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草莓種植中的使用地膜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草莓種植中使用的地膜,在所述地膜上設有排狀分布的植株孔,相鄰排的間距為16~20cm;每排中相鄰植株孔的間距為16~20cm;相鄰排間的植株孔交錯設置。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地膜限定了種植孔的分布方式和相對距離,可在實際應用中規范草莓植株的種植間距,而且同傳統的地膜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地膜使用方便,可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專利說明】
—種草莓種植中的使用地膜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草莓種植中使用的專利地膜。
【背景技術】
[0002]北京地區草莓產業發展迅速,主要采用日光溫室設施種植,種植面積8000畝,年產草莓1500萬公斤,是京郊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也是都市型現代農業的重要支撐作物。
[0003]在草莓種植的過程中,若要得到充足光照,植株間需要有足夠的間距,但若間距過大,有可能造成土地的浪費,因此,保持適當的間距是保證草莓高產的因素之一。現有技術研究表明,草莓在日光溫室采用高壟種植模式的過程中,設置行距80?90厘米,溝寬25厘米,壟高30?40厘米,畦面寬40?50厘米。草莓采用雙行丁字形栽植,分別距離兩側壟邊10?15厘米,株距16?20厘米,小行距20厘米。這樣的株間距設置可使草莓的種植得到較高的產量,但是這在推廣的過程中存在各種問題,如農民的科學種植意識淡薄、渠道不夠暢通等,導致這種合理的植株間距無法在實際生產中廣泛地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4](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5]針對現有技術中草莓在種植的過程中植株間距的分布不夠合理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規范草莓植株間距的地膜。
[0006](二)技術方案
[0007]本實用新型所述地膜的上設有排狀分布的植株孔,相鄰排的間距為16?20cm,相鄰排中的植株孔交錯設置;每排中相鄰植株孔的間距為16?20cm。
[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地膜,其中一排的植株孔位于鄰排中相應兩相鄰植株孔的中間位置。這種位置設置可在有限的空間內使草莓最大限度地分散,接受充足的光照。
[0009]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地膜,所述植株孔的直徑為4?6cm,這種孔徑設置既可滿足草莓的生長需求,還不會因為孔徑過大而使地膜失去本身保溫保濕的作用。
[0010]本實用新型所述地膜,其厚度為0.02?0.03mm,同技術中常用的厚度0.008?0.01毫米的聚乙烯薄膜相比,這種厚度設置的地膜可重復使用,既可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保護生態環境。
[0011]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地膜的上表面為銀色或白色,底面為黑色。與現有技術中兩面均為黑色的地膜相比,上表面為銀色或白色可反射光照,促進草莓果實著色。
[0012]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地膜的材質為聚乙烯。
[0013]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地膜優選:寬度為1.0?1.6m;所述地膜在縱向設有兩排植株孔,分設于地膜縱向中心軸線的兩側,所述種植孔中心距所述中心軸線8?10cm,其中一排的植株孔位于另一排中相應兩相鄰植株孔的中間位置,所述植株孔的直徑為5cm,所述地膜的厚度為0.025mm,所述地膜的上表面為銀色或白色,底面為黑色,所述地膜的材質為聚乙稀。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地膜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6]I)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地膜限定了種植孔的分布方式和相對距離,可在實際應用中規范草莓植株的種植間距;
[0017]2)草莓在實際的種植中也需鋪設地膜,傳統的地膜上不設有植株孔,在實際的應用中,根據草莓的生長位置進行切口、掏苗,這個過程費時費力,完成50米X8米溫室內60壟草莓的鋪膜工作需要2個人4小時共計8工時,若完成相同的工作量,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地膜4個工時即可完成,可降低勞動成本。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地膜的平面圖
[0019]其中I為植株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21]實施例1
[0022]本實施例涉及一種草莓種植中使用的地膜,所述地膜上設有排狀分布的植株孔I,相鄰排的間距為16?20cm;每排中相鄰植株孔的間距為16?20cm;相鄰排間的植株孔交錯設置。
[0023]實施例2
[0024]本實施例涉及一種草莓種植中使用的地膜,同實施例1相比,其區別為:其中一排的植株孔位于鄰排中相應兩相鄰植株孔的中間位置;所述植株孔的直徑為4cm;其厚度為
0.02mm,所述地膜的上表面為銀色,底面為黑色,所述地膜的材質為聚乙烯。
[0025]實施例3
[0026]本實施例涉及一種草莓種植中使用的地膜,同實施例1相比,其區別為:在橫向上,其中一排的植株孔位于鄰排中相應兩相鄰植株孔的中間位置;所述植株孔的直徑6cm;其厚度為0.03mm,所述地膜的上表面為白色,底面為黑色,所述地膜的材質為聚乙烯。
[0027]實施例4
[0028]本實施例涉及一種草莓種植中作用的地膜,所述地膜的寬度為1.0?1.6m;所述地膜在縱向設有兩排植株孔,分設于地膜縱向中心軸線的兩側,所述種植孔中心距所述中心軸線8?1 cm,其中一排的植株孔位于另一排中相應兩相鄰植株孔的中間位置,所述植株孔的直徑為5cm,所述地膜的厚度為0.025mm,所述地膜的上表面為銀色或白色,底面為黑色,所述地膜的材質為聚乙烯。
[0029]實驗例I
[0030]本實驗例涉及實施例4所述地膜在實際生產中的一種應用方式,包括如下步驟:[0031 ] I)做畦:行距0.8?1.0米,畦面寬40-50厘米,畦高25-40厘米,溝寬25?30厘米。
[0032]2)定植:草莓定植在土壤或基質中,定植株距為16_20cm,行距為16_20cm。
[0033]3)鋪設地膜:草莓緩苗成活,進入顯蕾期時,鋪設寬度為1.5?1.6m的地膜,銀灰或白色面朝上。
[0034]實驗例2
[0035]本實驗例涉及實施例4所述地膜在實際生產中的一種應用方式:包括如下步驟:
[0036]I)做畦:高架基質栽培,行距90?120厘米,架高1.0-1.2米,畦面寬30?50厘米。
[0037]2)定植:草莓定植在土壤或基質中,定植株距為16_20cm,小行距為16_20cm。
[0038]3)鋪設地膜:草莓緩苗成活,進入顯蕾期時,鋪設寬為1.0米地膜,按照定植的株行距選擇地膜,銀灰或白色面朝上。
[0039]雖然,上文中已經用一般性說明、【具體實施方式】及試驗,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盡的描述,但在本實用新型基礎上,可以對之作一些修改或改進,這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于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草莓種植中使用的地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膜上設有排狀分布的植株孔,相鄰排的間距為16?20cm,相鄰排中的植株孔交錯設置;每排中相鄰植株孔的間距為16?20cm。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膜,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排的植株孔位于鄰排中兩相鄰植株孔的中間位置。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植株孔的直徑為4?6cm。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膜的厚度為0.02?0.03mm。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膜的上表面為銀色或白色,底面為黑色。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膜的材質為聚乙烯。7.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膜的寬度為1.0?1.6m;所述地膜在縱向設有兩排植株孔,分設于地膜縱向中心軸線的兩側,所述種植孔中心距所述中心軸線均為8?10cm,其中一排的植株孔位于另一排中相應兩相鄰植株孔的中間位置,所述植株孔的直徑為5cm,所述地膜的厚度為0.025mm,所述地膜的上表面為銀色或白色,底面為黑色,所述地膜的材質為聚乙烯。
【文檔編號】A01G13/02GK205511241SQ201620035350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4日
【發明人】宗靜, 劉寶文, 王瓊, 馬欣, 徐晨, 許永新, 商磊, 牟國興, 王俊英, 王克武, 郝國慶
【申請人】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