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暑降溫茶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用于防署降溫消炎解毒的茶及其制造方法。
在公知的技術領域內,茶作為一種飲品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每當夏日炎炎,酷暑難熬之時,茶作為一種降溫物資,是人類生活的必須品。在長期實踐中,人學會了用單味或多味處方解熱降溫,使人能適應高熱氣候。但是,這些解熱降溫茶,由于成份不同,服用者適應能力不同,因而效果也存在著差異。
本發明之目的在于向社會提供一種以茶葉為載體,以清熱解毒藥用成份為輔料,廣適消費對象,清熱、解毒效果好的清熱解毒茶。
為了完成上述發明任務,本發明在設計時采用了如下方案首先用茶葉作載體,具有消費者普遍接受的特點,其次是以清熱解毒中成藥為原料,輔以解表、抗炎、利尿藥物,浸出液作膠體與載體滲入,使產品達到生津止喝,開胃并有防治急性腸道疾病效果。
本發明的實施例有取蘆根、忍冬藤、貫仲、蒲公英、白花蛇石草、大蒜、白矛根、玉米衣、紫蘇葉、麥葉、綠豆、甘草備150——200g,海金砂草、地榆葉、竹瀝、木槿花、牛蒡子、人字草、牛筋草、生地、瓜簍各110——30g,板蘭根200g、夏枯草、絲瓜絡各250g,石葦、青果、百解、百兩金、柴胡、知母、花果序、決明子、鉤藤、山楂、荷葉、風眼草各50——60克,甘草500克,淡竹葉、金銀花各3000——7000克,然后將上述藥物第一次用其重量的3倍、第二次用其重量的兩倍,第三次用其重量的1倍自來水煎煮4-8小時得到三次濾液,將70公斤的茶葉同上述三次收得的的濾液拌勻濕潤、經揉捻、烘干、紫外線殺菌后即可包裝飲用。清涼解毒茶各項理化指標是水份(m/m)≤6.5,粉末(m/m)≤1.0、總灰分(m/m)≤7.5、水浸出物(m/m/)≥34.、粗纖維(m/m)≤16.0、抗菌有效成份%(m/m)氯元素類≥0.6。吲哚甙類≥0.3、板蘭根素≥0.3、三萜化合物≥0.4。多種氨基酸%(m/m)≥0.8,維生素類%(m/m)≥0.5,重金屬%(m/m)銅、錫、鉛、砷、汞≤0.015。
本發明所提供的產品是一種良好的清熱解毒茶,具有解毒、解表、抗炎利尿、生津止渴,防止中暑的功能,并可防治夏季急性腸道疾病的發生。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防署降溫的清熱解毒茶,本發明的特征是本產品用下述方法制得;取蘆根、忍冬藤、貫仲、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大蒜、白矛根、玉米衣、紫蘇葉、麥冬、綠豆、甘草各150——200g,海金砂草、地榆葉、竹瀝、木槿花、牛蒡子、人字草、牛筋草、生地、瓜簍各110——30g、板蘭根、夏枯草、絲瓜絡各250g、石韋、青果、百解、百兩金、柴胡、知母、花果序、決明子、鉤藤、山楂、荷葉、風眼草各50——60g,甘草500g,淡竹葉、金銀花各3000——7000g;然后將上述組份藥物第一次用其重量的3倍,第二次用其重量2倍,第三次用其重量1倍的自來水煎煮4——6小時后共得三次濾液,將70公斤茶葉同濾液充分濕潤后經揉捻烘干,紫外線殺菌。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熱解毒茶,其特征是各項理化指標是水份(m/m)≤6.5%,粉末(m/m)≤1.0、總灰分(m/m)≤7.5%,水浸出物(m/m)≥34.00,粗纖維(m/m)≥16.00,抗菌有效成份%(m/m);氯元素類≥0.6,吲哚甙類≥0.3、板蘭根秦≥0.3、三萜化合物≥0.4;多種氨基酸%(m/m)≥0.8,維生素類≥(%m/m)0.5、重金屬%(m/m)銅、錫、鉛、砷、汞≤0.015。
全文摘要
清熱解毒茶,本發明涉及到一種夏天防暑解毒的清涼飲茶及生產方法,其特征是以茶葉為載體、同多種清熱解毒、解表抗炎、生津止渴、開胃等中成藥的浸出物拌勻濕潤、經揉捻、烘干、紫外線殺菌而成。解決了夏季炎熱人類易中暑不適的問題,適用于農民、工人、學生、老人和兒童,特別是高溫作業者更是上等飲品。
文檔編號A23F3/06GK1170594SQ9611826
公開日1998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1996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1996年7月17日
發明者滕明星 申請人:滕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