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發光功能的陶瓷花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居家用品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具有發光功能的陶瓷花盆。
【背景技術】
[0002]花盆作為種植植物的重要器物,為花草等植物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由于傳統的花盆放在室內不夠美觀,人們逐步發明了紫砂、陶瓷花盆,現有的陶瓷花盆由于質量大,使得花盆搬運很不方便,并且陶瓷花盆在養植過程中不能直觀的隨時觀察盆內土壤干濕情況,這樣不利于更好地培育植物,同時現有的花盆不具有熒光的功能,使得植物不能很好的進行光合作用,不利于植物的生長,那么如何能夠解決這些存在缺點,如中國專利號為CN103503710A提出了一種花盆,包括花盆主體,所述花盆主體的底部設置有至少三個輪子,所述輪子連成正多邊形,所述正多邊形的中心與所述花盆主體的底部中心重合,雖然能很好解決花盆搬運的方面,不過還是不能夠更好的培育植物,觀察不了盆體內的土壤干濕狀況,而且由于現有的花盆采用發光二極管來照射植物,并且促進其光合作用,這樣不僅使得陶瓷花盆的整體成本變高,而且有不實用,影響了陶瓷花盆的整體美觀程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發光功能的陶瓷花盆,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發光功能的陶瓷花盆,包括盆體、萬向輪和觀察窗,所述盆體為圓柱形,所述盆體的頂部套設有擋土圈,所述盆體的底部設置有底座,所述盆體與底座相連的位置處設置有透水孔,所述觀察窗開設在盆體的側壁,所述觀察窗上安裝有推蓋,所述萬向輪設置在底座的底部,所述盆體還包括基體、耐壓陶瓷層、高導熱陶瓷層和熒光陶瓷層,所述基體能為Al、Cu、Ag和Ni的金屬基體或者為它們的合金基體,所述基體的上部設置有耐壓陶瓷層,所述耐壓陶瓷層為三氧化二鋁或碳化硅,且所述耐壓陶瓷層的厚度為1um至500um,所述高導熱陶瓷層設置在耐壓陶瓷層的上部,所述高導熱陶瓷層為氮化鋁、硝酸鋁或氮化硅,且所述高導熱陶瓷層的厚度1um至500um,所述熒光陶瓷層設置在高導熱陶瓷層的上部,所述熒光陶瓷層為稀土摻雜的陶瓷層,所述熒光陶瓷層的厚度為1um至lOOum,并且稀土摻雜的陶瓷層為Ce摻雜的YAG層或Eu摻雜的SiN層。
[0005]優選的,所述推蓋還設置有把頭,且所述把頭的外表面設置有防滑螺紋結構。
[0006]優選的,所述熒光陶瓷層、高導熱陶瓷層和耐壓陶瓷層均通過粉末燒結法形成。
[0007]優選的,所述萬向輪設置有兩個,且兩個所述萬向輪分別設置在底座的底部兩側。
[0008]優選的,所述透水孔設置有12個至18個。
[0009]優選的,所述熒光陶瓷層內填充有吸光粉。
[0010]優選的,所述觀察窗數量為二到八個,觀察窗分布于盆體兩側且相對盆體中心軸線對稱,所述觀察窗外側設有密封的透明釉。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具有發光功能的陶瓷花盆,通過在底座的底部設置有萬向輪,使得整個花盆便于移動,在盆體與底座相連的位置形成若干透水孔,使水從底座中順利地滲透到植物的根須,并且防止營養土過于潮濕,有利于植物的生長,通過在盆體側壁設置有設置有一觀察窗可直觀觀察盆內土壤干濕情況,有利于更好地培育植物,具有發光功能的陶瓷花盆的盆體通過設置有高導熱陶瓷層、熒光陶瓷層和耐壓陶瓷層,使得該花盆具有導熱性好,抗壓強度高的特點,其中設置的熒光陶瓷層的內部填充有吸光粉,這樣能夠使得吸光粉在白天吸光,晚上再發光,不僅能夠晚間起到照明作用,而且也促進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時也降低了陶瓷花盆的整體成本,本實用新型功能強,成本低。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盆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盆體、11基體、12耐壓陶瓷層、13高導熱陶瓷層、14熒光陶瓷層、2擋土圈、3觀察窗、4推蓋、5把頭、6底座、7透水孔、8萬向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6]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具有發光功能的陶瓷花盆,包括盆體1、萬向輪8和觀察窗3,所述盆體I為圓柱形,盆體I的頂部套設有擋土圈2,盆體I的底部設置有底座6,盆體I與底座6相連的位置處設置有透水孔7,透水孔7設置有12個至18個,觀察窗3數量為二到八個,觀察窗3分布于盆體I兩側且相對盆體I中心軸線對稱,觀察窗3外側設有密封的透明釉,觀察窗3上安裝有推蓋4,推蓋4還設置有把頭5,且把頭5的外表面設置有防滑螺紋結構,所述萬向輪8設置在底座6的底部,萬向輪8設置有兩個,且兩個萬向輪8分別設置在底座6的底部兩側,盆體I還包括基體11、耐壓陶瓷層12、高導熱陶瓷層13和熒光陶瓷層14,所述基體11能為Al、Cu、Ag和Ni的金屬基體或者為它們的合金基體,基體11的上部設置有耐壓陶瓷層12,耐壓陶瓷層12為三氧化二鋁或碳化硅,且耐壓陶瓷層12的厚度為1um至500um,所述高導熱陶瓷層13設置在耐壓陶瓷層12的上部,高導熱陶瓷層13為氮化鋁、硝酸鋁或氮化硅,且高導熱陶瓷層13的厚度1um至500um,熒光陶瓷層14設置在高導熱陶瓷層13的上部,熒光陶瓷層14為稀土摻雜的陶瓷層,熒光陶瓷層14的厚度為1um至lOOum,并且稀土摻雜的陶瓷層為Ce摻雜的YAG層或Eu摻雜的SiN層,熒光陶瓷層14、高導熱陶瓷層13和耐壓陶瓷層12均通過粉末燒結法形成,熒光陶瓷層14內填充有吸光粉。
[0017]工作原理:該具有發光功能的陶瓷花盆,通過在底座6的底部設置有萬向輪8,使得整個花盆便于移動,在盆體I與底座6相連的位置形成若干透水孔7,使水從底座6中順利地滲透到植物的根須,并且防止營養土過于潮濕,有利于植物的生長,通過在盆體I側壁設置有一觀察窗3可直觀觀察盆內土壤干濕情況,有利于更好地培育植物,具有發光功能的陶瓷花盆的盆體I通過設置有高導熱陶瓷層13、熒光陶瓷層14和耐壓陶瓷層12,使得該花盆具有導熱性好,抗壓強度高的特點,其中設置的熒光陶瓷層14的內部填充有吸光粉,這樣能夠使得吸光粉在白天吸光,晚上再發光,不僅能夠晚間起到照明作用,而且也促進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0018]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權項】
1.一種具有發光功能的陶瓷花盆,包括盆體(1)、萬向輪(8)和觀察窗(3),所述盆體(I)為圓柱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盆體(I)的頂部套設有擋土圈(2),所述盆體(I)的底部設置有底座出),所述盆體(I)與底座(6)相連的位置處設置有透水孔(7),所述觀察窗(3)開設在盆體(I)的側壁,所述觀察窗(3)上安裝有推蓋(4),所述萬向輪(8)設置在底座(6)的底部,所述盆體(I)還包括基體(11)、耐壓陶瓷層(12)、高導熱陶瓷層(13)和熒光陶瓷層(14),所述基體(11)能為Al、Cu、Ag和Ni的金屬基體或者為它們的合金基體,所述基體(II)的上部設置有耐壓陶瓷層(12),所述耐壓陶瓷層(12)為三氧化二鋁或碳化硅,且所述耐壓陶瓷層(12)的厚度為1um至500um,所述高導熱陶瓷層(13)設置在耐壓陶瓷層(12)的上部,所述高導熱陶瓷層(13)為氮化鋁、硝酸鋁或氮化硅,且所述高導熱陶瓷層(13)的厚度1um至500um,所述熒光陶瓷層(14)設置在高導熱陶瓷層(13)的上部,所述熒光陶瓷層(14)為稀土摻雜的陶瓷層,所述熒光陶瓷層(14)的厚度為1um至lOOum,并且稀土摻雜的陶瓷層為Ce摻雜的YAG層或Eu摻雜的SiN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發光功能的陶瓷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蓋(4)還設置有把頭(5),且所述把頭(5)的外表面設置有防滑螺紋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發光功能的陶瓷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熒光陶瓷層(14)、高導熱陶瓷層(13)和耐壓陶瓷層(12)均通過粉末燒結法形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發光功能的陶瓷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萬向輪(8)設置有兩個,且兩個所述萬向輪(8)分別設置在底座¢)的底部兩側。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發光功能的陶瓷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7)設置有12個至18個。6.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具有發光功能的陶瓷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熒光陶瓷層(14)內填充有吸光粉。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發光功能的陶瓷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觀察窗(3)數量為二到八個,觀察窗(3)分布于盆體⑴兩側且相對盆體⑴中心軸線對稱,所述觀察窗(3)外側設有密封的透明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發光功能的陶瓷花盆,包括盆體、萬向輪和觀察窗,所述盆體的頂部套設有擋土圈,所述盆體的底部設置有底座,所述盆體與底座相連的位置處設置有透水孔,所述觀察窗開設在盆體的側壁,所述觀察窗上安裝有推蓋,所述萬向輪設置在底座的底部,所述盆體還包括基體、耐壓陶瓷層、高導熱陶瓷層和熒光陶瓷層。該具有發光功能的陶瓷花盆的盆體通過設置有高導熱陶瓷層、熒光陶瓷層和耐壓陶瓷層,使得該花盆具有導熱性好,抗壓強度高的特點,其中設置的熒光陶瓷層的內部填充有吸光粉,這樣能夠使得吸光粉在白天吸光,晚上再發光,不僅能夠晚間起到照明作用,而且也促進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IPC分類】A01G9/02, B32B15/04, B32B18/00
【公開號】CN204653132
【申請號】CN201520316483
【發明人】李文彬
【申請人】李文彬
【公開日】2015年9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