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切面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制作面類時,利用刀輥將面帶切成面線的切面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機器切面線方法的主流為,將面團壓平延展所生成的薄帶狀的面帶通入到 相向旋轉的一對刀輥之間切成線狀。上述一對刀輥分別包括在圓周方向上形成的多個切刀 以及在切刀之間形成的多個溝槽。根據切割出的面線形狀或刀口的形狀,存在有角刀、圓 刀、廚刀等多種類型的刀輥。例如,角刀類型的刀輥,是通過將在一部分刀輥上所形成的凸狀的擠壓部(也稱 為山)嵌入(擠壓)到在另外一部分的刀輥上所形成的凹狀的嵌入部(也稱為溝槽),以 切斷面帶。此外,圓齒刀類型或廚刀類型的刀輥,是通過將在一部分刀輥上所形成的擠壓部 (圓齒類型時,是具有細槽(淺槽)的部分)的前端與另外一部分刀輥上所形成的嵌入部 (圓齒類型時,是具有粗槽(深槽)的部分)前端緊密接觸,從而切斷面帶。這樣,無論是何 種情況,切斷的面線都會在相向位置的刀輥相互咬合而形成的多個空間部中,即,由擠壓部 和溝槽(嵌入部)所形成的空間中的溝槽的一側中,處于擠壓狀態。擠壓到槽中的面線,由于與溝槽的側面緊密接觸,因此隨著刀輥的旋轉進行旋轉 移動。與溝槽的側面緊密接觸的面線,通過具有梳狀刀齒的刮刀(有時也稱為鏟刀)從溝 槽中鏟出。具體為將形成于刮刀處的多個刀齒(鏟齒)的齒端插入到溝槽中,通過刀輥的 旋轉,旋轉移動出的面線從溝槽中被鏟出。這樣切出的面線,在后續工序中被切斷為一定的 長度。另外,制面時有面線之間相互粘連的問題。面線之間相互粘連,會導致在烹調或就 餐時因為面沒能散開而形成團狀,或為了勉強將面散開而不得不把面線切短,這都不是所 希望的。對此,有一種抑制面線之間相互粘連的技術,是通過在一部分的刀輥處,改變相鄰 刀齒的用于鏟出面線的刮刀齒端配置位置,從而改變鏟出面線的時間,來抑制面線之間的 相互粘連。這種將刮刀相鄰齒端的位置在刀輥的圓周方向上前后錯開排列的現有技術,在 專利文獻1至3處已有記載。其中,專利文獻1和2中所記載的技術為,使1個刮刀上鏟齒的長度不同于相鄰鏟 齒的長度,從而使相鄰梳齒的齒端位置得以錯開。另外,專利文獻3中所進行的技術為,對 1個刀輥配置2個刮刀,通過將各個刮刀在刀輥的圓周方向上前后錯開排列,從而使相鄰梳 齒的齒端位置得以錯開。[專利文獻1]特開平10-2109M號公報[專利文獻2]特開平8-835M號公報[專利文獻3]實開昭57-203787號公報但是,專利文獻1、2以及專利文獻3中所記載的技術,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面 線之間的粘連,卻存在下述問題。
具體為,專利文獻1和2中所記載的技術中,由于1個刮刀中的相鄰梳齒(鏟齒) 的長度相互不同,長度比較長的鏟齒處會因為金屬疲勞等原因導致鏟齒折斷或彎曲破損等 問題。而專利文獻3中所記載的技術中,對1個刀輥配置2個刮刀,由于各刮刀的設置位 置前后錯開,因此與專利文獻1及2所記載的技術不同,沒有必要將鏟齒的長度進行特別加 長。所以,可以抑制上述鏟齒破損的問題。但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技術中,有如下問題。具體為設置于刀輥相互嚙合位置(咬合位置)附近處的刮刀會造成各種障礙。 例如,由刮刀從刀輥處鏟出、落下的面線,掛在嚙合位置附近的刮刀或其固定位置(刮刀固 定于筐體處的部分)上,而不是落到用于輸送切出面線的傳送帶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切面裝置,在抑制面線之間的相互粘結的同時,也抑制 刮刀鏟齒的破損以及面線掛在刮刀的固定位置上的問題。一種切面裝置,包括筐體;第1刀輥,其能夠以第1旋轉軸為中心向第1旋轉方向旋轉,包括在圓周方向所形 成的多個第1擠壓部和在所述多個第1擠壓部之間分別形成的多個第1嵌入部;第2刀輥,設置為在嚙合位置上與所述第1刀輥相互咬合,以所述第1旋轉軸平行 的第2旋轉軸為中心,能夠向與所述第1旋轉方向相反的第2旋轉方向旋轉,包括在圓周方 向所形成的多個第2擠壓部和在所述多個第2擠壓部之間分別形成的多個第2嵌入部;第1刮刀,在第1固定位置處被固定在所述筐體上,包括插入在所述多個第1嵌入 部中的多個第1鏟齒;第2刮刀,在第2固定位置處被固定在所述筐體上,包括在沒有插入所述多個第1 鏟齒的剩余第1嵌入部中插入的多個第2鏟齒,相對所述各第1鏟齒的第1齒端,各第2鏟 齒的第2齒端以第1旋轉軸為中心從所述嚙合位置在第1旋轉方向的下流一側進行設置;第3刮刀,在第3固定位置處被固定在所述筐體上,包括插入在所述多個第2嵌入 部中的多個第3鏟齒;第4刮刀,在第4固定位置處被固定在所述筐體上,包括在沒有插入所述多個第3 鏟齒的剩余第2嵌入部中插入的多個第4鏟齒,相對所述各第3鏟齒的第3齒端,各第4鏟 齒的第4齒端以第2旋轉軸為中心從所述嚙合位置在第2旋轉方向的下流一側進行設置;其中,所述第1刮刀包括第1通過孔,該第1通過孔用于使所述第2刮刀的多個第 2鏟齒分別從所述多個第1嵌入部鏟出、落下的面線在所述第1刮刀的下方一側通過;所述第3刮刀包括第2通過孔,該第2通過孔用于使所述第4刮刀的多個第4鏟 齒分別從所述多個第2嵌入部鏟出、落下的面線在所述第3刮刀的下方一側通過;在與所述第1旋轉軸和第2旋轉軸垂直相交的水平方向上,從所述嚙合位置離開 的方向為水平方向外側時,所述第1固定位置相對于所述第2鏟齒的第2齒端的位置,位于水平方向外側,所 述第3固定位置相對于所述第4鏟齒的第4齒端的位置,位于水平方向外側。
所述第2刮刀優選為,經由所述第1通過孔,從與所述第1刮刀上的第1刀輥的相 反一側向第1刀輥一側持續延伸;所述第4刮刀經由所述第2通過孔,從與所述第3刮刀上 的第2刀輥的相反一側向第2刀輥一側持續延伸。所述第2固定位置優選為相對于所述第1固定位置位于水平方向的更外側,所述 第4固定位置優選為相對于所述第3固定位置位于水平方向的更外側。所述第2刮刀優選為,沿所述第1旋轉軸進行排列,為多個;所述第1通過孔優選為,與所述多個第2刮刀對應,沿所述第1旋轉軸設定,為多 個;沿所述第1旋轉軸相互鄰接的第1通過孔之間為非連續的;所述第4刮刀優選為,沿所述第2旋轉軸排列,為多個;所述第2通過孔優選為,與所述多個第4刮刀對應,沿所述第2旋轉軸設定,為多 個;沿所述第2旋轉軸相互鄰接的第2通過孔之間為非連續的。所述第2刮刀優選為相對所述第1刮刀位于所述第1刀輥一側,所述第4刮刀優 選為相對第3刮刀位于所述第2刀輥一側。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一種切面裝置,在抑制面線之間的相互粘結的同時,也抑制 刮刀鏟齒的破損以及面線掛在刮刀的固定位置上的問題。
圖1為實施例1中切面裝置1的構造截面圖;圖2為從下側觀看圖1所示的切面裝置1時的斜視圖;圖3為第1刀輥IOa和第2刀輥IOb的平面圖;圖4為第1刀輥IOa和第2刀輥IOb的部分放大圖;圖5為第1刀輥IOa和第2刀輥IOb的咬合狀態示意圖;圖6為第1刮刀30a和第2刮刀40a的配置斜視圖;圖7為第1刮刀30a和第2刮刀40a處于分離狀態時的斜視圖;圖8A為第1刮刀30a和第2刮刀40a中的刀齒配置示意圖;圖8B為圖8A的部分放大圖;圖9A為第1刮刀30a中的第1刀齒群36a的配置示意圖;圖9B為第1刮刀30a中的第2刀齒群37a的配置示意圖;圖9C為第2刮刀40a中的刀齒配置示意圖;圖10為隔斷部件100的斜視圖;圖11為隔斷部件100處于安裝狀態時從下側方觀看的斜視圖;圖12為在實施例1中的切面裝置1切出多個生面線3的狀態示意圖;圖13A為在實施例2中第1刮刀230a和第2刮刀MOa的底面圖;圖13B為圖13A的部分放大圖;圖14A為實施例3中的第1刮刀330a和第2刮刀340a的底面圖;圖14B為圖14A的部分放大圖;圖15為實施例4中切面裝置401的結構截面圖;圖16為實施例4的切面裝置401切出多個生面線3的狀態示意圖;圖17A為角刀刀輥的第1刮刀630a中第1鏟齒63 的配置示意圖17B為角刀刀輥的第2刮刀640a中第2鏟齒64 的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下面,對本發明的切面裝置的實施例1進行說明。圖1為實施例1的切面裝置1 的構造截面圖;圖2為從下側觀看圖1所示切面裝置時的斜視圖;圖3為第1刀輥IOa和第 2刀輥IOb的平面圖;圖4為第1刀輥IOa和第2刀輥IOb的部分放大圖;圖5為第1刀輥 IOa和第2刀輥IOb的咬合狀態示意圖;圖6為第1刮刀30a和第2刮刀40a的配置斜視 圖;圖7為第1刮刀30a和第2刮刀40a處于分離狀態時的斜視圖。圖8A為第1刮刀30a和第2刮刀40a中的刀齒配置示意圖;圖8B為圖8A的部分 放大圖;圖9A為第1刮刀30a中的第1刀齒群36a的配置示意圖;圖9B為第1刮刀30a中 的第2刀齒群37a的配置示意圖;圖9C為第2刮刀40a中的刀齒配置示意圖;圖10為隔 斷部件100的斜視圖;圖11為隔斷部件100處于安裝狀態時從下側方觀看的斜視圖;圖12 為在實施例1中的切面裝置1切出多個生面線3的狀態示意圖。如圖12所示,實施例1中的切面裝置1為切割面帶2以形成多個生面線3的裝置。首先,根據圖1至圖11,對實施例1中的切面裝置1的構造進行說明。實施例1中的切面裝置1為具有圓刀刀輥(使被切割出的面線的斷面略呈圓形的 刀輥)的圓刀類型裝置的一個例子。如圖1至圖3所示,實施例1中的切面裝置包括筐體50、第1刀輥10a、第2刀輥 10b、第1刮刀30a、第2刮刀40a、第3刮刀30b和第4刮刀40b。筐體50包括第1矩形框56 (參照圖幻、第2矩形框57 (參照圖幻、第1橫架部件 51a、第2橫架部件52a、第3橫架部件51b和第4橫架部件52b。另外,筐體50還包括沿第 1刀輥IOa的第1旋轉軸Cl和第2刀輥IOb的第2旋轉軸C2的軸方向進行延伸的棒狀或 板狀(塊狀)部件、沿與第1旋轉軸Cl和第2旋轉軸C2的軸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進行延 伸的棒狀或板狀(塊狀)部件(圖中均未示出)等。第1矩形框56和第2矩形框57具有貫通第1刀輥IOa和第2刀輥IOb各自的軸 部件的2對貫通孔(圖中未示出)。通過該2對貫通孔,保證第1刀輥IOa和第2刀輥IOb
自由旋轉。第1橫架部件5la、第2橫架部件52a、第3橫架部件51b和第4橫架部件52b由 向第ι旋轉軸Cl和第2旋轉軸C2的軸方向延伸的棒狀或板狀(塊狀)部件構成。第1刮刀30a、第2刮刀40a、第3刮刀30b以及第4刮刀40b分別與第1橫架部 件51a、第2橫架部件52a、第3橫架部件51b和第4橫架部件52b相結合。 筐體50的下方有輸送裝置500。如圖1至圖5所示,第1刀輥IOa被構造成可以以第1旋轉軸Cl為中心向第1旋 轉方向Rl旋轉。第1刀輥IOa包括在圓周方向上形成的多個第1擠壓部(圓齒時通常包 括有細槽(淺槽)的部位)1 和在多個第1擠壓部1 之間分別形成的多個第1嵌入部 (圓齒時通常包括有粗槽(深槽)的部位)16a。多個第1擠壓部1 和多個第1嵌入部 16a是在第1旋轉軸Cl的軸方向上分別交互排列而形成的。如圖3至圖5所示,第1刀輥IOa上形成有在圓周方向上所形成的多個刀部70a、多個粗槽81a和多個細槽82a。粗槽81a形成在規定的刀部70a及在其一側與其相鄰的刀 部70a之間。細槽8 形成于規定的刀部70a及在其另一側與其相鄰的刀部70a之間。如圖5所示,刀部70a包括在其前端的一側(圖5中的左側)所形成的傾斜部71a 和在刀部70a前端的另一側(圖5中的右側)所形成的傾斜部72a。另外,多個粗槽81a和多個細槽8 分別在第1旋轉軸Cl的軸方向上交互排列而 形成。在此,第1擠壓部15a由細槽82a,在細槽82a的前端處和細槽82a的側面相連續 形成的傾斜部71a和7 構成。另外,第1嵌入部16a由粗槽81a,在粗槽81a的前端處和粗槽81a的側面相連續 形成的傾斜部7 和71a構成。如上所述,多個第1擠壓部1 在第1旋轉軸Cl的軸方向上以規定間隔而形成。 多個第1擠壓部1 分別在多個第1嵌入部16a之間形成。也就是說,第1擠壓部1 和 第1嵌入部16a在第1旋轉軸Cl的軸方向上連續交替形成。如圖1至圖5所示,第2刀輥10b,以與第1旋轉軸Cl平行的第2旋轉軸C2為中 心,能夠向與第1旋轉軸方向Rl反向的第2旋轉方向R2旋轉。第2刀輥IOb包括在圓周 方向上形成的多個第2擠壓部15b、在多個第2擠壓部1 之間分別形成的多個第2嵌入部 16b。多個第2擠壓部1 和多個第2嵌入部16b是在第2旋轉軸C2的軸方向上交互排列 而形成的。如圖3至圖5所示,在第2刀輥IOb處形成有在圓周方向上形成的多個刀部70b、 多個粗槽81b、和多個細槽82b。粗槽81b形成在規定的刀部70b和在其一側與其相鄰的刀 部70b之間。細槽82b形成在規定的刀部70b和在其另一側與其相鄰的刀部70b之間。如圖5所示,刀部70b包括在其前端的一側(圖5中的右側)所形成的傾斜部71b 和在刀部70b前端的另一側(圖5中的左側)所形成的傾斜部72b。另外,多個粗槽81b以及多個細槽82b是分別在第2旋轉軸C2的軸方向上交互排 列而形成的。此處的第2擠壓部1 是由細槽82b、在細槽82b的前端處和細槽82b的側面相連 續形成的傾斜部71b和傾斜部72b構成。另外,第2嵌入部16b是由粗槽81b、在粗槽81b的前端處和粗槽81b的側面相連 續形成的傾斜部72b和傾斜部71b構成。如上所述,多個第2擠壓部1 在第2旋轉軸C2的軸方向上以規定的間隔而形成。 多個第2擠壓部1 分別在多個第2嵌入部16b之間形成。也就是說,第2擠壓部1 和 第2嵌入部16b在第2旋轉軸C2的軸方向上連續交替形成。如圖1至圖5所示,第2刀輥IOb配置為,在規定的嚙合位置10上與第1刀輥IOa 相嚙合。嚙合位置10在包括有第1旋轉軸Cl和第2旋轉軸C2的平面H上形成。如圖3至圖5所示,在嚙合位置10上,第1刀輥IOa上的多個第1擠壓部15a分 別與第2刀輥IOb上的多個第2嵌入部16b處于嚙合狀態。另外,在嚙合位置10上,第2 刀輥IOb上的多個第2擠壓部1 分別與第1刀輥IOa上的多個第1嵌入部16a處于嚙合 狀態。詳細地來講,在嚙合位置10上,第1刀輥IOa上的多個刀部70a的各傾斜部和第2刀輥IOb的多個刀部70b的各傾斜部,處于鄰近或接觸的狀態。更為詳細的,在嚙合位置10上,刀部70a和刀部70b相互咬合。刀部70a和刀部 70b的咬合為,在第2刀輥IOb上構成細槽82b的兩側的刀部70b和70b外側的傾斜部,與 對應的在第1刀輥IOa上構成粗槽81a的兩側的刀部70a和70a內側的傾斜部緊密接觸。同樣的,刀部70a和刀部70b的咬合為,在第1刀輥IOa上構成細槽82a的兩側的 刀部70a和70a外側的傾斜部,與對應的在第2刀輥IOb上構成粗槽81b的兩側的刀部70b 和70b內側的傾斜部緊密接觸。通過形成上述的咬合狀態,如圖5所示,面帶2(參照圖12)被切為(剪斷)多個 生面線3。具體為,面帶2被切為多個生面線。所形成的生面線3,通過第1刀輥IOa上的 第1擠壓部15a,擠壓到第2刀輥IOb上的第2嵌入部16b處。另外,所形成的生面線3,通 過第2刀輥IOb上的第2擠壓部15b,擠壓到第1刀輥IOa上的第1嵌入部16a處。擠壓到各嵌入部16b、16a中的生面線3,形成形狀為圓形或接近圓形的斷面。之 后,擠壓到各嵌入部處的生面線3,由后述的各刮刀鏟出。另外,在上述的說明中,在刀部70a、70b的前端上所形成的在其一側的傾斜部 71a、71b和在其另一側的傾斜部72a、71b為相同的角度,但不限于此。2個傾斜部的角度可以不同。例如,可以使構成擠壓部15a、15b的傾斜部為大角 度(減緩傾斜),使形成嵌入部16a、16b的傾斜部為小角度(加劇傾斜)。這種情況下,由 于構成擠壓部15a、15b的2個傾斜部的角度大,可更好地將(切斷面帶2所形成的)生面 線3擠壓到嵌入部16b、16a中。如圖1和2所示,第1刮刀30a和第2刮刀40a設置為與第1刀輥IOa對應。而 第3刮刀30b和第4刮刀40b設置為與第2刀輥IOb對應。各刮刀在筐體50上安裝,從而 使各刮刀的齒端與其插入到刀輥上的接線所形成的角度(接觸角)范圍約為10° 60°。 此外,在該角度范圍內,刮刀優選設定為易于鏟出面線,而且盡量減少齒端磨損的位置。對應于第2刀輥IOb的第3刮刀30b和第4刮刀40b的配置和形狀等,分別與對應 第1刀輥IOa的第1刮刀30a和第2刮刀40a的配置和形狀等是相同的。因此,關于第1刮 刀30a的說明和關于第2刮刀40a的說明,在將符號末尾的[a]替換為[b](例如將[32a] 替換為][32b])之后,可以分別援引到對第3刮刀30b和第4刮刀40b的說明中。下面,對刮刀30a、40a、30b和40b分別進行說明。如圖1、圖2以及圖6 圖8B所示,刮刀30a、40a、30b和40b分別由略呈矩形的板 狀部件形成,在一條或多條(在本實施例中為2條)彎曲曲線上略呈弧狀。如圖8A至圖9B所示,第1刮刀30a的其中一端包括有第1齒群36a和第2齒群 37a。第1齒群36a由多個第1鏟齒3 構成。多個第1鏟齒3 在第1旋轉軸Cl的軸方 向上每間隔1個第1嵌入部16a處插入配置。第2齒群37a由交互排列的多個第1鏟齒 3 和第1清掃齒33a配置而成。第1鏟齒3 插入到第1旋轉軸Cl的軸方向上的各個 第1嵌入部16a中。第1清掃齒33a插入到構成第1擠壓部15a的細槽82a中。第1齒群 36a被配置于對應第1通過孔35a(第2刮刀40a)的位置上。第2齒群37a被配置于與第 1通過孔3 不對應的位置(包括梁狀片38a)。總之,第1齒群36a和第2齒群37a交互 排列在第1旋轉軸Cl的軸方向上。此處的多個第1鏟齒32a以及后述的第2鏟齒4 分別為“用以鏟出擠壓到多個第1嵌入部16a(粗槽81a)中并與第1嵌入部16a的內面緊密粘結的生面線3的刀齒”。第 1清掃齒33a和后述的第2清掃齒43a是用以取出阻塞在構成擠壓部的細槽中的斷面渣的 刀齒,而不是為了鏟出面線的刀齒。第1刮刀30a包括多個(在本實施例中為3個)第1通過孔35a。第一通過孔35a 是用以使落下的生面線3穿通過第1刮刀30a的下方而設置的孔部,上述落下的生面線3 為第2刮刀40a的多個第2鏟齒4 分別從第1嵌入部16a中鏟出的面線。另外,第1通 過孔35a為貫通第2刮刀40a的孔部。如圖8A、圖8B以及圖9C所示,第2刮刀40a的一端包括第3齒群46a。第3齒群 46a,在第1刮刀30a和第2刮刀40a安裝在筐體50的狀態下,由多個第2鏟齒4 和第2 清掃齒43a排列形成。第2鏟齒4 分別插入到剩余的第1嵌入部16a中。該剩余的第1 嵌入部16a為,在第1刮刀30a上,沒有插入第1鏟齒32a的剩余的第1嵌入部16a。第2 清掃齒43a插入到構成第1擠壓部15a的細槽82a中。還有,與在第1刮刀30a上的第1鏟齒3 和在第2刮刀40a上的第2鏟齒4 相同,也可設置第1鏟齒3 和第2鏟齒42a,使其同樣插入到第1嵌入部16a中。在該種 情況下,第1嵌入部16a由于使第1鏟齒3 和第2鏟齒42a的其中之一鏟出面線,則第1 鏟齒3 和第2鏟齒42a的另一個不用于鏟出面線,而是用作清掃用的刀齒(清掃齒)發 揮功能,以清掃殘留于粗槽中的斷面渣。另外,在第1刮刀30a和第2刮刀40a上的鏟齒以及清掃齒的排列配置,只要能夠 鏟出面線和清掃斷面渣,就沒有特別的限制。如圖1和如2所示,第1刮刀30a固定于筐體50上的第1固定位置53a處。本實 施例中的第1固定位置53a為第1橫架部件51a。第2刮刀40a固定于筐體50上的第2固 定位置5 處。本實施例中的第2固定位置5 為第2橫架部件52a。第2橫架部件5 相對于嚙合位置10配置于水平方向外側HX上。此處的“水平方向外側”是指,在與第1旋轉軸Cl和第2旋轉軸C2垂直相交的水 平方向H上遠離嚙合位置10的方向。第1刮刀30a是通過固定銷Bl固定在第1橫架部件51a上的。在第1橫架部件 51a和固定銷之間有墊圈部件B11。第2刮刀40a是通過固定銷B2固定在第2橫架部件 52a上的。在第2橫架部件5 和固定銷B2之間有墊圈部件B21第1固定位置53a相對于第2鏟齒42a的第2齒端4 所在的位置,位于水平方 向外側HX處。在水平方向H上,第2鏟齒42a的第2齒端44a的位置和第1固定位置53a 之間的距離根據通過第2刮刀40a的第2鏟齒4 從第1刀輥IOa鏟出的面線所移動軌跡 進行適當設置。第1固定位置53a位于第1刀輥IOa下方的位置。第2刮刀40a沿第1旋轉軸Cl配置排列為多個(在本實施例中為3個)。在第1刮刀30a上,第1通過孔3 沿第1旋轉軸Cl設置為多個(在本實施例中 為3個),與多個(在本實施例中為3個)第2刮刀40a相對應。在沿第1旋轉軸Cl相互 鄰接的第1通過孔3 之間,設置有梁狀片38a。通過設置該梁狀片38a可以減小因設置第 1通過孔3 而引起的第1刮刀30a的強度降低(加強第1刮刀30a)。另外,由于設置梁 狀片38a,鄰接的第1通過孔3 之間為非連續的。第2固定位置5 相對于第1固定位置53a位于水平方向外側HX上。第2刮刀40a在第2固定位置5 上比第1刮刀30a更遠離第1刀輥10a。另外,第2刮刀40a的第 2鏟齒4 通過第1通過孔3 從第1刮刀30a的第1刀輥IOa的相反側向第1刀輥IOa 一側持續延伸。也就是說,第2刮刀40a經過第1通過孔35,與第1刮刀30a相交。另外,第2刮刀40a通過第1通過孔3 上的水平方向外側HX邊緣近旁的位置, 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第1通過孔35a的開口面積。如圖1所述,在第1刮刀30a上,多個第1鏟齒3 的齒端,即多個第1齒端3 分 別被配置于從以第1旋轉軸Cl為中心的嚙合位置10向第1旋轉方向Rl旋轉5° 90° 的位置上,優選配置于30° 60°的位置(Ila)上。另外,在第2刮刀40a上,多個第2鏟齒42a的齒端,即多個第2齒端4 分別被 配置于從以第1旋轉軸Cl為中心的嚙合位置10向第1旋轉方向Rl旋轉30° 90°的位 置上,優選配置于45° 60°的位置(12a)上。另外,第2刮刀40a優選配置為使第2齒端44a的位置1 位于從第1齒端3 的位置Ila以第1旋轉軸Cl為中心向第1旋轉方向Rl旋轉30°以上的位置。此處的齒端位置是指與各嵌入部的底面上的齒端相向的位置。如前所述,援引關于對第1刮刀30a和第2刮刀40a的說明對第3刮刀30b和第 4刮刀40b分別進行說明。下面對第3刮刀30b和第4刮刀40b的主要結構進行說明。第3刮刀30b和第4刮刀40b,采用與第1刮刀30a和第2刮刀40a相同的位置關 系,對第2刀輥IOb進行配置。在該種情況下,旋轉軸為第2旋轉軸C2,旋轉方向為第2旋 轉方向R2。第3刮刀30b包括第2通過孔35b。第2通過孔3 是為了使落下的生面線3穿 通過第3刮刀30b的下方而設置的孔部,上述落下的生面線3為第4刮刀40b的多個第4 鏟齒42b分別從第2嵌入部16b鏟出的面線。第4刮刀40b沿第2旋轉軸C2配置為多個(3個)。在第3刮刀30b上的第2通 過孔3 沿第2旋轉軸C2被設置為多個(3個),并與多個第4刮刀40b相對應。沿第2旋 轉軸C2相互鄰接的第2通過孔3 之間為非連續的。第3固定位置5 相對于第4鏟齒42b的第4齒端44b,位于水平方向外側HX上。 第4固定位置54b位于第2刀輥IOb的下方。第4固定位置54b位于比第3固定位置5 水平方向更外側的HX上。第4刮刀 40b在第4固定位置54b上比第3刮刀30b更遠離第2刀輥10b。第4刮刀40b的第4鏟 齒42b —側經第2通過孔35b,從第3刮刀30b的第2刀輥IOb的相反側向第2刀輥IOb側 延伸。第4刮刀40b通過位于第2通過孔3 上的水平方向外側HX的邊緣近旁的位置。接下來,對隔斷部件100進行說明。隔斷部件100用于以規定寬度(量)來切斷 面線3,其中,上述面線3為由兩個刀輥10a、10b切出并分別由刮刀30a、40a、30b和40b鏟 出的面線。詳細說明如圖10所示,隔斷部件100包括平行排列的多個隔斷板110、與多個隔斷 板110相連接的連接部件120和將連接部件120固定到筐體50處的隔斷固定部件130。通過隔斷固定部件130將隔斷部件100固定到筐體50上。如圖11所示,多個隔 斷板110,以與兩個旋轉軸C1、C2垂直相交的方式排列。這樣,可以利用多個隔斷板110,將 筐體50的下部空間,尤其是各刮刀30a、40a、30b和40b下部的空間沿兩個旋轉軸C1、C2隔斷為多個空間150配列。通過適當設置多個隔斷板110的間隔等,可以將由刮刀鏟出的面線3隔斷為規定 的寬度(量)。接下來,利用圖12對切面裝置1的操作進行說明。如圖12所示,投入到切面裝置1上的第1刀輥IOa和第2刀輥IOb的嚙合位置10 中的面帶2在嚙合位置10處被切斷,形成多個生面線3。被切斷后所形成的多個生面線3嵌入(擠壓到)到第1刀輥IOa上的多個第1嵌 入部16a和第2刀輥IOb上的多個第2嵌入部16b中。將多個生面線3嵌入到第1嵌入部16a的第1刀輥10a,以第1旋轉軸Cl為中心 向第1旋轉方向Rl旋轉。一部分與第1刀輥IOa —同旋轉移動的生面線3,首先由第1刮 刀30a鏟出。由第1刮刀30a鏟出的生面線3,幾乎垂直下落,經由第1刮刀30a和第3刮 刀30b之間,下落到輸送裝置500上。之后,與第1刀輥IOa進一步一同旋轉移動的剩余的生面線3,由第2刮刀40a鏟 出。由第2刮刀40a鏟出的生面線3,幾乎垂直下落,經由第1刮刀30a的第1通過孔35a, 下落到輸送裝置500上。另一方面,將多個生面線3嵌入到第2嵌入部16b的第2刀輥10b,以第2旋轉軸 C2為中心向第2旋轉方向R2旋轉。一部分與第2刀輥IOb —同旋轉移動的生面線3,首先 由第3刮刀30b鏟出。由第3刮刀30b鏟出的生面線3,幾乎垂直下落,經由第1刮刀30a 和第3刮刀30b之間,下落到輸送裝置500上。之后,與第2刀輥IOb進一步一同旋轉移動的剩余的生面線3,被第4刮刀40b鏟 出。被第4刮刀40b鏟出的生面線3,幾乎垂直下落,經由第3刮刀30b的第2通過孔35a, 下落到輸送裝置500上。由切面裝置1形成的多個生面線3,被切出到輸送裝置500中的后述傳送帶510 上。在本實施例中,由第1刮刀30a、第2刮刀40a、第3刮刀30b和第4刮刀40b分別鏟出 的生面線3,按照鏟出的順序,從下側開始形成層并承載在傳送帶510上,大概堆疊為4層并 輸送。切出的多個生面線3,隨著傳送帶510的移動,輸送到后續工序。在實施例1中的切面裝置1切出面線的工序之前和之后,可適當設置其他工序。在前工序可例舉壓延面團形成面帶的面帶形成工序。在后工序可例舉生面線的蒸煮工序、蒸煮面線后的冷卻工序、面線的拉伸工序、面 線長度的切割工序、面的干燥工序和面的包裝工序等。根據實施例1的切面裝置,可例舉達到如下效果。在實施例1的切面裝置1中,第1刮刀30a的第1固定裝置53a相對于第2鏟齒 42a的第2齒端44a,位于水平方向外側HX上,同時第3刮刀30b的第3固定位置5 相對 于第4鏟齒42b的第4齒端44b位于水平方向外側的HX上。因此,可以抑制面線之間的粘連和鏟齒的破損。另外,與專利文獻3中所記載的裝 置相比,例如,由刮刀從刀輥處鏟出、落下的面線掛落在刀輥之間的嚙合位置附近的刮刀或 其固定位置上,從而導致切出的面線不能下落到用于輸送的傳送帶上。實施例1的切面裝 置可以抑制上述切出的面線不能下落到用于輸送的傳送帶上等故障。
此外,在實施例1里的切面裝置1中,第1刮刀30a包括第1通過孔35a。而第3 刮刀30b包括第2通過孔35b。因此,可以使由第2刮刀40a的多個第2鏟齒4 分別從多 個第1嵌入部16a鏟出并落下的生面線3,通過第1刮刀30a的下方。另外,可以使由第4 刮刀40b的多個第4鏟齒42b分別從多個第2嵌入部16b鏟出并落下的生面線3,通過第3 刮刀的下方。另外,在實施例1中的切面裝置1中,第2刮刀40a通過第1通過孔3 與第1刮 刀30a交叉,第4刮刀40b通過第2通過孔35b與第3刮刀30b交叉。由于刮刀的齒端插 入到刀輥上的接線和齒端所形成的角度(接觸角)等的影響,使齒端的磨損較大,因此,可 以在不拆下替換頻率低的第1刮刀30a和第3刮刀30b的情況下,對替換頻率高的第2刮 刀40a、第4刮刀40b進行替換,從而可以提高刮刀替換相關維修作業的效率。以下,對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進行說明。對其他實施例的說明,主要側重于與實 施例1的不同點,對與實施例1相同的構造,附上相同的符號或加上規定的數字的符號,而 詳細說明則予以省略。在后述的實施例2 實施例4中,加上的數字分別為“200”、“300” 和“400”。例如,相對于實施例1中的“第1刮刀30a”,在第2實施例中表示為“第1刮刀 230a”對實施例1所進行的說明可適用在其他實施例中沒有進行特別說明的地方。而 且,在其他實施例中,也起到和實施例1同樣的效果。〈實施例2>下面,對實施例2進行說明。圖13A為在實施例2中第1刮刀230a和第2刮刀 240a的底面圖。圖13B為圖13A的部分放大圖。如圖13A和圖1 所示,實施例2中的切面裝置同實施例1中的切面裝置1相比, 主要差異在配置于1個第1通過孔23 上的第2刮刀MOa的數目不同。具體為,在實施例2中,在1個第1刮刀230a上設置有1個第1通過孔23fe。因 此,第1刮刀230a不包含有實施例1中的梁狀片38a。另外,第1刮刀230a不包含有對應 梁狀片38a所設置的第2齒群37a。在實施例2中的第1通過孔23 的長度,可以例舉約為實施例1中的第1通過孔 35a長度的3倍。在第2實施例中,對1個第1刮刀230a的第1通過孔23 配置3個第2 刮刀MOa。3個第2刮刀MOa實質上在第1旋轉軸Cl的軸方向上為無間隙排列。像這樣,在實施例2中,由于3個第2刮刀MOa實質上在第1旋轉軸Cl的軸方向 上為無間隙排列,因此沒有必要像實施例1那樣在對應梁狀片38a的位置上設置由第1鏟 齒3 和第1清掃齒33a交互排列所形成的第2齒群37a。由此,同容易在第2齒群37a上 發生面線粘連的實施例1相比,可以抑制面線粘連的發生。另外,由于對1個第1刮刀230a上的第1通過孔23 配置3個第2刮刀240a,例 如,當有1個第2刮刀MOa破損時,只替換一個上述破損的第2刮刀MOa就足夠了,可以 有效地替換第2刮刀MOa。〈實施例3>下面,對實施例3進行說明。圖14A為實施例3中的第1刮刀330a和第2刮刀 340a的底面圖。圖14B為圖14A的部分放大圖。如圖14A和圖14B所示,實施例3中的切面裝置與實施例2中的切面裝置相比主要區別點為在1個第1刮刀330a上設置有1個第1通過孔33 ,在1個第1通過孔33 上設置有1個第2刮刀340a。具體為,在實施例3中,與實施例2相同,在1個第1刮刀330a上也設置有1個第 1通過孔33fe。而且,在實施例3中的第1通過孔33 的長度,可以例舉約為實施例1中 的第1通過孔35a的長度的3倍。另一方面,在實施例3中,對1個第1刮刀330a的第1通過孔33 貫通1個第2 刮刀340a。在實施例3中第2刮刀340a的長度,可以例舉約為實施例1中第2刮刀40a的 長度的3倍。根據實施例3可以控制刮刀的個數。〈實施例4>下面,對實施例4進行說明。圖15為實施例4中切面裝置401的結構截面圖,圖 16為實施例4的切面裝置401切出多個生面線3的狀態示意圖。如圖15所示,實施例4中的切面裝置401同實施例1中的切面裝置1相比主要區 別點為第2刮刀440a沒有貫通第1刮刀430a上的第1通過孔43 ,同時,第4刮刀440b 沒有貫通第3刮刀430b上的第2通過孔43 。詳細地說,第2固定位置45 相對于第1固定位置453a位于水平方向外側HX上。 第2刮刀440a,在第2固定位置45 上相對于第1刮刀430a更鄰近第1刀輥410a。因此, 第2刮刀440a即便沒有貫通第1刮刀430a上的第1通過孔43 ,仍然比第1刮刀430a更 位于第1刀輥410a的一側。同樣,第4固定位置454b,相對于第3固定位置45 位于水平方向外側HX上。第 4刮刀440b相對于在第4固定位置454b上的第3刮刀430b更鄰近第2刀輥410b。因此, 第4刮刀440b即便沒有貫通第3刮刀430b上的第2通過孔43 ,仍比第3刮刀430b更位 于第2刀輥410b的一側。詳細的說,在實施例4中,在第1刮刀430a上的第1通過孔43 僅僅是為了使由 第2刮刀440a的多個第2鏟齒44 從多個第1嵌入部416a分別鏟出、落下的生面線3通 過第1刮刀430a的下方而設置的。同樣的,在第3刮刀430b上的第2通過孔43 僅僅是 為了使由第4刮刀440b的多個第2鏟齒442b從多個第2嵌入部416b分別鏟出、落下的生 面線3通過第3刮刀430b的下方而設置的。如圖16所示,實施例4中的切面裝置401除了第1刮刀430a和第2刮刀440a的 配置關系以及第3刮刀430b和第4刮刀440b的配置關系上有不同點之外,與實施例1中 的切面裝置1進行同樣的操作。此處不再詳述。上述各實施例中的切面裝置為面線切斷面呈微圓形的圓刀類型裝置,但不限于 此。本發明中的切面裝置,也可以適用斷面呈四角形的角刀類型、廚刀類型以及其他類型的
直ο下面,根據圖17A和圖17B,對刀輥為角刀類型情況進行簡單說明。圖17A為角刀 刀輥的第1刮刀630a中的第1鏟齒63 的配置示意圖。圖17B為角刀刀輥的第2刮刀 640a中的第2鏟齒64 的配置示意圖。如圖17A和圖17B所示,在角齒類型的刀輥610a上,斷面矩形的凸起部(山峰部) 和凹陷部(溝槽部)在旋轉軸(圖中未示出)方向上交替連續形成。在角齒類型的切面裝
14置中,與上述的實施例1中的切面裝置1 (圓刀類型)上的擠壓部15a(包括細槽)相當的 部分為凸起部615a,而與嵌入部(包括粗槽)16a相當的部分為凹陷部616a。在角刀類型的情況下,擠壓部不包括圓刀類型上的細槽。因此,各刮刀不包括細槽 部上的清掃齒,而只包括鏟齒63 和64加。另外,與刀輥610a上的旋轉軸垂直方向上的斷面,與圓刀類型的切面裝置1的圖 1所示的斷面幾乎相同。與圓刀類型的切面裝置相同,角齒類型的切面裝置中,第1刀輥和第2刀輥在嚙合 位置進行咬合的同時,擠壓部(突起部615a)將薄面帶擠壓到另一側刀輥的嵌入部(凹陷 部616a)中,切斷為線狀形成面線。擠壓到嵌入部(凹陷部616a)中的面帶(面線),分別 通過第1刀輥610a配置的第1刮刀630a、第2刮刀640a和第2刀輥配置的第3刮刀、第4 刮刀的鏟齒鏟出并切斷。第1刮刀630a的鏟齒63 在第1旋轉軸的(圖中未示出)的方向上每隔一個插 入配置到第1刀輥610a上的嵌入部(凹陷部616a)中。另外,第2刮刀640a的鏟齒64 被配置插入到沒有插入鏟齒63 的嵌入部(凹陷部616a)中。通過第1刮刀630a和第2 刮刀630b配置為如上所述的方式,隨同第1刀輥610a的旋轉,面線按照第1刮刀630a、第 2刮刀640a的順序分別由鏟齒63 和64 鏟出,并被切分。在第2刀輥上,面線同樣通過 第3刮刀和第4刮刀被切分。之后的過程與上述圓刀的情況是相同的。此外,與圓刀的例子相同,第2刮刀640a(第4刮刀)的鏟齒64 既可為插入到 全部嵌入部(凹陷部616a)的構造(具有圖17B中的點線所表示的鏟齒的構造),也可為具 有清掃用的刀齒構造,其中,該清掃用的刀齒用于清掃已經由第1刮刀630a鏟出后的嵌入 部(凹陷部616a)。本發明中的切面裝置,尤其對制作容易粘連、強度粘連的蒸面或將蒸面干燥后而 制得的方便面時效果最為明顯,也可以用于制作其他的適當面類。例如,制作生面時如果撲 面不充足也會粘連,制作熟面時,輸送連續的面線同時煮面的時候,也容易看到相鄰面線相 互粘連的情形。上述的情況,使用本發明的切面裝置也是有效果的。另外,在上述的實施例1中,第1刀輥IOa被配置于輸送裝置500的下流一側,而第 2刀輥IOb被配置于輸送裝置500的上流一側,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為第1刀輥IOa 被配置于輸送裝置500的上流一側,而第2刀輥IOb被配置于輸送裝置500的下流一側。此外,第1刀輥IOa和第2刀輥IOb在實施例1中為水平排列的,但不限于此。例 如,也可以設置為,連接兩個刀輥的旋轉軸的平面H相對于水平方向呈45度以下角度的傾 斜狀態的排列。此外,在上述的實施例1中,與第1刀輥IOa和第2刀輥IOb相對應,各個刮刀的位 置設置為在與兩個刀輥的旋轉軸垂直的平面上左右對稱,但是也可以設置為左右不對稱。 例如,可以將第1刮刀30a的齒端和第3刮刀30b的齒端以與嚙合位置10所形成不同角度 而配置。還可以將第2刮刀40a的齒端和第4刮刀40b的齒端以與嚙合位置10所形成不 同角度而配置。
權利要求
1. 一種切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筐體;第1刀輥,其能夠以第1旋轉軸為中心向第1旋轉方向旋轉,包括在圓周方向所形成的 多個第1擠壓部和在所述多個第1擠壓部之間分別形成的多個第1嵌入部;第2刀輥,設置為在嚙合位置上與所述第1刀輥相互咬合,以與所述第1旋轉軸平行的 第2旋轉軸為中心,能夠向與所述第1旋轉方向相反的第2旋轉方向旋轉,包括在圓周方向 所形成的多個第2擠壓部和在所述多個第2擠壓部之間分別形成的多個第2嵌入部;第1刮刀,在第1固定位置處被固定在所述筐體上,包括插入在所述多個第1嵌入部中 的多個第1鏟齒;第2刮刀,在第2固定位置處被固定在所述筐體上,包括在沒有插入所述多個第1鏟齒 的剩余第1嵌入部中插入的多個第2鏟齒,相對所述各第1鏟齒的第1齒端,各第2鏟齒的 第2齒端以第1旋轉軸為中心從所述嚙合位置在第1旋轉方向的下流一側進行設置;第3刮刀,在第3固定位置處被固定在所述筐體上,包括插入在所述多個第2嵌入部中 的多個第3鏟齒;第4刮刀,在第4固定位置處被固定在所述筐體上,包括在沒有插入所述多個第3鏟齒 的剩余第2嵌入部中插入的多個第4鏟齒,相對所述各第3鏟齒的第3齒端,各第4鏟齒的 第4齒端以第2旋轉軸為中心從所述嚙合位置在第2旋轉方向的下流一側進行設置;其中,所述第1刮刀包括第1通過孔,該第1通過孔用于使所述第2刮刀的多個第2鏟 齒分別從所述多個第1嵌入部鏟出、落下的面線在所述第1刮刀的下方一側通過;所述第3刮刀包括第2通過孔,該第2通過孔用于使所述第4刮刀的多個第4鏟齒分 別從所述多個第2嵌入部鏟出、落下的面線在所述第3刮刀的下方一側通過;在與所述第1旋轉軸和第2旋轉軸垂直相交的水平方向上,從所述嚙合位置離開的方 向為水平方向外側時,所述第1固定位置相對于所述第2鏟齒的第2齒端的位置,位于水平方向的更外側,所 述第3固定位置相對于所述第4鏟齒的第4齒端的位置,位于水平方向的更外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切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刮刀經由所述第1通過孔從與所 述第1刮刀上的第1刀輥的相反一側向第1刀輥一側持續延伸;所述第4刮刀經由所述第2通過孔從與所述第3刮刀上的第2刀輥的相反一側向第2 刀輥一側持續延伸。
3.如權利要求2所述切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固定位置相對于所述第1固定位 置位于水平方向外側;所述第4固定位置相對于所述第3固定位置位于水平方向外側。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切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刮刀,沿所述第1旋轉軸進 行排列,為多個;所述第1通過孔,與所述多個第2刮刀對應,沿所述第1旋轉軸設定,為多個,沿所述第 1旋轉軸相互鄰接的所述第1通過孔之間為非連續的; 所述第4刮刀,沿所述第2旋轉軸排列,為多個;所述第2通過孔,與所述多個第4刮刀對應,沿所述第2旋轉軸設定,為多個,沿所述第 2旋轉軸相互鄰接的所述第2通過孔之間為非連續的。
5.如權利要求1所述切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刮刀比所述第1刮刀更位于所述 第1刀輥一側;所述第4刮刀比所述第3刮刀更位于所述第2刀輥一側。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切面裝置,該切面裝置能夠抑制刮刀的鏟齒破損和在固定位置上掛有面線的問題。本發明包括筐體50、具有第1嵌入部16a的第1刀輥10a、具有第2嵌入部16b的第2刀輥10b、具有插入到第1嵌入部16a處的第1鏟齒32a并在第1固定位置53a處固定到筐體50上的第1刮刀30a,具有第2鏟齒42a的第2刮刀40a,具有第3鏟齒32b并在第2固定位置54a處固定到筐體50上的第3刮刀30b和具有第4鏟齒42b的第4刮刀40b,第1刮刀30a具有第1通過孔35a,第3刮刀30b具有第2通過孔35b。其中,第1固定位置53a比第2齒端44a的位置更位于外側HX上,第3固定位置53b比第4齒端44b的位置更位于外側HX上。
文檔編號A21C11/24GK102083318SQ20098000057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6日
發明者吉田邦彥, 宮崎佳文, 山屋多津男, 田中充 申請人:日清食品控股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