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品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課題是提供以六碳糖與五碳糖的混合糖為發酵原料的高收率的化學品的制造方法。作為本發明的解決課題的方法是,提供化學品的制造方法,是通過連續發酵來制造化學品的方法,包括:將微生物的培養液用分離膜過濾,將未過濾液保持在或回流至培養液中,在培養液中補加發酵原料,和回收過濾液中的生產物,所述發酵原料包含五碳糖和六碳糖,所述微生物具有使用戊糖異構酶來代謝五碳糖的途徑。
【專利說明】化學品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使用了包含六碳糖和五碳糖的發酵原料的通過連續發酵來制造化學品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以乳酸等生物分解性聚合物原料、乙醇等生物燃料為代表的來源于生物質的化學品作為二氧化碳向大氣中的排放問題和/或能源問題的顯在化、以及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和生命周期評估(LCA)對應型制品,受到強烈關注。作為這些生物分解性聚合物原料、生物燃料的制造方法,一般使用從玉米等可食性生物質純化而得的六碳糖葡萄糖作為微生物的發酵原料,作為發酵產物得到,但如果使用可食性生物質,則可能由于與食物競爭而引起價格高漲,不能實現穩定的原料供應。于是,進行了使用來源于稻秸等非可食性生物質的糖作為微生物的發酵原料的嘗試(參照專利文獻I)。
[0003]使用來源于非可食性生物質的糖作為發酵原料時,將非可食生物質所含的纖維素、半纖維素等通過糖化酶分解成糖,但此時不僅得到葡萄糖等六碳糖,還同時得到木糖等五碳糖,在使用來源于非可食性生物質的糖作為微生物的發酵原料的情況下,需要使用六碳糖與五碳糖的混合糖作為發酵原料(參照專利文獻I)。 [0004]在使用六碳糖與五碳糖的混合糖時,需要使用除了六碳糖的代謝途徑之外還具有五碳糖的代謝途徑的微生物。代謝五碳糖的途徑已知幾種,在代謝五碳糖的途徑的第一階段戊糖還原酶與五碳糖作用而生成五醇的途徑中,五醇難以進入之后階段的代謝途徑而積蓄在培養液中(參照專利文獻I)。另一方面,已知在代謝五碳糖的途徑的第一階段戊糖異構酶與五碳糖作用的途徑中不生成五醇,因而與戊糖還原酶作用的途徑相比發酵收率更高(參照非專利文獻I)。
[0005]作為以作為六碳糖與五碳糖的混合糖的來源于非可食性生物質的糖為微生物的發酵原料的發酵方法,可采用連續發酵,但實際對于連續發酵時的發酵收率并未確認(參照專利文獻2)。另一方面,還已知將六碳糖與五碳糖的混合糖作為發酵原料對具有戊糖異構酶的微生物進行連續發酵時,與分批發酵相比發酵收率降低(參照非專利文獻2)。因此,到目前為止的技術常識是認為,如果要以六碳糖與五碳糖的混合糖作為具有戊糖異構酶的微生物的發酵原料通過連續發酵來提高發酵收率,則需要使用通過阻斷副產物的生物合成途徑等基因改變來進行微生物的改良。
[0006]現有技術文獻
[0007]專利文獻
[0008]專利文獻1:W02010/067785
[0009]非專利文獻
[0010]非專利文獻 1:Kaisa Karhumaa, Rosa Garcia Sanchez, Barbel Hahn-Hagerdal,Marie-F Gorwa-GrausIund, Comparison of the xylose reductase-xylitol dehydrogenaseand the xylose isomerase pathways for xylose fermentat1n by recombinant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6:5, (2007)
[0011]非專利文獻2:Do Yun Kim, Seong Chun Yim, Pyung Cheon Lee, Woo Gi Lee, SangYup Lee, Ho Nam Chang, Batch and continuous fermentat1n of succinic acid fromwood hydrolysate by Mannheimia succiniciproducens MBEL55E, Enzyme and MicrobialTechnology,35, (2004), 648-653.
【發明內容】
[0012]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0013]已知在生物分解性聚合物原料、生物燃料的發酵生產中,以六碳糖與五碳糖的混合糖作為具有戊糖異構酶的微生物的發酵原料進行連續發酵時,發酵收率降低。因此本發明的課題是,提高以六碳糖與五碳糖的混合糖作為具有使用戊糖異構酶來代謝五碳糖的途徑的微生物的發酵原料進行連續發酵時的發酵收率。
[0014]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法
[0015]本
【發明者】對上述課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現,在以六碳糖與五碳糖的混合糖作為具有使用戊糖異構酶來代謝五碳糖的途徑的微生物的發酵原料進行連續發酵的化學品的制造方法中,通過進行使用分離膜的連續發酵,來解決上述課題,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0016]SP,本發明如以下(I)~(6)。
[0017](I)化學品的制造方法,是通過連續發酵來制造化學品的方法,包括:將微生物的培養液用分離膜過濾,將未過濾液保持在或回流至培養液中,在培養液中補加發酵原料,和回收過濾液中的生產物 ,
[0018]所述發酵原料包含五碳糖和六碳糖,所述微生物具有使用戊糖異構酶來代謝五碳糖的途徑。
[0019](2)根據⑴所述的化學品的制造方法,在體積傳氧系數即Kla為150小時―1以下的條件進行連續發酵。
[0020](3)根據⑴或⑵所述的化學品的制造方法,所述發酵原料中所含的六碳糖與五碳糖的重量比率為1:9~9:1。
[0021](4)根據⑴或⑵所述的化學品的制造方法,所述發酵原料包含來源于生物質的糖液。
[0022](5)根據(I)~(4)的任一項所述的化學品的制造方法,戊糖異構酶是木糖異構酶。
[0023](6)根據(I)~(5)的任一項所述的化學品的制造方法,五碳糖是木糖。
[0024]發明的效果
[0025]根據本發明,即使以六碳糖與五碳糖的混合糖作為具有使用戊糖異構酶來代謝五碳糖的途徑的微生物的發酵原料,也可以以高收率得到化學品。
【具體實施方式】
[0026]本發明是在將微生物用發酵原料培養來發酵生產化學品的化學品的制造方法中,將培養液用分離膜過濾,將未過濾液保持在或回流至培養液中,并且在培養液中補加發酵原料,回收過濾液中的生產物的進行連續發酵的化學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具有使用戊糖異構酶來代謝五碳糖的途徑的微生物,并且發酵原料包含六碳糖和五碳糖。
[0027]五碳糖是指構成糖的碳的數為5的糖,也稱為戍糖(Pentose)。有I位具有醒基的戊醛糖和2位具有酮基的戊酮糖。作為戊醛糖,可列舉木糖、阿拉伯糖、核糖、來蘇糖,作為戊酮糖,可列舉核酮糖、木酮糖。作為本發明中使用的五碳糖,只要是微生物能夠同化的五碳糖則可以是任一種,從自然界的存在比例和/或獲得的容易性等觀點出發,優選木糖、阿拉伯糖,更優選木糖。
[0028]六碳糖是構成糖的碳的數為6的糖,也稱為己糖(Hexose)。有I位具有醒基的醒糖和2位具有酮基的酮糖。作為醛糖,可列舉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阿洛糖、古洛糖、塔羅糖等,作為酮糖,可列舉果糖、阿洛酮糖、山梨糖等。作為本發明中使用的六碳糖,只要是微生物能夠同化的六碳糖就可以是任一種,從自然界中的存在比例和/或獲得容易性等觀點出發,優選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更優選葡萄糖。
[0029]關于本發明中使用的混合糖不特別限定,但優選使用已知包含六碳糖與五碳糖兩者的來源于 含纖維素的生物質的糖液。含纖維素的生物質可列舉甘蔗渣、柳枝稷、玉米秸、稻秸、麥秸等草木系生物質、和樹木、廢建材等木質系生物質等為例。含纖維素的生物質含有作為糖脫水縮合而成的多糖的纖維素或者半纖維素,通過將這樣的多糖水解來制造可作為發酵原料利用的糖液。來源于含纖維素的生物質的糖液的制備方法可以是任何方法,作為這樣的糖的制造方法,公開了使用濃硫酸將生物質進行酸水解來制造糖液的方法(日本特表平11-506934號公報、日本特開2005-229821號公報),將生物質用稀硫酸進行水解處理后進一步進行纖維素酶等的酶處理從而制造糖液的方法(A.Aden等,“LignocellulosicB1mass to Ethanol Process Design and Economics UtilizingCo-Current Dilute Acid Prehydrolysis and Enzymatic Hydrolysis for Corn Stover,?NRELTechnical R印ort (2002))。另外作為不使用酸的方法,公開了使用250~500°C左右的亞臨界水將生物質進行水解來制造糖液的方法(日本特開2003-212888號公報),以及將生物質進行亞臨界水處理后進一步進行酶處理從而制造糖液的方法(日本特開2001-95597號公報),將生物質用240~280°C的加壓熱水進行水解處理后進一步進行酶處理從而制造糖液的方法(日本特許3041380號公報)。如以上那樣的處理之后,還可以將所得的糖液進行純化。其方法在例如W02010/067785中公開。
[0030]對混合糖所含的五碳糖與六碳糖的重量比率不特別限定,如果作為混合糖中的五碳糖與六碳糖的重量比率表示為(五碳糖):(六碳糖),則優選為1:9~9:1。這是假定來源于含纖維素的生物質的糖液為混合糖時的糖比率。
[0031]對本發明中使用的發酵原料所含的總糖濃度不特別限定,只要是不抑制微生物的化學品的生產的范圍,則優選盡可能高的濃度。具體地,培養基中的碳源的濃度優選為15~500g/l,更優選為20~300g/l。如果總濃度為15g/l以下,則有時來自五碳糖的收率提高的效果降低。另外,如果總糖濃度低,則化學品的生產效率也降低。
[0032]本發明中使用的發酵原料所含的六碳糖濃度在上述的總糖濃度、五碳糖與六碳糖的比例的范圍內不特別限定,如果使用本發明的化學品的制造方法,則在以濃度5g/L以上包含六碳糖的混合糖液中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收率。
[0033]本發明中使用的發酵原料可以是適宜含有碳源、氮源、無機鹽類、和根據需要的氨基酸、和維生素等有機微量營養素的通常的液體培養基。[0034]作為本發明中使用的氮源,可使用氨氣、氨水、銨鹽類、尿素、硝酸鹽類、其他輔助使用的有機氮源例如油柏類、大豆水解液、酪蛋白分解物、其他氨基酸、維生素類、玉米漿、酵母或酵母提取物、肉提取物、胨等肽類、各種發酵菌體及其水解物等。作為無機鹽類,可適宜添加使用磷酸鹽、鎂鹽、鈣鹽、鐵鹽和錳鹽等。
[0035]本發明中使用的微生物為了生長繁殖而需要特定的營養素時,可以將其營養物作為標準品或含有該營養物的天然物添加。另外,還可以根據需要使用消泡劑。在本發明中,培養液是指微生物在發酵原料中增殖而得的液體。補加的發酵原料的組成可以由培養開始時的發酵原料組成進一步適宜變更,以使目的化學品的生產性變高。
[0036]接下來,對于可以在本發明的化學品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微生物進行說明。
[0037]本發明的特征在于,使用具有使用戊糖異構酶來代謝五碳糖的途徑的微生物。戊糖異構酶被定義為催化五碳糖(戊糖)中作為結構異構體的戊醛糖與戊酮糖的異構化的酶。本發明中使用的戊糖異構酶只要具有催化五碳糖的直接異構化的活性就不特別限定,可列舉例如,木糖異構酶(EC5.3.1.5)、阿拉伯糖異構酶(EC5.3.1.3)。其中,例如木糖異構酶是催化從D-木糖(戊醛糖)向D-木酮糖(戊酮糖)、和/或其相反的直接異構化的酶,也作為D-木酮糖異構酶已知。直接異構化是指,與由戊糖還原酶和五醇脫氫酶催化的、經過糖醇中間體的2個階段轉化不同,由戊糖異構酶催化的單階段的異構化。
[0038]本發明中使用的微生物只要是具有使用戊糖異構酶來代謝五碳糖的途徑的微生物就不特別限定,可以使用本來具有戊糖異構酶的微生物,也可以使用在適當的宿主中導入戊糖異構酶基因而使戊糖異構酶發揮功能而得的微生物。進而,使用的微生物可以是從自然環境中分離 的微生物,也可以是通過突變和/或基因重組而部分性質被改變的微生物。另外,還可以使用強化了具有催化戊酮糖的磷酸化的活性的酶的微生物。作為具有催化戊酮糖的磷酸化的活性的酶,可列舉例如,木酮糖激酶(EC2.7.1.17)、核酮糖激酶(EC2.7.1.16)。
[0039]作為具有使用戊糖異構酶來代謝五碳糖的途徑的微生物,可列舉例如,屬于梭菌(Clostridium)屬、腸桿菌(Enterobacter)屬、埃希氏菌(Escherichia)屬、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屬、擬桿菌屬(Bacteroides)、歐文氏菌(Erwinia)屬等的腸內細菌類、乳桿菌(Lactobacillus)屬等的乳酸菌類、以及游動放線菌(Actinoplanes)屬、節桿菌(Arthrobacter)屬、鏈霉菌屬(Streptomyces)屬等的放線菌類、e 口 S^屬(Piromyces)、枝梗鞭菌屬(cyllamyces)等的真菌類、或者芽孢桿菌(Bacillus)屬、類芽抱桿菌(Paenibacillus)屬、氣桿菌(Aerobacter)屬、小瓶菌(Ampullariella)屬、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屬、熱厭氧桿菌(Thermoanaerobacter)屬、棲熱菌(Thermus)屬的微生物,具體為屬于埃希氏菌屬、芽孢桿菌屬、類芽孢桿菌屬的微生物,更具體可以使用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凝結芽孢桿菌(Bacillus coagulans)、多粘類芽孢桿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這些微生物具有戍糖異構酶可以通過利用KEGG(Kyoto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NCBI (Nat1nal Centerfor B1technology Informat1n,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等的Web所公開的數據庫進行檢索而簡單地獲知。另外,即使是數據庫中無信息的微生物,也可以通過以下所示的酶活性測定來獲知。
[0040]戊糖異構酶活性可以通過在戊糖存在下進行酶反應,使用HPLC等測定被異構化的五醇來確認。例如木糖異構酶活性可以用日本特開2008-79564所公開的方法測定。另外關于阿拉伯糖異構酶也可以采用同樣的方法。
[0041]作為在適當的宿主中導入戊糖異構酶基因而使戊糖異構酶發揮功能而得的微生物,可列舉日本特表2006-525029所公開的例子。對導入的戊糖異構酶基因不特別限定,除了基因組DNA之外,還可以是cDNA等。另外,可以是來源于動物、植物、真菌(酵母、霉等)、細菌等的任一種生物的基因。關于這樣的基因的信息可以通過利用NCBI等的Web所公開的數據庫進行檢索而簡單地獲知。
[0042]接下來,對于在本發明中作為分離膜使用的多孔性膜進行說明。
[0043]對于本發明中使用的多孔質膜不特別限定,只要具有將在微生物的利用攪拌型培養器或者攪拌型生物反應器的培養中所得的培養液從微生物進行分離過濾的功能即可,可以使用例如多孔質陶瓷膜、多孔質玻璃膜、多孔質有機高分子膜、金屬纖維編織體、無紡布等。其中特別是多孔質有機高分子膜或陶瓷膜是合適的。
[0044]對于本發明中作為分離膜使用的多孔性膜的構成進行說明。本發明中使用的多孔性膜優選具有適應被處理水的水質和/或用途的分離性能和透水性能。
[0045]多孔性膜從阻擋性能和透水性能、分離性能、例如耐污染性的觀點出發,優選為包含多孔質樹脂層的多孔性膜。
[0046]包含多孔質樹脂層的多孔性膜優選在多孔質基材的表面具有作為分離功能層發揮作用的多孔質樹脂層。多孔質基材支撐多孔質樹脂層而賦予分離膜以強度。
[0047]本發明中使用的多孔性膜在多孔質基材的表面具有多孔質樹脂層時,無論多孔質樹脂層滲透到多孔質基材中,還是多孔質樹脂層不滲透到多孔質基材中,任一者均可,可根據用途選擇。
[0048]多孔質基材的平均厚度優選為50 μ m~3000 μ m。
[0049]多孔質基材的材質包含有機材料和/或無機材料等,期望使用有機纖維。優選的多孔質基材是由纖維素纖維、三乙酸纖維素纖維、聚酯纖維、聚丙烯纖維和聚乙烯纖維等有機纖維制成的紡織布和/或無紡布,更優選使用密度的控制比較容易、制造也容易且廉價的無紡布。
[0050]多孔質樹脂層可以適合使用有機高分子膜。作為有機高分子膜的材質,可列舉例如,聚乙稀系樹脂、聚丙稀系樹脂、聚氣乙稀系樹脂、聚偏_1,1- 二氣乙稀系樹脂、聚諷系樹月旨、聚醚砜系樹脂、聚丙烯腈系樹脂、纖維素系樹脂和三乙酸纖維素系樹脂等。有機高分子膜也可以是以這些樹脂為主成分的樹脂的混合物。這里主成分是指該成分含有50重量%以上、優選60重量%以上。有機高分子膜的材質優選使用利用溶液的制膜容易且物理耐久性和/或耐化學性也優異的聚氯乙烯系樹脂、聚偏-1,1- 二氟乙烯系樹脂、聚砜系樹脂、聚醚砜系樹脂和聚丙烯腈系樹脂,最優選使用聚偏-1,1- 二氟乙烯系樹脂或以其為主成分的樹脂。
[0051]這里,作為聚偏-1,1-二氟乙烯系樹脂,優選使用偏-1,1-二氟乙烯的均聚物。進而,聚偏-1,1-二氟乙烯系樹脂還優選使用與可與偏-1,1-二氟乙烯共聚的乙烯基系單體的共聚物。作為可與偏-1,1-二氟乙烯共聚的乙烯基系單體,可例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
三氯氟乙烯等。
[0052] 對本發明中作為分離膜使用的多孔性膜不特別限定,只要發酵中使用的微生物能夠通過即可,但期望不易發生由發酵中使用的微生物的分泌物和/或發酵原料中的微粒造成的堵塞、且過濾性能為長時間穩定地繼續的范圍。因此,優選多孔性分離膜的平均細孔徑為0.01 μ m以上且小于5 μ m。另外,進一步優選如果多孔性膜的平均細孔徑為0.01 μ m以上且小于I μ m,則可以兼備微生物會不泄漏的高排除率和高透水性,可以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再現性地實現長時間保持透水性。
[0053]如果與微生物的大小接近,則有時這些物質直接塞住孔,所以多孔性膜的平均細孔徑優選小于I μ m。為了防止微生物的漏出、即排除率降低的不良狀況發生,多孔性膜的平均細孔徑優選與微生物的大小相比不過大。在使用微生物中細胞較小的細菌等時,作為平均細孔徑優選為0.4 μ m以下,如果小于0.2 μ m,則可以更適合地實施。
[0054]另外,有時微生物生產除了作為所期望的生產物的化學品以外的物質,例如,蛋白質和/或多糖類等易凝集的物質,進而,有時由于發酵培養液中的微生物的一部分死亡而生成細胞的破碎物,為了避免這些物質造成的多孔性膜的堵塞,平均細孔徑更適合為
0.1 μ m以下。
[0055]如果平均細孔徑過小,則多孔性膜的透水性能降低,即使膜不污染也不能有效地運轉,因而本發明中的多孔性膜的平均細孔徑優選為0.01 μ m以上,更優選為0.02 μ m以上,進一步優選為0.04 μ m以上。
[0056]這里,平均細孔徑可以通過測定在倍率10,000倍的掃描型電子顯微鏡觀察中能夠在9.2 μ mX 10.4μπι的范圍內觀察到的全部細孔的直徑,并進行平均來求得。平均細孔徑或者也可以使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以倍率10,000倍將膜表面拍攝照片,隨機選擇10個以上、優選20個以上 的細孔測定它們的細孔直徑,并進行數平均而求得。在細孔不是圓形時,可以通過用圖像處理裝置等求出具有與細孔所具有的面積相等的面積的圓(等價圓),以等價圓直徑作為細孔的直徑的方法來求得。
[0057]本發明中使用的多孔性膜的平均細孔徑的標準偏差σ優選為Ο.?μπι以下。平均細孔徑的標準偏差σ越小越好。平均細孔徑的標準偏差σ可以將上述的能夠在
9.2 μ mX 10.4 μ m的范圍內觀察到的細孔數作為N,將測定的各個直徑作為Xk,將細孔直徑的平均作為X(ave),通過下述(式I)算出。
^ 、2
[0058]^ £(Xk-X(ave))...⑴
σ VM
IX、
[0059]在本發明中使用的多孔性膜中,發酵培養液的透過性是重要的性能之一。作為多孔性膜的透過性的指標,可以利用使用前的多孔性膜的純水透過系數。在本發明中,多孔性膜的純水透過系數,在使用溫度為25°C的反滲透膜純化水,以頭高Im測定透水量進行計算時,優選為5.6X 10_lclm3/m2/s/pa以上,如果純水透過系數為5.6X 10_lclm3/m2/s/pa~6X 10_7m3/m2/s/pa,則可以得到實用上充分的透過水量。
[0060]在本發明中使用的多孔性膜中,表面粗糙度是與表面垂直方向的高度的平均值。膜表面粗糙度是為了附著于分離膜表面的微生物容易通過因由攪拌和/或循環泵產生的液流帶來的膜面清洗效果而剝離的因子之一。對多孔性膜的表面粗糙度不特別限定,只要是附著于膜的微生物、以及其他固形物可被剝離的范圍即可,優選為0.Ιμπι以下。如果表面粗糙度為0.1 μ m以下,附著于膜的微生物、以及其他固形物容易被剝離。
[0061]明白了進一步優選通過使用多孔性膜的膜表面粗糙度為0.Ιμπι以下、平均細孔徑為0.01 μπι以上且小于I μπι、多孔性膜的純水透過系數為2X10_9m3/m2/s/pa以上的多孔性膜,不過度需要膜面清洗所需的動力的運轉可以更容易。通過使多孔性膜的表面粗糙度為0.1 μ m以下,可以降低在微生物的過濾中在膜表面發生的剪切力,微生物的破壞被抑制,多孔性膜的堵塞也被抑制,從而長時間穩定的過濾可以更容易。另外,通過使多孔性膜的表面粗糙度為0.1ym以下,可以以更低的膜間壓差實施連續發酵,即使在多孔性膜堵塞時,與以高膜間壓差運轉的情況下相比,清洗恢復性也更良好。通過抑制多孔性膜的堵塞,可以實現穩定的連續發酵,因此多孔性膜的表面粗糙度越小越好。
[0062]這里,多孔性膜的膜表面粗糙度使用下述原子力顯微鏡裝置(AFM)在下述條件下測定。
[0063].裝置原子力顯微鏡裝置(Digital Instruments (株)制 “Nanoscope Ilia”)
[0064].條件探針 SiN 懸臂(Digital Instruments (株)制)
[0065]掃描模式接觸模式(氣中測定)水中敲擊模式(水中測定)
[0066]掃描范圍10μηι、25μηι四方(氣中測定)5 μ m、10 μ m四方(水中測定)
[0067]掃描分辨率512X512
[0068].樣品制備測定時,膜樣品在常溫下浸潰于乙醇中15分鐘后,在RO水中浸潰清洗24小時后,風干使用。RO水是指使用作為過濾膜的一種的反滲透膜(R0膜)進行過濾,排除離子、鹽類等雜質后的水。RO膜的孔的大小大概為2nm以下。
[0069]膜表面粗糙度drough通過上述原子力顯微鏡裝置(AFM),由各點的Z軸方向的高度,通過下述(式2)算出。
【權利要求】
1.化學品的制造方法,是通過連續發酵來制造化學品的方法,包括:將微生物的培養液用分離膜過濾,將未過濾液保持在或回流至培養液中,在培養液中補加發酵原料,和回收過濾液中的生產物, 所述發酵原料包含五碳糖和六碳糖,所述微生物具有使用戊糖異構酶來代謝五碳糖的途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學品的制造方法,在體積傳氧系數即Kla為150小時―1以下的條件進行連續發酵。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學品的制造方法,所述發酵原料中所含的六碳糖與五碳糖的重量比率為1:9~9:1。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學品的制造方法,所述發酵原料包含來源于生物質的糖液。
5.根據權利要求1~4的任一項所述的化學品的制造方法,戊糖異構酶是木糖異構酶。
6.根據權利要求1~5的任一項所述的化學品的制造方法,五碳糖是木糖。
【文檔編號】C12P7/56GK104039970SQ201380005124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3日
【發明者】磯部匡平, 渡邊志緒美, 小林宏治, 澤井健司, 羅景洙, 平松紳吾, 山田勝成 申請人:東麗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