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二十碳五烯酸生產菌株的篩選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 明涉及微生物菌種篩選技術,特別涉及一種二十碳五烯酸生產菌株的篩選方法。
背景技術:
二十碳五烯酸(EPA)是ω -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人體能通過植物中攝取的α-亞麻酸微量地轉化為ΕΡΑ,滿足一般健康需求。但是老年人、幼兒及糖尿病人則不能將α _亞麻酸有效地轉化為ΕΡΑ,這就必需從食物中直接攝取EPA。二十碳五烯酸又俗稱“血管清道夫”,能抑制血小板凝集,減少血栓素形成,具有預防心肌梗塞和腦梗塞作用,同時具有降血脂、防動脈硬化、抗癌及抗炎的作用。由于EPA對機體具有良好的生理功效,目前已在醫藥、食品、飼料、化工領域廣泛應用。國內外市場上,EPA的主要產品是以保健食品上市的含EPA和DHA魚油的明膠軟微膠囊,另外還有以醫藥品上市的甲酯膠囊和乙酯膠囊,EPA 含量可達60%以上。絕大多數的植物油中不含EPA,天然EPA的來源主要為海產魚類、貝類和一些海藻類,如海狗油、海豹油、金槍魚、沙丁魚、白蛤等。其加工原料主要采用海產魚油,由于魚油來源容易受季節、氣候等環境因素影響,且過多捕獵會破壞海洋生態平衡,所以無法滿足市場對EPA產量的要求,開發新來源成為目前學者關心的問題。微生物發酵法生產EPA不受自然條件影響,作為EPA原料來源明顯優于魚類等資源,是取代魚油原料的最佳選擇。目前已發現含有EPA的微生物種類有真菌、海水細菌、藻類等。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廣且易培養,所以從真菌中選育EPA高產菌株前景廣闊。含EPA真菌主要為多種低等菌,如被孢霉、腐霉、蟲霉、壺菌等。目前已在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長孢被孢霉,樟疫霉(Phytophthora ciaoamrnni),終極腐霉(Pythiumultimum),輪梗霉(Diasporangium sp.),腐霉(Pythium),畸雌腐霉(Pythium irregulare),刺腐霉(P. spinosumSawada)等真菌中發現含有EPA。其中,腐霉是一種絲狀真菌,菌體內的油脂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 EPA含量較高,是生產EPA的良好菌種。目前含EPA菌種的篩選方法是從土壤中獲得大量菌株后,通過油脂提取和脂肪酸分析來確定生產菌株,其方法耗時長、工作量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二十碳五烯酸生產菌株的篩選方法,其方法步驟簡單、 周期短,能有效快速地獲得二十碳五烯酸高產菌株。本發明所提出的二十碳五烯酸生產菌株的篩選方法,具體步驟包括步驟一、誘導培養將采集的土樣置于無菌培養皿內,噴適量無菌水保持濕度,將經滅菌的誘物塊按每皿1 5塊均勻放置在培養皿內的土樣上,使誘物部分埋于土內,培養見誘物上有菌絲長出,將菌絲移植到含硫酸鏈霉素600單位/ml和青霉素鈉鹽1000單位/ ml的PDA培養基平板上25°C培養2天;所述土樣采集于菜園或果園5 15cm深處;所述的誘物塊為1公分大小的黃瓜、土豆、黃豆、花生和胡蘿卜塊的任一種或是幾種;步驟二、分離純化采用稀釋涂布法對培養菌體進行分離純化,直至得到純菌株, 將得到的菌株采用PDA培養基斜面保種,編號保存;步驟三、初步篩選將純化菌株從斜面中挑取菌絲于試管中,加入蘇丹II與蘇丹 IV混合液染色5分鐘,用水沖洗后取染色的菌絲置于載波片上顯微鏡觀察;選取脂肪粒大而多的菌株為初篩菌種并確定其編號;所述蘇丹II與蘇丹IV混合液的配制用30ml的丙酮與乙醇等體積混合液振蕩溶解Ig蘇丹II后,靜置24小時以上,取上清液或者過濾液;以同方法配制蘇丹IV染液,將蘇丹II染液與蘇丹IV染液等體積混合;步驟四、復篩將初篩菌種采用PDA固體培養基擴大培養,得到的孢子采用液體培養基再次擴大培養;收獲菌絲烘干后研磨,用石油醚提取油脂,經甲酯化后進行氣相色譜分析,選取EPA含量高的菌株確定編號,完成EPA高產菌株的篩選;所述液體培養基的組成為 葡萄糖50g/L,酵母膏5g/L,硝酸鈉3g/L,磷酸氫二鈉lg/L,硫酸鎂0. 5g/L。 采用本發明篩選到EPA含量較高的菌株,其中編號SW-43的菌株經菌落菌絲形態、 生理生化及ISSrDNA鑒定為華麗腐霉。本發明通過誘導方法獲得菌絲,先采用蘇丹染色法挑選脂肪含量高的菌株,再進行氣相色譜分析確定EPA高產菌株,快速有效地篩選到二十碳五烯酸產量高的真菌菌株,方法步驟簡單、篩選周期短,而且所篩選菌株的花生四烯酸含量低、繁殖快、易培養,適合于工業化生產,對擴大EPA的微生物來源及其商業化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附圖1為采用本發明方法篩選得到的SW-43號菌株脂肪酸甲酯的氣相色譜圖, 橫坐標為保留時間(min),縱坐標為電壓值(mv),經與標準品對照,EPA甲酯的出峰時間為 17.90min,含量11. 13%。附圖2為SW-43號菌株脂肪酸甲酯質譜圖,橫坐標為質荷比(m/ ζ),縱坐標為電壓值(mv),經過NIST02版標準譜庫檢索,附圖1色譜圖中17. 90mi η峰的質譜圖與NIST中EPA甲酯質譜圖主要的碎片離子峰完全一致,因此確認該成分為EPA甲酯。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其中,1. PDA培養基參見[周德慶,微生物學實驗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為 馬鈴薯200g/L,葡萄糖20g/L,瓊脂15 20g/L,水IOOOml ;2. PDA培養基中加入抗生素方法在培養基滅菌后冷卻至50°C 60°C時,將注射用硫酸鏈霉素和青霉素鈉鹽溶解后加入到培養基中,攪拌均勻后倒成平皿培養基;使培養基中硫酸鏈霉素600單位/ml、青霉素鈉鹽1000單位/ml ;3.蘇丹II與蘇丹IV混合液的配制和液體培養基組成與前述方法相同。4.篩選出菌株的編號為SW-XX,其中SW意為陜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實例1、( 土樣采集于湖北武漢花山鎮絲瓜菜地5 15cm深處)步驟一、誘導培養、分離純化將采集的土樣分成10份,每份均攤在無菌平皿中, 噴適量無菌水至土樣濕潤;另將約1公分大小的誘物塊(土豆塊)煮熟;涼后按每皿5塊均勻放置在培養皿內的土樣上,使誘物部分埋于土內,培養見誘物上有菌絲長出,立即將菌絲移植到含抗生素的PDA培養基平板上25°C培養2天;采用稀釋涂布法對長出的菌株進行分離純化,直至獲得純菌株;將得到的菌株采用PDA培養基斜面保種,并編號保存;步驟二、初步篩選按編號從PDA斜面中挑取菌絲于試管中,加入蘇丹II與蘇丹 IV混合液染色5分鐘,用水沖洗3次,挑少量菌絲置于載波片,用400倍顯微鏡觀察菌絲,選取脂肪粒大而多的菌株(菌絲體內脂肪粒被染成紅色)為初篩菌種并確定其編號(對初篩出菌種可以重新編號,并斜面保種);
步驟三、復篩將初篩菌種接種至PDA培養基斜面上,擴大培養3 5天后,用IOml 無菌水洗脫斜面上孢子,用接種鉤打散后把含孢子的水溶液倒入液體培養基中,于25°C、 180轉/分鐘條件下培養5天;收獲菌絲,抽濾后,蒸餾水洗3遍,80°C烘干至恒重;用研缽把菌絲研成粉末,稱取Ig菌粉置于離心管,用3ml石油醚(30 60沸程)抽提2次,蒸干溶齊U,測定油脂含量。取油脂0. 05g置于具塞試管中,加入0. 5mol/L的KOH甲醇溶液lmL,60°C 水浴中皂化15min,冷卻后加入14%三氟化硼乙醚甲醇溶液2ml,于60°C水浴中振蕩2min, 冷卻后加入正己烷Iml振蕩,再加入飽和氯化鈉溶液1ml,靜置后取上清液進行氣相色譜分析(脂肪酸甲酯);爐溫升溫程序為180°C 200°C,5°C /min ;再200°C 220°C,1°C /min ; 至220°C保持6min ;進樣器和檢測器240°C;用標準二十碳脂肪酸甲酯為標準品確定二十碳五烯酸含量;選取EPA含量高的菌株確定編號,完成EPA生產菌株的篩選。篩選出EPA含量高于5%的菌株有SW-2的EPA含量5. 98% ;Sff-5的EPA含量
6.51% ; SW-8 的 EPA 含量 8. 34% ; Sff-16 的 EPA 含量 6. 38% ; Sff-20 的 EPA 含量 7.99%。實例2、( 土樣采集于陜西銅川市耀州區南街村農家葡萄園5 15cm深處)按實例1的方法步驟操作;其中,將土樣分成20份均攤在無菌平皿中,所用的誘物塊為黃瓜、土豆和黃豆,按每皿3塊均勻放置在培養皿內,其他操作均與實例1的方法步驟相同。篩選出EPA含量高于5%的菌株有SW-21的EPA含量8. 75% ;Sff-28的EPA含量
7.33% ;SW-33 的 EPA 含量 8. 12% ;Sff-35 的 EPA 含量 9. 79%。實例3、(土樣采集于陜西藍田縣華胥鎮白菜地5 15cm深處)按實例1的方法步驟操作;其中,將土樣分成20份均攤在無菌平皿中,所用的誘物塊為黃瓜、土豆、黃豆、花生和胡蘿卜按每皿3塊均勻放置在培養皿內,其他操作均與實例1 的方法步驟相同。篩選出EPA含量高于5%的菌株有SW-41的EPA含量10. 04%;Sff-43的EPA含量 11. 13% ;SW-44 的 EPA 含量 9. 17% ;Sff-45 的 EPA 含量 6. 78% ;Sff-47 的 EPA 含量 7. 82% ; SW-48 的 EPA 含量 7. 36%。其中SW-43號菌株的EPA含量最高,為11. 13%。對SW-43號菌株提取油脂進行氣相色譜_質譜分析,再次確認EPA含量,其結果見附圖1和附圖2。
權利要求
1.一種二十碳五烯酸生產菌株的篩選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步驟一、誘導培養將采集的土樣置于無菌培養皿內,噴適量無菌水保持濕度,將經滅菌的誘物塊按每皿1 5塊均勻放置在培養皿內的土樣上,使誘物部分埋于土內,培養見誘物上有菌絲長出,將菌絲移植到含硫酸鏈霉素600單位/ml和青霉素鈉鹽1000單位/ml的 PDA培養基平板上25°C培養2天;所述土樣采集于菜園或果園5 15cm深處;所述的誘物塊為1公分大小的黃瓜、土豆、黃豆、花生和胡蘿卜塊的任一種或是幾種;步驟二、分離純化采用稀釋涂布法對培養菌體進行分離純化,直至得到純菌株,將得到的菌株采用PDA培養基斜面保種,編號保存;步驟三、初步篩選將純化菌株從斜面中挑取菌絲于試管中,加入蘇丹II與蘇丹IV混合液染色5分鐘,用水沖洗后取染色的菌絲置于載波片上顯微鏡觀察;選取脂肪粒大而多的菌株為初篩菌種并確定其編號;步驟四、復篩將初篩菌種采用PDA固體培養基擴大培養,得到的孢子采用液體培養基再次擴大培養;收獲菌絲烘干后研磨,用石油醚提取油脂,經甲酯化后進行氣相色譜分析, 選取EPA含量高的菌株確定編號,完成EPA高產菌株的篩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篩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所述液體培養基的組成為 葡萄糖50g/L,酵母膏5g/L,硝酸鈉3g/L,磷酸氫二鈉lg/L,硫酸鎂0. 5g/L。
全文摘要
一種二十碳五烯酸生產菌株的篩選方法,本發明是將采集的土樣用誘物塊誘導培養,將分離純化得到的純菌株經染色后初步篩選,再經擴大培養后提取油脂,進行氣相色譜分析,篩選得到EPA含量高的菌株。本發明能快速有效地篩選到二十碳五烯酸產量高的真菌菌株,方法步驟簡單、篩選周期短,而且所篩選菌株的花生四烯酸含量低、繁殖快、易培養,適合于工業化生產,對擴大二十碳五烯酸的微生物來源及其商業化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文檔編號C12R1/645GK102358886SQ20111033298
公開日2012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8日
發明者盧美歡, 李利軍, 馬英輝 申請人:陜西省微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