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養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牡蠣又名生蠔,是食物中含鋅最為豐富的食品,在亞熱帶和熱帶沿海分布廣泛,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牡蠣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桌上餐。
[0003]牡蠣的人工養殖得到了迅猛發展,單體牡蠣是養殖面最廣的一種,在現有技術中,牡蠣的養殖企業有大有小,也有家庭小作坊,有些家庭小作坊也看準了時機養殖牡蠣,但是對牡蠣的養殖知識弱而經常導致失收,該如何引導他們發展牡蠣苗種的養殖,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發展的一個方向。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養殖量大,保證水氧的充足,提高牡蠣產量和質量。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包括池體,還包括采苗器、供水供氧單元、排水口 ;
[0006]所述供水供氧單元包括供水管道、單向閥口、增氧機;
[0007]所述供水管道通過于所述池體下方設置的增氧機與水源連接,并縱橫交錯地設置在所述池體內;
[0008]所述池體內部兩對邊分別設置多個對應的凹槽;
[0009]所述采苗器為板狀結構,由外圓內條狀構成,與所述凹槽適配;
[0010]所述條狀為多條,結構為間隔排列。
[0011 ]優選地,所述單向閥口設置在所述供水管道的始端。
[0012]優選地,所述供水管道與所述池體底部連接,述供水管道的入水口為多個,分布在管道的左側右側和上側。
[0013 ]優選地,所述排水口設置在所述池體的側面下方。
[0014]優選地,所述池體底部為平面,與水平面成夾角。
[0015]優選地,所述夾角為1?4°。
[0016]優選地,所述采苗器放置在所述池體的凹槽內,每所述條狀之間的間隔以苗種生長最大長度計算。
[0017]本實用新型的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適宜中小規模牡蠣苗種養殖,操作簡單,采苗器過大牡蠣配置數量少,采苗器過小養殖者操作繁瑣,現通過本實用新型的采苗器,外圈為圓形,內部為條狀結構,使得養殖范圍增大,養殖數量增多,進而再通過凹槽適配,放置方便,同一池體可以放置多個采苗器,也由于采苗器的增加,取出后即可進行取苗,進而再利用縱橫交錯的供水管道,向池體內提供經過增氧機的水,保證牡蠣水和氧的充足,從而提高牡蠣的產量和質量,降低人工因素的影響。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采苗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1]其中,圖中標記如下所示:
[0022]1 --池體、2—凹槽、3—采苗器、4—條狀、5—供水管道、6—入水口、7—增氧機、8—排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2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養殖量大,保證水氧的充足,提高牡蠣產量和質量。
[0024]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和詳細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5]請參考圖1?2,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采苗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包括池體1,還包括采苗器3、供水供氧單元(未在圖中指出)、排水口 8;
[0027]所述供水供氧單元包括供水管道5、單向閥口(未在圖中顯示)、增氧機7;
[0028]所述供水管道5通過于所述池體1下方設置的增氧機7與水源連接,并縱橫交錯地設置在所述池體1內;
[0029]所述池體1內部兩對邊分別設置多個對應的凹槽2;
[0030]所述采苗器3為板狀結構,由外圓內條狀4構成,與所述凹槽2適配;
[0031]所述條狀4為多條,結構為間隔排列。
[0032]優選地,所述單向閥口設置在所述供水管道5的始端。
[0033]優選地,所述供水管道5與所述池體1底部連接,述供水管道5的入水口6為多個,分布在管道的左側右側和上側。
[0034]優選地,所述排水口8設置在所述池體1的側面下方。
[0035]優選地,所述池體1底部為平面,與水平面成夾角。
[0036]優選地,所述夾角為1?4°。
[0037]優選地,所述采苗器3放置在所述池體1的凹槽2內,每所述條狀4之間的間隔以苗種生長最大長度計算。
[0038]其中,采苗器的材料可以為石頭、竹子、水泥、凹凸塑膠材料中的一中或多種,采苗器是通過圖1中前后對應的的凹槽2放置,利用凹槽卡扣。
[0039]牡蠣苗種養殖需要附在其他物體上才能生長,利用本實用新型采苗器的結構,可以有效增加牡蠣苗種養殖的數量。
[0040]水閥可以由使用者控制開啟,水源先進入增氧機增氧,再進入洪水管道,通過供水管道的結構,可以大量增加苗種接收氧的范圍,提高牡蠣苗種的存活率。
[0041 ]所稱的夾角,可以向排水口方向向下傾斜,便于排水。
[0042]可見,本實用新型的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適宜中小規模牡蠣苗種養殖,操作簡單,采苗器過大牡蠣配置數量少,采苗器過小養殖者操作繁瑣,現通過本實用新型的采苗器,外圈為圓形,內部為條狀結構,使得養殖范圍增大,養殖數量增多,進而再通過凹槽適配,放置方便,同一池體可以放置多個采苗器,也由于采苗器的增加,取出后即可進行取苗,進而再利用縱橫交錯的供水管道,向池體內提供經過增氧機的水,保證牡蠣水和氧的充足,從而提高牡蠣的產量和質量,降低人工因素的影響。
[0043]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進行了詳細介紹,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主權項】
1.一種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包括池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采苗器、供水供氧單元、排水口; 所述供水供氧單元包括供水管道、單向閥口、增氧機; 所述供水管道通過于所述池體下方設置的增氧機與水源連接,并縱橫交錯地設置在所述池體內; 所述池體內部兩對邊分別設置多個對應的凹槽; 所述采苗器為板狀結構,由外圓內條狀構成,與所述凹槽適配; 所述條狀為多條,結構為間隔排列。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向閥口設置在所述供水管道的始端。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道與所述池體底部連接,述供水管道的入水口為多個,分布在管道的左側右側和上側。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設置在所述池體的側面下方。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體底部為平面,與水平面成夾角。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角為1?4°。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苗器放置在所述池體的凹槽內,每所述條狀之間的間隔以苗種生長最大長度計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單體牡蠣苗種養殖裝置,養殖量大,保證水氧的充足,提高牡蠣產量和質量。本實用新型的養殖裝置,包括池體、采苗器、供水供氧單元、排水口;所述供水供氧單元包括供水管道、單向閥口、增氧機;所述供水管道通過于所述池體下方設置的增氧機與水源連接,并縱橫交錯地設置在所述池體內;所述池體內部兩對邊分別設置多個對應的凹槽;所述采苗器為板狀結構,由外圓內條狀構成,與所述凹槽適配;所述條狀為多條,結構為間隔排列。
【IPC分類】A01K61/00, A01K63/04, A01K63/00
【公開號】CN205071907
【申請號】CN201520872551
【發明人】朱梓凡
【申請人】莆田市平海僧帽牡蠣原種場
【公開日】2016年3月9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