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經修飾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于一種經修飾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sodiumiodidesymporterprotein)及其應用,尤其關于使用該經修飾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以增加活體內或活體外的細胞中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受質的應用。
背景技術:
:于人體中,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功能為調控生理機能及促進代謝作用,例如調控細胞耗氧量、呼吸速率、體溫、心跳及血液流量等,以及促進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等成分的代謝。碘元素(I)甲狀腺激素中的必要元素,于甲狀腺制造甲狀腺激素的過程中,需借助甲狀腺細胞膜上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sodiumiodidesymporterprotein,NIS),以主動運輸的方式,將血液中的碘離子轉運至甲狀腺細胞中,以進行甲狀腺激素的合成。甲狀腺癌是頭頸部位常見的惡性腫瘤,潛伏期長且轉移速度快,于近幾年來,成為我國女性罹患癌癥的主要類型之一。于甲狀腺癌的治療中,常使用放射性碘療法,其是利用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專一性運送碘離子的特性,將放射性碘-131同位素(1-131)運送至甲狀腺癌細胞中,達到毒殺癌細胞的效果。因此,于放射性碘療法中,甲狀腺癌患者體內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對于放射性碘離子的運送能力便成為影響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若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無法即時地運送足夠濃度的放射性碘離子至甲狀腺癌細胞中,則無法有效地殺死癌細胞而進行治療。于美國公開專利申請案US2006/0004191Al中,揭露一種經修飾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其經由增加野生型(wild-type)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正電荷數量的方式,提升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對碘離子的運送能力。此專利雖提及可以取代方式(即,以帶正電荷的氨基酸取代野生型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中的中性不帶電荷或帶負電荷的氨基酸)或者采用加入手段(即,將帶正電荷的氨基酸加入至野生型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中),以修飾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增加野生型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正電荷數,然根據其實施例,是將十個帶正電荷的氨基酸加入至野生型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中,以達成提升轉運能力的效果。事實上,并非簡單地以帶正電荷的氨基酸針對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中任何中性或帶負電的氨基酸進行取代,即可達成US2006/0004191Al所稱的改良效果。此外,基于US2006/0004191Al的教示,若欲將多個帶正電荷的氨基酸加入至野生型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中,以增加蛋白質的正電荷數,則必須使用足夠多的帶正電荷氨基酸,方能達到所欲的改良效果,此將增加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制造成本。因此,對于提升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轉運能力而言,仍亟須一種精確且有效的修飾方法。本發明即針對上述需求所為的研究成果,本案發明人發現,經由修飾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內部的單一或多個氨基酸殘基,即可大幅提升其轉運碘離子的能力。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經修飾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sodiumiodidesymporterprotein),其是在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的內部改變單一或多個氨基酸殘基。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含編碼上述蛋白質的核苷酸分子的表達載體。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增加活體外的細胞中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受質的方法,包含a)將上述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引入至一活體外的細胞中;以及b)使該細胞與該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一或種多種受質接觸。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增加活體內的細胞中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受質的方法,包含1)將上述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引入至一活體外的細胞中;II)將該細胞移植至一動物體內;以及III)使該位于該動物體內的細胞與該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一種或多種受質接觸。本發明的詳細技術及較佳實施方式,將描述于以下內容中,以供本發明所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據以明了本發明的特征。圖1所示為野生型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NIS-Wt)或突變型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碘運送能力的統計直條圖;以及圖2所示為小鼠體內碘-131的活體分子造影分析圖。具體實施例方式除非文中有另外說明,于本說明書中(尤其是在權利要求書中)所使用的「一」、「該」及類似用語應理解為包含單數及復數形式。如上述,在臨床醫學上,已利用放射性碘療法治療甲狀腺癌,其是借助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sodiumiodidesymporterprotein,NIS)可專一性地運送放射性碘離子的特性,來毒殺甲狀腺癌細胞。由于放射性碘療法對于甲狀腺癌細胞具有高度專一性,故成為治療甲狀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惟,此方法需依賴甲狀腺癌病患本身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運送能力,若其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無法有效地運送碘離子,則將相當程度地局限治療效果。盡管已有文獻建議一種修飾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以提升其運送能力的方法,然而,該方法仍無法精確且有效地對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進行改良。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由約650個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如SEQIDN0:1所示)所組成的內在膜蛋白(intrinsicmembraneprotein),其具有13個穿膜區域(transmembranedomain),且可作為一種離子泵(ionpump),同時轉運一個碘離子(Γ)與兩個鈉離子(Na+)進入甲狀腺細胞內。本案發明人發現,對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中的氨基酸進行修飾,可增強其轉運功能。本發明提供一種經修飾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其具增強的轉運功能。本發明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是在野生型(wild-type)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的內部改變單一或多個氨基酸殘基,以增強其轉運受質的功能,而可用于增加細胞中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受質的量。根據本發明,對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所為的修飾,可包括以一帶負電荷的氨基酸殘基,取代蛋白質中的一帶正電荷或中性的氨基酸殘基,從而增加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負電荷數,以提升其轉運能力。舉例言之,可以天門冬胺酸(帶負電荷),取代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中的殘基319絲胺酸(中性)。因此,于本發明中,經修飾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可包含一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且于其內部的氨基酸序列的單一或多個氨基酸殘基經改變為帶負電荷的氨基酸。根據本發明,對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所為的修飾,亦可包括以一帶正電荷的氨基酸殘基,取代蛋白質中的一帶負電荷或中性的氨基酸殘基,從而增加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正電荷數,以提升其轉運能力。舉例言之,可以精胺酸(帶正電荷)取代殘基218麩酰胺酸(中性),或者,以離胺酸(帶正電荷)取代殘基308蘇胺酸(中性)。于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中,是將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殘基218麩酰胺酸以精胺酸取代。較佳地,本發明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包含一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且符合以下一種或多種條件(1)殘基(residue)218麩酰胺酸(glutamine,Q)經取代為精胺酸(arginine,R);(2)殘基308蘇胺酸(threonine^)經取代為離胺酸(lysine,K);以及(3)殘基319絲胺酸(serines)經取代為天門冬胺酸(asparticacid,D)。于不受理論限制下,本案發明人相信,經由修飾上述三個殘基氨基酸中的任一者,可改變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于細胞膜上的立體結構,從而增強其轉運能力。于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中,以定點突變的方式,將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中第218個殘基麩酰胺酸取代為精胺酸(下文簡稱為NIS-Q218R)、第308個殘基蘇胺酸取代為離胺酸(下文簡稱為NIS-T308K)、及/或第319個殘基絲胺酸取代為天門冬胺酸(下文簡稱為OTS-S319D),可大幅增強其轉運功能。就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在細胞中的結構而言,前述三個殘基氨基酸于細胞膜上皆呈現在細胞外的位置。如后附實施例所示,相較于野生型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下文簡稱為NIS-wt),本發明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可提升轉運能力達約200%。可以任何合宜的手段對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進行所欲的修飾,以提供本發明的經修飾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舉例言之,可利用氨基酸合成儀來合成本發明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其中,僅須于合成第218、308及/或319個氨基酸時進行置換即可。或者,可利用分子生物技術,設計一組供定點突變用的引子,并參考密碼子轉換表(codontable)修飾第218,308及/或319個氨基酸的核苷酸分子,并于宿主細胞中進行表達,即可獲得本發明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如所周知,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除可運送鈉離子及碘離子至細胞內以外,亦可運送其他受質,例如過锝酸離子(TcO4-)、過錸酸離子(ReO4-)、砹離子(At-)等。因此,本發明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對選自以下群組的受質具有增強轉運的功能鈉離子(Na+)、碘離子(Γ)、過锝酸離子(TcO4-)、過錸酸離子(ReO4-)、砹離子(At—)、及其組合。較佳地,該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具有增強轉運碘離子的功能。如前述,放射性碘療法需借助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可運送放射性碘離子的特性,以毒殺甲狀腺癌細胞,進而治療甲狀腺癌。鑒于本發明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具有增強的碘離子轉運功能,故當將其運用于轉運放射性碘離子時,可加強甲狀腺癌的治療效果。此外,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除存在于甲狀腺外,亦存在于其他組織(例如鼻黏膜、胃及唾腺等)中,惟其在非甲狀腺組織中的量相當低。于此,當身體內其他具有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組織中出現癌細胞時,亦可借助本發明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增強的轉運能力,對那些等組織進行治療,而不限于甲狀腺組織。放射性碘離子除可應用于癌癥治療外,亦可應用于分子造影(molecularimaging)。其中,借助放射性碘離子的放射性,可使用單光子射出電腦斷層掃描儀(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或伽瑪身寸線掃描儀(Gamma-rayscanner)來檢測或追蹤放射性碘離子于活體內的活動與狀態,借此達到即時性(real-time)監測癌癥治療的效果。由于本發明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可有效率地將放射性碘離子運送至癌細胞內,故可借此觀察放射性碘離子毒殺癌細胞的過程,因此,本發明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特別有利于分子造影的應用。本發明亦提供一種編碼本發明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核苷酸分子,其包含一由SEQIDNO:2、SEQIDNO:3、SEQIDNO:4、SEQIDNO:5、SEQIDNO:6、SEQIDNO:7、或SEQIDNO: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較佳地,該核苷酸分子包含一由SEQID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包含上述核苷酸分子的表達載體(expressionvector)。該表達載體于宿主細胞內進行表達后,可生成本發明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故可應用于治療癌癥、分子造影、或前述的組合,這些應用如上文中所描述。可使用任何現有或市面上可取得的載體來建構本發明表達載體,只要其可復制的,且可在宿主細胞中發揮功能即可。舉例言之,當利用原核生物作為宿主細胞時,可選擇的載體為例如美國Stratagene公司的pBluescriptIIKS(+/-)phagemidvector、或PUC18等;當利用真核生物作為宿主細胞時,可選擇的載體為例如pcDNA3.1、pSV40/neO、或病毒載體等。由于本發明經修飾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具有增強的轉運功能,故可用于增加細胞中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受質的量。因此,本發明又提供一種增加在活體內或活體外細胞中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受質的方法。本發明的增加活體外細胞中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受質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將本發明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引入至一活體外的細胞中;以及b)使該細胞與該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一種或多種受質接觸。至于增加活體內細胞中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受質的方法,則包含以下步驟1)將本發明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引入至一活體外的細胞中;II)將該細胞移植至一動物體內;以及III)使該位于該動物體內的細胞與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一種或多種受質接觸。本發明方法可增加細胞中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受質的含量,該受質為例如鈉離子、碘離子、過锝酸離子、過錸酸離子、或砹離子;較佳地,其可用于增加細胞中的碘離子含量。于上述本發明方法的步驟a)或步驟I)中,可以任何合宜的方式將本發明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引入至一活體外的細胞中,舉例言之,但不限于此,可經由以下步驟進行al)將一包含一編碼本發明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核苷酸分子的表達載體(即,本發明的表達載體)置入該活體外細胞中;以及培養該細胞,以表達該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可于步驟al)中,利用現有的轉染(transfection)方法,將表達載體置入細胞中。舉例言之,可利用原生質體聚乙二醇法、化學法、電穿孔法(electroporation)、或基因槍轉殖法等。于一實施例中,是利用電穿孔法進行轉形,其是利用細胞受電流刺激時,細胞膜的可通性(permeability)會突然增加的特性,使異源性基因(例如表達載體)得以進入細胞內。電穿孔法具備操作簡單方便、適用于各種細胞,且轉形成功率高等優點。此外,于步驟al)中,該核苷酸分子包含一由SEQIDNO:2、SEQIDNO:3、SEQIDNO:4、SEQIDNO:5、SEQIDNO:6、SEQIDNO:7、或SEQIDNO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較佳地,該核苷酸分子包含一由SEQID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于步驟a2)中,進行細胞培養,使其表達本發明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此后,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會通過細胞的生理機制被運送至細胞膜上,以實行其轉運功能。至此,本發明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即引入至細胞中。將本發明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引入至一活體外的細胞中后,即可進行步驟b),使該細胞與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一種或多種受質接觸。或者,若欲于活體內增加細胞中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受質,則可先進行步驟II),將該細胞移植至一動物體內,再進行步驟III),使該位于該動物體內的細胞與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一種或多種受質接觸。于步驟II)中,可以任何合宜的方式將細胞移植至動物體內,例如可以腹腔注射或靜脈注射等方式進行細胞接種。于步驟b)或步驟III)中,可以任何合宜的方式使該細胞與受質接觸,舉例言之,可簡單地將受質添加至該細胞的培養液中,或者使經細胞移植的動物服食受質,即可使細胞與受質發生接觸。由于該細胞的細胞膜上具有經增強轉運功能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故其受質可輕易地被運送至該細胞內,從而增加細胞中的受質含量。由于本發明方法可增加活體內或活體外的細胞中的碘離子含量,故可應用于活體內/外的分子造影。舉例言之,可將本發明方法運用于活體內/外的細胞或組織試驗中,借助使用放射性碘離子,并以單光子射出電腦斷層掃描儀或伽瑪射線掃描儀來檢測或追蹤放射性碘離子于細胞或組織內的活動與狀態,達成活體內/外分子造影的效果。茲以下列具體實施方式以進一步例示說明本發明。其中該些實施方式僅提供作為說明,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范疇。[實施例1]制備突變型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實驗A、制備單股噬菌體DNA(phagemidDNA)將含有質體pBluescriptIiKS(+)-5,hNIS(野生型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NIS-wt)的核苷酸分子)的大腸桿菌(CJ236,購自美國NewEnglandBioLabs公司)置于含有15微克/毫升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的培養液(每公升含有10克胰化蛋白(Tryptone)、5克酵母菌萃取物、及10克氯化鈉)中,并于37°C的培養箱中搖晃培養。隔天,將菌液加入至含有50微克/毫升安比西林(ampicillin,Sigma-Aldrich,美國)及15微克/毫升氯霉素的^cYT培養液(每公升含有16克胰化蛋白、10克酵母菌萃取物、及5克氯化鈉)中,并于37°C的培養箱中搖晃培養,直到菌液的0.D600值達到0.3為止。接著,添加輔助噬菌體Mi;3K07(購自美國NewEnglandBioLabs公司)至菌液中,并在37°C的培養箱中搖晃培養1小時之后,添加70微克/毫升康霉素(kanamycin)至菌液中,并于37°C的培養箱中搖晃培養6小時。之后,將菌液置入離心管中,并以12,000轉/分鐘的轉速離心菌液15分鐘,再取出上清液并置入另一離心管中,再離心一次。收集上清液,并添加10活性單位(U)/微升DNaseI(去氧核糖核酸酵素I,DeoxyribonucleaseI)及10微克/毫升RNaseA,在37°C下反應15分鐘后,添加1/4體積的噬菌體沉淀液(phageprecipitationsolution,20%PEG_8000、3.75摩爾濃度的醋酸銨),再將混合物置于冰上30分鐘,并以16,000轉/分鐘的轉速離心15分鐘。離心后,移除上清液,并以三羥甲氨基甲烷緩沖液(Trisbuffer)溶解沉淀物,再以酚/氯仿進行萃取多次。收集上清液,并以酒精沉淀法沉淀出單股噬菌體DNA,最后以水溶解單股噬菌體DNA。實驗B、定點突變基于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構型及重要氨基酸功能區的位置,選取位于細胞膜外、不具高度保留性、且中性(不帶電荷)的氨基酸,以定點突變的方法,制備突變株。首先,將實驗A中所制備的單股噬體DNA(1微升)、包含由SEQIDNO9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引子(primer)(1.25微升)、以及10倍黏合緩沖液(1微升,含有500毫摩爾濃度氯化鈉、200毫摩爾濃度Tris-氯化氫(pH8.0)、及20毫摩爾濃度氯化鎂)加入6.75微升的二次水,并置入一試管中混合,并加入礦物油以防止水分蒸發。將混合物置于99°C的水中加熱5分鐘,再以每分鐘降1°C的速率,慢慢降溫至30°C,使該單股噬菌體DNA與該引子進行黏合(annealing),再移至冰上冷卻。接著,加入合成緩沖液、T4DNA黏合酶(Iigase)、T4DNA聚合酶(polymerase)、以及T4基因32蛋白質(購自美國hvitrogen公司)至該試管中,并將試管置于冰上5分鐘,再于25°C下作用5分鐘,最后在37°C下反應90分鐘,以進行聚合酶連鎖反應(PCR)。待反應結束后,以酚/氯仿萃取多次,再以酒精沉淀DNA,并以水溶解經沉淀的DNA后,借助電穿孔的方法將DNA轉形至大腸桿菌(匪522)(購自Mratagene公司)中。將大腸桿菌(匪522)的菌液涂在含有安比西林的培養盤上,于37°C的培養箱中培養16至M小時后,進行篩選,即可獲得含有突變型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NIS-Y81D(即,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殘基81酪胺酸(tyr0Sine,Y)經取代為天門冬胺酸(asparticacid,D))的核苷酸分子的質體DNA的大腸桿菌(匪522)。挑選單一菌落的大腸桿菌(匪522),并將其放入含有50微克/毫升安比西林的LB培養液(每公升含有10克胰化蛋白、5克酵母菌萃取物、及10克氯化鈉),并于37°C的培養箱中搖晃培養M小時后,抽取其質體DNA,利用限制酶切割后,以DNA定序方式確認定點突變的結果。上述實驗方法參考Kunkel,1985.Rapidandefficientsite-specificmutagenesiswithoutphenotypicselection.Proc.Natl.Acad.Sci.USA,82:488-492,該文獻全文隨本申請遞交以供參考。重復上述步驟,其中,分別使用包含如SEQIDNO10,SEQIDNO=IUSEQIDN0:12,SEQIDNO13,SEQIDNO14,SEQIDNO15、SEQIDN0:16、或SEQIDN0:1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引子,制得包含突變型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NIS-Y81R、NIS-Q218R、NIS-T221R、NIS-S240R、NIS-T308D、NIS-T308K、NIS-L315D、或NIS-S319D的核苷酸分子的質體DNA的大腸桿菌(匪522)。本實驗進行定點突變所使用的引子的序列如表1所示。表權利要求1.一種經修飾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sodiumiodidesymporterprotein),其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質包含一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且于其內部的氨基酸序列的單一或多個氨基酸殘基經改變,以增強其轉運受質的功能,而可用于增加細胞中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受質的量。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修飾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質包含一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且于其內部的氨基酸序列的單一或多個氨基酸殘基經改變為帶負電荷的氨基酸。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修飾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質包含一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且符合以下一種或多種條件(1)殘基218麩酰胺酸(glutamine,Q)經取代為精胺酸(arginine,R);(2)殘基308蘇胺酸(threonine,!1)經取代為離胺酸(lysine,K);以及(3)殘基319絲胺酸(serine,S)經取代為天門冬胺酸(asparticacid,D)。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經修飾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質包含一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且其殘基218麩酰胺酸經取代為精胺酸。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經修飾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質能增強轉運選自以下群組的受質鈉離子(Na+)、碘離子(Γ)、過锝酸離子(TcO4-)、過錸酸離子(ReO4-)、砹離子(At—)或前述離子的組合。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經修飾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質能增強轉運碘離子。7.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經修飾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質應用于治療癌癥或/和分子造影(molecularimaging)08.一種編碼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核苷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苷酸分子包含如SEQIDNO2,SEQIDNO:3、SEQIDNO:4、SEQIDNO:5、SEQIDNO:6,SEQIDNO:7、或SEQIDNO: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一種或幾種。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核苷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苷酸分子包含一如SEQID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10.一種包含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核苷酸分子的表達載體。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表達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達載體能應用于治療癌癥或/和分子造影。12.—種增加活體外的細胞中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受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a)將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引入至一活體外的細胞中;以及b)使該細胞與該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一種或多種受質接觸。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經由以下步驟而引入至該細胞中al)將一包含一編碼該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核苷酸分子的表達載體置入該細胞中;以及a2)培養該細胞,以表達該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其中,該核苷酸分子包含一如SEQIDNO2,SEQIDNO:3、SEQIDNO:4、SEQIDNO:5、SEQIDNO6,SEQIDNO:7、或SEQIDNO: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核苷酸分子包含一如SEQID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15.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受質為鈉離子、碘離子、過锝酸離子、過錸酸離子或砹離子。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受質為碘離子。全文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經修飾的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通過在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內部的氨基酸序列中改變單一或多個氨基酸殘基的方式,增強其轉運功能,從而可用于增加細胞中鈉碘共同轉運蛋白質的受質的量。文檔編號C12N5/10GK102344489SQ20101024585公開日2012年2月8日申請日期2010年8月5日優先權日2010年8月5日發明者侯庭鏞,吳世祿,李佳橙,梁基安,羅欣宜,項千蕓申請人:中國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