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針形綠茶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茶葉的加工技術,具體涉及一種針形綠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針形綠茶是一種傳統的名優產品,具有較高的飲用價值和欣賞價值。其加工的主要工序是殺青~做形~干燥,其中做形工序通常是用手工鍋炒,或用機械揉捻與手工鍋炒相結合的方法,基本能達到茶條細、緊、圓、直的要求。但是,用上述方法炒制的針形綠茶,雖然外形較好,但品質不穩定,如色澤往往較暗,滋味欠鮮爽,芽葉不完整,沖泡時茶葉很快沉入杯底,茶芽不能直立懸浮在杯中,欣賞價值不高,且做形功效低,加工成本高。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之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1、解決現在針形綠茶加工技術存在的茶葉色澤暗、滋味欠鮮爽、芽葉不完整、沖泡時茶芽不直立等問題。2、解決現有針形綠茶鍋炒做形功效低和品質不穩定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針形綠茶加工方法,其步驟如下1)鮮葉選擇選取中、小葉型適制綠茶的茶樹品種,采摘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的嫩梢;2)鮮葉處理在室溫下,在萎凋槽或萎凋架上適度萎凋,使鮮葉含水量下降到68~72%;3)殺青用滾筒連續殺青機殺青,溫度200~250℃,殺青時間為1~3分鐘,殺青葉含水量達到56~60%,殺青后立即攤涼散熱;4)簸揀回潮吹涼后的殺青葉及時進行簸揀,去除鱗片、魚葉、焦糊芽葉等雜物,之后,在室溫下攤晾回潮20~40分鐘;5)烘焙做形用平斗式烘干機進行烘焙做形,風溫70~80℃,時間10~15分鐘,每斗投葉0.5~0.7Kg;在烘焙的同時,用雙手不停地搓揉茶葉,手勢是兩掌心相對,來回搓揉,先輕后重,搓至茶芽緊圓不散,葉片緊卷成條,含水量降到38~42%為度;做形適度的茶葉,及時下烘攤晾20~30分鐘后進入下一道工序
6)整形用多功能機整形,鍋溫90~110℃,時間7~10分鐘;每隔2分鐘輕壓一次,每次輕壓時間0.5~1.0分鐘,最后2~3分鐘不加壓;整形至茶條細緊、挺直、光潤,含水量降到15~25%;7)簸揀回潮整形后的茶葉,再次簸揀回潮;先攤晾回潮30~40分鐘,然后用人工簸揀,去除碎片、茶末、茶梗等雜物;8)烘干用烘干機烘干,風溫80~90℃,時間10~20分鐘,并適時翻動,烘至含水量9~10%時下烘攤晾;9)精揀在攤晾過程中,用人工揀出雜物和不合格的茶條;10)提香用提香機,溫度60~70℃,時間20~25分鐘,烘至含水量5~5.5%即可。
本發明采用機械烘焙做形和機械整形取代現有的手工鍋炒做形工序,達到芽葉完整,沖泡時芽葉能直立杯中;尤其是增加鮮葉處理和提香工序,使色澤潤綠和香氣清高。
采用本發明方法干茶色澤翠綠,湯色明凈,滋味鮮爽,芽葉完整,茶芽直立杯中,上下起落,栩栩如生,可明顯提高茶葉的欣賞價值和飲用價值;可提高功效2~3倍,同時能使產品質量更穩定。
具體實施例方式
原料茶樹嫩梢,即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工藝流程鮮葉~鮮葉處理~殺青~簸揀回潮~烘焙做形~整形~簸揀回潮~烘干~精揀~提香~成品。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1)鮮葉選擇選取春季中、小葉型適制綠茶的優良茶樹品種,采摘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的嫩梢。
2)鮮葉處理在室內自然條件下,在萎凋槽或萎凋架上適度萎凋,使鮮葉含水量下降到68~72%即可。
3)殺青用滾筒連續殺青機殺青,溫度200~250℃,殺青葉含水量達到56~58%,殺青時間為2~3分鐘。殺青后立即用電風扇沖涼。
4)簸揀回潮吹涼后的殺青葉及時進行簸揀,去除鱗片、魚葉、焦糊芽葉等雜物,之后,在室溫下攤晾回潮20分鐘左右。
5)烘焙做形用平斗式烘干機進行烘焙做形,風溫70~80℃,時間10~15分鐘,每斗投葉0.5~0.7Kg;在烘焙的同時,用雙手不停地搓揉茶葉,手勢是兩掌心相對,來回搓揉,先輕后重,搓至茶芽緊圓不散,葉片緊卷成條,含水量降到38~42%為度。做形適度的茶葉,及時下烘攤晾20分鐘后進入下一道工序。
6)整形用6CMD-40/5型多功能機整形,鍋溫110℃,時間8~9分鐘;每隔2分鐘輕壓一次,每次輕壓時間0.5~1.0分鐘,最后2~3分鐘不加壓;整形至茶條細緊、挺直、光潤,含水量降到18~20%為適度。
7)簸揀回潮整形后的茶葉,再次簸揀回潮;先攤晾回潮30~40分鐘,然后用人工簸揀,去除碎片、茶末、茶梗等雜物。
8)烘干用941型烘干機烘干;風溫80~90℃,時間10~15分鐘,并適時翻動,烘至含水量10%時下烘攤晾。
9)精揀在攤晾過程中,用人工揀出雜物和不合格的茶條。
10)提香用提香機,溫度60~70℃,時間20~25分鐘,烘至含水量5~5.5%即可;11)包裝入庫。
本發明用于針形綠茶加工,能顯著提高產品質量,使其色澤翠綠,湯色嫩綠明凈,滋味鮮爽,香氣清高,葉底芽葉完整;在沖泡時,茶芽直立杯中,上下起落,栩栩如生,具有獨特的欣賞價值;提高加工效率2~3倍,降低加工成本約50%;克服現行針形綠茶加工方法造成的產品質量不穩定等問題。
權利要求
1.一種針形綠茶加工方法,其步驟如下1)鮮葉選擇選取中、小葉型適制綠茶的茶樹品種,采摘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的嫩梢;2)鮮葉處理在室溫下,在萎凋槽或萎凋架上適度萎凋,使鮮葉含水量下降到68~72%;3)殺青用滾筒連續殺青機殺青,溫度200~250℃,殺青葉含水量達到56~60%,殺青后立即攤涼散熱;4)簸揀回潮吹涼后的殺青葉及時進行簸揀,去除鱗片、魚葉、焦糊芽葉等雜物,之后,在室溫下攤晾回潮20~40分鐘;5)烘焙做形用平斗式烘干機進行烘焙做形,風溫70~80℃,時間10~15分鐘,每斗投葉0.5~0.7Kg;在烘焙的同時,用雙手不停地搓揉茶葉,手勢是兩掌心相對,來回搓揉,先輕后重,搓至茶芽緊圓不散,葉片緊卷成條,含水量降到38~42%為度;做形適度的茶葉,及時下烘攤晾20~30分鐘后進入下一道工序;6)整形用多功能機整形,鍋溫90~110℃,時間7~10分鐘;每隔2分鐘輕壓一次,每次輕壓時間0.5~1.0分鐘,最后2~3分鐘不加壓;整形至茶條細緊、挺直、光潤,含水量降到15~25%;7)簸揀回潮整形后的茶葉,再次簸揀回潮;先攤晾回潮30~40分鐘,然后用人工簸揀,去除碎片、茶末、茶梗等雜物;8)烘干用烘干機烘干,風溫80~90℃,時間10~20分鐘,并適時翻動,烘至含水量9~10%時下烘攤晾;9)精揀在攤晾過程中,用人工揀山雜物和不合格的茶條;10)提香用提香機,溫度60~70℃,時間20~25分鐘,烘至含水量5~5.5%即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形綠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殺青時間為1~3分鐘。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形綠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鍋溫為110℃,時間8~9分鐘;每隔2分鐘輕壓一次,每次輕壓時間0.5~1.0分鐘,最后2~3分鐘不加壓;整形至茶條細緊、挺直、光潤,含水量降到18~2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針形綠茶的加工方法,其步驟包括鮮葉~鮮葉處理~殺青~簸揀回潮~烘焙做形~整形~簸揀回潮~烘干~精揀~提香~成品。采用機械烘焙做形和機械整形取代現有的手工鍋炒做形工序,達到芽葉完整,沖泡時芽葉能直立杯中;尤其是增加鮮葉處理和提香工序,使色澤翠綠和香氣清高。采用本發明方法干茶色澤翠綠,湯色明凈,滋味鮮爽,芽葉完整,茶芽直立杯中,上下起落,栩栩如生,可明顯提高茶葉的欣賞價值和飲用價值;而且提高功效2~3倍,使產品質量更穩定。
文檔編號A23F3/06GK1413482SQ02133968
公開日2003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02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02年10月24日
發明者司輝清, 龐曉莉, 肖純, 田超文, 李章權 申請人:司輝清, 田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