖量的差被及時記錄以將適當的命令傳送給活塞,而后活塞將多余面團退回,此多余面團將等于吸取的面團或具有初始氣缸填充量的面團和具有預定重量被看作是所得部分的面團之間的差值,如上文所述,這些差值與一由脈沖發生器提供的脈沖量和一計數器中根據活塞行程和壓力開關動作記錄的脈沖量相比較的結果相對應,該計數器可以檢測氣缸中面團的量。
當前,在面包工業中所用的稱量裝置,被設計成用于稱一面團部分的重量,由此面團部分將獲得一條面包,該裝置使用了一個布置在一面團容納漏斗下的氣缸,該氣缸作為用來取得所需量的裝置,該氣缸其內包括一可軸向運動的活塞,該氣缸在一面對漏斗出口的位置和一與面團排出相對應的側向位置間交替地轉動,在第一個位置下面團進入氣缸,在第二個位置下面團在氣缸內受擠壓并同時排出該面團。這種方法能產生一種強力的壓扁動作,此動作會使面團受到明顯的損壞。
此外,用于獲得各面團之預定重量的裝置以類似尺度或基準為基礎,為使用者方便,采用機械的并由手工驅動,該裝置自己不可能計算所需面團的重量。
在通用稱重裝置所具有的缺陷中,下面的這些被認為是最突出的-稱重精度差,由于稱重選擇和操作量的選擇完全由裝置實現,而且沒有用以準確計算重量的裝置。
-在面團排出步驟中的面團摩擦,從而導致面團品質變差。
-排出出口以如下的方式完成工作,面團的一部分被退回漏斗,另一部分,即將構成所需量的部分,向外排出。這就意味著,該出口不是完全敞開的,排出口本身與漏斗返回區間存在一區域,由于相應氣缸內的活塞進行脈沖運動以完成排出面團時面團所承受的壓力,在該區域會發生面團摩擦。
-在某些稱重裝置的部件和/或組件處需要有潤滑劑,以防止面團粘附,并使稱量裝置自身正確并有效地工作。
本發明之方法和相應的裝置,目的在于解決所有以上問題,并獲得一具有很高重量精度的用于生產面包的面團部分,而且在排出面團時其不會經受摩擦。
在這種意義上,本發明之方法基于完成四個主要步驟,這些步驟是吸取面團以完全填滿氣缸;在封閉的氣缸內擠壓面團使其均質化并計算要退回面團的量直到獲得所需的面團部分;將該多余的面團退回/送回到儲存漏斗,最后,也即第四步,排出所得面團部分,這些面團部分將按照預定重量排出。
本發明方法所基于的這四個工作步驟,帶有一系列補充操作工序,例如由氣缸及活塞完成的各種運動,第一種情況指傾斜運動或轉角運動,第二種情況指軸向運動,以及在一壓力開關協作下,用電子方法完成計算,根據活塞行程和位置確定每次面團的量,各活塞的位置與一個由一脈沖發生器提供的脈沖量相對應,該脈沖被及時記錄以計算多余面團,這些多余的面團必須退回漏斗以獲得與預定重量相對應的面團,記下與填滿氣缸的活塞最大行程相對應的總脈沖量和使面團均質化的擠壓面團步驟中所記錄的脈沖量加上具有預定重量的所得面團對應的脈沖預定量的量后所得到的總量之間的差值,這個差值將最后作為提供退回多余面團所必需之脈沖量,因為脈沖量與活塞行程間存在相對應關系。
至于工作步驟要所謂的恰當,以獲得所要的或預定的重量,在開始步驟,收集面團的氣缸處于正對相應面團儲存漏斗的下出口的位置,氣缸的填充是靠真空實現的。此后該氣缸朝一側傾斜,在該位置含有面團的氣缸進行擠壓工作,以使其均質化。該擠壓工作由氣缸活塞的運動完成,壓力由一與所述脈沖發生器協同動作的壓力開關決定,該脈沖被及時記錄。此后,氣缸重新轉回到面對漏斗下出口的位置,進行脈沖量的比較分析后,完成多余面團的退回,根據以上描述,最后完成氣缸向另一側的傾斜,實現具有所需重量的面團的排出。
就裝置本身的結構特征而言,其包括已描述過的氣缸,該氣缸內帶有活塞,前者的位置面對用于生產面包之面團的儲存漏斗的下出口,該氣缸由一緊固地裝在一圓柱體內的缸套構成,該圓柱體之上部包括一個相對的兩邊凸出的圓弧形部分,此部分裝在一蓋瓦狀體的下凹表面下,此瓦狀體有一孔,漏斗下端插入并裝在此孔中。
形成氣缸的缸套的上出口上,一頂蓋與使該裝置處于浮動狀態的彈簧連為一體,該彈簧使該頂蓋一直保持與用作一個蓋瓦的基體的下凹表面貼合。
再來看氣缸,更具體地說,此裝置由缸套、帶有圓弧形部分的圓筒形外殼體、可浮動頂蓋和相應活塞構成,該裝置可向兩相對側傾斜地固定,使其完成上面提到的方法步驟或工作,即使氣缸面對漏斗出口以填充氣缸;使氣缸向一側傾斜以完成一首先進行的面團擠壓工作;轉回原始位置以將多余面團退回;及向另一側傾斜以完成面團排出的工作,此排出的面團形成所需部分,一條面包將最后由此排出面團部分制得。
包括有氣缸的裝置的傾斜運動將與活塞之軸向運動相配合,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正確地完成與各操作步驟相對應的工作。
在每一個裝置操作時刻,根據每一時刻提供的信號,按預定順序由電驅動執行每一個動作。
至于氣缸活塞,其鉸接到一個活塞桿上,該活塞桿的另一端與一臂或手柄鉸接,該臂或手柄由一馬達減速器旋轉驅動,該臂或手柄有一長孔,對應活塞桿的鉸接銷插入該孔內,該活塞桿由通過一中間軸向桿相互連接在一起的兩個部件構成,該軸向桿一端帶有一螺紋段,以將該軸向桿緊固到與臂或手柄鉸接的活塞桿部件上,同時,該軸向桿的另一端的長度段保持裝在一軸向盲孔內,該盲孔因此目的而設置在活塞桿的另一部件上,比較特別的是,在該端長度段的末端與該桿所安置于其中的活塞桿部件的孔底之間,設置有一個具有預定尺寸的彈簧,該彈簧與該桿一起共同限定了一個壓力開關,在該壓力開關的基礎上并按照活塞的位置,按預定次序完成氣缸裝置的傾斜運動。
該壓力開關同時還與一小桿相連,一用于向相應的驅動馬達發出信號的檢測器可以壓在該小桿上,一與該桿相連的小桿在該桿的一傾斜運動中將電路斷開,由于該桿安裝后具有一軸向間隙,因此使得在氣缸裝置的傾斜運動中和活塞的軸向運動中,該桿的最小傾斜也會使小桿從檢測器上離開。
另一方面,活塞在其支撐于缸套上的邊緣處傾斜,以使正常狀態下在裝置工作時進入內部的面團排出,如果此傾斜不存在,那么面團泄漏后,這些面團將停留在活塞側壁與缸套側壁之間,這將導致裝置失靈或不正常工作。
該裝置與一傳輸帶組合在一起,該傳輸帶設置在該裝置的一側區域內,一帶用來收集并攜帶已稱完重量并從氣缸排出的面團部分,該帶裝在一些滾輪之間,這些滾輪的其中之一用作張緊裝置,使所述帶的一端靠近和/或遠離面團排出發生的區域,以收集他們并將他們推向或載向一出口區域,在該區域,他們被放在其它用于處理或加工這些面團以最終獲得若干條面包的裝置上。
描述完本發明裝置的結構特征后,從中可以得出相對于那些當前存在的裝置,本發明裝置有一系列優點,在這些優點中,需著重強調的是稱重計算精度,以及無面團摩擦,因為在排出面團時面團出口是完全敞開的,因此根本不存在摩擦。此外也不需要潤滑劑。
最后需說明,本發明裝置設計使得,如果該裝置接收到的面團量比所需面團部分少,那么該裝置仍會工作并將漏斗內的全部面團排出,以使從開始重復工作循環。
還需指出的是,與蓋瓦形部件的下凹表面相連的圓弧部件借助于提供浮動特性的埋入彈簧而使其浮動安裝,使該部件始終以一個輕微的恒定壓力作用在上述下凹表面上的彈簧,為此目的裝在具有圓弧部分的圓柱體的頂部設置的一個蘑菇形或蓋形的部件上。顯然,該蘑菇形或蓋形部件有一個設置在其內的孔,該孔的直徑應與缸套的直徑相對應,后者固定在該部件上,以相互連接構成氣缸。由于兩彎曲表面一直保持相互接觸,因此上述浮動安裝可以保證兩表面間的密封,因而不需使用潤滑劑或其它液體,所以本發明裝置無需維護。
還需指出,可以在蘑菇形或蓋形的部件上設置一些開口,經配件及不同部件間的小間隙進入的少量面團可經這些開口排出。
為了完成下面的描述,并有助于更好地本理解發明特征,該說明書提供有附圖,在此基礎之上理解按照本發明目的設計出的本發明裝置的優點和創新將更加容易。
圖1是稱重裝置的示意性側視圖,其一部分被剖開以便于看到某些部件的結構和布置。
圖2是活塞驅動活塞桿的放大圖,該活塞桿裝在收集面團的氣缸內。
圖3是活塞的平面圖,其1/4被剖開。
圖4是上圖所示活塞的側視圖,采取同樣的方式剖開。
圖5、6是與稱重裝置的四個工作步驟相對應的示意圖。
從以上各圖可以看到,按照一個最佳實施例,實施本發明效果的裝置包括一個用于儲存用來生產面包的面團的漏斗1,其相應的下出口2裝在一個部件3上,該部件3在下文中稱作蓋瓦,該下出口2由一個嵌入式法蘭4鎖止。蓋瓦3有一彎曲的下凹的下表面5,該下表面5與部分6對應的上表面互補,該部分6因此有一彎曲凸出的上表面,該部分6在呈一圓柱形的筒形體7的上部延伸,該筒形體7內設置有一個缸套8,該缸套8構成了收集生產面包用的面團的氣缸,如下面所公開的。部分6上包括有相應的孔,以便缸套或氣缸8能夠收集面團。
缸套8通過一個螺紋緊固系統或其它常用的緊固系統連接到一個蓋形部件9的頂部,該蓋形部件9有孔,該孔的直徑與缸套8的直徑相對應,該部件或蓋9可浮動地安裝在部分6上,因為該部分6與部件9之間設置有旋轉接頭10及圍繞彈簧11,以此方式,旋轉接頭10使蓋形部件9在部分6上錨定,而且彈簧11則作為使部件9與構成氣缸的缸套8具有浮動特性的元件,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利用彈簧11使蓋形部件9的彎曲上凸表面以足夠的力持續支撐在蓋瓦3的彎曲下凹表面5上,從而實現各部件間的配合,以防止面團流出,因此與其它常規裝置不同,本發明裝置不要求使用潤滑劑。
在缸套8或其構成的氣缸內,裝有一個活塞12,該活塞12的上表面是彎曲上凸的,促成了蓋9表面的連續,因此活塞12的該上表面,當其處于下面要描述的傾斜位置時,也將與蓋瓦3之下凹表面5接合。
活塞12通過一個上連接裝置13貼合在缸套8內,該上連接裝置13置于活塞上專門為此提供的一環形槽14內,在該槽下部,與所說側壁相對應,有一些小平面15,以使可能從活塞12與缸套8之間漏下的面團穿過這些小平面,如果沒有這些小平面15,這些漏下的面團將集存在環形區域12,并且如上所述,包含在活塞12側壁與缸套8側壁之間,因此,在該活塞12的軸向運動中,正因為這些小平面15,可能流下的面團才得以經這些小平面15向下排出。
氣缸作為一整體,即由缸套8、內裝所述缸套8的氣缸體7和與氣缸體7相匹配的部分6,以及蓋9,還包括相應的活塞12,形成的一個整體,是一個向一側與另一側傾斜的裝置,如圖1所示,它可以向左轉動一約23°的角度,同時它可向右轉一約27°的角度,這一切將在下面按照在該傾斜位置所完成的工作進一步描述。
在其一側,活塞12可以向上和向下沿軸向移動,并可由一馬達16驅動,該馬達16驅動一個手柄17,該手柄17有一個長孔或窗口18,其內置有一用于鉸接一個活塞桿20的鉸接螺栓19,在活塞桿20的另一端通過螺栓21與活塞12相連,因此,活塞12的運動由連接到手柄17上的相應活塞桿20實現,手柄17由馬達16驅動。
在圖2中,可以看到,帶有孔22和23的活塞桿20相對手柄17和活塞12精確安裝,該活塞桿20的鉸接螺栓19和21的端部插入孔22和23中,如上文所述。
該活塞桿20由兩個相互連接在一起的部件構成,上部件對應圖標20,下部件對應圖標20,兩部件由一根桿24連接在一起,該桿24一端有一螺紋段25,通過該螺紋段25桿24鎖止在活塞桿20的下部件20上,同時該桿24的上半段,如圖2所示,保持裝在所述活塞桿20上部件上為此而提供的對應孔內,在此孔的端部與桿24的端部之間放置有一個彈簧26,該彈簧26與桿24共同構成了一個如下所述的壓力開關。
螺栓24由十字銷27保持定位,該螺栓可以軸向移動一最小距離,如一毫米,這種移動具有下面所公開的功能,因為該裝配間隙允許一面對一檢測器29的小桿28傾斜,該小桿28與桿24相連,也與一轉軸30相連,該轉軸30用作活塞桿的兩部件20和20間的中心對準元件。在活塞桿的兩部件20和20間,有一加厚部件31或桿24的一較大外廓部分嵌入在兩者之間,其上表面具有一平面32,該平面使上述傾斜成為可能。
如此構造的該裝置與一個傳輸帶33結合在一起,該傳輸帶33側面安裝在一驅動滾輪34、一張緊輪35、一裝在徑向桿37端部的滾輪36,及一與滾輪34相對而置的滾輪38之間,徑向桿37固定在與氣缸裝置結為一體的基體38上,所有這些都在圖1中示出,得益于桿37的傾斜狀態,傳輸帶33將與朝向氣缸裝置的一側及另一側的傾斜運動同步,靠近相應裝置的側出口,如圖1所示,以收集用于生產面包的面團,該傳輸帶33或者布置開或者縮回,如圖中虛線所示。滾輪36的存在使傳輸帶33呈一楔形布置,并與經過滾輪38的傳輸端對應,以使其能夠位于這一側的部分6的上方,從而能收集用于生產面包的面團。
根據以上所公開的特征,圖5、6中示出的裝置操作如下首先,所述裝置有一脈沖發生器,該脈沖發生器有一用于記錄脈沖的計數器,脈沖的數量與氣缸活塞的運行量或位移量成比例或相等,因此,進而與面團量或其重量成比例或相等,被認為是最大值的脈沖量與用來填充氣缸的活塞運動相對應,與想要獲得的預定重量相對應的脈沖量是已知的。
牢記上述,從圖5所示的位置開始,氣缸或構成氣缸的缸套8保持恰好與漏斗1的出口2正對,因此在該位置,當前述活塞12向下運動時,相應的面團將充滿氣缸8,這是由于向下運動的活塞12在氣缸8內產生一真空后,產生對面團的吸取或吸入,該吸入的面團將充滿所述氣缸或缸套8。在該位置,一檢測器發出一相應的信號以操縱一馬達,該馬達使氣缸裝置傾斜,圖6對應著一個向左的傾斜位置,因此,所述傾斜的極限將使得沖程的相應終點發出信號命令馬達16驅動活塞桿20,使活塞12產生向上的運動,并對充滿氣缸8的面團39作用一輕微的壓力,擠壓工作由活塞12完成,直至由彈簧26與桿24構成的壓力開關顯示其如此,當小桿28離開檢測器29時,該擠壓工作完成,重新發出信號命令氣缸裝置之驅動馬達工作,該氣缸裝置重新位于漏斗1下,與圖5所示位置相對應。
如圖6所示,所述氣缸8的上端保持在蓋瓦3的下凹表面5上,使得面團39在氣缸8內的擠壓操作得以進行,而部件9的右邊部分,在圖6所示的位置上,封閉了漏斗1的下端和出口2,防止了面團落下。
在使面團39在氣缸8內均質化的擠壓步驟中,在朝向左側的傾斜位置,當活塞12開始運動以進行擠壓時,脈沖計數器開始工作并從零開始記錄與所述活塞12所進行運動相對應的脈沖量,直到達到面團39均質化為止,當壓力開關發出命令使計數器停止記錄時,氣缸8向右傾斜直至其到達一正對漏斗1的位置,而后,馬達16收到相應信號驅動活塞12,后者又將面團39推向漏斗1,將該面團39的一部分推回漏斗1直到獲得具有預定重量的面團量或部分,而后,將被啟動的氣缸裝置驅動馬達開始啟動,以使該氣缸裝置向相對側,即向圖1所示的傳輸帶33已提前設置的右邊位置傾斜,然后向外排出所述具有預定重量并已均質化了的面團,傳輸帶33載著與一預定重量相等的面團部分40,并與進行下一次稱重的裝置同步,將這些面團拉向外面,該循環可以無限期地重復進行下去,以獲得具有一非常精確的預定重量的面團部分40。
獲得的具有預定重量的面團部分40,如圖8所示,被向外排出,在圖8所示位置傳輸帶33被移開,以使氣缸8向左傾斜,該氣缸重新面對漏斗1時,帶33做出及時的移動,并載著所述保留部分40的收集物,如圖6所示,壓向這一側的一個不粘的壁41,壁41可以是上面提到的蓋瓦3的一部分或蓋瓦本身。
在排出多余面團步驟中,當活塞12開始向上運動以將所述面團退回時,脈沖計數器重新開始記錄直至其記錄到一脈沖量,該脈沖量等于一個差值,該差值為與完全填滿氣缸相對應的最大脈沖量與在均質化步驟中所記錄下來的脈沖加上想要獲得重量的預定脈沖后所得到的脈沖量之間的差值,因此,此差值將與活塞12完成排出多余面團之運動相對應。
權利要求
1.用于獲得一定重量的用來生產面包的面團部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驟-將一氣缸的一開口端面對一用來生產面包的面團的儲存漏斗的出口,該氣缸包括一個可軸向運動的活塞;-通過使所述活塞遠離所述出口,以用一待定量的面團真空填充所述氣缸;-前述氣缸向側面轉動后,朝向一個固定的面擠壓所述待定量的面團,直至作用在所述面團上的壓力與一個可使面團達到均質化的值相同時為止,通過一個壓力開關控制氣缸內部的壓力;-重新轉動所述氣缸直至其又面對所述漏斗出口;-使相應的氣缸活塞向靠近所述漏斗出口的方向移動,以將一定量的多余面團退回到漏斗;-由一個脈沖發生器提供脈沖,該脈沖與所述氣缸活塞的運行量或位移量保持線性比例關系,從而與面團的量或其重量的量保持線性比例關系,并且以電子方式記錄該脈沖-在均質化步驟中,在一個由所述壓力開關控制的預定壓力下,通過電子計算裝置,獲得所吸取面團的量;-在多余面團返回步驟中,通過所述活塞的位移量等于一定脈沖量;-在氣缸充滿步驟中,與活塞行程相對應的脈沖的量被認為是最大值,將該值與均質化步驟中所記錄的脈沖之間進行比較,從兩者的差值中獲得所述多余面團返回步驟所需要的脈沖,以便使其量等于預定重量的一定量物質留在了氣缸內;-朝向一出口區域移動氣缸及其內保留下的面團部分;-移動活塞,向外推并排出所述保留下的面團部分,該保留下的面團部分的重量將是預定或所需的重量;
2.用于稱量用來生產面包的面團的裝置,該裝置設計成從一其量比最終所得面團部分的量多的面團開始,最后得到一具有預定重量的面團部分,該裝置包括一個接收面團的氣缸,其一端敞開,該氣缸的安裝使其可以側向移動,并且在其內部包括一個可軸向運動的活塞,該裝置還另外配有一個傳輸帶,該傳輸帶用于收集各所得面團部分并將各所得面團部分傳送到一個出口處,以便進一步處理該所得面團部分,由此所得部分可獲得一條用于消費的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接收面團的氣缸(8)的活塞(12)鉸接到一個活塞桿上,該活塞桿由兩個部件(20和20)構成,這兩個部件彼此面對并通過一根桿(24)相互連接在一起,該桿(24)與一彈簧(26)相連,該桿(24)與該彈簧(26)共同限定了一壓力開關,該壓力開關與一發生器和一脈沖計數器操作相連,該脈沖計數器與活塞行程保持線性比例關系,提供活塞(12)自身位置的數據,并通過一個電子計算裝置提供所述氣缸所包含的面團量的數據;因此,驅動活塞(12)的活塞桿(20)以及氣缸(8)鉸接到相應的桿上,該相應桿由一馬達按照在不同動作步驟中接收到的命令驅動,在這些步驟中,氣缸(8)從一裝載初始位置移到某一側,在該側位置活塞(12)完成對著一個固定面擠壓面團(39)的工作,而后,氣缸又被轉回到其初始位置,在該位置面對面團儲存漏斗(1)的氣缸正對其出口(2),在該位置先比較初始填充面團與想要由此面團獲得的具有一預定重量的所得面團部分(40),再后活塞(12)向內移動將多余面團退回漏斗(1),而后,重新驅動氣缸(8),以使活塞(12)移向另一側并將所得面團部分(40)排出;其特點是可以自如地完成多余面團退回漏斗(1)與排出所得面團(40),面團分別無摩擦地經過所述正對出口(2)的氣缸的開口端或者向外直接流出。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收集來自所述儲存漏斗(1)的面團的所述氣缸(8)由一個缸套(8)構成,該缸套(8)安置在一個氣缸體(7)內,該氣缸體(7)在其開口端形成一個圓弧形部分(6),該圓弧形部分(6)的表面與一固定部件(3)之下凹表面互補,該固定部件(3)形如一個蓋瓦,在所述漏斗(1)與該固定部件(3)間設置一個法蘭(4)將所述漏斗(1)安裝在該固定部件(3)上,因此,在其內設置有所述缸套(8)的所述氣缸體(7)的頂端,一蓋形部件(9)裝在部分(6)的對應凹槽中,所述缸套(8)固定在該蓋上,兩者具有相同的通過寬度,所述蓋形部件(9)通過彈簧(11)保持可浮動地安裝在部分(6)上或氣缸體(7)頂端,該彈簧(11)裝在所述蓋形部件(9)的相對定位與安裝的旋轉接頭(10)上。
4.如權利要求2和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蓋形部件(9)的頂部是圓弧形的,并與蓋瓦狀部件(3)的彎曲下凹表面(5)互補,通過確定可浮動裝配的彈簧(11),所述蓋形部件(9)對蓋瓦(3)的下凹表面(5)施加了一個持續的推力,通過利用所述的可浮動調節,防止面團從接合區域流出。
5.如權利要求2、3和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2)與所述缸套(8)間設置有一個防漏連接裝置(13),該防漏連接裝置(13)裝在活塞(12)頂部為了裝該裝置而設置的一切口或一環形槽(14)內,在所述活塞(12)的底部,聚集了一些小平面(15),這些小平面(15)使得該裝置可以清除可能經所述連接裝置(13)流入所述活塞(12)與所述缸套(8)之間的面團。
6.如權利要求2到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與所述活塞(12)鉸接的所述活塞桿的兩部件(20和20)通過桿(24)連接起來,所述桿(24)包括一帶螺紋的下半段(25),通過該段,所述活塞桿的底部(20)被鎖止,而所述桿(24)的上半段裝在所述活塞桿的上部件(20)的一個軸向盲孔內,在所述桿(24)與所述盲孔底部之間,夾有彈簧(26)以在兩元件間構成一個壓力開關,所述桿(24)被螺栓(27)鎖止,兩者間在軸向有一個很小的間隙,這就允許所述桿(24)移動,并允許一相連的小桿(28)面對一檢測器(29)傾斜,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提供相應信號以實現所述氣缸裝置的移動,并使所述活塞(12)執行對面團的擠壓直到獲得具有預定重量的面團部分。
7.如權利要求2到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與活塞(12)鉸接的所述活塞桿的底部(20)通過一個鉸接螺栓(19)連接到一根桿或手柄(17)上,該桿或手柄(17)由相應的馬達(16)驅動,該桿(17)帶有一個延長孔(18),所述活塞桿(20)的底部(20)的所述螺栓或鉸接軸(19)固定在其中。
8.如權利要求2到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在其一側還包括一個相應的傳輸帶(33),用于收集并攜帶獲得的用來生產面包的面團部分,所述傳輸帶(33)裝在一驅動輪(34)、一張緊輪(35)、一裝在一固定在構成所述氣缸裝置一部分的塊(38)上的徑向桿(37)上的滾輪(36)和一末尾滾輪(38)之間,該末尾滾輪(38)與所述傳輸帶(33)的面對端在排出所得面團(40)的出口的那一端相對應,所述傳輸帶(33)的一楔形形狀在安裝有所述滾輪(38)的那一端部形成,以使其朝向出口區域的進入可能位于所述圓弧部分(6)的一表面和氣缸裝置的上方,該傳輸帶(33)的楔形端可通過所述徑向桿(37)的移動帶動而向內和向后移動,因為該徑向桿(37)與由一馬達驅動的構成氣缸裝置的一部分的塊(38)結為一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方法包括,首先將一氣缸與一面團儲存漏斗的出口對齊;降低活塞位置后由吸取的面團填充氣缸;向一側擺動氣缸以實施面團的初步擠壓和均質化;及重新將氣缸轉到漏斗下并通過活塞的向上移動將一部分面團退回漏斗,這部分面團等于開始吸取的面團量和預先設定的面團量之間的差值,根據活塞的位移量與一脈沖發生器產生的脈沖量之間的相對應關系,該脈沖發生器與一個壓力開關在操作上相互結合。一旦獲得所需的面團,氣缸就擺向另一側,并將所得面團部分排出,這些排出的面團部分由一傳輸帶收集。
文檔編號A21C5/02GK1180299SQ9719007
公開日1998年4月29日 申請日期1997年1月7日 優先權日1997年1月7日
發明者因達萊西奧·洛佩斯·卡斯蒂略, 海梅·托倫茨·里烏斯, 卡萊斯·托倫茨里烏斯 申請人:托倫茨工業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