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工黃茶加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茶葉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手工黃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鮮葉采摘,鮮葉處理,殺青,做形,攤涼,初烘,一次悶黃,復烘,二次悶黃,足火。經本制作方法制成的茶葉,沖泡時,制成的茶葉很少出現碎茶現象,沖泡后,茶葉展開,與采摘時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形似,茶香淡雅清心悠長,入口甘甜醇厚,在二次悶黃的過程中加蓋了荷葉,使得經過二次悶黃的茶也不但具有悶黃后應有的醇香,更加具有荷葉清香,香氣宜人。
【專利說明】一種手工黃茶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茶葉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手工黃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中國黃茶起源于明朝,黃茶是從綠茶加工演變而來,屬中國六大茶類之一,即綠茶、紅茶、黃茶、青茶、黑茶、白茶。霍山黃茶生產有2000多年生產歷史,其中霍山黃芽在唐朝初期,當時以芽葉嫩黃制作的茶葉就已出名,在“茶經”“國史補”里被列為貢茶,明清被列為御用貢茶,霍山黃芽以形似雀舌,清香可口,回味甘甜著稱,享譽海內外。霍山黃大茶起源于明朝,創制于隆慶年間,距今已有500年,許次紓的《茶疏》云:“天下名山必產靈草,大江以北則稱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實產霍山大蜀山也。顧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鐺大薪炒焙,未及出釜,輒就萎黃,僅供下食,奚堪品斗”。這段記載與現時的黃大茶制法大致相同,焦味和悶黃,正是霍山黃大茶的特征。霍山黃芽根據黃大茶制法,增加了悶黃工藝,形成了霍山黃芽的獨特品質。為了提高霍山黃茶質量,保留傳統品種,
[0003]黃茶作為一個茶類,是世界著名茶葉專家陳椽教授,根據茶葉加工中化學反應變化進行分類的。因為黃茶是一種后發酵茶,他能在悶黃過程中,在濕熱條件下較長時間的非酶促氧化所引起,糖類和氨基酸含量起顯著變化。這些物質的轉化,對黃茶香氣、滋味起重要作用。淀粉一部分可能轉化為可溶性糖。氨基酸是茶湯滋味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香氣的一種先質。在濕條件熱的作用下,糖與氨基酸結合形成糖胺化合物,參與茶葉芳香物質的組成。黃茶通過熱化,揮發性醛類含量增加,構成黃茶香氣的重要組分。在熱作用下,低沸點的芳香物質揮發,使具有良好香氣的芳香物質顯露出來,也都是黃茶香氣形成的原因。由此可見,真正的黃茶在色香味方面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0004]自明朝以來,茶葉制作加工技術進行不斷的改革,茶農及生產者在生產實踐中進行對各茶類研究,在各茶類不斷增加過程中,對黃茶產品就有影響了,因為黃茶制作工藝復雜成本高、周期長。所以對黃茶的傳承發展就有了被冷落,目前市場上黃茶產品就很少了,針對黃茶內含物對人們身體綜合保健功能,和其他茶類不可代替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食品結構調整,食品保健越來越重要,我公司在霍山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及在縣茶葉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成立黃茶研制科技攻關組,經幾年的不惜努力,終于研制成功黃茶悶黃工藝,投向市場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近幾年來,霍山縣抱兒鐘秀牌黃芽茶在省內屬頂級黃茶品牌,多次參加國際國內名茶評比,均獲得金獎,并多次參加香港茶葉博覽會展示,于世界產茶國進行交流,提高了霍山黃茶知名度,使霍山縣抱兒鐘秀牌霍山黃芽茶走向世界打下基礎,目前霍山黃芽茶在安徽省與黃山、黃梅并稱“安徽三黃”,馳名大江南北,香漂海內外。
[0005]黃茶在加工過程中,使多酚類物質進行轉化成可溶性物質,同時發生異構化,使黃茶茶湯滋味濃醇。同時還可促進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淀粉轉化為可溶性糖類,糖與氨基酸結合形成糖胺化合物,參與茶葉芳香物質的組成。在悶黃過程中產生了大量消化酶,對脾胃有健胃消寒工效,很多人因為飲酒過度,腸胃敏感易受刺激,不能喝綠茶,烏龍茶又覺的泡飲麻煩,黃茶這種折中之茶恰好滿足需求,另外黃茶因為對腸胃刺激小,又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綠茶的抗氧化成分,所以可以大量飲用,最大化的發揮茶葉的減肥養生功效。所以說黃茶的復興是對人類的重要貢獻。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公開了一種黃茶加工方法,此方法加工黃茶具有營養豐富,干茶嫩綠微黃,湯色黃亮清澈,香郁味醇,回味甘甜,經久耐泡。
[0007]為達到以上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手工黃茶加工方法:
[0008]包括以下步驟:鮮葉采摘一鮮葉處理一殺青一做形一攤涼一初烘一一次悶黃——復烘——二次悶黃——足火,
[0009](I)鮮葉采摘:在清明與谷雨之間采摘,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或芽二葉初展,做到四不采:即露水葉不采,病蟲害葉不采,紫色芽葉不采,無芽不采,要求芽葉大小一致,長度在2.5 — 4.0 Cm,采用提采法,杜絕切采法,防止芽蹄紅變;
[0010](2)鮮葉處理:鮮葉采收回來后,應立即進行攤青,攤放厚度5 — 10 cm左右,攤放時間4 一 6小時,待芽葉變軟,發出青香即可付制;
[0011](3)殺青:生鍋鍋溫120-130°c左右,投葉量20-30克,用芒花把在鍋內旋轉,輕巧地挑動茶葉,同時用雙手或單手輔助將茶葉抖散,充分散失水分,炒到茶葉變軟,葉色由綠變為暗綠,即可出鍋;
[0012](4)做形:將殺青后的茶葉轉入熟鍋做形,熟鍋鍋溫95-100°C,用芒花把在鍋內進行撥、抖、捺,使芽葉縐縮形似雀舌,發出清香即可出鍋;
[0013](5)攤涼:攤放時間20-30分鐘,厚度I厘米,待葉冷軟上烘;
[0014](6)初烘:溫度100?125°C左右,每烘籠投葉量4-6鍋殺青葉,茶葉的堆放厚度為8-13cm,烘時勤翻勻攤,每2分鐘翻一次,烘到4-5成干時,把兩烘合并成一烘繼續烘焙至茶葉稍稍有刺手感,有香氣溢出,7?8成干時下烘;
[0015](7) 一次悶黃:毛火下烘后,趁熱攤放于團簸內,厚度10?15厘米左右,覆蓋八成干的棉濕布,放置于溫室20-30小時,溫度控制在30?38度,直至葉色微黃,花香顯露,剔除茶葉中的雜片;
[0016](8)復烘:將黃變后的茶葉繼續烘焙,溫度80?95°C左右,投葉量0.5-0.75公斤,3-4分鐘翻一次,動作要輕快,時間約10?15分鐘,烘至九成干;
[0017](9) 二次悶黃:將復烘茶葉趁熱放在團簸內,堆放厚度20 — 30 Cm,每5 — 6 Cm厚蓋一層荷葉,茶葉頂部用荷葉蓋上,放在溫室時間15-25小時,溫度25?35°C,至茶色為黃綠潤澤;
[0018](10)足火:烘籠溫度在75-80°C,投葉量1.5-2公斤,攤葉厚度為1.0-2.5cm,翻烘要輕、快、勤,直至手捻茶葉成末,茶香濃郁,白毫顯露,下烘,趁熱裝筒密封。
[0019]以上所述一種黃茶的加工方法,鮮葉進行清洗除塵保持清潔,初烘后回潮機悶黃,堆放厚度8-13 Cm,初烘后進行堆放悶黃,主要是黃茶的關鍵技術,復烘后進行再悶黃,主要是使內含物進一步轉換,達到黃茶獨特的香氣滋味。采用本發明方法加工的黃茶,具有形似雀舌,色澤微黃,清香持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湯色黃亮清澈,經久耐泡,在常溫下蜜封可保存2年。
[002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經本制作方法制成的茶葉,沖泡時,制成的茶葉很少出現碎茶現象,沖泡后,茶葉展開,與采摘時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形似,茶香淡雅清心悠長,入口甘甜醇厚,在二次悶黃的過程中加蓋了荷葉,使得經過二次悶黃的茶也不但具有悶黃后應有的醇香,更加具有荷葉清香,香氣宜人。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一種手工黃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鮮葉采摘一鮮葉處理一殺青一做形——攤涼一一初烘——一次悶黃——復烘——二次悶黃——足火,
[0022](I)鮮葉采摘:在清明與谷雨之間采摘,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或芽二葉初展,做到四不采:即露水葉不采,病蟲害葉不采,紫色芽葉不采,無芽不采。要求芽葉大小一致,長度在2.5 — 4.0 Cm,采用提采法,杜絕切采法,防止芽蹄紅變;
[0023](2)鮮葉處理:鮮葉采收回來后,應立即進行攤青,攤放厚度5 — 10 cm左右,攤放時間4 一 6小時,待芽葉變軟,發出青香即可付制;
[0024](3)殺青:生鍋鍋溫120_130°C左右,投葉量20_30克,用芒花把在鍋內旋轉,輕巧地挑動茶葉,同時用雙手或單手輔助將茶葉抖散,充分散失水分,炒到茶葉變軟,葉色由綠變為暗綠,即可出鍋;
[0025](4)做形:將殺青后的茶葉轉入熟鍋做形,熟鍋鍋溫95-100°C,用芒花把在鍋內進行撥、抖、捺,使芽葉縐縮形似雀舌,發出清香即可出鍋;
[0026](5)攤涼:攤放時間20-30分鐘,厚度I厘米,待葉冷軟上烘;
[0027](6)初烘:溫度100?125°C左右,每烘籠投葉量4_6鍋殺青葉,茶葉的堆放厚度為8-13cm,烘時勤翻勻攤,每2分鐘翻一次,烘到4-5成干時,把兩烘合并成一烘繼續烘焙至茶葉稍稍有刺手感,有香氣溢出,7?8成干時下烘;
[0028](7) 一次悶黃:毛火下烘后,趁熱攤放于團簸內,厚度10?15厘米左右,覆蓋八成干的棉濕布,放置于溫室20-30小時,溫度控制在30?38度,直至葉色微黃,花香顯露,剔除茶葉中的雜片;
[0029](8)復烘:將黃變后的茶葉繼續烘焙,溫度80?95°C左右,投葉量0.5-0.75公斤,3-4分鐘翻一次,動作要輕快,時間約10?15分鐘,烘至九成干;
[0030](9) 二次悶黃:將復烘茶葉趁熱放在團簸內,堆放厚度20 — 30 Cm,每5 — 6 Cm厚蓋一層荷葉,茶葉頂部用荷葉蓋上,放在溫室時間15-25小時,溫度25?35°C,至茶色為黃綠潤澤;
[0031](10)足火:烘籠溫度在75_80°C,投葉量1.5-2公斤,攤葉厚度為1.0-2.5cm,翻烘要輕、快、勤,直至手捻茶葉成末,茶香濃郁,白毫顯露,下烘,趁熱裝筒密封。
【權利要求】
1.一種手工黃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鮮葉采摘——鮮葉處理一殺青一做形一攤涼一初烘一一次悶黃一復烘一二次悶黃一足火, (1)鮮葉采摘:在清明與谷雨之間采摘,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或芽二葉初展,做到四不采:即露水葉不采,病蟲害葉不采,紫色芽葉不采,無芽不采,要求芽葉大小一致,長度在.2.5 — 4.0 Cm,采用提采法,杜絕切采法,防止芽蹄紅變; (2)鮮葉處理:鮮葉采收回來后,應立即進行攤青,攤放厚度5— 10 cm左右,攤放時間4一 6小時,待芽葉變軟,發出青香即可付制; (3)殺青:生鍋鍋溫120-130°C左右,投葉量20-30克,用芒花把在鍋內旋轉,輕巧地挑動茶葉,同時用雙手或單手輔助將茶葉抖散,充分散失水分,炒到茶葉變軟,葉色由綠變為暗綠,即可出鍋; (4)做形:將殺青后的茶葉轉入熟鍋做形,熟鍋鍋溫95-100°C,用芒花把在鍋內進行撥、抖、捺,使芽葉縐縮形似雀舌,發出清香即可出鍋; (5)攤涼:攤放時間20-30分鐘,厚度I厘米,待葉冷軟上烘; (6)初烘:溫度100?125°C左右,每烘籠投葉量4-6鍋殺青葉,茶葉的堆放厚度為8-13cm,烘時勤翻勻攤,每2分鐘翻一次,烘到4-5成干時,把兩烘合并成一烘繼續烘焙至茶葉稍稍有刺手感,有香氣溢出,7?8成干時下烘; (7)一次悶黃:毛火下烘后,趁熱攤放于團簸內,厚度10?15厘米左右,覆蓋八成干的棉濕布,放置于溫室20-30小時,溫度控制在30?38度,直至葉色微黃,花香顯露,剔除茶葉中的雜片; (8)復烘:將黃變后的茶葉繼續烘焙,溫度80?95°C左右,投葉量0.5-0.75公斤,3_4分鐘翻一次,動作要輕快,時間約10?15分鐘,烘至九成干; (9)二次悶黃:將復烘茶葉趁熱放在團簸內,堆放厚度20 — 30 Cm,每5 — 6 cm厚蓋一層荷葉,茶葉頂部用荷葉蓋上,放在溫室時間15-25小時,溫度25?35°C,至茶色為黃綠潤澤; (10)足火:烘籠溫度在75-80°C,投葉量1.5-2公斤,攤葉厚度為1.0-2.5cm,翻烘要輕、快、勤,直至手捻茶葉成末,茶香濃郁,白毫顯露,下烘,趁熱裝筒密封。
【文檔編號】A23F3/06GK104336199SQ201410545817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5日
【發明者】文亮, 衡永志 申請人:霍山抱兒鐘秀茶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