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紅味肥腸方便粉絲及其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的是一種紅味肥腸方便粉絲及其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shù):
肥腸粉是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四川名小吃,一般由餐飲小吃店現(xiàn)制現(xiàn)賣,食用不方便。市場上出售的肥腸絲包括粉絲和調(diào)味包,但食用時無肥腸味。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麻、辣、鮮、香、食用方便,具有四川傳統(tǒng)特有肥腸風(fēng)味和滋味的紅味肥腸方便粉絲。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的紅味肥腸方便粉絲的加工工藝。
本發(fā)明紅味肥腸方便粉絲包括粉餅、醬包、油包、粉包、蔥豆包,按重量份醬包包括如下組分豬油 65~69郫縣豆瓣 12~16宜賓芽菜5~10香辛料粉 1.5~2.5食鹽5~7肥腸精膏 1.5~2.5豬肉精膏 1.5~2.5按重量份油包包括如下組分菜 油 28~30棕櫚油 42~46漢源紅花椒粉5~7八角粉0.8~1.2貴州朝天椒粉 14~16
牧馬二荊條辣椒粉 2.5~1.8食 鹽1.5~1.8辣椒辣紅素0.2~0.4按重量份粉包包括如下組分食 鹽 62~6 6味 精 14~1 8核肝酸0.7~0.9漢源紅花椒粉 2.1~2.4肉味素4.5~5.5海南白胡椒粉 1.5~2.5白砂糖 4~6豬肉香精4~6按重量份,蔥豆包包括如下組分炒黃豆 68~72胡蘿卜粒 19~21干香蔥片9~11上述的紅味肥腸方便粉絲中按重量份粉餅、醬包、油包、粉包、蔥豆包配比如下粉 餅 60~62醬 包 18~20油 包 6~8粉 包 6~8蔥豆包 5~7上述的紅味肥腸方便粉絲中按重量份粉餅、醬包、油包、粉包、蔥豆包配比如下粉 餅 61醬 包 19油 包 7粉 包 7蔥豆包 6上述的紅味肥腸方便粉絲中按重量份醬包包括如下組分豬油 67郫縣豆瓣 14
宜賓芽菜 7香辛料粉 2食鹽 6肥腸精膏 2豬肉精膏 2按重量份油包包括如下組分菜 油29棕櫚油44漢源紅花椒粉 6八角粉1貴州朝天椒粉 15牧馬二荊條辣椒粉 3食 鹽1.7辣椒辣紅素0.3按重量份粉包包括如下組分食 鹽64味 精16核肝酸0.8漢源紅花椒粉 2.2肉味素5海南白胡椒粉 2白砂糖5豬肉香精 5按重量份蔥豆包包括如下組分炒黃豆70胡蘿卜粒 20干香蔥片 10上述的紅味肥腸方便粉絲,按重量份粉餅、醬包、油包、粉包、蔥豆包配比如下粉 餅 60~62醬 包 18~20油 包 6~8粉 包 6~8
蔥豆包5~7上述的紅味肥腸方便粉絲,按重量份粉餅、醬包、油包、粉包、蔥豆包配比如下粉 餅 61醬 包 19油 包 7粉 包 7蔥豆包 6本發(fā)明紅味肥腸方便粉絲的加工工藝中醬包的加工工藝如下①,配料按配方配料;②,將豬油升溫至至少120℃,加入芽菜粒,炒拌均勻,待部分菜粒浮于油面時,加豆瓣粒;③,熬至豆瓣發(fā)亮、無結(jié)塊、無焦化時放入食鹽、五香粉、炒拌均勻,熬制至少105℃時起鍋;④,加入肥腸精膏,豬肉香精,攪拌均勻;⑤冷卻、包裝;油包的加工工藝是①,配料按配方配料;②,將菜油升溫至200~400℃,待油面泡沫徹底消失,加入棕櫚油;③,油溫升至155℃后加入辣椒粉中,邊加入邊攪拌,攪拌至無結(jié)塊、無焦化;④,溫度降至100℃以下加入辣椒辣紅素,攪拌均勻,包裝;粉包的加工工藝是滅菌、干燥、空氣相對濕度≤60%環(huán)境下按配方配料,包裝即可。
粉包的加工工藝是按配方配料、混合、攪拌過篩、靜置熟化、包裝即可。
蔥豆包的制備工藝是按配方配料、混合,包裝即可。
將粉餅、醬包、油包、粉包、蔥豆包在清潔區(qū)條件下裝袋即得紅味肥腸方便粉絲。
本發(fā)明選用了貴州的朝天椒,牧馬二荊條、漢源紅花椒、郫縣豆瓣、宜賓芽菜等具有特色的原料以及濃郁肥腸香味和滋味的肥腸抽出物,故而具有四川傳統(tǒng)的麻、辣、酸、香及特有肥腸風(fēng)味和滋味,食用方便。
本發(fā)明加工工藝可采用現(xiàn)代食品工程技術(shù)一微波干燥對粉絲的干制,大大降低了廢品的數(shù)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生產(chǎn)成本,同時使其生產(chǎn)出的粉絲晶瑩剔透,不渾湯,不斷條、不粘牙,生產(chǎn)出的紅味肥腸方便粉絲有其獨特的香味和滋味。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按重量份紅味肥腸方便粉絲中粉餅、醬包、油包、粉包、蔥豆包配比如下粉 餅 61醬 包 19油 包 7粉 包 7蔥豆包 6按重量份,粉餅包括如下組分紅 薯 6馬鈴薯 4按重量份醬包包括如下組分豬油 67郫縣豆瓣 14宜賓芽菜 7香辛料粉 2食鹽 6肥腸精膏 2豬肉精膏 2按重量份油包包括如下組分菜 油 29棕櫚油 44漢源紅花椒粉 6八角粉 1貴州朝天椒粉 15牧馬二荊條辣椒粉 3食 鹽 1.7辣椒辣紅素 0.3按重量份粉包包括如下組分
食 鹽 64味 精 16核肝酸 0.8漢源紅花椒粉2.2肉味素 5海南白胡椒粉2白砂糖 5豬肉香精5按重量份蔥豆包包括如下組分炒黃豆 70胡蘿卜粒20干香蔥片10粉餅的加工工藝是沿用的已有工藝,即按配方配料→制漿→瀝干→毛淀粉→精制→淀粉→打芡→加水?dāng)嚢琛旎山z→態(tài)化→松絲→洗粉→脫水→預(yù)烘→對粉絲微波干燥→干制→粉餅。
醬包的加工工藝是①,配料按配方配料;②,將豬油升溫至120℃,加入芽菜粒,炒拌均勻,待部分菜粒浮于油面時,加豆瓣粒;③,熬至豆瓣發(fā)亮、無結(jié)塊、無焦化時放入食鹽、五香粉、炒拌均勻,熬制至少105℃時起鍋;④,加入肥腸精膏、豬肉香精,攪拌均勻;⑤冷卻、包裝;油包的加工工藝是①,配料按配方配料;②,將菜油升溫至300℃,待油面泡沫徹底消失,加入棕櫚油;③,油溫升至155℃后加入辣椒粉中,邊加入邊攪拌,攪拌至無結(jié)塊、無焦化;④,溫度降至100℃以下加入辣椒辣紅素,攪拌均勻,包裝;粉包的加工工藝是滅菌、干燥、空氣相對濕度≤50%環(huán)境下按配方配料,包裝即可。
粉包的加工藝是按配方配料、混合、攪拌過篩、靜置熟化、包裝即可。
蔥豆包的制備工藝是按配方配料、混合,包裝即可。
將粉餅、醬包、油包、粉包、蔥豆包在清潔區(qū)條件下裝袋即得紅味肥腸方便粉絲。
實施例2本實施例2中粉餅、醬包、油包、粉包、蔥豆包的配比與實施例1同。
本實施例2中粉餅的配方同實施例1。
按重量份醬包包括如下組分豬油 66郫縣豆瓣 12宜賓芽菜 5香辛料粉 1.5食鹽 5肥腸精膏 1.5豬肉精膏 1.5按重量份油包包括如下組分菜 油 28棕櫚油 42漢源紅花椒粉 5八角粉 0.8貴州朝天椒粉 14牧馬二荊條粉 2.5食 鹽 1.6辣椒辣紅素 0.2按重量份粉包包括如下組分食 鹽 62味 精 14核肝酸 0.7漢源紅花椒粉 2.1肉味素 4.5海南白胡椒粉 1.5白砂糖 4豬肉香精 4
按重量份蔥豆包包括如下組分炒黃豆 68胡蘿卜粒 19干香蔥片 9本實施例2的加工工藝與實施例1同。
實施例3本實施例3中粉餅、醬包、油包、粉包、蔥豆包配比與實施例1同。
本實施例3粉餅的配方與實施例1同。
按重量份醬包包括如下組分豬油 69郫縣豆瓣 16宜賓芽菜 10香辛料粉 2.5食鹽 7肥腸精膏 2.5豬肉精膏 2.5按重量份油包包括如下組分菜 油 30棕櫚油 46漢源紅花椒粉 7八角粉 1.2貴州朝天椒粉 16牧馬二荊條辣椒粉 3.5食 鹽 1.8辣椒辣紅素 0.4按重量份粉包包括如下組分食 鹽 66味 精 18核肝酸 0.9漢源紅花椒粉 2.4肉味素 5.5海南白胡椒粉 2.5白砂糖 6
豬肉香精 6按重量份蔥豆包包括如下組分炒黃豆 72胡蘿卜粒 21干香蔥片 11本實施例3的加工工藝與實施例1同。
權(quán)利要求
1.紅味肥腸方便粉絲,包括粉餅,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醬包、油包、粉包、蔥豆包,按重量份醬包包括如下組分豬油 65~69郫縣豆瓣 12~16宜賓芽菜 5~10香辛料粉1.5~2.5食鹽 5~7肥腸精膏1.5~2.5豬肉精膏1.5~2.5按重量份油包包括如下組分菜 油 28~30棕櫚油 42~46漢源紅花椒粉 5~7八角粉 0.8~1.2貴州朝天椒粉 14~16牧馬二荊條辣椒粉2.5~3.5食 鹽 1.6~1.8辣椒辣紅素 0.2~0.4按重量份粉包包括如下組分食 鹽 62~66味 精 14~18核肝酸 0.7~0.9漢源紅花椒粉2.1~2.4肉味素 4.5~5.5海南白胡椒粉1.5~2.5白砂糖4~6豬肉香精 4~6按重量份蔥豆包包括如下組分炒黃豆 68~72胡蘿卜粒 19~21干香蔥片 9~11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紅味肥腸方便粉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醬包包括如下組分豬油 67郫縣豆瓣 14宜賓芽菜 7香辛料粉 2食鹽 6肥腸精膏 2豬肉精膏 2按重量份油包包括如下組分菜 油29棕櫚油44漢源紅花椒粉 6八角粉1貴州朝天椒粉 15牧馬二荊條辣椒粉 3食 鹽1.7辣椒辣紅素0.3按重量份粉包包括如下組分食 鹽64味 精16核肝酸0.8漢源紅花椒粉 2.2肉味素5海南白胡椒粉 2白砂糖5豬肉香精 5按重量份蔥豆包包括如下組分炒黃豆70胡蘿卜粒 20干香蔥片 10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紅味肥腸方便粉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粉餅、醬包、油包、粉包、蔥豆包配比如下粉 餅60~62醬 包18~20油 包 6~8粉 包 6~8蔥豆包 5~7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紅味肥腸方便粉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粉餅、醬包、油包、粉包、蔥豆包配比如下粉 餅61醬 包19油 包7粉 包7蔥豆包6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紅味肥腸方便粉絲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醬包的加工工藝是①,配料按配方配料;②,將豬油升溫至至少120℃,加入芽菜粒,炒拌均勻,待部分菜粒浮于油面時,加豆瓣粒;③,熬至豆瓣發(fā)亮、無結(jié)塊、無焦化時放入食鹽、香辛料粉、炒拌均勻,熬制至少105℃時起鍋;④,加入肥腸精膏,豬肉香精,攪拌均勻;⑤冷卻、包裝;油包的加工工藝是①,配料按配方配料;②,將菜油升溫至200~400℃,待油面泡沫徹底消失,加入棕櫚油;③,油溫升至155℃后加入辣椒粉中,邊加入邊攪拌,攪拌至無結(jié)塊、無焦化;④,溫度降至100℃以下加入辣椒辣紅素,攪拌均勻,包裝;粉包的加工工藝是在滅菌、干燥、空氣相對濕度≤60%環(huán)境下按配方配料,包裝即可。粉包的加工藝是按配方配料、混合、攪拌過篩、靜置熟化、包裝即可。蔥豆包的制備工藝是按配方配料、混合,包裝即可。將粉餅、醬包、油包、粉包、蔥豆包在清潔區(qū)條件下裝袋即得紅味肥腸方便粉絲。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紅味肥腸方便粉絲。包括粉餅、由豬油、郫縣豆瓣、宜賓芽菜、香辛料粉、食鹽、肥腸精膏、豬油精膏組成的醬包,由菜油、棕櫚油、漢源紅花椒粉、八角粉、貴州朝天椒粉、牧馬二荊條辣椒粉、辣椒辣紅素組成的油包,由食鹽、味精、核肝酸、漢源紅花椒粉、肉味素、海南白胡椒粉、白砂糖、豬肉香精組成的粉包,由炒黃豆、胡蘿卜粒、干香蔥片組成的蔥豆包。本發(fā)明還提供了紅味肥腸方便粉絲的加工工藝。本發(fā)明紅味肥腸方便粉絲麻、辣、鮮、香,食用方便、具有四川傳統(tǒng)特有肥腸風(fēng)味和滋味。
文檔編號A23L1/16GK1394523SQ0213358
公開日2003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02年8月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2年8月6日
發(fā)明者陳朝暉 申請人:陳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