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紅茶加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紅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萎凋、揉捻、發酵、初烘、烘培足干、包裝入庫等步驟,通過本工藝制作的紅茶外形條索圓緊條直,金毫顯露,香氣毫香高爽持久,蜜香顯露,湯色紅亮,滋味濃爽甜潤,葉底芽葉完整,色澤勻凈,品質極佳。
【專利說明】一種紅茶加工方法【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茶葉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紅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紅茶屬全發酵茶,是以茶樹的芽葉為原料,經過萎凋、揉捻、發酵、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
[0003]紅茶中含有的多酚類物質和黃酮類物質,在空氣中氧化發酵,發酵作用使得茶葉中的茶多酚和單寧酸減少,產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的成分和醇類、醛類、酮類、酯類等芳香物質。茶黃素和茶紅素作為紅茶發酵過程中形成的主要氧化產物,是紅茶茶湯“濃、強、鮮”等特征的物質基礎,對茶湯品質起重要作用,也是品質鑒定的一種有價值的生化指標。茶黃素是第一次從茶葉中找到具有確切藥理作用的化合物。經過臨床試驗,驗證了茶黃素具有調節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而且無毒副作用。這份研究報告已在國際權威醫學雜志JAMA上發表。被譽為茶葉中“軟黃金”的茶黃素有降血脂的獨特功能,茶黃素不但能與腸道中的膽固醇結合減少食物中膽固醇的吸收,還能抑制人體自身膽固醇的合成。美國心臟學會曾經得出紅茶是“富含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的黃酮類化合物的飲料之一,能夠使心肌梗塞的發病率降低”的結論。紅茶具有提神消疲、生津清熱、利尿解毒、消炎殺菌、強壯骨骼、抗氧化、延緩衰老、養胃護胃、舒張血管、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抗癌、抗輻射等功效。預防疾病方面:紅茶的抗菌力強,用紅茶漱口可防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預防蛀牙與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與高血壓。
[0004]目前眾多的紅茶因原料以及加工工藝的不足,導致品質無法穩定控制,在形成茶湯時,色澤偏暗,口感生澀,難以滿足日常消費的需要。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紅茶的加工方法。
[0006]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紅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7]a、鮮葉要求:采摘單芽或一芽一葉的茶樹鮮葉為原料,要求芽葉完整,無病蟲芽,不帶鱗狀魚葉,無夾雜物,大小均勻,色澤鮮活;
[0008]b、萎凋:將鮮葉置于室內,攤葉厚度2~3cm,在室溫20~25°C下萎凋12~16小時,期間翻動I~2次,至芽葉含水量達到60~70%即可;
[0009]C、揉捻:將萎凋葉放入揉捻機進行揉捻,時間40~60分鐘;
[0010]d、發酵:將揉捻葉均勻、松散堆放于發酵盤內,厚度4~6cm,將發酵盤置于烘焙發酵室內進行通氧發酵,發酵室溫度25~35°C,濕度90~100%,發酵時間2~3小時,待葉色轉黃紅色時,即可停止發酵,進入下一工序;
[0011]e、初烘:采用薄攤快烘的方式,將發酵后的茶葉在110~130°C下烘干至含水量65~75%,攤涼至室溫;
[0012]f、烘培足干:初烘后的茶葉采用四段式進行烘培足干,第一段溫度75~85°C、時間1.5?2.5小時;第二段溫度85?95°C、時間1.5?2.5小時;第三段溫度110?130°C、時間0.5?1.5小時;第四段溫度140?160°C、時間20?40分鐘;
[0013]g、包裝入庫:烘培足干后的茶葉經攤涼冷卻后,放入冷庫保存2?3天后,即得成
品O
[0014]作為優選,所述步驟b中萎凋溫度25°C、萎凋時間15小時,至芽葉含水量達到60%即可。
[0015]作為優選,所述步驟c中采用35型揉捻機,揉捻時間50分鐘,其中輕揉30分鐘、空揉10分鐘、加壓2分鐘,松壓8分鐘,揉至茶葉條索緊卷而不碎,細胞破碎率55?65%即可。
[0016]作為優選,所述步驟d中發酵室溫度30°C,濕度95%,揉捻葉攤放厚度5cm,發酵時間2小時。
[0017]作為優選,所述步驟e中初烘溫度120°C,烘干至含水量70%即可。
[0018]作為優選,所述步驟f中第一段溫度80°C、時間2小時;第二段溫度90°C、時間2小時;第三段溫度120°C、時間I小時;第四段溫度140?160°C、時間20?40分鐘。
[0019]作為優選,所述步驟g中烘培足干后的茶葉經攤涼冷卻后,放入冷庫保存2?3天后,即得成品。
[0020]一種采用上述加工方法制成的紅茶。
[0021]進一步的,所述紅茶原料選用安吉白茶。
[002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23](I)紅茶加工中萎凋工序對茶葉品質至關重要,程度偏重,萎凋葉含水量高于70%以上,揉捻時條索易斷碎,不完整,茶湯滋味青澀欠醇,程度偏輕,萎凋葉含水量低于60%時,條索不緊,茶末多,本發明萎凋工序將萎凋葉含水量控制在60?70%范圍內,萎凋適度,保證了茶葉外形緊結完整,內質茶湯滋味醇和。
[0024](2)傳統紅茶加工中揉捻工序可以使茶葉達到一定的細胞破碎率,從而使茶葉中的酶類和多酚類物質充分接觸,利于接下來的發酵工序的進行,揉捻葉的破碎程度直接關系到發酵葉的質量,進而影響成茶品質,細胞破碎率過低,發酵不能很好的進行,過高造成茶汁損失過大,影響茶葉外形,本發明揉捻步驟采用輕揉、空揉、加壓,松壓方式結合進行,揉至茶葉條索緊卷而不碎,茶汁揉出黏附于葉片表面,細胞破碎率控制在55?65%,最大限度保證了茶葉品質。
[0025](3)本發明茶葉發酵工序相比傳統發酵方式相比,采用通氧發酵,能促進發酵前期葉面升溫且高于傳統發酵葉溫,進而較快形成茶黃素、茶紅素,含量均高于傳統發酵,通氧發酵縮短了整個發酵時間,加快了紅茶發酵過程中葉面色澤的紅變,促進了紅茶特有香氣的形成。
[0026](4)干燥是紅茶加工決定品質的重要環節,傳統紅茶加工中烘培足干工序采用低溫慢烘方式,本發明烘培足干后期采用高溫烘焙,經實踐證明,能帶來蜜香型產品效果。
[0027](5)通過本工藝制作的紅茶外形條索圓緊條直,金毫顯露,香氣毫香高爽持久,蜜香顯露,湯色紅亮,滋味濃爽甜潤,葉底芽葉完整,色澤勻凈,品質極佳。
[0028](6)本發明根據安吉白茶在生長特性,氣溫高于23°C,葉片開始變綠,若繼續采摘加工白茶,無太大商品價值,而加工綠茶,綜合指標又不及福鼎大白茶及龍井43等品種,但借助其氨基酸含量高的特點,開發加工為紅茶,品質俱佳,極具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0029]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詳細了解本發明的生產工藝和技術效果,下面以具體的生產實例來進一步介紹本發明的應用和技術效果。
[0030]實施例1
[0031]一種紅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2]a、鮮葉要求:采摘單芽或一芽一葉的茶樹鮮葉為原料,要求芽葉完整,無病蟲芽,不帶鱗狀魚葉,無夾雜物,大小均勻,色澤鮮活;
[0033]b、萎凋:將鮮葉置于室內,攤葉厚度2cm,在室溫20°C下萎凋12小時,期間翻動I次,至芽葉含水量達到60%即可;
[0034]C、揉捻:將萎凋葉放入35型揉捻機進行揉捻,時間40分鐘,輕揉20分鐘、空揉10分鐘、加壓2分鐘,松壓8分鐘,揉至茶葉條索緊卷而不碎,細胞破碎率55%即可;
[0035]d、發酵:將揉捻葉均勻、松散堆放于發酵盤內,厚度4cm,將發酵盤置于烘焙發酵室內進行通氧發酵,發酵室溫度25°C,濕度90%,發酵時間2小時,待葉色轉黃紅色時,即可停止發酵,進入下一工序;
[0036]e、初烘:采用薄攤快烘的方式,將發酵后的茶葉在110°C下烘干至含水量65%,攤
涼至室溫;
[0037]f、烘培足干:初烘后的茶葉采用四段式進行烘培足干,第一段溫度75°C、時間1.5小時;第二段溫度85°C、時間1.5小時;第三段溫度110°C、時間0.5小時;第四段溫度140°C、時間20分鐘;
[0038]g、包裝入庫:烘培足干后的茶葉經攤涼冷卻后,放入冷庫保存2天后,即得成品。
[0039]按上述方法制作的紅茶,原料選用安吉白茶。
[0040]實施例2
[0041]一種紅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42]a、鮮葉要求:采摘單芽或一芽一葉的茶樹鮮葉為原料,要求芽葉完整,無病蟲芽,不帶鱗狀魚葉,無夾雜物,大小均勻,色澤鮮活;
[0043]b、萎凋:將鮮葉置于室內,攤葉厚度2.5cm,在室溫22°C下萎凋14小時,期間翻動I次,至芽葉含水量達到60%即可;
[0044]C、揉捻:將萎凋葉放入35型揉捻機進行揉捻,時間50分鐘,輕揉30分鐘、空揉10分鐘、加壓2分鐘,松壓8分鐘,揉至茶葉條索緊卷而不碎,細胞破碎率60%即可;
[0045]d、發酵:將揉捻葉均勻、松散堆放于發酵盤內,厚度5cm,將發酵盤置于烘焙發酵室內進行通氧發酵,發酵室溫度30°C,濕度95%,發酵時間2.5小時,待葉色轉黃紅色時,即可停止發酵,進入下一工序;
[0046]e、初烘:采用薄攤快烘的方式,將發酵后的茶葉在120°C下烘干至含水量70%,攤
涼至室溫;
[0047]f、烘培足干:初烘后的茶葉采用四段式進行烘培足干,第一段溫度80°C、時間2小時;第二段溫度90°C、時間2小時;第三段溫度120°C、時間I小時;第四段溫度150°C、時間30分鐘;[0048]g、包裝入庫:烘培足干后的茶葉經攤涼冷卻后,放入冷庫保存3天后,即得成品。
[0049]按上述方法制作的紅茶,原料選用安吉白茶。
[0050]實施例3
[0051]一種紅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52]a、鮮葉要求:采摘單芽或一芽一葉的茶樹鮮葉為原料,要求芽葉完整,無病蟲芽,不帶鱗狀魚葉,無夾雜物,大小均勻,色澤鮮活;
[0053]b、萎凋:將鮮葉置于室內,攤葉厚度3cm,在室溫25°C下萎凋16小時,期間翻動2次,至芽葉含水量達到70%即可;
[0054]C、揉捻:將萎凋葉放入35型揉捻機進行揉捻,時間60分鐘,輕揉40分鐘、空揉10分鐘、加壓2分鐘,松壓8分鐘,揉至茶葉條索緊卷而不碎,細胞破碎率65%即可;
[0055]d、發酵:將揉捻葉均勻、松散堆放于發酵盤內,厚度6cm,將發酵盤置于烘焙發酵室內進行通氧發酵,發酵室溫度35°C,濕度100%,發酵時間3小時,待葉色轉黃紅色時,即可停止發酵,進入下一工序;
[0056]e、初烘:采用薄攤快烘的方式,將發酵后的茶葉在130°C下烘干至含水量75%,攤
涼至室溫;
[0057]f、烘培足干:初烘后的茶葉采用四段式進行烘培足干,第一段溫度85°C、時間2.5小時;第二段溫度95°C、時間2.5小時;第三段溫度130°C、時間1.5小時;第四段溫度160。。、時間40分鐘;
[0058]g、包裝入庫:烘培足干后的茶葉經攤涼冷卻后,放入冷庫保存3天后,即得成品。
[0059]按上述方法制作的紅茶,原料選用安吉白茶。
[0060]以上對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以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紅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鮮葉要求:采摘單芽或一芽一葉的茶樹鮮葉為原料,要求芽葉完整,無病蟲芽,不帶鱗狀魚葉,無夾雜物,大小均勻,色澤鮮活; b、萎凋:將鮮葉置于室內,攤葉厚度2?3cm,在室溫20?25°C下萎凋12?16小時,期間翻動I?2次,至芽葉含水量達到60?70%即可; C、揉捻:將萎凋葉放入揉捻機進行揉捻,時間40?60分鐘; d、發酵:將揉捻葉均勻、松散堆放于發酵盤內,厚度4?6cm,將發酵盤置于烘焙發酵室內進行通氧發酵,發酵室溫度25?35°C,濕度90?100%,發酵時間2?3小時,待葉色轉黃紅色時,即可停止發酵,進入下一工序; e、初烘:采用薄攤快烘的方式,將發酵后的茶葉在110?130°C下烘干至含水量65?75%,攤涼至室溫; f、烘培足干:初烘后的茶葉采用四段式進行烘培足干,第一段溫度75?85°C、時間1.5?2.5小時;第二段溫度85?95°C、時間1.5?2.5小時;第三段溫度110?130°C、時間0.5?1.5小時;第四段溫度140?160°C、時間20?40分鐘; g、包裝入庫:烘培足干后的茶葉經攤涼冷卻后,放入冷庫保存2?3天后,即得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萎凋溫度25°C、萎凋時間15小時,至芽葉含水量達到60%即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采用35型揉捻機,揉捻時間50分鐘,其中輕揉30分鐘、空揉10分鐘、加壓2分鐘,松壓8分鐘,揉至茶葉條索緊卷而不碎,細胞破碎率55?65%即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中發酵室溫度30°C,濕度95%,揉捻葉攤放厚度5cm,發酵時間2小時。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e中初烘溫度120°C,烘干至含水量70%即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f中第一段溫度80°C、時間2小時;第二段溫度90°C、時間2小時;第三段溫度120°C、時間I小時;第四段溫度140?160。。、時間20?40分鐘。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g中烘培足干后的茶葉經攤涼冷卻后,放入冷庫保存2?3天后,即得成品。
8.—種紅茶,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紅茶加工方法制成。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紅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紅茶原料選用安吉白茶。
【文檔編號】A23F3/06GK103783180SQ201410066501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6日
【發明者】吳俊宏 申請人:開陽紫江富硒茶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