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動態烘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動態烘干機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制作茶葉的設備,具體是一種利用熱風對茶葉進行烘干的直O背景技術[0002]在整個茶葉制作工藝中,烘干是一個必要工序。目前,茶葉在殺青后通常采用 平板式烘干機進行烘干,但在烘干的過程中,茶葉隨著水份的蒸發會產生應力變形,使 茶葉的的條形呈彎曲狀,且成色不一,同時烘干時需人工翻身茶葉,勞動強度大;采用 理條機直接烘干,雖然有條形,但在現有的理條機中,蒸汽難以蒸發,且茶葉在高速碰 撞中表面纖維易破壞,造成汁水外溢,烘干后茶葉的表面會變成褐色,致使烘干后的茶 葉,色澤不均勻、干濕不一致和品質差,從而影響了茶葉質量。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克服上述對茶葉烘干所產生的不利影響,提供一種結構設計 合理,茶葉在筒內旋轉拋撒,與熱風充分接觸脫水,透氣性好,水分散發快,使烘干后 的茶葉色澤翠綠、干濕一致的動態烘干機。[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動態烘干機,包括調速機構、滾筒、導葉板和 機架,調速機構由調速電機和傳動軸組成,其特征是在滾筒下方設置有一組機架、前 托輥、前托輥架、后托輥和后托輥架,調速機構設置在前托輥架旁,滾筒內軸向設置有 進熱風管,在進熱風管進風口處連接有熱風管,滾筒內還設置有導葉板,滾筒上方設置 有上蓋,大鏈輪、前滾圈和后滾圈。[0005]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機架等間距設置在滾筒下方,滾筒托放在機架上;所述的 導葉板數目為六,且與滾筒的夾角為15度;所述的機架與上蓋對應配合;所述的傳動機 構上還安裝有小鏈輪,該小鏈輪帶動大鏈輪。[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調速機構、導葉板和滾筒,使得烘干后的茶葉 具有色澤翠綠均勻、干濕一致和品質好的特點。且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合理,成本低 廉,操縱方便,適合廣大工廠或茶農使用。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0008]圖中1、進熱風管2、調速電機3、熱風管4、滾筒5、傳動機構6、前托 輥7、大鏈輪8、前滾圈9、前托輥架10、上蓋11、機架12、導葉板13、后托輥架 14、后托輥15、后滾圈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說明[0010] 如圖1所示動態烘干機包括滾筒4、調速機構、機架11和導葉板12,其中調 速機構由調速電機2和傳動機構5組成,滾筒4外裝前滾圈8和后滾圈15托放在前托輥6 和后托輥14上,調速機構安裝在滾筒4下方的機架11旁,在滾筒4內軸向安裝進熱風管 1,進熱風管1下端為進料口,進熱風管1面向滾筒一端連接有熱風管3,熱風管3上設有 通風孔并由兩組支柱固定在滾筒4內中間,所述的每組支柱包括上支柱和下支柱,上、 下支柱的長度和熱風管外徑之和等于滾筒4得內徑長度,且上、下支柱等長,在滾筒4內 還安裝有六個導葉板12,導葉板12與滾筒4之間的夾角為15度。在滾筒4上方一端安 裝有一組上蓋10和與前托輥架9位置相應的大鏈輪7和前滾圈8,前托輥架9上設置有兩 個前托輥6,滾筒4的另一端下方安裝后托輥架13,在后托輥架13上方安裝后托輥14, 與其相應位置的滾筒上方安裝后滾圈15。
權利要求1.一種動態烘干機,包括調速機構、滾筒、導葉板和機架,調速機構由調速電機(2) 和傳動機構( 組成,其特征是在滾筒(4)下方設置有一組機架(11)、前托輥(6)、前 托輥架(9)、后托輥(14)和后托輥架(1 ,調速機構設置在前托輥架(9)旁,滾筒(4) 內軸向設置有進熱風管(1),在進熱風管(1)進風口處連接有熱風管(3),滾筒內還 設置有導葉板(1 ,滾筒(4)上方設置有上蓋(10),大鏈輪(7)、前滾圈(8)和后滾圈 (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態烘干機,其特征是所述的機架(11)等間距設置在滾 筒⑷下方,滾筒⑷托放在機架(11)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態烘干機,其特征是所述的導葉板(1 數目為六,且 與滾筒的夾角為15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動態烘干機,其特征是所述的機架(11)與上蓋(10) 對應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態烘干機,其特征是所述的傳動機構( 上還安裝有小 鏈輪,該小鏈輪帶動大鏈輪(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動態烘干機,包括調速機構、滾筒、導葉板和機架,調速機構由調速電機和傳動機構組成,其特征是在滾筒下方設置有一組機架、前托輥架、前托輥、后托輥架和后托輥,調速機構設置在前托輥架旁,滾筒內軸向設置有進熱風管,在進熱風管進風口處連接有熱風管,滾筒內還設置有導葉板,滾筒上方設置有上蓋,大鏈輪、前滾圈和后滾圈。本實用新型采用調速機構、導葉板和滾筒,使得烘干后的茶葉具有色澤均勻、干濕一致和品質好的特點,且結構設計合理,成本低廉,操縱方便,適合廣大工廠或茶農使用。
文檔編號A23F3/06GK201805870SQ20102027042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3日
發明者李登堯 申請人:李登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