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立體式動植物培養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培養裝置,具體涉及到一種立體式動植物培養架。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人們不再只是滿足溫飽,更多的是陶冶情操,追求精神世界的滿足感,因此,人們習慣在房屋旁種植一些花草等,用花盆來栽培這些綠色植物,這種分散式的栽培方式效率低,不能形成較大的規模,而且占地空間較大,土地沒有被有效利用,再者,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無法回避的社會熱點,為了更好的解決食品安全隱患,更多的人選擇自己飼養家禽,但是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深入,城市人無法找到一個合適的養殖場所,綜合上述兩點,如果有一種培養裝置,既能栽植綠色植物又能飼養家禽,上述問題便可很好的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立體式動植物培養架,充分有效利用土地和空間。
[0004]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立體式動植物培養架,包括培養架以及營養箱,培養架包括植物培養層、網狀籠子及置物層;植物培養層上設有若干箱體,箱體內下端設有袋體,上端設有用于安裝若干噴頭的安裝板,袋體底部設有底蓋,底蓋與袋體形成封閉的用于將培養基封裝在袋體內的空間,袋體的種植面上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種植孔;網狀籠子的頂部設有用于安裝燈管的燈架,底部設有發酵床,培養架側邊設有連通營養箱的進水管,進水管與連通箱體進水口的通道連接;箱體的底部設有分別連接探針以及控制器的數據線,營養箱內設有連接進水管的水栗。
[0005]優選的,袋體的種植面為雙層面結構,外層面設置種植孔,里層面設置有與種植孔相對應的橫線開口。
[0006]優選的,袋體上設置有若干用于透水、透氣的小孔。
[0007]優選的,底蓋通過扣合、綁帶或拉鏈的方式與袋體形成封閉的空間。
[0008]優選的,底蓋一條邊與袋體縫合,另外三條邊設置有拉鏈,袋體上對應位置設有拉鏈。
[0009]優選的,箱體的底部設有凸出的底座,側面上端設有若干用于接合的凸條。
[0010]優選的,培養架用于放置箱體的空腔內底部設有用于安裝底座的凹槽,側面設有若干用于安裝凸條的孔槽。
[0011]優選的,燈管為涂布有納米光觸煤的LED或冷陰極燈管。
[0012]優選的,網狀籠子的上方設有電源開關及電源線。
[001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14]本實用新型通過立體式的上下分層布置,在一個培養架中既可栽植綠色植物,如花草、蔬菜等,綠色植物可陶冶個人情操,還可凈化空氣,還可養殖家禽,家禽產生的糞便又可返回給綠色植物作為有機肥料,資源充分有效利用,土地和空間也能夠更好的得到利用。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式動植物培養架的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箱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袋體的示意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袋體的種植面的示意圖;
[0019]其中,1、培養架;2、箱體;3、安裝板;4、噴頭;5、植物培養層;6、袋體;7、進水管;8、營養箱;9、水栗;10、底蓋;11、燈架;12、網狀籠子;13、燈管;14、發酵床;15、置物層;21、凸條;22、數據線;23、底座;24、進水口;61、種植孔;62、小孔;63、拉鏈;64、橫線開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
[0021]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提供了一種立體式動植物培養架,包括培養架I以及營養箱8,培養架I包括植物培養層5、網狀籠子12及置物層15;植物培養層5上設有若干箱體2,箱體2內下端設有袋體6,上端設有用于安裝若干噴頭4的安裝板3,袋體6底部設有底蓋10,底蓋10與袋體6形成封閉的用于將培養基封裝在袋體內的空間,袋體6的種植面上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種植孔61;網狀籠子12的頂部設有用于安裝燈管13的燈架11,底部設有發酵床14,培養架I側邊設有連通營養箱8的進水管7,進水管7與連通箱體進水口24的通道連接;箱體2的底部設有分別連接探針以及控制器的數據線22,營養箱8內設有連接進水管7的水栗9。
[0022]本實用新型的優化實施例,袋體6的種植面為雙層面結構,外層面設置種植孔61,里層面設置有與種植孔61相對應的橫線開口 64,袋體6上設置有若干用于透水、透氣的小孔62,底蓋10通過扣合、綁帶或拉鏈的方式與袋體6形成封閉的空間,底蓋10—條邊與袋體6縫合,另外三條邊設置有拉鏈63,袋體6上對應位置設有拉鏈。箱體2的底部設有凸出的底座23,側面上端設有若干用于接合的凸條21,培養架I用于放置箱體2的空腔內底部設有用于安裝底座23的凹槽,側面設有若干用于安裝凸條21的孔槽,燈管13為涂布有納米光觸煤的LED或冷陰極燈管,網狀籠子12的上方設有電源開關及電源線。
[0023]底蓋10為長方形,底蓋10的一邊與袋體6縫合,另外三條邊上設置有拉鏈63,另外三條邊可通過拉鏈63與袋體6閉合。袋體6上的種植面上設置有多個種植孔61。種植面優選為雙層面層結構,外層面層上設置種植孔61,里層面層設置有與種植孔61相對應的橫線開口 64。由于里層層面的橫線開口64的設置,能進一步地防止種植孔61的水土流失。袋體6上除了種植面以外的其他5個面上都設置有多個小孔62,用于排除多余的水和透氣。
[0024]該裝置的培養架I分為3層,從上到下依次為植物培養層5、網狀籠子12及置物層15;植物培養層5設有若干用于放置箱體2的空腔,相鄰空腔之間設有擋板,每個空腔內的底部設有凹槽,側面設有孔槽;空腔底部的凹槽及箱體2底部外表面的底座23配合,箱體2側面的凸條21卡置于空腔側面的孔槽內,使箱體2能達到穩固的效果,每個箱體2都依照上述的安裝方式,箱體2直接穩固的卡接入空腔內形成不同大小的種植空間。每個袋體6內設有探針,探針通過數據線22與控制器連接,控制器的另一端與水栗9電連接,當探針檢測到袋體6內水分及營養液的不足時,控制器控制水栗9進行水分及營養液的輸送,水分及營養液從進水管7分別經通道進入箱體2的進水口 24,然后由噴頭對植物進行噴,置物層15可用于放置清潔工具或者雜物,發酵床14的下面設有隔板,隔板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培養架I的兩側。
[0025]通過立體式的上下分層布置,在一個培養架中既可栽植綠色植物,如花草、蔬菜等,綠色植物可陶冶個人情操,還可凈化空氣,還可養殖家禽,家禽產生的糞便又可返回給綠色植物作為有機肥料,變廢為寶,資源充分有效利用,土地和空間也能夠更好的得到利用,而傳統的綠色植物栽植和家禽養殖都是較為分散的,土地和空間占用大,特別是城鎮化日益突出的當今社會,土地資源急缺,通過上述改進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難題,還非常的節約環保。
[0026]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細地描述,但不應理解為對本專利的保護范圍的限定。在權利要求書所描述的范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不經創造性勞動即可作出的各種修改和變形仍屬本專利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立體式動植物培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培養架(I)以及營養箱(8),所述培養架(1)包括植物培養層(5)、網狀籠子(12)及置物層(15);所述植物培養層上設有若干箱體(2),所述箱體(2)內下端設有袋體(6),上端設有用于安裝若干噴頭(4)的安裝板(3),所述袋體(6)底部設有底蓋(10),所述底蓋(10)與袋體(6)形成封閉的用于將培養基封裝在袋體內的空間,所述袋體(6)的種植面上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種植孔(61); 所述網狀籠子(12)的頂部設有安裝燈管(11)的燈架(13),底部設有發酵床(14),所述培養架(I)側邊設有連通營養箱(8)的進水管(7),所述進水管(7)與連通箱體進水口(24)的通道連接;所述箱體(2)的底部設有分別連接探針以及控制器的數據線(22),所述營養箱(8 )內設有連接進水管的水栗(9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式動植物培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袋體(6)的種植面為雙層面結構,外層面設置種植孔(61),里層面設置有與種植孔(61)相對應的橫線開口(64)。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式動植物培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袋體(6)上設置有若干用于透水、透氣的小孔(62)。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式動植物培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蓋(10)通過扣合、綁帶或拉鏈的方式與袋體(6)形成封閉的空間。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式動植物培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蓋(10)—條邊與袋體(6)縫合,另外三條邊設置有拉鏈(63),袋體(6)上對應位置設有拉鏈。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式動植物培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2)的底部設有凸出的底座(23),側面上端設有若干用于接合的凸條(21)。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式動植物培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架(I)用于放置箱體(2)的空腔內底部設有用于安裝底座(23)的凹槽,側面設有若干用于安裝凸條(21)的孔槽。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式動植物培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燈管(11)為涂布有納米光觸煤的LED或冷陰極燈管。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式動植物培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狀籠子(12)的上方設有電源開關及電源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立體式動植物培養架,包括培養架以及營養箱,培養架包括植物培養層、網狀籠子及置物層;植物培養層上設有若干箱體,箱體內下端設有袋體,上端設有用于安裝若干噴頭的安裝板,袋體底部設有底蓋,底蓋與袋體形成封閉的用于將培養基封裝在袋體內的空間,袋體的種植面上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種植孔;網狀籠子的頂部設有用于安裝燈管的燈架,底部設有發酵床,培養架側邊設有連通營養箱的進水管,進水管與連通箱體進水口的通道連接。立體式結構既可培養綠色植物又可養殖家禽,有效的利用了土地,家禽產生的糞便可作為綠色植物的有機肥料,節約了資源又環保,使用靈活方便。
【IPC分類】A01G31/02, A01K31/06
【公開號】CN205320807
【申請號】CN201620090674
【發明人】葉充, 蔡仕珍, 潘翔, 潘遠智, 宋會興, 劉光立
【申請人】四川農業大學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