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制作珠蘭紅茶的純手工炭焙工藝流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茶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制作珠蘭紅茶的純手工炭焙工藝流程。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茶是人們常見的亦是不可缺少的飲品和禮品,市場上銷售的茶品種各式各樣,具有各自品味和功能,其制作方法也不盡相同,受到不同人群的喜愛。但是,一種名為珠蘭紅茶迄今為止尚未在市場出現,據史料記載早在明代就有珠蘭茶出產,據《歙縣志》記載“真珠蘭,好清者,每取其蕊,以烘茶葉甚妙。”由于珠蘭花不易種植,產量低,稀少珍貴,快要絕跡。關于珠蘭紅茶的制作工藝更是無據可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發掘和傳承祖國的名貴茶品及制茶工藝,而提供一種制作珠蘭紅茶的純手工炭焙工藝流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所述的珠蘭紅茶是以紅茶坯和珠蘭鮮花為原料窨制而成,所述的純手工炭焙工藝流程,包括下述步驟步驟一,采摘萎凋每年4至5月期間由人工采摘開面三葉的新梢芽葉,迅速運達工廠,放置在谷席、布墊或水篩上,通風薄攤,薄攤厚度為I至2cm,避陽散熱,放置3至5天,其期間內將所述的新梢芽葉輕輕翻拌2至4次,達到青葉頂端彎曲,第二葉明顯下垂表面失去光澤即失去水份,失水率為14%-16%,呈萎凋青葉;步驟二,看青將步驟一所述的萎凋青葉放置在室內溫度為24到26°C,濕度為609Γ70%的通風環境中,取O. 6^0. 8kg的萎凋青葉薄攤于水篩上輕搖2至3秒后靜置,再輕搖2至3秒后靜置,重復7次,但靜置時間隨著重復的次數增加逐次延長,輕發酵,使萎凋青葉呈綠底紅邊,葉挺泛花,果香味;步驟三,殺青、走水將按步驟二做好的茶葉放置在灶臺上溫度為100至120°C的家用鍋內,待溫度由高到低降至70-60°C時,用手工不停地翻拌,使茶葉葉態干軟,當手揉緊后無水溢出呈黏手感,青氣散盡呈清香味,再快速將殺青茶葉盛進專用蔑制工具內揉藶,先輕后重,達到走水即去水狀態;步驟四烘茶、發酵將上好的荔枝木炭充分燃燒后,再將焙籠置于火上面,把經過步驟三揉捻成條的茶葉馬上放入焙籠內進行溫度為100至120°C烘一道,烘的時間為35至45分鐘,手觸茶葉帶刺感,靜置3至4小時,溫度為80至90°C再烘第二道,冷卻至24至26 °C成毛茶裝袋;步驟五,篩撿用人工揀去所述的毛茶中的粗大松條、茶梗、黃片,再用篩網孔隙大小不同的竹篩簸茶,除去茶葉中的輕片、茶末和雜物,留下精茶即紅茶坯;步驟六,攤花、窨花(拌合)、通花將當天早晨十二點前采摘到的珠蘭鮮花花蕾剔除花梗,與所述的紅茶坯層層交替平攤,珠蘭花與紅茶的重量百分比分別為10%至15%和10%,平攤3至4小時后,午后才開放的珠蘭花香分子被紅茶的發酵完全吸附,成為窨制的初期珠蘭紅茶;步驟七,烘培用烘籠裝經步驟六制作的茶葉2. 4至2. 6kg,烘心溫度控制在60至70°C,烘焙4. 5至5. 5小時,烘焙時間分前期、中期和后期三個時間段,前期不加蓋,中期加半蓋,后期全蓋,以便茶葉焙透為止;步驟八,復火將上述窨制初期的珠蘭紅茶經過人工挑揀,剔除茶末、葉片、雜質后,用溫度為45至55°C溫火慢燉,邊調節邊品鑒,要求水份不高于7%,灰份不高于6% ;
步驟九,裝箱將窨制復火后所述的珠蘭紅茶放入密封的茶箱內持續放置100天,使珠蘭花香與紅茶充分的吸收平衡,消除火味即為成品一珠蘭紅茶。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步驟一中的薄攤厚度為I. 5cm,放置4天,新梢芽葉輕輕翻拌3次,失水率為15%。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二中的室內溫度為25°C,濕度為65%,取O. 7kg的萎凋青葉,輕搖時間為2. 5秒。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步驟三中灶臺上溫度110°C,溫度由高到低降至65°C。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步驟四中茶葉放入焙籠內進行溫度為110°C烘一道,烘的時間為40分鐘,靜置3. 5小時,溫度為85°C再烘第二道,冷卻至25°C。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步驟六中的珠蘭花的重量百分比為12%,平攤3. 5小時。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步驟七中的烘籠裝茶葉2. 5kg,烘心溫度為65°C,烘焙時間為5小時,其中前期不加蓋2小時,中期加半蓋I. 5小時,后期全蓋I. 5小時。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步驟八中的溫度為55°C。本發明所述的制作珠蘭紅茶的純手工炭焙工藝流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構思新穎,工藝獨特,炭焙全套純手工工藝茶及其工藝量化指標是由我國珠蘭傳承制茶大師潛心研究精制而成,既有傳統的風格又有現代人的品味。毛茶經過精制成紅茶坯,通過純手工窨制工藝技術處理,利用紅茶發酵的吸附作用吸引花香,使茶葉既保持原有的滋味,又兼備珠蘭花別具一格的花香。由于珠蘭花特有的習性,花季在每年4月至7月期間,而且在每天午后開放,所以必須在當天早上未開放時采摘窨制,讓他們的香甜熏染茶葉,茶引花香,然后適度地烘干,這樣焙出茶才能香味純正而雋永,益增茶味。本發明可應用于制茶領域。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該實施例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實施例I本發明所述的珠蘭紅茶是以原生態的武夷山桐木關純手工紅茶坯和以安徽歙縣的珠蘭鮮花為原料窨制而成。所述的純手工炭焙工藝流程,包括下述步驟步驟一,采摘萎凋每年4至5月期間在武夷山由人工采摘開面三葉的新梢芽葉,迅速運達工廠,放置在谷席、布墊或水篩上,通風薄攤,薄攤厚度的1cm,避陽散熱,放置3天,其期間內將所述的新梢芽葉輕輕翻拌2次,達到青葉頂端彎曲,第二葉明顯下垂表面失去光澤即失去水份,失水率為14%,呈萎凋青葉;
步驟二,看青將步驟一所述的萎凋青葉放置在室內溫度為24°C,濕度為60%的通風環境中,取O. 6kg的萎凋青葉薄攤于水篩上輕搖2秒后靜置10分鐘,再輕搖2秒后靜置20分鐘,重復7次,但靜置時間隨著重復的次數增加逐次延長,第7次靜置時間為2小時輕發酵,使萎凋青葉呈綠底紅邊,葉挺泛花,果香味;步驟三,殺青、走水將按步驟二做好的茶葉放置在灶臺上溫度為100°C的家用鍋內,待溫度由高到低降至60°C時,用手工不停地翻拌,使茶葉葉態干軟,當手揉 緊后無水溢出呈黏手感,青氣散盡呈清香味,再快速將殺青茶葉盛進專用蔑制工具內揉藶,先輕后重,達到走水即去水狀態;步驟四烘茶、發酵將上好的荔枝木炭充分燃燒后,再將焙籠置于火上面,把經過步驟三揉捻成條的茶葉馬上放入焙籠內進行溫度為100°c烘一道,烘的時間為35分鐘,手觸茶葉帶刺感,靜置3小時,溫度為80°C再烘第二道,冷卻至24°C成毛茶(紅茶)裝袋;步驟五,篩撿用人工揀去所述的毛茶中的粗大松條、茶梗、黃片,再用篩網孔隙大小不同的竹篩簸茶,除去茶葉中的輕片、茶末和雜物,留下精茶即紅茶坯;步驟六,攤花、窨花、通花將當天早晨十二點前采摘到的珠蘭鮮花花蕾剔除花梗,與所述的紅茶坯層層交替平攤,珠蘭花與紅茶的重量百分比分別為10%和100%,平攤3小時后,午后才開放的珠蘭花香分子被紅茶的發酵完全吸附,成為窨制的初期珠蘭紅茶;步驟七,烘培用烘籠裝經步驟六制作的茶葉2. 4 kg,烘心溫度控制在60°C,烘焙
4.5小時,烘焙時間分前期、中期和后期三個時間段,前期不加蓋I. 5小時,中期加半蓋I. 5小時,后期全蓋I. 5小時,以便茶葉焙透為止;步驟八,復火將上述窨制初期的珠蘭紅茶經過人工挑揀,剔除茶末、葉片、雜質后,用溫度為45°C溫火慢燉,邊調節邊品鑒,以滿足最佳口感和銷售需求,要求水份不高于7%,灰份不高于6% ;步驟九,裝箱將窨制復火后所述的珠蘭紅茶放入密封的茶箱內持續放置100天,使珠蘭花香與紅茶充分的吸收平衡,消除火味即為成品一珠蘭紅茶。實施例2本發明所述的珠蘭紅茶是以原生態的武夷山桐木關純手工紅茶坯和以安徽歙縣的珠蘭鮮花為原料窨制而成。所述的純手工炭焙工藝流程,包括下述步驟步驟一,采摘萎凋每年4至5月期間在武夷山由人工采摘開面三葉的新梢芽葉,迅速運達工廠,放置在谷席、布墊或水篩上,通風薄攤,薄攤厚度的I. 5cm,避陽散熱,放置4天,其期間內將所述的新梢芽葉輕輕翻拌3次,達到青葉頂端彎曲,第二葉明顯下垂表面失去光澤即失去水份,失水率為15%,呈萎凋青葉;步驟二,看青將步驟一所述的萎凋青葉放置在室內溫度為25°C,濕度為65%的通風環境中,取O. 7kg的萎凋青葉薄攤于水篩上輕搖2. 5秒后靜置10分鐘,再輕搖2. 5秒后靜置20分鐘,重復7次,但靜置時間隨著重復的次數增加逐次延長,第7次靜置時間為2小時輕發酵,使萎凋青葉呈綠底紅邊,葉挺泛花,果香味;步驟三,殺青、走水將按步驟二做好的茶葉放置在灶臺上溫度為110°C的家用鍋內,待溫度由高到低降至65°C時,用手工不停地翻拌,使茶葉葉態干軟,當手揉緊后無水溢出呈黏手感,青氣散盡呈清香味,再快速將殺青茶葉盛進專用蔑制工具內揉藶,先輕后重,達到走水即去水狀態;
步驟四烘茶、發酵將上好的荔枝木炭充分燃燒后,再將焙籠置于火上面,把經過步驟三揉捻成條的茶葉馬上放入焙籠內進行溫度為110°C烘一道,烘的時間為40分鐘,手觸茶葉帶刺感,靜置3. 5小時,溫度為85°C再烘第二道,冷卻至25°C成毛茶(紅茶)裝袋;步驟五,篩撿用人工揀去所述的毛茶中的粗大松條、茶梗、黃片,再用篩網孔隙大小不同的竹篩簸茶,除去茶葉中的輕片、茶末和雜物,留下精茶即紅茶坯;步驟六,攤花、窨花、通花將當天早晨十二點前采摘到的珠蘭鮮花花蕾剔除花梗,與所述的紅茶坯層層交替平攤,珠蘭花與紅茶的重量百分比分別為12%和100%,平攤3. 5小時后,午后才開放的珠蘭花香分子被紅茶的發酵完全吸附,成為窨制的初期珠蘭紅茶;步驟七,烘培用烘籠裝經步驟六制作的茶葉2. 5 kg,烘心溫度控制在65°C,烘焙5小時,烘焙時間分前期、中期和后期三個時間段,前期不加蓋2小時,中期加半蓋I. 5小時, 后期全蓋I. 5小時,以便茶葉焙透為止;步驟八,復火將上述窨制初期的珠蘭紅茶經過人工挑揀,剔除茶末、葉片、雜質后,用溫度為50°C溫火慢燉,邊調節邊品鑒,以滿足最佳口感和銷售需求,要求水份不高于7%,灰份不高于6% ;步驟九,裝箱將窨制復火后所述的珠蘭紅茶放入密封的茶箱內持續放置100天,使珠蘭花香與紅茶充分的吸收平衡,消除火味即為成品一珠蘭紅茶。實施例3本發明所述的珠蘭紅茶是以原生態的武夷山桐木關純手工紅茶坯和以安徽歙縣的珠蘭鮮花為原料窨制而成。所述的純手工炭焙工藝流程,包括下述步驟步驟一,采摘萎凋每年4至5月期間在武夷山由人工采摘開面三葉的新梢芽葉,迅速運達工廠,放置在谷席、布墊或水篩上,通風薄攤,薄攤厚度的2cm,避陽散熱,放置5天,其期間內將所述的新梢芽葉輕輕翻拌4次,達到青葉頂端彎曲,第二葉明顯下垂表面失去光澤即失去水份,失水率為16%,呈萎凋青葉;步驟二,看青將步驟一所述的萎凋青葉放置在室內溫度為26°C,濕度為70%的通風環境中,取O. 8kg的萎凋青葉薄攤于水篩上輕搖3秒后靜置10分鐘,再輕搖3秒后靜置20分鐘,重復7次,但靜置時間隨著重復的次數增加逐次延長,第7次靜置時間為2小時輕發酵,使萎凋青葉呈綠底紅邊,葉挺泛花,果香味;步驟三,殺青、走水將按步驟二做好的茶葉放置在灶臺上溫度為120°C的家用鍋內,待溫度由高到低降至70°C時,用手工不停地翻拌,使茶葉葉態干軟,當手揉緊后無水溢出呈黏手感,青氣散盡呈清香味,再快速將殺青茶葉盛進專用蔑制工具內揉藶,先輕后重,達到走水即去水狀態;步驟四烘茶、發酵將上好的荔枝木炭充分燃燒后,再將焙籠置于火上面,把經過步驟三揉捻成條的茶葉馬上放入焙籠內進行溫度為120°C烘一道,烘的時間為45分鐘,手觸茶葉帶刺感,靜置4小時,溫度為90°C再烘第二道,冷卻至26°C成毛茶(紅茶)裝袋;步驟五,篩撿用人工揀去所述的毛茶中的粗大松條、茶梗、黃片,再用篩網孔隙大小不同的竹篩簸茶,除去茶葉中的輕片、茶末和雜物,留下精茶即紅茶坯;步驟六,攤花、窨花、通花將當天早晨十二點前采摘到的珠蘭鮮花花蕾剔除花梗,與所述的紅茶坯層層交替平攤,珠蘭花與紅茶的重量百分比分別為15%和100%,平攤4小時后,午后才開放的珠蘭花香分子被紅茶的發酵完全吸附,成為窨制的初期珠蘭紅茶;
步驟七,烘培用烘籠裝經步驟六制作的茶葉2. 6 kg,烘心溫度控制在70°C,烘焙
5.5小時,烘焙時間分前期、中期和后期三個時間段,前期不加蓋2小時,中期加半蓋2小時,后期全蓋I. 5小時,以便茶葉焙透為止;步驟八,復火將上述窨制初期的珠蘭紅茶經過人工挑揀,剔除茶末、葉片、雜質后,用溫度為55°C溫火慢燉,邊調節邊品鑒,以滿足最佳口感和銷售需求,要求水份不高于7%,灰份不高于6% ;步驟九,裝箱將窨制復火后所述的珠蘭紅茶放入密封的茶箱內持續放置100天,使珠蘭花香與紅茶充分的吸收平衡,消除火味即為成品一珠蘭紅茶。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本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于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制作珠蘭紅茶的純手工炭焙工藝流程,所述的珠蘭紅茶是以紅茶坯和珠蘭鮮花為原料窨制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純手工炭焙工藝流程,包括下述步驟 步驟一,采摘萎凋每年4至5月期間由人工采摘開面三葉的新梢芽葉,迅速運達工廠,放置在谷席、布墊或水篩上,通風薄攤,薄攤厚度為I至2cm,避陽散熱,放置3至5天,其期間內將所述的新梢芽葉輕輕翻拌2至4次,達到青葉頂端彎曲,第二葉明顯下垂表面失去光澤即失去水份,失水率為14%-16%,呈萎凋青葉; 步驟二,看青將步驟一所述的萎凋青葉放置在室內溫度為24到26°C,濕度為609Γ70%的通風環境中,取O. 6^0. 8kg的萎凋青葉薄攤于水篩上輕搖2至3秒后靜置,再輕搖2至3秒后靜置,重復7次,但靜置時間隨著重復的次數增加逐次延長,輕發酵,使萎凋青葉呈綠底紅邊,葉挺泛花,果香味; 步驟三,殺青、走水將按步驟二做好的茶葉放置在灶臺上溫度為100至120°C的家用鍋內,待溫度由高到低降至70-60°C時,用手工不停地翻拌,使茶葉葉態干軟,當手揉緊后無水溢出呈黏手感,青氣散盡呈清香味,再快速將殺青茶葉盛進專用蔑制工具內揉藶,先輕后重,達到走水即去水狀態; 步驟四烘茶、發酵將上好的荔枝木炭充分燃燒后,再將焙籠置于火上面,把經過步驟三揉捻成條的茶葉馬上放入焙籠內進行溫度為100至120°C烘一道,烘的時間為35至45分鐘,手觸茶葉帶刺感,靜置3至4小時,溫度為80至90°C再烘第二道,冷卻至24至26°C成毛茶裝袋; 步驟五,篩撿用人工揀去所述的毛茶中的粗大松條、茶梗、黃片,再用篩網孔隙大小不同的竹篩簸茶,除去茶葉中的輕片、茶末和雜物,留下精茶即紅茶坯; 步驟六,攤花、窨花、通花將當天早晨十二點前采摘到的珠蘭鮮花花蕾剔除花梗,與所述的紅茶坯層層交替平攤,珠蘭花與紅茶的重量百分比分別為10%至15%和100%,平攤3至4小時后,午后才開放的珠蘭花香分子被紅茶的發酵完全吸附,成為窨制的初期珠蘭紅茶;步驟七,烘培用烘籠裝經步驟六制作的茶葉2. 4至2. 6kg,烘心溫度控制在60至70°C,烘焙4. 5至5. 5小時,烘焙時間分前期、中期和后期三個時間段,前期不加蓋,中期加半蓋,后期全蓋,以便茶葉焙透為止; 步驟八,復火將上述窨制初期的珠蘭紅茶經過人工挑揀,剔除茶末、葉片、雜質后,用溫度為45至55°C溫火慢燉,邊調節邊品鑒,要求水份不高于7%,灰份不高于6% ; 步驟九,裝箱將窨制復火后所述的珠蘭紅茶放入密封的茶箱內持續放置100天,使珠蘭花香與紅茶充分的吸收平衡,消除火味即為成品——珠蘭紅茶。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制作珠蘭紅茶的純手工炭焙工藝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一中的薄攤厚度為I. 5cm,放置4天,新梢芽葉輕輕翻拌3次,失水率為15%。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制作珠蘭紅茶的純手工炭焙工藝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二中的室內溫度為25°C,濕度為65%,取O. 7kg的萎凋青葉,輕搖時間為2. 5秒。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制作珠蘭紅茶的純手工炭焙工藝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三中灶臺上溫度110°C,溫度由高到低降至65°C。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制作珠蘭紅茶的純手工炭焙工藝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四中茶葉放入焙籠內進行溫度為110°c烘一道,烘的時間為40分鐘,靜置3. 5小時,溫度為85°C再烘第二道,冷卻至25°C。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制作珠蘭紅茶的純手工炭焙工藝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六中的珠蘭花的重量百分比為12%,平攤3. 5小時。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制作珠蘭紅茶的純手工炭焙工藝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七中的烘籠裝茶葉2. 5kg,烘心溫度為65°C,烘焙時間為5小時,其中前期不加蓋2小時,中期加半蓋I. 5小時,后期全蓋I. 5小時。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制作珠蘭紅茶的純手工炭焙工藝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八中的溫度為50°C。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制作珠蘭紅茶的純手工炭焙工藝流程,所述的珠蘭紅茶是以紅茶坯和珠蘭鮮花為原料窨制而成,所述的純手工炭焙工藝流程,包括下述步驟步驟一,采摘萎凋;步驟二,看青;步驟三,殺青、走水;步驟四烘茶、發酵;步驟五,篩撿;步驟六,攤花、窨花、通花;步驟七,烘培;步驟八,復火;步驟九,裝箱。本發明構思新穎,工藝獨特,炭焙全套純手工工藝茶及其工藝量化指標是由我國珠蘭傳承制茶大師潛心研究精制而成,香味純正而雋永,益增茶味,既有傳統的風格又有現代人的品味。本發明可應用于制茶領域。
文檔編號A23F3/14GK102860380SQ20121038867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1日
發明者徐華東, 熊尚林, 李思成 申請人:湖北東湖一葉清茶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