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食用菌菌棒發菌溫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用菌菌棒發菌溫室,骨架上由下至上依次設置有薄膜層、緊固帶和保溫層,保溫層連接有卷軸機,前墻的外側均勻地設置有若干固定環,在固定環中穿插有固定軸;后墻上均勻地布置有若干上部通風孔和下部通風孔,上部通風孔的外側設置有保溫隔離板,下部通風孔內部填充有巖棉;溫室上方設置有溫度調節裝置和濕度調節裝置,溫度調節裝置的空調出風總管連接有多個出風支管,出風支管外包裹有布袋,布袋上均布有與出風支管相對應的出風孔,濕度調節裝置為設置在出風支管之間的加濕管,加濕管上均布有細小的噴霧頭。本實用新型能夠嚴格控制菌棒發菌過程中所需的溫度、濕度和光照等條件,滿足發菌階段所需的通風換氣要求。
【專利說明】
一種食用菌菌棒發菌溫室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發菌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食用菌菌棒的發菌溫室。
【背景技術】
[0002]食用菌菌棒的發菌又稱“走菌”,指菌絲體在培養基物內生長、擴散的過程。在工業化生產時,菌棒的發菌過程必須在特定的生產環境下才能完成,需要嚴格控制發菌室的溫度、光照、濕度和空氣流通等。傳統的發菌室結構簡單,功能單一,生產成本高,不適于工業化生產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不足,提供一種工業化使用、多功能的食用菌菌棒發菌溫室。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食用菌菌棒發菌溫室,包括有前墻、后墻和頂部的骨架,骨架上由下至上依次設置有薄膜層、緊固帶和保溫層,保溫層連接有卷軸機,前墻的外側均勻地設置有若干固定環,在固定環中穿插有能夠固定緊固帶的固定軸;后墻上均勻地布置有若干上部通風孔和下部通風孔,上部通風孔的外側設置有保溫隔離板,下部通風孔內部填充有巖棉;所述溫室上方還設置有溫度調節裝置和濕度調節裝置,溫度調節裝置的空調出風總管連接有多個出風支管,出風支管外包裹有布袋,布袋的下面和兩側邊均布有與出風支管相對應的出風孔,濕度調節裝置為設置在出風支管之間的加濕管,加濕管上均布有細小的噴霧頭。
[0005]進一步地,前墻和后墻深入地下30?60cm。
[0006]更進一步地,前墻和后墻深入地下的部分外側設置有防水層。
[0007]更進一步地,后墻的側壁上還設置有加濕管。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的溫室,能夠嚴格控制菌棒發菌過程中所需的溫度、濕度和光照等條件,滿足發菌階段所需的通風換氣要求,為工業化生產中菌棒發菌程序提供了一種具備溫度、濕度、光照和通風調節功能的發菌溫室。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端面結構示意圖。
[0011 ]圖3是溫度調節裝置和濕度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標記:1、前墻,2、后墻,3、骨架,4、薄膜層,5、緊固帶,6、保溫層,7、卷軸機,8、固定環,9、固定軸,10、上部通風孔,11、下部通風孔,12、保溫隔離板,13、巖棉,14、溫度調節裝置,141、空調出風總管,142、出風支管,143、布袋,144、出風孔,15、濕度調節裝置,151、加濕管,152、噴霧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種食用菌菌棒發菌溫室包括有前墻1、后墻2和頂部的骨架3,骨架3上由下至上依次設置有薄膜層4、緊固帶5和保溫層6,保溫層6連接有卷軸機7。前墻I和后墻2深入地下40cm,深入地下的部分外側設置有防水層,能夠防止在雨水較多的季節通過地下滲流作用造成溫室濕度的改變,進而影響菌棒的發菌過程。前墻I的外側均勻地設置有若干固定環8,在固定環8中穿插有能夠固定緊固帶5的固定軸9。后墻2上均勻地布置有若干上部通風孔10和下部通風孔11,上部通風孔10的外側設置有保溫隔離板12,下部通風孔11內部填充有巖棉13。本實用新型設計的上部通風孔10和下部通風孔11能夠加速溫室內的空氣流動,滿足發菌階段所需的新鮮空氣要求,不需通風時通過保溫隔離板和巖棉的填充將溫室與外界空氣流通切斷即可。溫室上方還設置有溫度調節裝置14和濕度調節裝置15。溫度調節裝置14的空調出風總管141連接有多個出風支管142,出風支管142外包裹有布袋143,布袋143的下面和兩側邊均布有與出風支管142相對應的出風孔144。本實用新型的溫度調節裝置14能夠在控制溫度的同時,輕柔均勻地給溫室里的菌棒進行換氣,保證溫度和換氣的均衡性。濕度調節裝置15為設置在出風支管142之間的加濕管151,加濕管151上均布有細小的噴霧頭152。本實用新型的濕度調節裝置結合前墻和后墻的防水層能夠嚴格控制溫室的濕度,避免外界天氣及氣候對溫室的濕度造成影響。進一步地,后墻2的側壁上還設置有加濕管151,能夠進一步地控制溫室的濕度的均衡性。本實用新型能夠嚴格控制菌棒發菌過程中所需的溫度、濕度和光照等條件,滿足發菌階段所需的通風換氣要求,避免外界界天氣及氣候對發菌過程造成影響,適用于菌棒工業化大量生產。
[001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食用菌菌棒發菌溫室,包括有前墻(I)、后墻(2)和頂部的骨架(3),骨架(3)上由下至上依次設置有薄膜層(4)、緊固帶(5)和保溫層(6),保溫層(6)連接有卷軸機(7),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墻(I)的外側均勻地設置有若干固定環(8),在固定環(8)中穿插有能夠固定緊固帶(5)的固定軸(9);所述后墻(2)上均勻地布置有若干上部通風孔(10)和下部通風孔(11),上部通風孔(10)的外側設置有保溫隔離板(12),下部通風孔(11)內部填充有巖棉(13);所述溫室上方還設置有溫度調節裝置(14)和濕度調節裝置(15),溫度調節裝置(14)的空調出風總管(141)連接有多個出風支管(142),出風支管(142)外包裹有布袋(143),布袋(143)的下面和兩側邊均布有與出風支管(142)相對應的出風孔(144),濕度調節裝置(15)為設置在出風支管(142)之間的加濕管(151),加濕管(151)上均布有細小的噴霧頭(152)0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菌棒發菌溫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墻(I)和后墻(2)深入地下30~60cm。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食用菌菌棒發菌溫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墻(I)和后墻(2)深入地下的部分外側設置有防水層。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菌棒發菌溫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墻(2)的側壁上還設置有加濕管(151)。
【文檔編號】A01G1/04GK205511022SQ201620095470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日
【發明人】尹毅, 孫仁龍, 康利平
【申請人】山西康泰來農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