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玉米飼養茶翅蝽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玉米飼養茶翅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1)將茶翅蝽成蟲置于養蟲籠內進行繁殖;2)將養蟲籠內蟲卵進行收集,并置于培養皿中進行飼養直至孵化成若蟲;3)將成若蟲轉移至養蟲籠內進行培養,并投放新鮮玉米;其中,繁殖、飼養以及培養各自獨立地滿足以下條件:溫度為20?30℃,光照周期中含有14?18小時光照和6?10小時黑暗處理,相對濕度為50?70%。該飼養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飼養的成功率。
【專利說明】
利用玉米飼養茶翅蝽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茶翅蝽的培育,具體地,涉及利用玉米飼養茶翅蝽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茶翅蝽為半翅目,蝽科。在東北、華北、華東和西北地區均有分布,以成蟲和若蟲危 害梨、蘋果、桃、杏、李等果樹及部分林木和農作物。該蟲在華北地區一年發生1-2代,以受精 的雌成蟲在果園中或在果園外的室內、室外的屋檐下等處越冬;來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 蟲陸續出蟄。在造成為害的越冬代成蟲中,大多數為在果園中越冬的個體,少數為由果園外 迀移到果園中。越冬代成蟲可一直為害至6月份,然后多數成蟲迀出果園,到其他植物上產 卵,并發生一代若蟲。在6月上旬以前所產的卵,可于8月以前羽化為第一代成蟲。第一代成 蟲可很快產卵,并發生第二代若蟲。而在6月上旬以后產的卵,只能發生一代。在8月中旬以 后羽化的成蟲均為越冬代成蟲。越冬代成蟲平均壽命為301天,最長可達349天。在果園內發 生或由外面迀入果園的成蟲,于8月中旬后出現在園中,為害后期的果實。10月后成蟲陸續 潛藏越冬。
[0003] 茶翅蝽取食廣,據文獻報道已經有多種食物用于飼養茶翅蝽,分別有用蕓豆,發芽 大S,生花生和大S種子混合或胡蘿卜、生花生和大S種子混合飼養;但是這些飼養方式在 飼養的成功率以及周期仍存在一些不足。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玉米飼養茶翅蝽的方法,該飼養方法能夠有效地提 高飼養的成功率。
[0005]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玉米飼養茶翅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0006] 1)將茶翅蝽成蟲置于養蟲籠內進行繁殖;
[0007] 2)將養蟲籠內蟲卵進行收集,并置于培養皿中進行飼養直至孵化成若蟲;
[0008] 3)將成若蟲轉移至養蟲籠內進行培養,并投放新鮮玉米;
[0009] 其中,繁殖、飼養以及培養各自獨立地滿足以下條件:溫度為20-30Γ,光照周期中 含有14-18小時光照和6-10小時黑暗處理,相對濕度為50-70 %。
[0010] 優選地,在步驟1)中,茶翅蝽成蟲中雌、雄個體數的比例為1: 〇. 95-1.05。
[0011] 優選地,在步驟1)的養蟲籠中,茶翅蝽成蟲的密度為400-1000頭/m3。
[0012] 優選地,在步驟1)中,相對于100個成蟲,玉米的投放量為:投放次數為1次/2天,單 次投放量為500_1000g/次。
[0013] 優選地,在培養皿中,蟲卵的密度為4000-10000個/m2。
[0014] 優選地,在步驟3)的養蟲籠中,若蟲的密度為5000-10000頭/m3。
[0015] 優選地,在步驟3)中,相對于100個若蟲,玉米的投放量為:投放次數為1次/2天,單 次投放量為300_800g/次。
[0016]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根據茶翅蝽的生物學習性,將卵、若蟲和成蟲分開飼 養,避免了若蟲或成蟲刺吸卵,有效提高了卵的孵化率;同時增大成蟲交配空間、增大雌雄 蟲配對數,提高雌雄交配的成功率,增大產卵面積,有效降低成蟲自相殘殺的發生率。綜合 上述各因素,進而提高了茶翅蝽的飼養成功率。
[0017]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18] 以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 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
[0019]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玉米飼養茶翅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0020] 1)將茶翅蝽成蟲置于養蟲籠內進行繁殖;
[0021] 2)將養蟲籠內蟲卵進行收集,并置于培養皿中進行飼養直至孵化成若蟲;
[0022 ] 3)將成若蟲轉移至養蟲籠內進行培養,并投放新鮮玉米;
[0023]其中,繁殖、飼養以及培養各自獨立地滿足以下條件:溫度為20-30Γ,光照周期中 含有14-18小時光照和6-10小時黑暗處理,相對濕度為50-70 %
[0024] 在本發明的步驟1)中,茶翅蝽成蟲中雌、雄個體數的比例可以在寬的范圍內選擇, 但是為了提高雌性配對的概率進而提高飼養的成功率,優選地,在步驟1)中,茶翅蝽成蟲中 雌、雄個體數的比例為1:0.95-1.05。
[0025] 在本發明的步驟1)中,茶翅蝽成蟲的密度可以在寬的范圍內選擇,但是為了提高 雌性配對的概率進而提高飼養的成功率,優選地,在步驟1)的養蟲籠中,茶翅蝽成蟲的密度 為400-1000頭/m 3。
[0026] 在本發明的步驟1)中,玉米的投放量可以在寬的范圍內選擇,但是為了保證成蟲 足夠的食物量以提高配對率,優選地,相對于100個若蟲,玉米的投放量為:投放次數為1次/ 2天,單次投放量為500-1000g/次。
[0027] 在本發明的步驟2)中,蟲卵的密度可以在寬的范圍內選擇,但是為了提高蟲卵的 孵化率,優選地,在培養皿中,4000-10000個/m 2。
[0028] 在本發明的步驟3)中,若蟲的密度可以在寬的范圍內選擇,但是為了保證若蟲足 夠的生長空間,優選地,在步驟3)的養蟲籠中,5000-10000頭/m 3。
[0029] 在本發明的步驟3)中,玉米的投放量可以在寬的范圍內選擇,但是為了保證若蟲 足夠的食物量,優選地,投放次數為1次/2天,單次投放量為300-800g/次。
[0030] 以下將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中,室內飼養環境條件為: 溫度為25 ± 1°C、光照周期為14h的L(光照):10h的D(黑暗)、相對濕度為60 ± 5 %。最初蟲源 釆自野外洋槐樹上的茶翅蝽若蟲或成蟲作為最初蟲源。
[0031] 實施例1
[0032] 1)成蟲的管理:選取茶翅蝽成蟲雌、雄各50頭,放到60 X 60 X 60cm的帳篷式養蟲籠 內;在養蟲籠內放入一些干凈濾紙條,供成蟲產卵,定期在養蟲籠內放入新鮮的玉米(投放 次數為1次/2天,單次投放量為500-1000g/次);將養蟲籠擺放到養蟲室的繁殖養蟲架上。 [0033] 2)卵的管理:當成蟲產卵后,定時檢查并收集新鮮卵塊;將28個蟲卵放入配套培養 皿(直徑9cm,高1.8cm)中飼養,將培養皿擺放到養蟲室的繁殖養蟲架上。
[0034] 3)若蟲的飼養:待卵孵化成若蟲后,將150頭若蟲轉移至25 X 25 X 25cm的養蟲籠 內;定期在養蟲籠內放入新鮮的玉米(投放次數為1次/2天,單次投放量為450-1200g/次), 將養蟲籠擺放到養蟲架上。
[0035] 按照上述方法飼養16組茶翅蝽,具體結果見表1。
[0036] 表1
[0037]
[0038] 在表1中,各數值的單位為天;由表1可知,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的茶翅蝽的方法,本 發明提供的茶翅蝽的方法的飼養周期明顯縮短;同時,通過計算得知,通過50頭雌、雄母蟲, 能夠培育出5000頭下一代成蟲。
[0039] 通過上述實施例和對比例可知,本發明提供的利用玉米飼養茶翅蝽的方法具有優 異的成功率。
[0040]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 的具體細節,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 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41]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 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發明對各種可 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0042] 此外,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 發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明所公開的內容。
【主權項】
1. 一種利用玉米飼養茶翅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 將茶翅蝽成蟲置于養蟲籠內進行繁殖,并投放新鮮玉米; 2) 將所述養蟲籠內蟲卵進行收集,并置于培養皿中進行飼養直至孵化成若蟲; 3) 將所述成若蟲轉移至養蟲籠內進行培養,并投放新鮮玉米; 其中,所述繁殖、飼養以及培養各自獨立地滿足以下條件:溫度為20-30°C,光照周期中 含有14-18小時光照和6-10小時黑暗處理,相對濕度為50-70%。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1)中,所述茶翅蝽成蟲中雌、雄個體數的比 例為1:0.95-1.05。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1)的所述養蟲籠中,所述茶翅蝽成蟲的 密度為400-1000頭/m3。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1)中,相對于100個所述成蟲,所述玉米的 投放量為:投放次數為1次/2天,單次投放量為500-1000g/次。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培養皿中,所述蟲卵的密度為4000-10000 個/m2。6. 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3)的所述養蟲籠中,所述若蟲的密度為 5000-10000頭/m3。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3)中,相對于100個所述若蟲,所述玉米的 投放量為:投放次數為1次/2天,單次投放量為300-800g/次。
【文檔編號】A23K50/90GK106035245SQ201610488216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9日
【發明人】楊世勇, 張金平, 詹海霞, 周長青, 張峰
【申請人】安徽師范大學, 英國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北京代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