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止魚逃脫的魚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釣魚用魚鉤領域,具體地是指一種防止魚逃脫的魚鉤。
【背景技術】
[0002]釣魚是捕捉魚類的一種方法。釣魚的主要工具有釣桿、魚鉤和魚餌。釣桿一般由竹子或塑料輕而有力的桿狀物質制成,釣桿連接魚鉤,魚鉤上掛著魚餌用來引魚咬魚鉤。隨著人們生活的不斷提高,釣魚漸漸的成為一種社交游戲。魚鉤在生活中的運用也就越發的頻繁。
[0003]垂釣者在使用現有的魚鉤時,魚在水里掙扎的過程中經常出現脫鉤的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也制造了一些爆炸魚鉤等等防止魚在咬鉤之后不易逃跑的魚鉤,但是這些魚鉤結構復雜、體積較大,還很可能影響了垂釣的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止魚逃脫的魚鉤,其目的在于主要克服現有魚鉤在釣魚時容易脫鉤的問題,現有魚鉤結構復雜、成本較高的缺點。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種防止魚逃脫的魚鉤,包括主鉤,還包括一副鉤,所述主鉤的鉤柄與所述副鉤的鉤柄轉動連接,所述副鉤的鉤柄上設有一定線機構,并且該定線機構位于所述主鉤與所述副鉤轉動連接處的下方。
[0007]所述主鉤頂端部設有一走線孔。
[0008]所述定線機構包括一連桿,并且該連桿的一端連接于所述副鉤的鉤柄上,所述連桿的另一端連接有一線環。
[0009]所述線環上設置有一卡線槽。
[0010]所述主鉤的主鉤尖部設有若干個主倒刺,所述副鉤的副鉤尖部設有若干個副倒刺。
[0011]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所述主鉤的鉤柄與所述副鉤的鉤柄轉動連接,使得人們在垂釣時,發現魚咬鉤,給所述副鉤施加一個向上的力F,使得所述主鉤的鉤柄與所述副鉤的鉤柄成角度R,所述主鉤與所述副鉤將魚鉤住,防止了出現魚咬鉤之后再脫鉤的現象。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圖。
[0013]圖2為圖1中A部分放大示意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圖(其中副鉤被拉動的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參照附圖1至附圖3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16]參照附圖1和附圖3。一種防止魚逃脫的魚鉤,包括主鉤1,還包括一副鉤2,所述主鉤I的鉤柄與所述副鉤2的鉤柄轉動連接,所述副鉤2的鉤柄上設有一定線機構20,并且該定線機構20位于所述主鉤I與所述副鉤2轉動連接處的下方。所述主鉤I的鉤柄與所述副鉤2的鉤柄轉動連接,發現魚咬鉤時,用力F將所述副鉤2向上拉動,使得所述主鉤I的鉤柄與所述副鉤2的鉤柄成角度R,所述主鉤I和所述副鉤2將魚鉤住,防止魚逃脫。所述主鉤I頂端部設有一走線孔10。所述走線孔10可以使得所述副鉤2在被拉動的時候與所述主鉤I的角度R增加。
[0017]參照附圖1和附圖2。所述定線機構20包括一連桿201,并且該連桿201的一端連接于所述副鉤2的鉤柄上,所述連桿201增加了動力臂的力矩,使得拉起所述副鉤更加省力,所述連桿201的另一端連接有一線環202。所述線環202上設置有一卡線槽203。所述線環202上的所述卡線槽203使得魚線能夠固定在所述線環202上的所述卡線槽203內,防止魚線在拉扯的過程中磨斷。
[0018]參照附圖1。所述主鉤I的主鉤尖部11設有若干個主倒刺12,所述副鉤2的副鉤尖部21設有若干個副倒刺22。所述若干個主倒刺12和若干個副倒刺22,使得魚咬鉤后,防止倒退脫鉤。
[0019]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
【主權項】
1.一種防止魚逃脫的魚鉤,包括主鉤,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副鉤,所述主鉤的鉤柄與所述副鉤的鉤柄轉動連接,所述副鉤的鉤柄上設有一定線機構,并且該定線機構位于所述主鉤與所述副鉤轉動連接處的下方。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止魚逃脫的魚鉤,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鉤頂端部設有一走線孔。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止魚逃脫的魚鉤,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線機構包括一連桿,并且該連桿的一端連接于所述副鉤的鉤柄上,所述連桿的另一端連接有一線環。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防止魚逃脫的魚鉤,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環上設置有一卡線槽。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止魚逃脫的魚鉤,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鉤的主鉤尖部設有若干個主倒刺,所述副鉤的副鉤尖部設有若干個副倒刺。
【專利摘要】一種防止魚逃脫的魚鉤,包括主鉤,還包括一副鉤,所述主鉤的鉤柄與所述副鉤的鉤柄轉動連接,所述副鉤的鉤柄上設有一定線機構,并且該定線機構位于所述主鉤與所述副鉤轉動連接處的下方。人們在垂釣時,發現魚咬鉤,給魚線施加一個向上的力F,該力F拉動所述副鉤,并且所述主鉤的鉤柄與所述副鉤的鉤柄轉動連接,使得所述主鉤的鉤柄與所述副鉤的鉤柄成角度R,所述主鉤與所述副鉤將魚鉤住,防止了出現魚咬鉤之后再脫鉤的現象。
【IPC分類】A01K83/00
【公開號】CN204888404
【申請號】CN201520602103
【發明人】楊千瑩, 楊永梁
【申請人】楊千瑩
【公開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