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態養殖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包括有池塘,在池塘內間隔設置有多個曝氣裝置,在池塘一端上水處理裝置,水處理裝置的進水管伸入池塘,水處理裝置的出水管設置在池塘另一端內,在池塘中部設有投料裝置,投料裝置包括有浮臺,在浮臺上設有安裝平臺,在浮臺上設有能使安裝平臺升高或降低的升降機構,在安裝平臺上設有儲料桶,在儲料桶下方設有下料口,在下料口下方的安裝平臺上設有投料盤,在投料盤前端設有投料口,在安裝平臺上設有出料座,投料口設置在出料座同一側上,在安裝平臺上設有能將投料盤內物料彈射出出料座的彈射裝置。本發明結構簡單,能有效保證水體氧含量和水質狀況,養殖效果好,喂養時餌料分散性好,投料范圍廣。
【專利說明】
_種生態養殖系統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態養殖系統。
【背景技術】
[0002] 在水產品養殖的過程中,水質的優劣直接決定了養殖的效果,水質越差,即含氧量 低,氮、磷等物質含量較高或較低,水產品的生長情況越不好,反之,水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則 越好。現有的養殖系統由于設計上的缺陷,一般只依靠在池塘水面設置增氧設備等方式來 增加池水含氧量,水體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在養殖過程中容易出現病害,影響水產品的產 量。
[0003] 另外,為了提高養殖工作中的效率,在對養殖區域進行飼料投放時一般采用投料 裝置,目前市面上的投料裝置由于設計上的缺陷,其投料時餌料的分散性較差,魚蝦需要集 中到某一個狹小的區域才能進食。這對喂養不利。
[0004] 故此,現有的養殖系統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有效保 證水體氧含量和水質狀況,養殖效果好,喂養時餌料分散性好,投料范圍廣的生態養殖系 統。
[0006]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方案:
[0007] -種生態養殖系統,包括有池塘,其特征在于:在池塘內間隔設置有多個曝氣裝 置,在所述池塘一端上水處理裝置,所述水處理裝置的進水管伸入所述池塘,所述水處理裝 置的出水管設置在池塘另一端內,在所述池塘中部設有投料裝置,所述投料裝置包括有浮 臺,在所述浮臺上設有安裝平臺,在所述浮臺上設有能使安裝平臺升高或降低的升降機構, 在所述安裝平臺上設有儲料桶,在所述儲料桶下方設有下料口,在所述下料口下方的安裝 平臺上設有投料盤,在所述投料盤前端設有投料口,在所述安裝平臺上設有出料座,所述投 料口設置在出料座同一側上,在所述安裝平臺上設有能將投料盤內物料彈射出出料座的彈 射裝置。
[0008] 如上所述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靠近池邊的池塘內設有人工浮 床,在所述人工浮床上種植有水生植物。
[0009]如上所述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裝置包括有設置在池塘下部 的盤管,在所述盤管上設有若干個曝氣孔,所述盤管一端伸出池塘并與風機相連接。
[0010]如上所述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處理裝置包括有殼體,在所述 殼體內依次分隔設置有第一內腔、第二內腔、第三內腔和第四內腔,在所述第一內腔內設有 抽水栗,所述抽水栗通過進水管與池塘相連接,在所述抽水栗的出水口設置在第二內腔的 上部,在所述第二內腔內由上而下依次設置有過濾網,在所述過濾網下設有細沙層,在所述 細沙層下設有活性炭層,在所述活性炭層下設有海綿層,所述出水口設置在過濾網上方,在 所述第三內腔和第四內腔內分別設有紫外線滅菌器,在所述第二內腔下部設有與第三內腔 連通的連通口,在所述第三內腔上部設有與第四內腔連通的連通口,所述出水管設置在第 四內腔下部。
[0011]如上所述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彈射裝置包括有固定連接在安裝 平臺上的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上設有導向桿,在所述投料盤后端上設有連接孔,所述導向 桿設置在連接孔內,在所述投料盤后端與固定座之間的導向桿上套設有彈簧,在所述安裝 平臺內設有安裝槽,在所述安裝槽內間隔設置有前鏈輪軸和后鏈輪軸,在所述前鏈輪軸和 后鏈輪軸上套設有鏈條,在所述安裝平臺上設有鏈輪驅動電機,在所述鏈輪驅動電機上設 有驅動鏈輪,在所述驅動鏈輪與后鏈輪軸之間設有傳動鏈,在所述鏈條內設有能相對鏈條 上、下移動的驅動撥塊,在所述鏈條內側的安裝槽內設有能使驅動撥塊上升從而驅使投料 盤向固定座移動的導向限位塊,所述導向限位塊包括有限位塊本體,在所述限位塊本體前 端設有能使驅動撥塊上升的導向斜面,在所述驅動撥塊上端設有便于脫離投料盤的讓位斜 面,在所述投料盤前端設有與讓位斜面配合的連接斜面,在所述導向限位塊后側的安裝槽 內設有能驅使驅動撥塊脫離投料盤的發射驅動塊,在所述發射驅動塊上設有能使驅動撥塊 向下移動的驅動斜面,在所述驅動撥塊側邊下部設有與驅動斜面配合的限位斜面。
[0012] 如上所述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座上設有能將投料盤前端 物料集中到投料盤后側的刮板機構,所述的刮板機構包括設置在固定座內的安裝槽孔,在 所述安裝槽孔內活動設置有連接板,在所述連接板中間設有能讓物料穿過的缺槽,在所述 連接板前端上活動設置有能相對連接板上、下移動的刮板,在所述缺槽兩側的連接板上分 別設有橫向齒條,在所述固定座上設有橫向驅動電機,在所述橫向驅動電機的電機軸上設 有橫向驅動齒輪,所述橫向驅動齒輪與橫向齒條相互嚙合,在所述刮板一側面的兩個邊緣 上分別設有縱向齒條,在所述連接板上設有縱向驅動電機,在所述縱向驅動電機的電極軸 上設有縱向驅動齒輪,所述縱向驅動齒輪與縱向齒條相互嚙合,在所述刮板上端設有刮板 處于最高位時能封閉下料口的封堵塊。
[0013] 如上所述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儲料桶內設有撥料盤,所述撥 料盤設置在下料口上方,在所述撥料盤上外側壁上均布有若干個弧形撥料片,在所述相鄰 兩個弧形撥料片之間的撥料盤外側壁上設有與下料口相連通的進料口,在所述撥料盤上端 面中心連接有轉動軸,在所述轉動軸上設有傳動齒輪,在所述儲料桶上方設有轉動電機,在 所述轉動電機上設有驅動齒輪,所述驅動齒輪與傳動齒輪相互嚙合,在所述撥料盤上端面 上設有偏心孔,所述偏心孔一部分與下料口相連通。
[0014] 如上所述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儲料桶外側設有防銹涂層,所 述的防銹涂層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組分: 有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25-45 酚醛樹脂 20-35
[0015] 石墨烯 15-30 鉻酸鍶 2-8 四氧化H錯 1-β 偏硼酸銨 5-20 鈦白粉 7-15
[0016] 醋酸纖維素 3-5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 8 -12 丙二醇甲釀 3 - 6。
[0017] 將石墨烯、鉻酸鍶、四氧化三鉛、偏硼酸銨、鈦白粉混合攪拌均勻,在錐形研磨機內 磨至細度〈60WI1,再加入有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丙二醇甲醚和其它 組分分散均勻即得。
[0018] 如上所述的任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浮臺外表面上設有耐腐蝕涂 層,所述耐腐蝕涂層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組分: 氟化丙烯酸酯 15-50 三聚磷酸鈉 0. 05-3 聚氨酯 2-8 煤焦瀝青 8 - 2:0 碳納米管 1-5
[0019] 霞心粉 硫酸鋇 二甲苯甲醛樹脂 10-30 檸檬酸鋅 1 -4 納米二氧化硅 2-8 脫乙酰甲殼素 (X 1-2
[0020] 將氟化丙烯酸酯和煤焦瀝青混合均勻后攪拌加熱至45-60°C,攪拌10-60min,加入 霞石粉、檸檬酸鋅,加熱至120-145°C,攪拌反應3-5h,降溫至50-60°C,加入其它組分,攪拌 保溫1-2h,超聲分散10_25min,在錐形研磨機內磨至細度<60μπι。
[0021] 如上所述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儲料桶上設有控制器,所述控 制器分別與彈射裝置、刮板機構、轉動電機相連接。
[0022] 如上所述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包括設置在浮臺上的電 動缸,四個所述電動缸分別設置在安裝平臺四個角下方,所述電動缸的絲桿軸與安裝平臺 相連接。
[0023] 如上所述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包括設置在浮臺上的四 個氣缸,四個所述氣缸分別設置在安裝平臺四個角下方,所述氣缸的氣缸軸與安裝平臺相 連接。
[0024] 綜上所述,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其有益效果是:
[0025] -、本發明中系統結構簡單,在池塘底部設置有曝氣裝置,能有效增加水體的氧含 量;
[0026]二、本發明中設置有水處理裝置,所述水處理裝置能有效調節水體質量,從而提高 生產品的成活率和產量,減少病害的發生;
[0027] 三、本發明投料裝置結構簡單,在安裝平臺設置彈射裝置,能將投料盤中的物料彈 射出出料座,散布范圍廣;
[0028] 四、本發明中投料裝置自動化程度高,只需人工把料倒入出料箱,在控制器上設置 投料時間間隔和投料量就可以實現自動投料,省時省力,不受天氣影響,而且對于投料的多 少可以精確的控制,避免了餌料的浪費;
[0029] 五、本發明中防銹涂層能有效防止儲料桶在使用過程中被銹蝕,防銹涂層的組分 簡單,防銹效果好;
[0030] 六、本發明中耐腐蝕涂層有效防止池水對浮臺的侵蝕,有效延長其使用壽命。
[0031] 七、本發明中升降機構能調節安裝平臺的相對高度,從而能調節投料的距離,使用 方便。
[0032] 八、本發明投料裝置中設置有撥料盤機構,能有效保證儲料桶內物料下料順暢。
【附圖說明】
[0033]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不意圖;
[0034] 圖2為本發明水處理裝置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35] 圖3為本發明投料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0036]圖4為本投料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0037]圖5為發明投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0038] 圖6為本發明投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0039] 圖7為本發明投料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0040]圖8為本發明的刮板機構的不意圖;
[0041]圖9為本發明儲料桶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2]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0043]如圖1至7所示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包括有池塘1000,在池塘1000內間隔設置有 多個曝氣裝置2000,在所述池塘1000-端上水處理裝置4000,所述水處理裝置4000的進水 管4080伸入所述池塘1000,所述水處理裝置4000的出水管4010設置在池塘1000另一端內, 在所述池塘1000中部設有投料裝置3000,所述投料裝置3000包括有浮臺I,在所述浮臺1上 設有安裝平臺100,在所述浮臺1上設有能使安裝平臺100升高或降低的升降機構200,在所 述安裝平臺100上設有儲料桶2,在所述儲料桶2下方設有下料口 3,在所述下料口 3下方的安 裝平臺100上設有投料盤4,在所述投料盤4前端設有投料口 5,在所述安裝平臺100上設有出 料座6,所述投料口 5設置在出料座6同一側上,在所述安裝平臺100上設有能將投料盤4內物 料彈射出出料座6的彈射裝置7。本發明中彈射裝置能將投料盤中的物料彈射出出料座,散 布范圍廣。
[0044]本發明中在所述靠近池邊的池塘1000內設有人工浮床,在所述人工浮床上種植有 水生植物。
[0045]本發明中所述曝氣裝置2000包括有設置在池塘1000下部的盤管2010,在所述盤管 2010上設有若干個曝氣孔,所述盤管2010-端伸出池塘1000并與風機2020相連接。
[0046]本發明中所述水處理裝置4000包括有殼體4020,在所述殼體4020內依次分隔設置 有第一內腔4030、第二內腔4040、第三內腔4050和第四內腔4060,在所述第一內腔4030內設 有抽水栗4070,所述抽水栗4070通過進水管4080與池塘1000相連接,在所述抽水栗4070的 出水口設置在第二內腔4040的上部,在所述第二內腔4040內由上而下依次設置有過濾網 4090,在所述過濾網4090下設有細沙層4100,在所述細沙層4100下設有活性炭層4110,在所 述活性炭層4110下設有海綿層4120,所述出水口設置在過濾網4090上方,在所述第三內腔 4050和第四內腔4060內分別設有紫外線滅菌器4130,在所述第二內腔4040下部設有與第三 內腔4050連通的連通口 4140,在所述第三內腔4050上部設有與第四內腔4060連通的連通口 4140,所述出水管4010設置在第四內腔4060下部。
[0047] 本發明中所述彈射裝置7包括有固定連接在安裝平臺100上的固定座71,在所述固 定座71上設有導向桿72,在所述投料盤4后端上設有連接孔,所述導向桿72設置在連接孔 內,在所述投料盤4后端與固定座71之間的導向桿72上套設有彈簧73,在所述安裝平臺100 內設有安裝槽,在所述安裝槽內間隔設置有前鏈輪軸74和后鏈輪軸75,在所述前鏈輪軸74 和后鏈輪軸75上套設有鏈條76,在所述安裝平臺100上設有鏈輪驅動電機77,在所述鏈輪驅 動電機77上設有驅動鏈輪78,在所述驅動鏈輪78與后鏈輪軸75之間設有傳動鏈79,在所述 鏈條76內設有能相對鏈條76上、下移動的驅動撥塊710,在所述鏈條76內側的安裝槽內設有 能使驅動撥塊710上升從而驅使投料盤4向固定座71移動的導向限位塊711,所述導向限位 塊711包括有限位塊本體7111,在所述限位塊本體7111前端設有能使驅動撥塊710上升的導 向斜面7112,在所述驅動撥塊710上端設有便于脫離投料盤4的讓位斜面7101,在所述投料 盤4前端設有與讓位斜面7101配合的連接斜面41,在所述導向限位塊711后側的安裝槽內設 有能驅使驅動撥塊710脫離投料盤4的發射驅動塊8,在所述發射驅動塊8上設有能使驅動撥 塊710向下移動的驅動斜面81,在所述驅動撥塊710側邊下部設有與驅動斜面81配合的限位 斜面7102。
[0048] 本發明結構簡單,驅動撥塊710在隨鏈條76運轉過程中能使投料盤4向固定座71移 動,從而使得彈簧73壓縮,當驅動撥塊710繼續向前移動時在發射驅動塊8的作用下,驅動撥 塊710脫離投料盤4前端的連接斜面41,在彈簧73的壓縮反彈力的作用下,投料盤4內的物料 被彈射出去,散布范圍廣。
[0049] 本發明中在所述固定座71上設有能將投料盤4前端物料集中到投料盤4后側的刮 板機構9,所述的刮板機構9包括設置在固定座71內的安裝槽孔,在所述安裝槽孔內活動設 置有連接板91,在所述連接板91中間設有能讓物料穿過的缺槽92,在所述連接板91前端上 活動設置有能相對連接板91上、下移動的刮板93,在所述缺槽92兩側的連接板91上分別設 有橫向齒條94,在所述固定座71上設有橫向驅動電機,在所述橫向驅動電機的電機軸上設 有橫向驅動齒輪,所述橫向驅動齒輪與橫向齒條94相互嚙合,在所述刮板93-側面的兩個 邊緣上分別設有縱向齒條95,在所述連接板91上設有縱向驅動電機96,在所述縱向驅動電 機96的電極軸上設有縱向驅動齒輪97,所述縱向驅動齒輪97與縱向齒條95相互嚙合,在所 述刮板93上端設有刮板93處于最高位時能封閉下料口 3的封堵塊98。
[0050] 本發明刮板機構9即可以封閉下料口 3,又可以將投料盤4前端物料集中到投料盤4 后側,有利于物料彈射得更加遠。
[0051] 本發明中在所述儲料桶2內設有撥料盤10,所述撥料盤10設置在下料口 3上方,在 所述撥料盤10上外側壁上均布有若干個弧形撥料片11,在所述相鄰兩個弧形撥料片11之間 的撥料盤10外側壁上設有與下料口 3相連通的進料口 12,在所述撥料盤10上端面中心連接 有轉動軸13,在所述轉動軸13上設有傳動齒輪14,在所述儲料桶2上方設有轉動電機15,在 所述轉動電機15上設有驅動齒輪16,所述驅動齒輪16與傳動齒輪14相互嚙合,在所述撥料 盤10上端面上設有偏心孔17,所述偏心孔17-部分與下料口 3相連通。本發明中弧形撥料片 11配合進料口 12更加容易進料,在下料口 3上設有偏心孔17,有效防止下料口 3堵料,卡死。
[0052] 本發明中在所述儲料桶2外側設有防銹涂層,所述的防銹涂層按重量百分比包括 以下組分: 有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25-45 酚醛樹脂 20-35 石墨烯 15-30 鉻酸鍶 2-8 四氧化三鉛 1-6
[0053] 偏硼酸銨 5-20 鈦白粉 7-15 醋酸纖維素 3-5: 鄰笨二甲酸二丁酯 8-12 丙二醇甲醚 3-6 ,
[0054]制備方法:將石墨烯、鉻酸鍶、四氧化三鉛、偏硼酸銨、鈦白粉混合攪拌均勻,在錐 形研磨機內磨至細度<60μπι,再加入有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丙二醇 甲醚和其它組分分散均勻即得。
[0055] 本發明中在所述浮臺1外表面上設有耐腐蝕涂層,所述耐腐蝕涂層按重量百分比 包括以下組分: 氟化丙烯酸酯 15-50 三聚磷酸鈉 ().05-3 聚氨酯 2-8 煤焦瀝青 8-20 碳納米管 1-5
[0056] 霞石粉 3-Γ2 硫酸鋇 2-5 二甲苯甲醛樹脂 10-30 檸檬酸鋅 1-4 納米二氧化鞋 2-8_ 脫乙醜甲殼素 :0. 1-2。
[0057]制備方法:將氟化丙烯酸酯和煤焦瀝青混合均勻后攪拌加熱至45_60°C,攪拌10-60min,加入霞石粉、檸檬酸鋅,加熱至120-145°C,攪拌反應3-5h,降溫至50-60°C,加入其它 組分,攪拌保溫l-2h,超聲分散10_25min,在錐形研磨機內磨至細度<60μπι。
[0058] 本發明中在所述儲料桶2上設有控制器19,所述控制器19分別與彈射裝置7、刮板 機構9、轉動電機15相連接。
[0059] 本發明中自動化程度高,只需人工把料倒入出料箱,在控制器上設置投料時間間 隔和投料量就可以實現自動投料,省時省力,不受天氣影響,而且對于投料的多少可以精確 的控制,避免了餌料的浪費。
[0060] 本發明所述升降機構200的第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升降機構200包括設置在浮臺1 上的電動缸201,四個所述電動缸201分別設置在安裝平臺100四個角下方,所述電動缸201 的絲桿軸202與安裝平臺100相連接。
[0061]本發明所述升降機構200的第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升降機構200包括設置在浮臺1 上的四個氣缸,四個所述氣缸分別設置在安裝平臺1 〇〇四個角下方,所述氣缸的氣缸軸與安 裝平臺100相連接。
[0062]本發明中升降機構能調節安裝平臺的相對高度,從而能調節投料的距離,使用方 便。
[0063]實施例1-防銹涂層
[0064]本發明防銹涂層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組分: 有機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25: 酚醛樹脂 20 石墨烯 15
[0065] 鉻酸鍶 2 四氧化三鉛 1 偏硼酸銨 5 鈦白粉 7 醋酸纖維素 3
[0066]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 8 丙二醇甲醚 3。
[0067]制備方法:將石墨烯、鉻酸鍶、四氧化三鉛、偏硼酸銨、鈦白粉混合攪拌均勻,在錐 形研磨機內磨至細度<60μπι,再加入有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丙二醇 甲醚和其它組分分散均勻即得。
[0068]實施例2-防銹涂層
[0069] 本發明防銹涂層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組分: 有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4:5 酚醛樹脂 石墨烯 30 鉻酸鍶 8 四氧化三鉛 6
[0070] 偏硼酸銨 20 鈦白粉 15 醋酸纖維素 δ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 1:2 丙二醇甲醚6 。
[0071 ]制備方法:將石墨烯、鉻酸鍶、四氧化三鉛、偏硼酸銨、鈦白粉混合攪拌均勻,在錐 形研磨機內磨至細度<60μπι,再加入有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丙二醇 甲醚和其它組分分散均勻即得。
[0072]實施例3-防銹涂層
[0073] 本發明防銹涂層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組分: 有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30 酚醛樹脂 涵 石墨烯 2:0 鉻酸鍶 4 四氧化三鉛 2
[0074] 偏硼酸銨 10 欽白粉 12 醋酸纖維素 4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 9 丙二醇甲醚 4。
[0075]制備方法:將石墨烯、鉻酸鍶、四氧化三鉛、偏硼酸銨、鈦白粉混合攪拌均勻,在錐 形研磨機內磨至細度<60μπι,再加入有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丙二醇 甲醚和其它組分分散均勻即得。
[0076] 實施例4-耐腐蝕涂層
[0077] 耐腐蝕涂層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組分: 氟化丙烯酸酯 15
[0078] 三聚磷酸鈉 〇. 05 聚氨酯 2 煤焦瀝青 8 碳納米管 1 霞石粉 3 硫酸鋇 2
[0079] 二甲苯甲醛樹脂 10 檸檬酸鋅 1 納米二氧化桂 _2: 脫乙酰甲殼素 Q. 1 β
[0080] 制備方法:將氟化丙烯酸酯和煤焦瀝青混合均勻后攪拌加熱至45 °C,攪拌IOmin, 加入霞石粉、檸檬酸鋅,加熱至120°C,攪拌反應3h,降溫至50°C,加入其它組分,攪拌保溫 lh,超聲分散1〇111;[11,在錐形研磨機內磨至細度〈6(^1]1。
[0081] 實施例5-耐腐蝕涂層
[0082] 耐腐蝕涂層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組分: 氟化丙烯酸酯 50 三聚磷酸鈉 3 聚氨酯 8 煤焦瀝青 20
[0083] 碳納米管 5 霞石粉 12 硫酸鋇 5 二甲苯甲醛樹脂 30 檸檬酸鋅 4
[0084] 納米二氧化桂 8 脫乙酰甲殼素 2。
[0085]制備方法:將氟化丙烯酸酯和煤焦瀝青混合均勻后攪拌加熱至60 °C,攪拌60min, 加入霞石粉、檸檬酸鋅,加熱至145°C,攪拌反應5h,降溫至60°C,加入其它組分,攪拌保溫 2h,超聲分散25min,在錐形研磨機內磨至細度<60μπι。
[0086] 實施例6-耐腐蝕涂層
[0087] 耐腐蝕涂層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組分: 氟化丙烯酸酯 30 三聚磷酸鈉 L 5 聚氨酯 4 煤焦沏青 12 碳納米管 3
[0088] 霞石粉 B 硫酸鋇 3 二甲苯甲醛樹脂 2:0 檸檬酸鋅 2 納米二氧化硅 4 脫乙酰甲殼素 1。
[0089]制備方法:將氟化丙烯酸酯和煤焦瀝青混合均勻后攪拌加熱至50 °C,攪拌30min, 加入霞石粉、檸檬酸鋅,加熱至13°C,攪拌反應4h,降溫至55°C,加入其它組分,攪拌保溫 1.5h,超聲分散15min,在錐形研磨機內磨至細度<60μπι。
[0090]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 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 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 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 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 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包括有池塘(1000),其特征在于:在池塘(1000)內間隔設置有多 個曝氣裝置(2000 ),在所述池塘(1000) -端上水處理裝置(4000 ),所述水處理裝置(4000) 的進水管(4080)伸入所述池塘(1000),所述水處理裝置(4000)的出水管(4010)設置在池塘 (1000)另一端內,在所述池塘(1000)中部設有投料裝置(3000),所述投料裝置(3000)包括 有浮臺(1 ),包括有浮臺(1 ),包括有浮臺(1 ),在所述浮臺(1)上設有安裝平臺(100),在所述 浮臺(1)上設有能使安裝平臺(100)升高或降低的升降機構(200),在所述安裝平臺(100)上 設有儲料桶(2),在所述儲料桶(2)下方設有下料口( 3),在所述下料口(3)下方的安裝平臺 (100)上設有投料盤(4),在所述投料盤(4)前端設有投料口(5),在所述安裝平臺(100)上設 有出料座(6 ),所述投料口( 5)設置在出料座(6)同一側上,在所述安裝平臺(100)上設有能 將投料盤(4)內物料彈射出出料座(6)的彈射裝置(7)。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裝置(2000)包括有設置 在池塘(1000)下部的盤管(2010),在所述盤管(2010)上設有若干個曝氣孔,所述盤管 (2010)-端伸出池塘(1000)并與風機(2020)相連接。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處理裝置(4000)包括有殼 體(4020 ),在所述殼體(4020)內依次分隔設置有第一內腔(4030 )、第二內腔(4040 )、第三內 腔(4050)和第四內腔(4060),在所述第一內腔(4030)內設有抽水栗(4070),所述抽水栗 (4070)通過進水管(4080)與池塘(1000)相連接,在所述抽水栗(4070)的出水口設置在第二 內腔(4040)的上部,在所述第二內腔(4040)內由上而下依次設置有過濾網(4090),在所述 過濾網(4090)下設有細沙層(4100),在所述細沙層(4100)下設有活性炭層(4110),在所述 活性炭層(4110)下設有海綿層(4120),所述出水口設置在過濾網(4090)上方,在所述第三 內腔(4050)和第四內腔(4060)內分別設有紫外線滅菌器(4130),在所述第二內腔(4040)下 部設有與第三內腔(4050)連通的連通口(4140),在所述第三內腔(4050)上部設有與第四內 腔(4060)連通的連通口(4140),所述出水管(4010)設置在第四內腔(4060)下部。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彈射裝置(7)包括有固定 連接在安裝平臺(1 〇〇)上的固定座(71 ),在所述固定座(71)上設有導向桿(72 ),在所述投料 盤(4)后端上設有連接孔,所述導向桿(72)設置在連接孔內,在所述投料盤(4)后端與固定 座(71)之間的導向桿(72)上套設有彈簧(73),在所述安裝平臺(100)內設有安裝槽,在所述 安裝槽內間隔設置有前鏈輪軸(74)和后鏈輪軸(75 ),在所述前鏈輪軸(74)和后鏈輪軸(75) 上套設有鏈條(76 ),在所述安裝平臺(100)上設有鏈輪驅動電機(77 ),在所述鏈輪驅動電機 (77)上設有驅動鏈輪(78 ),在所述驅動鏈輪(78)與后鏈輪軸(75)之間設有傳動鏈(79 ),在 所述鏈條(76)內設有能相對鏈條(76)上、下移動的驅動撥塊(710 ),在所述鏈條(76)內側的 安裝槽內設有能使驅動撥塊(710)上升從而驅使投料盤(4)向固定座(71)移動的導向限位 塊(711),所述導向限位塊(711)包括有限位塊本體(7111),在所述限位塊本體(7111)前端 設有能使驅動撥塊(710)上升的導向斜面(7112),在所述驅動撥塊(710)上端設有便于脫離 投料盤(4)的讓位斜面(7101),在所述投料盤(4)前端設有與讓位斜面(7101)配合的連接斜 面(41),在所述導向限位塊(711)后側的安裝槽內設有能驅使驅動撥塊(710)脫離投料盤 (4)的發射驅動塊(8),在所述發射驅動塊(8)上設有能使驅動撥塊(710)向下移動的驅動斜 面(81),在所述驅動撥塊(710)側邊下部設有與驅動斜面(81)配合的限位斜面(7102)。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座(71)上設有能 將投料盤(4)前端物料集中到投料盤(4)后側的刮板機構(9),所述的刮板機構(9)包括設置 在固定座(71)內的安裝槽孔,在所述安裝槽孔內活動設置有連接板(91),在所述連接板 (91)中間設有能讓物料穿過的缺槽(92),在所述連接板(91)前端上活動設置有能相對連接 板(91)上、下移動的刮板(93),在所述缺槽(92)兩側的連接板(91)上分別設有橫向齒條 (94 ),在所述固定座(71)上設有橫向驅動電機,在所述橫向驅動電機的電機軸上設有橫向 驅動齒輪,所述橫向驅動齒輪與橫向齒條(94)相互嚙合,在所述刮板(93)-側面的兩個邊 緣上分別設有縱向齒條(95),在所述連接板(91)上設有縱向驅動電機(96),在所述縱向驅 動電機(96)的電極軸上設有縱向驅動齒輪(97 ),所述縱向驅動齒輪(97)與縱向齒條(95)相 互嚙合,在所述刮板(93)上端設有刮板(93)處于最高位時能封閉下料口( 3)的封堵塊(98)。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儲料桶(2)內設有撥料 盤(10),所述撥料盤(10)設置在下料口(3)上方,在所述撥料盤(10)上外側壁上均布有若干 個弧形撥料片(11),在所述相鄰兩個弧形撥料片(11)之間的撥料盤(10)外側壁上設有與下 料口(3)相連通的進料口(12),在所述撥料盤(10)上端面中心連接有轉動軸(13),在所述轉 動軸(13)上設有傳動齒輪(14 ),在所述儲料桶(2)上方設有轉動電機(15 ),在所述轉動電機 (15)上設有驅動齒輪(16),所述驅動齒輪(16)與傳動齒輪(14)相互嚙合,在所述撥料盤 (10)上端面上設有偏心孔(17),所述偏心孔(17) -部分與下料口(3)相連通。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儲料桶(2)上設有控制 器(19),所述控制器(19)分別與彈射裝置(7)、刮板機構(9)、轉動電機(15)相連接。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200)包括設置 在浮臺(1)上的電動缸(201 ),四個所述電動缸(201)分別設置在安裝平臺(100)四個角下 方,所述電動缸(201)的絲桿軸(202)與安裝平臺(100)相連接。
【文檔編號】C09D133/04GK105961293SQ201610290457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4月30日
【發明人】吳素娟, 陳偉景, 郭月強, 陳秋菊
【申請人】中山諾頓科研技術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