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綠藻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藻類,特別涉及一種綠藻加工工藝。
本發明的目的可經如下方案來現實。
綠藻加工工藝,其要點在于,具有如下依次進行的步驟1、提供一種綠藻作為原料,2、將原料粗清洗、切碎,3、將切碎后的原料在pH值為7~7.5的水中清洗,4、將清洗后的藻體脫水處理,5、干燥藻體,6、冷卻并去除殘余的雜質后備用。
為了保持綠藻的原有綠色(顯色成份葉綠素),以保證產品的外觀品質,需要在工藝進行過程中進行護色。正常情況下綠色植物在酸性條件下,葉綠素進行化學反應失去鎂,從而令原有鮮綠色轉變成暗綠色,色澤差,因而本發明在堿性條件下清洗藻體,將水溶液的pH值調節為7~7.5,呈弱堿性,可以防止葉綠素失去分子中的鎂,因此具有很好的去除腥味及護綠的效果。
綠藻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醫療保健價值,其主要營養素綠藻精是綠藻的珍貴成分,被稱為“綠藻成長促進因子”,能促進新陳代謝,健全生理功能,幫助人體更有效的利用營養素,有抗衰老、防幅射等功能。綠藻含有豐富的綠藻精、葉綠素、蛋白質、多糖以及碘、鈣、鐵、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A、B1、B2、C等。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如下方式來實現干燥藻體分第一次干燥和第二次干燥,第一次干燥與第二次干燥采用不同的溫度。
常規技術中的干燥一般都為一次干燥,但經一次干燥后的產品色澤差,而本發明采用二次干燥第一次干燥和第二次干燥,第一次干燥與第二次干燥采用不同的溫度,這樣,通過第一次干燥與第二次干燥所產生溫差可以達到理想的除腥護綠的效果。
第二次干燥可以緊接著第一次干燥,也可以與第一次干燥存在間隔。
第二次干燥的溫度高于第一次干燥的溫度。
且它們之間的溫差為15℃~45℃。
經檢測結果表明,海苔生干品葉綠素含量為0.67%,而熟干品的葉綠素含量為1.65%,熟干品中葉綠素的含量明顯高很多。現有技術中常用漂燙來對熟的綠色食物進行護色,這種護色工藝雖然能進行較好的護色,卻令產品流失了很多營養物質。本發明采用第二次干燥溫度比第一次干燥的溫度高來保持葉綠素的含量,提高葉綠素的穩定性,其護色效果與熱燙的效果是一樣,并且成品的香味增強了,在儲存過程中與生干品效果一樣。
第二次干燥溫度比第一次干燥的溫度高不僅可以對產品進行護色,同時還有一意外收獲可有效去除藻體原有的腥味,且被稱為“綠藻成長促進因子”的綠藻精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持,用這種工藝生產出來的滸苔熟干品的綠藻精含量高達12.5%,生干品的綠藻精含量達9.2%,而現有技術中生產出來的綠藻精含量僅比5%多一些,可見本發明較之現有技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同時,因為第二次干燥溫度比第一次干燥的溫度高,使得綠藻的水分得到充分的蒸發,從而令綠藻在成品后水分可以控制在小于等于9%的范圍,一般可保存15個月以上。
本發明所述的采用二次干燥及第二次干燥溫度比第一次干燥的溫度高這些工藝條件可以適應綠藻的所有種類的加工,同時業內人員通過所學專業知識可以對本發明所述的綠藻的干燥溫度及干燥時間進行準確的設定。
本發明中將切碎后的原料在pH值為7~7.5的水中清洗的步驟可以具體為1、在容器中加入水及原料,2、用攪拌器攪拌,3、并保持水溶液中pH值為7~7.5,4、排出容器底部雜質后濾出藻體。
綠藻中的綠色來自于葉綠素,而葉綠素很不穩定,在酸性條件下,葉綠素分子中的鎂可被氫原子所取代,生成暗綠色至綠褐色的脫鎂葉綠素,色澤將起很大變化,本發明人通過不斷試驗,找到了一個可以非常好地保持葉綠素的加工工藝使綠藻在pH值為7~7.5的稀堿液進行漂洗,使葉綠素水解為顏色仍然為鮮綠色的葉綠酸(鹽)、葉綠醇及甲醇,而葉綠酸鹽為水溶性的,比較穩定,因而護綠效果極佳;同時,這種加工工藝還出乎意料地可以令綠藻去除原有腥味。
本發明清洗所用的水或為海水,或淡水。
本發明所述的綠藻或為石莼,或為滸苔,或為孔石莼。
石莼及滸苔屬于綠藻門的石莼目,俗稱海苔,我國的浙江、福建、廣東等東南沿海有豐富的資源。海苔是一種天然堿性食品,它可將多病的酸性體質調節為健康的弱堿性,激活體內活性細胞,延緩人體的衰老,并且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輔助療效,它還可以解毒和增強肝臟機能。
石莼及滸苔植物經此工藝制成干品后的主要成分是以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灰分及粗纖維為主,同時含有鉀、鈉、鉛、鎂、鎳、銅、鋅、鉬、氟、碘等各種元素和多種微生物,其中Va、V12、Vc含量等與其它藻類相比含量較高。
本發明較之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生產出來的產品色澤均勻碧綠,腥味淡,風味獨特,口感好,水分含量低,保存期長,綠藻精含量高。
實施例1綠藻加工工藝1、采用石莼作為原料石莼在海上采集后,應盡量在當地清凈海水中洗去附著物,以減輕進廠凈化負荷。
2、將原料粗清洗、切碎1)、用海水洗去石莼中的附著物,2)、提供一種離心式切菜機,3)、將石莼放入離心式切菜機中切碎,4)、令切碎后的石莼長度小于6cm,并收集之。
3、將切碎后的原料在pH值為7~7.5的水中清洗,1)海水洗菜,a.在容器中加入海水及切碎后的石莼,b.開動攪拌器攪拌30分鐘,c.同時調節海水的pH值為7~7.5,d.攪拌結束后,打開位于容器底部30公分高的閥門將上部的海藻和海水排放到漏篩中,濾出第一藻體,2)淡水洗菜,a.在容器中加入淡水及濾出的第一藻體,b.開動攪拌器攪拌5分鐘,c.攪拌結束后,打開位于容器底部30公分高的閥門將上部的海藻排放到尼龍袋中,4、然后在離心脫水中離心脫水3分鐘,5、干燥藻體1)第一次干燥令石莼在溫度為55~60℃的烘干機中進行干燥,2)第二次干燥選擇比第一次干燥溫度高25℃的溫度對石莼進行干燥。
6、冷卻并去除殘余的雜質后備用。
將脫腥后的石莼去除殘余肉眼可見雜草、貝殼等雜質后,用粉碎機粉碎成石莼粉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本實施例未述部分與現有技術相同。最佳實施例綠藻加工工藝1、采用新鮮滸苔作為原料2、干燥藻體,1)第一次干燥令石莼在溫度為50~55℃的烘干機中進行干燥,2)第二次干燥選擇比第一次干燥溫度高30℃的溫度對石莼進行干燥。
3、冷卻并去除殘余的雜質后備用。本實施例未述部分與實施例1相同。
權利要求
1.綠藻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依次進行的步驟1.1提供一種綠藻作為原料,1.2將原料粗清洗、切碎,1.3將切碎后的原料在pH值為7~7.5的水中清洗,1.4將清洗后的藻體脫水處理,1.5干燥藻體,1.6冷卻并去除殘余的雜質后備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藻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干燥藻體分第一次干燥和第二次干燥,第一次干燥與第二次干燥采用不同的溫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綠藻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第二次干燥的溫度高于第一次干燥的溫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綠藻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第二次干燥與第一次干燥的溫差為15℃~4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藻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將切碎后的原料在pH值為7~7.5的水中清洗的具體步驟為5.1在容器中加入水及原料,5.2用攪拌器攪拌,5.3并保持水溶液中pH值為7~7.5,5.4排出容器底部雜質后濾出藻體。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綠藻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水或為海水,或淡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藻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綠藻或為石莼,或為滸苔,或為孔石莼。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藻類,特別涉及一種綠藻加工工藝,其要點在于,具有如下依次進行的步驟:1.提供一種綠藻作為原料,2.將原料粗清洗、切碎,3.將切碎后的原料在pH值為7~7.5的水中清洗,4.將清洗后的藻體脫水處理,5.干燥藻體,6.冷卻并去除殘余的雜質后備用,經本工藝生產出來的產品色澤均勻碧綠,腥味淡,風味獨特,口感好,水分含量低,保存期長,綠藻精含量高。
文檔編號A23L3/40GK1385108SQ0211309
公開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02年5月30日
發明者陳燦坤 申請人:陳燦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