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魚藻共生養殖廢水處理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養殖廢水的處理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魚藻共生養殖廢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工廠化海水魚類養殖廢水中常含有大量殘餌與排泄物形成的懸浮物、有機膠體、溶解性營養鹽類(N、P)及細菌等,直接排入自然海域中將使海水中營養鹽濃度過高,破壞海洋生態環境,可能會導致赤潮等生態問題。同時,養殖廢水中大量的營養鹽直接排除也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因此,采用魚、藻等生物通過固定、攝食等方式去除養殖廢水中的懸浮物、營養鹽,不僅可以對養殖廢水進行資源化利用,具有極高的利用價值,也可以明顯降低養殖排放水中的營養鹽濃度,減少其向海中的排放,而有利于環境保護。養殖廢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營養鹽,適宜藻類生長,但用養殖廢水中的藻類往往由于懸浮物附著于藻類表面,阻礙藻類光合作用使其死亡或生長減緩。目前的弧形篩、沉淀池等設施難以將懸浮物完全去除,通過循環泵等增加水流流速沖刷藻類又消耗大量的能源。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現有海水魚類工廠化養殖廢水資源化、無害化利用過程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魚藻共生養殖廢水處理裝置。該魚藻共生養殖廢水處理裝置可有效吸收養殖廢水中氮磷等營養元素,并可養殖攝食藻類的魚類。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5]本實用新型包括水槽及養魚池,其中水槽傾斜設置,所述水槽中沿水流方向設有多條附有海藻的苗繩,養殖廢水通過所述水槽流入養魚池。
[0006]其中:所述水槽較高的一端為進水口,較低的一端為出水口,所述水槽的進水口位于養魚池的水面上方,該水槽的出水口浸于所述養魚池的水中;所述出水口的下半部分浸于所述水面以下;所述水槽的進水口處設有避免所述養殖廢水溢出的槽板;所述水槽為U型水槽,即水槽的端面呈“U”型;所述水槽為多個,串聯或并聯設置;所述養殖廢水中的營養鹽類通過所述苗繩上的海藻吸收,養殖廢水中的懸浮物通過所述養魚池中飼養的魚類攝食;所述水槽的傾斜角度為1°?15°,所述水槽中苗繩的間距為10?30cm。
[0007]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積極效果為:
[0008]1.本實用新型可使藻類高效吸收養殖廢水中氮磷等營養元素,并可有效養殖攝食藻類的魚類,適用于工廠化魚類養殖廢水資源化利用,可進行多種類型的大型海藻和魚類的養殖,為無害化處理裝置。
[0009]2.本實用新型將水槽與養魚池傾斜設置,提高了通過藻類養殖廢水的流速,避免養殖廢水中懸浮物在藻類表面附著,利于藻類繁殖。
[0010]3.本實用新型在水槽內設置了多根夾附有海藻的苗繩,可利用增長快速、經濟價值低的剛毛藻等雜藻固定養殖廢水中的營養鹽,而利用魚類攝食藻類進行資源化利用,增加產值。
[0011]4.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圖1中水槽的主視圖;
[0014]圖3為圖2的左視圖;
[0015]圖4為圖2的右視圖;
[0016]圖5為圖2的俯視圖;
[0017]其中為水槽,2為養魚池,3為水面,4為苗繩,5為進水口,6為出水口,7為槽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0019]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水槽I及養魚池2,其中水槽I通過支架與養魚池2傾斜設置,水槽I的傾斜角度可為1°?15° ;水槽I較高的一端為進水口 5,較低的一端為出水口 6,水槽I的進水口 5位于養魚池2的水面3上方,該水槽I的出水口 6浸于養魚池2的水中,可將出水口 6的下半部分浸于水面3以下。
[0020]如圖2?5所示,水槽I為U型水槽,即水槽I的端面呈“U”型;水槽I中沿水流方向設有多條苗繩4,每條苗繩4上均附著有海藻。水槽I中按10?30cm間距設置苗繩。為了避免養殖廢水在進入水槽I的過程中溢出,在水槽I的進水口 5處可設有一避免養殖廢水溢出的槽板7,該槽板7垂直于水流方向設置。為了增加藻量,提高養殖廢水處理效率,可將多個水槽I串聯或并聯設置。
[0021]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
[0022]將U型的水槽I與養魚池2傾斜設置,水槽I較低一端的出水口 6的下半部分浸于養魚池2的水面3以下,較高一端的進水口 5位于水面3以上。U型的水槽I中按30cm的間距設置多根苗繩4,將海藻(如剛毛藻)夾附著于苗繩4上。養殖廢水由水槽I的進水口 5進入,流經附著于苗繩4上的剛毛藻后進入養魚池2 ;流經的同時,水流起到沖刷藻類的作用,防止養殖廢水中的懸浮物附著于剛毛藻表面。增殖藻類生長入養魚池2的水中,為攝食藻類的褐籃子魚(Siganus fuscessens)等魚類攝食;或通過人工修剪,隨水流進入養魚池2中為魚類攝食。
[0023]本實用新型可快速吸收養殖廢水中氮磷等營養元素,并可有效養殖攝食藻類的魚類,適用于工廠化魚類養殖廢水資源化利用,可進行多種類型的大型海藻和魚類的養殖,為無害化處理裝置。
【主權項】
1.一種魚藻共生養殖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I)及養魚池(2),其中水槽(I)傾斜設置,所述水槽(I)中沿水流方向設有多條附有海藻的苗繩(4),養殖廢水通過所述水槽(I)流入養魚池(2)。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藻共生養殖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I)較高的一端為進水口(5),較低的一端為出水口(6),所述水槽⑴的進水口(5)位于養魚池(2)的水面(3)上方,該水槽(I)的出水口(6)浸于所述養魚池(2)的水中。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魚藻共生養殖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6)的下半部分浸于所述水面(3)以下。4.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魚藻共生養殖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I)的進水口(5)處設有避免所述養殖廢水溢出的槽板(7)。5.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魚藻共生養殖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I)為U型水槽,即水槽⑴的端面呈“U”型。6.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魚藻共生養殖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I)為多個,串聯或并聯設置。7.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魚藻共生養殖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廢水中的營養鹽類通過所述苗繩(4)上的海藻吸收,養殖廢水中的懸浮物通過所述養魚池(2)中飼養的魚類攝食。8.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魚藻共生養殖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I)的傾斜角度為1°?15°,所述水槽(I)中苗繩(4)的間距為10?30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養殖廢水的處理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魚藻共生養殖廢水處理裝置,包括水槽及養魚池,其中水槽傾斜設置,所述水槽中沿水流方向設有多條附有海藻的苗繩,養殖廢水通過所述水槽流入養魚池;所述水槽較高的一端為進水口,較低的一端為出水口,所述水槽的進水口位于養魚池的水面上方,該水槽的出水口浸于所述養魚池的水中。本實用新型可使藻類高效吸收養殖廢水中氮磷等營養元素,并可有效養殖攝食藻類的魚類,適用于工廠化魚類養殖廢水資源化利用,可進行多種類型的大型海藻和魚類的養殖,為無害化處理裝置,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IPC分類】A01K63/04
【公開號】CN204616791
【申請號】CN201520301665
【發明人】吳志昊, 尤鋒, 劉鷹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公開日】2015年9月9日
【申請日】2015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