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態修復監測用的貝類吊養籠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牡蠣幼苗增殖放流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生態修復監測用的貝類吊養籠子。
【背景技術】
[0002]在海洋生物增殖放流和生態修復建設中,經常使用貝類(如河蜆、縊蟶等)來使用進行凈化水質和增加底棲動物生物多樣性,因此,貝類被廣泛應用于富營養化的河口或海岸帶海域的增殖放流活動中,是一種很好的指示生態修復效果的放流品種。但在貝類放流和生態監測項目中,如果僅僅將貝類底播到海底底泥中,那么在后續監測工作中很難采集到貝類,不能有效地查看和監測貝類放流效果。因此,需要設計一種可以方便地將貝類采集到船上或岸上的吊養籠子,以便工作人員可以進行貝類生態修復效果檢驗和監測活動。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生態修復監測用的貝類吊養籠子,具有結構簡單、用材普遍、成本低廉、易于推廣的優點,且能夠很方便、快速地將貝類取出水面進行放流效果監測和統計。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生態修復監測用的貝類吊養籠子,其中包括三個不銹鋼環、環形不銹鋼圈、加固條和籠子網套,所述環形不銹鋼圈上下兩端分別與第一、二不銹鋼環通過焊接連接、形成籠子底部,第三不銹鋼環位于第一、二不銹鋼環上方,所述第一不銹鋼環與第二不銹鋼環、第二不銹鋼環與第三不銹鋼環分別通過若干根等長的加固條等間距連接、形成籠子的鋼架結構,所述鋼架結構設置在籠子網套內部。
[0005]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三個不銹鋼環均為不銹鋼材料構成。
[0006]本實用新型的再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三不銹鋼環直徑為15cm,第一、二不銹鋼環直徑均為30cm。
[0007]本實用新型的又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一不銹鋼環與第二不銹鋼環、第二不銹鋼環與第三不銹鋼環分別通過四根等長的加固條等間距連接、形成籠子的鋼架結構。
[0008]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籠子網套材料采用常用的漁用網片構成,網目尺寸為0.6cm,高為0.5m,直徑為35?40cm,且所述籠子網套安裝在鋼架結構的籠子外面,防止貝類逃逸出去。
[0009]有益效果
[0010]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用材普遍、成本低廉、易于推廣的優點,且能夠很方便、快遞地將貝類取出水面進行放流效果監測和統計。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0013]實施例1
[0014]如圖1所示,一種生態修復監測用的貝類吊養籠子,其中包括三個不銹鋼環1、5、6、環形不銹鋼圈2、加固條3和籠子網套4,所述環形不銹鋼圈2上下兩端分別與第一、二不銹鋼環1、5通過焊接連接、形成籠子底部,第三不銹鋼環6位于第一、二不銹鋼環1、5上方,所述第一不銹鋼環I與第二不銹鋼環5、第二不銹鋼環5與第三不銹鋼環6分別通過若干根等長的加固條3等間距連接、形成籠子的鋼架結構,所述鋼架結構設置在籠子網套4內部,防止貝類逃逸出去。由此,本實用新型能夠很方便、快遞地將貝類取出水面進行放流效果監測和統計。
[0015]所述三個不銹鋼環1、5、6均為不銹鋼材料構成;所述第三不銹鋼環6直徑為15cm,第一、二不銹鋼環1、5直徑均為30cm;所述第一不銹鋼環I與第二不銹鋼環5和第二不銹鋼環5與第三不銹鋼環6分別通過四根等長的加固條3等間距連接、形成籠子的鋼架結構;所述籠子網套4材料采用常用的漁用網片構成,網目尺寸為0.6cm,高為0.5m,直徑為35?40cm,且所述籠子網套4安裝在鋼架結構的籠子外面,防止貝類逃逸出去;因此結構簡單、用材普遍、成本低廉且易于推廣。
[0016]在實際使用中,事先將貝類等放流品種放入在籠子的鋼架結構中,扎好籠子網套的上端,放入需要監測和生態修復的水域中,并做好標識記號;待需要監測時,工作人員在船上將吊養的貝類籠子提拉到船上,打開籠子上端的開口,可方便地將籠子里面的貝類取出進行計數和秤量,待完成測量工作后,還可以再次將貝類放回籠子里面,扎好籠子口部,重新將貝類吊養籠子放入海中的靠近海底底部區域。因此,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在生態修復監測和增殖放流效果評價中難以方便地捕撈到放流后的貝類難題,具有操作簡便、用材普遍等優點,既可節約監測人員工作時間又能很好地采集到貝類的生長情況信息。
【主權項】
1.一種生態修復監測用的貝類吊養籠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個不銹鋼環(1、5、6)、環形不銹鋼圈(2)、加固條(3)和籠子網套(4),所述環形不銹鋼圈(2)上下兩端分別與第一、二不銹鋼環(1、5)通過焊接連接、形成籠子底部,第三不銹鋼環(6)位于第一、二不銹鋼環(1、5)上方,所述第一不銹鋼環(I)與第二不銹鋼環(5)、第二不銹鋼環(5)與第三不銹鋼環(6)分別通過若干根等長的加固條(3)等間距連接、形成籠子的鋼架結構,所述鋼架結構設置在籠子網套(4)內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修復監測用的貝類吊養籠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個不銹鋼環(1、5、6)均為不銹鋼材料構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修復監測用的貝類吊養籠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不銹鋼環(6)直徑為15cm,第一、二不銹鋼環(1、5)直徑均為30cmo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修復監測用的貝類吊養籠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銹鋼環(I)與第二不銹鋼環(5)、第二不銹鋼環(5)與第三不銹鋼環(6)分別通過四根等長的加固條(3)等間距連接、形成籠子的鋼架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修復監測用的貝類吊養籠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籠子網套(4)材料采用常用的漁用網片構成,網目尺寸為0.6cm,高為0.5m,直徑為35?40cm,且所述籠子網套(4)安裝在鋼架結構的籠子外面,防止貝類逃逸出去。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態修復監測用的貝類吊養籠子,其中包括三個不銹鋼環(1、5、6)、環形不銹鋼圈(2)、加固條(3)和籠子網套(4),所述環形不銹鋼圈(2)上下兩端分別與第一、二不銹鋼環(1、5)通過焊接連接、形成籠子底部,所述第一不銹鋼環(1)與第二不銹鋼環(5)和第二不銹鋼環(5)與第三不銹鋼環(6)分別通過若干根等長的加固條(3)等間距連接、形成籠子的鋼架結構,所述鋼架結構設置在籠子網套(4)內部。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用材普遍、成本低廉、易于推廣的優點,且能夠很方便、快遞地將貝類取出水面進行放流效果監測和統計。
【IPC分類】A01K63/00, A01K61/00
【公開號】CN205250119
【申請號】CN201521096833
【發明人】羅民波, 張衡, 阮超, 王云龍, 陳淵泉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
【公開日】2016年5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