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外生菌根合成的幼苗氣霧培育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外生菌根快速合成的幼苗氣霧培育裝置及其應用方法,既提高外生菌根合成的速度和成功率,又對樹苗的生長有益。幼苗培育裝置包括幼苗架、封閉系統、氣霧設備,使用時,將培育了5周的幼苗固定于幼苗架,并將幼苗架置于封閉系統上方,打開氣霧設備,3周后側根上會形成很多小根的幼苗,利于下一步外生菌根真菌的侵染,大大縮短外生菌根合成的時間并有效的提高成功率。
【專利說明】
一種用于外生菌根合成的幼苗氣霧培育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外生菌根真菌合成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外生菌根快速合成的幼苗氣霧培育裝置及其應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外生菌根真菌與樹木形成外生菌根后,使外生菌根具有諸多功能:促進林木生長,通過菌套、哈蒂氏網等擴大吸收面積,增強植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并能夠阻擋病原菌的侵染,增強抗病性,同時由于根的吸收面積增大,因此菌根化苗木的抗旱性也得到提升。
[0003]大多數的外生菌根真菌能夠減輕由重金屬、有機污染物、放射性元素等對土壤環境造成的污染及其對植物造成的不利影響,從而提高環境安全性;外生菌根還可以通過地下的菌絲網絡可以實現養分、水分、能源、信息共享和最高效的利用,從而保護了植物的多樣性,因此外生菌根在維護生態平衡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
[0004]在生產實踐中,外生菌根的合成過程還存在諸多問題,如何得到小根豐富的樹苗是決定菌根合成成功與否的關鍵,本發明利用幼苗氣霧培育裝置,可在3周后得到具有豐富小根的樹苗,提高外生菌根合成的成功率。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幼苗氣霧培育裝置,從而得到小根豐富的樹苗,從而提高外生菌根合成的成功率,且該裝置操作簡易,易于推廣。
[0006]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7]—種用于外生菌根合成的幼苗培育裝置,其包括育苗架、育苗孔、氣霧器、加水口、封閉系統、可關閉開口,在封閉系統下部中端安裝有中間設有加水口的氣霧器,封閉系統側面設有可關閉開口,育苗架在封閉系統上端,其上打有數十個育苗孔,待培育的幼苗放入育苗孔中。
[0008]根據所述的一種用于外生菌根合成的幼苗氣霧培育裝置,其中所述育苗架直徑為640mm,上面打有直徑為2cm的育苗孔,用海綿固定幼苗。
[0009]根據所述的一種用于外生菌根合成的幼苗氣霧培育裝置,其中所述封閉系統為圓桶狀PVP材質,高810mm,底部直徑440mm,距離底部20cm處開一個15cmX 15cm的可關閉開口,打開可關閉開口后,再打開氣霧器加水。
[0010]根據所述的一種用于外生菌根合成的幼苗氣霧培育裝置,其中所述的氣霧器所用水為去離子水。
[0011]所述的一種用于外生菌根合成的幼苗氣霧培育裝置在外生菌根合成的幼苗培育中的應用:將培育5周的幼苗移至幼苗架,每個孔放入一棵幼苗,用海綿固定,打開氣霧器,將其設置為20s工作,60s停止的狀態,每3天補充水,三周后幼苗側根發達,且萌發出很多小根時,取出幼苗,用于后期外生菌根的侵染。
[0012]應用方法為:將培育5周的幼苗移至幼苗架,每個孔放入一棵幼苗,用海綿固定,打開加濕設備,將其設置為20s工作,60s停止的狀態,定期補充水,該裝置置于精控溫室中,設置條件為溫度27°C,濕度為55%,3周后取出幼苗,可觀察到幼苗側根發達,且側根萌發出很多小根。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裝置具備如下的優益性:
[0014]菌根真菌共生樹種幼苗利用該裝置,能夠方便快捷的產生大量側根,且側根上也能萌發出很多小根,與傳統的育苗方式相比,更有利于菌根真菌的侵染,提高了外生菌根合成的成功率。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發明用于外生菌根快速合成的幼苗氣霧培育裝置結構示意圖,圖中:1_育苗架,2-育苗孔,3-幼苗,4-氣霧器,5-加水口,6-封閉系統,7-可關閉開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用本發明的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質性內容,便并不以此來限定本發明。
[0017]實施例1
[0018]本發明的用于外生菌根快速合成的幼苗氣霧培育裝置包括育苗架、育苗孔、氣霧器、加水口、封閉系統、可關閉開口,結構如圖1所示,圖中:1-育苗架,2-育苗孔,3-幼苗,4-氣霧器,5-加水口,6-封閉系統,7-可關閉開口。在封閉系統下部中端安裝有中間設有加水口的氣霧器,封閉系統側面設有可關閉開口,育苗架在封閉系統上端,其上打有數十個育苗孔,待培育的幼苗放入育苗孔中。育苗架直徑為640mm,上面打有直徑為2cm的育苗孔,用海綿固定幼苗。封閉系統為圓桶狀PVP材質,高81 Omm,底部直徑440mm,距離底部20 cm處開一個15cmX 15cm的可關閉開口,用于操作氣霧器。氣霧器所用水為去離子水。
[0019]本發明的用于外生菌根快速合成的幼苗氣霧培育裝置在華山松幼苗上的應用,應用方法為:華山松種子用自來水清洗三遍后,用75 %酒精浸泡30分鐘進行表面消毒,水沖洗三遍后播于裝有蛭石和珍珠巖(I: I)的塑料筐內,所育苗均于精控溫室條件下培養(空氣溫度20-25°C,基質濕度60-70%),無菌水澆灌;培育5周后,將華山松幼苗小心移至幼苗培育裝置,每棵苗放入一個育苗孔內,用海綿固定,幼苗根系部分完全置于封閉系統內,先將可關閉開口打開,然后再打開氣霧器,設置為20s工作,60s停止循環模式,每3天補充去離子水,3周后將苗小心取出,準備進行外生菌根真菌侵染。
[0020]華山松最佳接種濃度為5X10%子/株,印度塊菌孢子濃度為5.78\106孢子/^,所以菌劑量對應I g/株。稱取所需的印度塊菌,切小塊后用九陽JYL-Bl 30料理機充分粉碎,粉碎過程中加入適量冰塊以保持低溫狀態。制備好的塊菌菌劑冷藏備用。
[0021]配備接種基質之前先將容器用75%的酒精擦拭并晾干。腐殖土,細沙,蛭石,珍珠巖,石子按比例配置(腐殖土:蛭石:細沙:珍珠巖=1:1:0.5:0.2;石子量為15g/株,石灰量為0.75g/株),加入適量的自來水拌勻,調節pH至7.5。將冷藏的菌劑攪拌均勻后以對應的量加入到基質中,將預培育好的華山松苗移栽入基質內。
[0022]栽苗結束后,苗需固定根部一周左右,在此期間不宜移動,防止松苗根部斷裂,且注意觀察松苗的生長情況,及時替換生長異常的松苗。松苗在初期需要澆透水,后期就可根據基質的濕度來控制澆水的時間與頻率。所有松苗都在溫室條件下培養,溫室上方覆蓋30%密度的遮陰網,同時通過通風和噴淋來調節室內的溫度。所有接種的華山松苗于3個月后抽查是否有菌根的形成。
[0023]實施例2
[0024]—種用于外生菌根快速合成的幼苗氣霧培育裝置,在青R幼苗上的應用,應用方法為:青R種子用自來水清洗三遍后,用75 %酒精浸泡30分鐘進行表面消毒,水沖洗三遍后播于裝有蛭石和珍珠巖(1:1)的塑料筐內,所育苗均于精控溫室條件下培養(空氣溫度20-25°C,基質濕度60-70%),無菌水澆灌;培育5周后,將青岡幼苗小心移至幼苗培育裝置,每棵苗放入一個育苗孔內,用海綿固定,幼苗根系部分完全置于封閉系統內,先將可關閉開口打開,然后再打開氣霧器,設置為20s工作,60s停止循環模式,每3天補充去離子水,3周后將苗小心取出,準備進行外生菌根真菌侵染。
[0025]青R最佳接種濃度為5X17個孢子/株,印度塊菌孢子濃度為5.78X10%子/g,所以菌劑量對應1g/株。稱取所需的印度塊菌,切小塊后用九陽JYL-Bl 30料理機充分粉碎,粉碎過程中加入適量冰塊以保持低溫狀態。制備好的塊菌菌劑冷藏備用。
[0026]配備接種基質之前先將容器用75%的酒精擦拭并晾干。腐殖土,細沙,蛭石,珍珠巖,石子按比例配置(腐殖土:蛭石:細沙:珍珠巖=1:1:0.5:0.2;石子量為15g/株,石灰量為0.75g/株),加入適量的自來水拌勻,調節pH至7.5。將冷藏的菌劑攪拌均勻后以對應的量加入到基質中,將預培育好的青岡苗移栽入基質內。
[0027]栽苗結束后,苗需固定根部一周左右,在此期間不宜移動,防止苗根部斷裂,且注意觀察青同苗的生長情況,及時替換生長異常的苗。苗在初期需要澆透水,后期就可根據基質的濕度來控制澆水的時間與頻率。所有苗都在溫室條件下培養,溫室上方覆蓋30%密度的遮陰網,同時通過通風和噴淋來調節室內的溫度。所有接種的青R苗于3個月后查看是否有菌根的形成。
【主權項】
1.一種用于外生菌根合成的幼苗氣霧培育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育苗架、育苗孔、氣霧器、加水口、封閉系統、可關閉開口,在封閉系統下部中端安裝有中間設有加水口的氣霧器,封閉系統側面設有可關閉開口,育苗架在封閉系統上端,其上打有數十個育苗孔,待培育的幼苗放入育苗孔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外生菌根合成的幼苗氣霧培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架直徑為640mm,上面打有直徑為2cm的育苗孔,用海綿固定幼苗。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外生菌根合成的幼苗氣霧培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閉系統為圓桶狀PVP材質,高810mm,底部直徑440mm,距離底部20cm處開一個15cm X15cm的可關閉開口,打開可關閉開口后,再打開氣霧器加水。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外生菌根合成的幼苗氣霧培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霧器所用水為去離子水。5.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用于外生菌根合成的幼苗氣霧培育系統在外生菌根合成的幼苗培育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將培育5周的幼苗移至幼苗架,每個孔放入一棵幼苗,用海綿固定,打開氣霧器,將其設置為20s工作,60s停止的狀態,每3天補充水,三周后幼苗側根發達,且萌發出很多小根時,取出幼苗,用于后期外生菌根的侵染。
【文檔編號】A01G1/04GK105993904SQ201610518430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7月4日
【發明人】王冉, 于富強, 李晶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