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炒茶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炒制綠茶的機械,一種炒茶機。
背景技術:
綠茶是我國重要的農產品,用茶樹的嫩葉炒制而成。傳統的炒制工藝是炒制者用手掌在加熱的圓形炒鍋中對茶葉進行翻炒。特別是龍井茶,其形狀為扁長形、要求平、直、緊、光滑,色澤綠翠、鮮艷。炒制時需用手掌反復進行貼、壓、捺、抖等操作,勞動強度大,效率很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能炒制龍井茶的機械,一種炒茶機。
這種炒茶機包括炒茶鍋、升鍋裝置、抄手裝置、主軸、機架、電機和傳動機構。炒茶鍋為長槽形,其下半部的橫截面成平滑的圓弧形,炒茶鍋下底的外壁上有電加熱板。抄手裝置包括一長條形的壓板和翻板。壓板的下表面成弧形,與炒茶鍋下半部內壁形狀相一致,壓板的上部連著兩根抄手連桿,抄手連桿的上端與主軸相固定。翻板與壓板相平行,翻板通過兩根翻板連桿與主軸相固定。翻板位于壓板前,翻板和壓板以主軸為中心成一定的夾角。炒茶鍋裝設在機架內,主軸位于炒茶鍋的中心,抄手裝置伸入炒茶鍋內。電機通過傳動機構與主軸相連。炒茶鍋的兩側壁外側的前部各有一個轉軸,炒茶鍋的兩側壁外側的后部各有一個升鍋軸。升鍋裝置包括三角塊、連桿、擺桿、擺桿軸、調節螺桿、螺紋套和手輪。炒茶鍋側壁上的轉軸擱在機架上。炒茶鍋能以轉軸為軸轉動,使炒茶鍋的后部上升或下降。機架的兩側各有一滑道,炒茶鍋上的升鍋軸位于機架上的滑道上方。三角塊、連桿和擺桿各有兩套,分別位于炒茶鍋的兩側。三角塊插入炒茶鍋上的升鍋軸與滑道之間。三角塊的前端通過連桿與擺桿的上端相連。擺桿的下端與擺桿軸相固定。螺紋套的前端通過一連接桿與一根擺桿的上端相連。調節螺桿的前端旋入螺紋套內。手輪與調節螺桿的后端相固定。
用這種炒茶機炒制茶葉時,可轉動手輪及與其相固定的螺桿,拉動螺紋套前進或后退,通過擺桿、擺桿軸及連桿的傳動,使兩個三角塊同步前進或后退,三角塊推動升鍋軸使炒茶鍋上升或下降,從而調節壓板與炒茶鍋壁之間的距離,以達到最佳的炒制效果。由于采用螺桿和螺紋套配合進行調節,屬于“無級調節”,既精細,又快速方便。
附圖1為炒茶機的正面視圖;
附圖2為圖1的左視圖;附圖3為圖1的A-A剖視圖;附圖4為炒茶鍋的結構圖;附圖5為升鍋裝置的結構圖;附圖6為抄手裝置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這種炒茶機包括炒茶鍋1、升鍋裝置、抄手裝置、主軸2、機架3、電機5和傳動機構4。如圖4所示,炒茶鍋為長槽形,其下半部的橫截面成平滑的圓弧形,炒茶鍋下底的外壁上有電加熱板6。如圖6所示,抄手裝置包括一長條形的壓板15和翻板17。壓板的下表面成與炒茶鍋下半部內壁形狀相一致的弧形,壓板的上部連著兩根抄手連桿16,抄手連桿的上端與主軸2相固定。翻板17與壓板15相平行。翻板17通過兩根翻板連桿18與主軸2相固定。翻板位于壓板前,翻板和壓板以主軸為中心成一定的夾角。如圖2和圖3所示,炒茶鍋1裝設在機架3內,主軸2位于炒茶鍋的中心,抄手裝置伸入炒茶鍋內。電機通過傳動機構與主軸相連。如圖2和圖4所示,炒茶鍋2的兩側壁外側的前部各有一個轉軸8,炒茶鍋的兩側壁外側的后部各有一個升鍋軸9。炒茶鍋側壁上的轉軸8擱在機架上,炒茶鍋能以轉軸為軸轉動,使炒茶鍋的后部上升或下降。機架的兩側各有一滑道11,炒茶鍋上的升鍋軸9位于機架上的滑道上方。如圖2和圖5所示,升鍋裝置包括三角塊10、連桿19、擺桿20、擺桿軸7、調節螺桿13、螺紋套14和手輪12。三角塊10、連桿19和擺桿20各有兩套,分別位于炒茶鍋1的兩側。三角塊10插入炒茶鍋1上的升鍋軸9與滑道11之間。三角塊10的前端通過連桿19與擺桿20的上端相連。擺桿的下端與擺桿軸7相固定。螺紋套14的前端通過連接桿21與一根擺桿的上端相連。調節螺桿13的前端旋入螺紋套14內。手輪12與調節螺桿13的后端相固定。
這種炒茶機中的炒茶鍋1用電加熱板6加熱,電機5通過傳動機構4帶動主軸2及其上面的抄手裝置轉動,轉動方向如圖3中的箭頭所示,壓板15和翻板17翻動鍋內的茶葉進行炒制。青葉放入時,炒茶鍋1應下降到最低位置。茶葉殺青熟后,再慢慢轉動手輪12,使螺桿13拉動螺紋套14前進,通過擺桿20、擺桿軸7及連桿19的傳動,使兩個三角塊10同步前進,從而推動升鍋軸9使炒茶鍋1慢慢上升,壓板15與炒茶鍋壁之間的距離逐漸減小,使茶葉均衡受壓。隨著茶葉的濕度減小慢慢加壓,逐漸加重壓力,直到茶葉成扁平、光滑并炒干。出盡茶葉后,退回手輪12,將炒茶鍋1下降到原位,再炒下一鍋。
如圖6所示,這種炒茶機的抄手裝置中的壓板15與抄手連桿16之間還可以用萬向軸承22相連。這樣的結構,在炒制過程中壓板15能以萬向軸承22為中心作一定角度的轉動,對茶葉的加壓動作就更與人手炒制的動作相似,炒制的效果就更好。
壓板15的弧形面上可貼上棉布,棉布內墊上棉氈,使弧形面表面有一定的彈性,更有利于茶葉的炒制。這種炒茶機還可以配上自動溫控儀對溫度進行自動控制。用這種炒茶機制得的龍井茶色澤綠翠、芽葉完整、外形扁平、手感光滑。
權利要求1.一種炒茶機,包括炒茶鍋(1)、升鍋裝置、抄手裝置、主軸(2)、機架(3)、電機(5)和傳動機構(4),炒茶鍋為長槽形,其下半部的橫截面成平滑的圓弧形,炒茶鍋下底的外壁上有電加熱板(6),抄手裝置包括一長條形的壓板(15)和翻板(17),壓板的下表面成弧形,與炒茶鍋下半部內壁形狀相一致,壓板的上部連著兩根抄手連桿(16),抄手連桿的上端與主軸相固定,翻板(17)與壓板(15)相平行,翻板通過兩根翻板連桿(18)與主軸(2)相固定,翻板位于壓板前,翻板和壓板以主軸為中心成一定的夾角,炒茶鍋裝設在機架內,主軸位于炒茶鍋的中心,抄手裝置伸入炒茶鍋內,電機通過傳動機構與主軸相連,其特征是所述的炒茶鍋的兩側壁外側的前部各有一個轉軸(8),炒茶鍋的兩側壁外側的后部各有一個升鍋軸(9),所述的升鍋裝置包括三角塊(10)、連桿(19)、擺桿(20)、擺桿軸(7)、調節螺桿(13)、螺紋套(14)和手輪(12),炒茶鍋側壁上的轉軸(8)擱在機架上,炒茶鍋能以轉軸為軸轉動,使炒茶鍋的后部上升或下降,機架的兩側各有一滑道(11),炒茶鍋上的升鍋軸(9)位于機架上的滑道上方,三角塊(10)、連桿(19)和擺桿(20)各有兩套,分別位于炒茶鍋(1)的兩側,三角塊(10)插入炒茶鍋上的升鍋軸(9)與滑道(11)之間,三角塊(10)的前端通過連桿(19)與擺桿(20)的上端相連,擺桿的下端與擺桿軸(7)相固定,螺紋套(14)的前端通過一連接桿(21)與一根擺桿的上端相連,調節螺桿(13)的前端旋入螺紋套(14)內,手輪(12)與調節螺桿(13)的后端相固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炒茶機,其特征是所述的抄手裝置中的壓板(15)與抄手連桿(16)之間用萬向軸承(22)相連。
專利摘要一種炒茶機,包括炒茶鍋(1)、升鍋裝置、抄手裝置、主軸(2)、機架(3)、電機(5)和傳動機構(4)。炒茶鍋的兩側壁外側的前部各有一個轉軸(8),后部各有一個升鍋軸(9),升鍋裝置包括三角塊(10)、連桿(19)、擺桿(20)、擺桿軸(7)、調節螺桿(13)、螺紋套(14)和手輪(12)。炒茶鍋上的升鍋軸(9)位于機架上的滑道上方,三角塊(10)插入升鍋軸(9)與滑道(11)之間。可轉動手輪(12)及與其相固定的螺桿(13)拉動螺紋套(14)前進或后退,通過傳動使三角塊前進或后退,推動升鍋軸使炒茶鍋上升或下降,調節壓板與炒茶鍋壁之間的距離,以達到最佳的炒制效果。調節既精細,又快速方便。
文檔編號A23F3/06GK2770375SQ20052003960
公開日2006年4月12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4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4日
發明者張新良 申請人:張新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