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樹人工林的經營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桉樹人工林的經營方法,包括:林地準備:將林地內的采伐剩余物切碎并保留,整地后挖植穴,植穴排布時,按照每兩行窄行與一行寬行作為一組,多個相同組依次排布,挖完植穴后,在每個植穴中施用有機肥;造林:選用無性系桉樹和鄉土樹種進行造林,在窄行上種桉樹,寬行上種鄉土樹種;造林后撫育;施肥;采伐與復層林構建。本發明通過調整樹種結構、改進施肥和撫育方式以及更新采伐模式等手段,顯著提高了桉樹人工林的生產力和碳儲量,增加了桉樹人工林的減排增匯能力,提高了桉樹人工林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使林地得到了充分利用,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和地力衰退,實現了桉樹人工林的可持續經營。
【專利說明】
桉樹人工林的經營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林業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桉樹人工林的經營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人工林是采用人工播種、栽植或扦插等方法和技術措施營造培育而成的森林。根據其繁殖和培育方法的不同,一般分為播種林、植苗林和插條林等。人工林均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和人們需要的林種,集中營造在交通較為方便的地方,并普遍采取選育良種、適地適樹、密度適中、撫育管理等集約經營措施進行營造和培育。與天然林相比,人工林具有生長快、生長量高、開發方便和獲得效益早、木材規格、質量較穩定、便于加工利用等特點。
[0003]近年來,人工林作為一種新增碳匯的主要途徑,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桉樹作為四大速生樹種之一,種植面積日益擴大,為我國南方省區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然而,桉樹人工林單一的樹種結構和傳統的經營方式不僅導致地力衰退,固碳潛力下降,還引起了水土流失,碳排放加劇等一系列的生態問題,給桉樹人工林的健康發展和可持續經營帶來巨大隱患。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0005]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桉樹人工林的經營方法,通過調整樹種結構、改進施肥和撫育方式以及更新采伐模式等技術手段,增加了桉樹人工林的減排增匯能力,使林地得到了充分利用,防止了水土流失,實現了桉樹人工林的可持續經營。
[0006]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桉樹人工林的經營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7]步驟一、林地準備:將林地內的采伐剩余物切碎并保留在林地,進行塊狀整地后在林地上挖植穴,植穴的行距與株距均為2米,挖完植穴后,在每個植穴中施用400?600g有機肥;
[0008]步驟二、造林:選用無性系桉樹和鄉土樹種進行造林,相鄰的三行植穴作為一組,每組中先在靠近林地外圍的相鄰兩行種桉樹,另一行種鄉土樹種,多個相同組依次排布,造林密度為桉樹90?100株/畝,混交樹種30?40株/畝;
[0009]步驟三、造林后撫育:造林后的一年內,對桉樹和鄉土樹種均進行塊狀撫育3次,第二年對鄉土樹種進行塊狀撫育2次,第三年對鄉土樹種塊狀撫育I次;
[0010]步驟四、施肥:造林的當年對桉樹按照1800?2200g/株一次性溝施生物炭肥,之后直至第一代桉樹采伐前均不施肥,鄉土樹種造林后不施肥;
[0011]步驟五、采伐與復層林構建:造林后的第6年采伐第一代桉樹,采伐前按照8?10株/畝選擇桉樹作為目標樹,采伐除所述目標樹外的第一代桉樹,并對鄉土樹種進行透光伐,對萌芽后的桉樹進行塊狀撫育并除萌,按照800?1200g/株對除萌后的桉樹溝施生物炭肥;
[0012]造林后的第11年和第15年分別采伐第二代與第三代桉樹,每次采伐后都對鄉土樹種間伐,第15年間伐鄉土樹種后,鄉土樹種的保留密度為20?25株/畝;
[0013]每次采伐后對萌芽后的桉樹采用與采伐第一代桉樹后相同的方法進行管理,第三代桉樹采伐后,對目標樹進行修枝整形,目標樹胸徑達到25?40cm后擇伐利用。
[0014]優選的是,所述步驟二中鄉土樹種為南亞熱帶的具有天然更新能力的耐陰樹種或固氮樹種。
[0015]優選的是,所述步驟二中鄉土樹種為降香黃檀、格木、紅椎、米老排、火力楠或馬占相思中的一種。
[0016]優選的是,所述步驟一中挖植穴在10?12月份進行,所述步驟二中進行造林在挖植穴后的次年春季進行。
[0017]優選的是,所述步驟五中透光伐與間伐的強度均為20%?40%。
[0018]優選的是,所述步驟二中進行造林前I?2個月,在林地中進行一次達土壤深度為2?4cm的松土,將松土翻起的土壤與生石灰按照質量比為10:1進行混合后,晾曬2?3天后,得到表層土,將所述表層土覆蓋在林地上并整平。
[0019]優選的是,所述步驟二中進行造林的6?10個月后,在遠離每株桉樹中心35?55cm處噴淋藥液I次,所述藥液的制備方法為:將粉碎后的大蒜、粉碎后的橄欖葉以及水按照質量比為I: 1:8均勻混合,在50?60°C下加熱5?1min后,過濾,得到所述藥液。
[0020]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1 ] 1、通過改進經營方法,優化林分結構,在提高了桉樹人工林林分產量的同時,增加桉樹人工林的減排增匯能力,提高林分穩定性,通過鄉土樹種與桉樹混交能顯著提高桉樹人工林的碳儲量,顯著促進了桉樹人工林生產力和固碳能力,提高了桉樹人工林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在經過三次采伐后,形成了鄉土樹種為主的復層林,使林地得到了充分利用,改善了林分結構和土壤條件,防止了水土流失,實現了桉樹人工林的可持續經營,在我國南方桉樹適生區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0022]2、將林地內的采伐剩余物切碎并保留在林地,比傳統的煉山措施,能更好的保證土壤中具有較高的碳含量,有利于后續人工林的生長。按照每兩行窄行與一行寬行為一組,多組依次排布即即俗稱的雙龍出海模式挖植穴,在窄行上種桉樹,寬行上種鄉土樹種,營造桉樹與鄉土樹種的混交林,由于桉樹樹形高大,其樹冠能對耐陰的、相對較矮小的鄉土樹種起到遮陰的作用,營造的遮陰環境有利于生長較慢的鄉土樹種在適宜的環境下生長,同時鄉土樹種的附近的桉樹從兩側對鄉土樹種起到一定的擠壓作用,促使鄉土樹種的自然整枝。生物炭肥中通常含有70%左右的生物炭和豐富的氮、磷、鉀等營養元素,并能夠緩慢釋放以供植物吸收,施用生物炭肥而不是傳統肥料,可以在土壤中形成比較大的團粒,土壤團粒空隙較大,保肥保水,能改善微生物系統,一定程度上能防止葉子衰老,保證芽飽滿,生物炭肥還能改良酸化土壤,從而促進根生長和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其緩釋特性延長了肥效。
[0023]3、第一代桉樹采伐后,保留少數目標樹培育大徑材,選擇的目標樹能在經營期間對鄉土樹種持續起到良好的遮陰效果,連續采伐3代桉樹后,形成桉樹和鄉土樹種的混交林,對鄉土樹種適時間伐,促進其生長更健壯,到達目標胸徑后的桉樹擇伐利用帶來良好的經濟價值。在人工林經營期間,始終保持林地連續有林木覆蓋,且形成了以鄉土樹種為主的異齡復層林,即具有良好的經濟價值,又防止了水土流失,提升了林分碳固持能力,實現了桉樹人工林的可持續經營。
[0024]4、造林前的松土使土壤疏松,便于保水保肥,在土壤中加入生石灰并晾曬,能對土壤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生石灰能改良酸性土壤,營造良好的土壤環境。
[0025]5、噴淋的藥液中大蒜和橄欖葉中含有的大蒜素、橄欖苦苷等具有殺滅真菌作用的有效成分通過加熱提取溶于藥液中,在桉樹周圍噴淋藥液后對土壤中的真菌起到殺滅作用。尤其是在造林的6?10個月后噴淋藥液,對于嚴重危害苗期桉樹生長的桉樹青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由于桉樹青枯病是由真菌青枯極毛桿菌引起,且桉樹青枯病為典型的土壤傳播病害,病菌大多由根際侵入蔓延到植株維管束組織內,使植株凋萎,或從病株的根部轉入土壤而再感染鄰近健康桉樹,選擇在桉樹青枯病的高發期,在遠離每株桉樹中心的桉樹根部周圍噴淋藥液,針對易發病部位效果顯著,增強了人工林的抗病害能力。
[0026]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0028]實施例1
[0029]步驟一、林地準備:將林地內的采伐剩余物切碎并保留在林地,進行塊狀整地后在林地上挖植穴,植穴的行距與株距均為2米,挖完植穴后,在每個植穴中施用400g有機肥。
[0030]步驟二、造林:選用無性系桉樹和鄉土樹種進行造林,相鄰的三行植穴作為一組,每組中先在靠近林地外圍的相鄰兩行種桉樹,另一行種鄉土樹種,多個相同組依次排布,造林密度為桉樹90株/畝,混交樹種30株/畝。
[0031]步驟三、造林后撫育:造林后的一年內,桉樹和鄉土樹種均進行塊狀撫育3次,第二年對鄉土樹種進行塊狀撫育2次,第三年對鄉土樹種塊狀撫育I次。
[0032]步驟四、施肥:造林的當年對桉樹按照ISOOg/株一次性溝施生物炭肥,之后直至第一代桉樹采伐前均不施肥,鄉土樹種造林后不施肥。
[0033]步驟五、采伐與復層林構建:造林后的第6年采伐第一代桉樹,采伐前按照8株/畝選擇桉樹作為目標樹,采伐除所述目標樹外的第一代桉樹,并對鄉土樹種進行透光伐,對萌芽后的桉樹進行塊狀撫育并除萌,按照SOOg/株對除萌后的桉樹溝施生物炭肥。
[0034]造林后的第11年和第15年分別采伐第二代與第三代桉樹,每次采伐后都對鄉土樹種進行間伐,第15年間伐鄉土樹種后,鄉土樹種的保留密度為20株/畝。
[0035]每次采伐后對萌芽后的桉樹采用與采伐第一代桉樹后相同的方法進行管理,第三代桉樹采伐后,對所述目標樹進行修枝整形,所述目標樹胸徑達到25cm后擇伐利用。
[0036]實施例2
[0037]步驟一、林地準備:將林地內的采伐剩余物切碎并保留在林地,進行塊狀整地后在林地上挖植穴,植穴的行距與株距均為2米,挖完植穴后,在每個植穴中施用600g有機肥。
[0038]步驟二、造林:選用無性系桉樹和鄉土樹種進行造林,相鄰的三行植穴作為一組,每組中先在靠近林地外圍的相鄰兩行種桉樹,另一行種鄉土樹種,多個相同組依次排布,造林密度為桉樹100株/畝,混交樹種40株/畝。
[0039]步驟三、造林后撫育:造林后的一年內,桉樹和鄉土樹種均進行塊狀撫育3次,第二年對鄉土樹種進行塊狀撫育2次,第三年對鄉土樹種塊狀撫育I次。
[0040]步驟四、施肥:造林的當年對桉樹按照2200g/株一次性溝施生物炭肥,之后直至第一代桉樹采伐前均不施肥,鄉土樹種造林后不施肥。
[0041]步驟五、采伐與復層林構建:造林后的第6年采伐第一代桉樹,采伐前按照10株/畝選擇桉樹作為目標樹,采伐除所述目標樹外的第一代桉樹,并對鄉土樹種進行透光伐,對萌芽后的桉樹進行塊狀撫育并除萌,按照1200g/株對除萌后的桉樹溝施生物炭肥。
[0042]造林后的第11年和第15年分別采伐第二代與第三代桉樹,每次采伐后都對鄉土樹種進行間伐,第15年間伐鄉土樹種后,鄉土樹種的保留密度為25株/畝。
[0043]每次采伐后對萌芽后的桉樹采用與采伐第一代桉樹后相同的方法進行管理,第三代桉樹采伐后,對所述目標樹進行修枝整形,所述目標樹胸徑達到40cm后擇伐利用。
[0044]實施例3
[0045]林地準備:將林地內的采伐剩余物切碎并保留在林地,進行塊狀整地后在林地上挖植穴,植穴的行距與株距均為2米,挖完植穴后,在每個植穴中施用500g有機肥。
[0046]步驟二、造林:選用無性系桉樹和鄉土樹種進行造林,相鄰的三行植穴作為一組,每組中先在靠近林地外圍的相鄰兩行種桉樹,另一行種鄉土樹種,多個相同組依次排布,造林密度為桉樹95株/畝,混交樹種35株/畝。
[0047]步驟三、造林后撫育:造林后的一年內,桉樹和鄉土樹種均進行塊狀撫育3次,第二年對鄉土樹種進行塊狀撫育2次,第三年對鄉土樹種塊狀撫育I次。
[0048]步驟四、施肥:造林的當年對桉樹按照2000g/株一次性溝施生物炭肥,之后直至第一代桉樹采伐前均不施肥,鄉土樹種造林后不施肥。
[0049]步驟五、采伐與復層林構建:造林后的第6年采伐第一代桉樹,采伐前按照9株/畝選擇桉樹作為目標樹,采伐除所述目標樹外的第一代桉樹,并對鄉土樹種進行透光伐,對萌芽后的桉樹進行塊狀撫育并除萌,按照100g/株對除萌后的桉樹溝施生物炭肥。
[0050]造林后的第11年和第15年分別采伐第二代與第三代桉樹每次采伐后都對鄉土樹種進行間伐,第15年間伐鄉土樹種后,鄉土樹種的保留密度為22株/畝。
[0051]每次采伐后對萌芽后的桉樹采用與采伐第一代桉樹后相同的方法進行管理,第三代桉樹采伐后,對所述目標樹進行修枝整形,所述目標樹胸徑達到35cm后擇伐利用。
[0052]實施例4
[0053]步驟一、林地準備:將林地內的采伐剩余物切碎并保留在林地,進行塊狀整地后在林地上挖植穴,植穴的行距與株距均為2米,挖完植穴后,在每個植穴中施用400g有機肥。
[0054]步驟二、造林:選用無性系桉樹和鄉土樹種進行造林,相鄰的三行植穴作為一組,每組中先在靠近林地外圍的相鄰兩行種桉樹,另一行種鄉土樹種,多個相同組依次排布,造林密度為桉樹90株/畝,混交樹種30株/畝。
[0055]造林前I個月,在林地中進行一次達土壤深度為2cm的松土,將松土翻起的土壤與生石灰按照質量比為10:1進行混合后,晾曬2天后,得到表層土,將所述表層土覆蓋在林地上并整平。
[0056]造林6個月后,在遠離每株桉樹中心35cm處噴淋藥液I次,所述藥液的制備方法為:將粉碎后的大蒜、粉碎后的橄欖葉以及水按照質量比為1: 1:8均勻混合,在50°C下加熱5min后,過濾,得到所述藥液。
[0057]步驟三、造林后撫育:造林后的一年內,桉樹和降香黃檀均進行塊狀撫育3次,第二年對降香黃檀進行塊狀撫育2次,第三年對降香黃檀塊狀撫育I次。
[0058]步驟四、施肥:造林的當年對桉樹按照ISOOg/株一次性溝施生物炭肥,之后直至第一代桉樹采伐前均不施肥,降香黃檀造林后不施肥。
[0059]步驟五、采伐與復層林構建:造林后的第6年采伐第一代桉樹,采伐前按照8株/畝選擇桉樹作為目標樹,采伐除所述目標樹外的第一代桉樹,并對降香黃檀進行透光伐,對萌芽后的桉樹進行塊狀撫育并除萌,按照SOOg/株對除萌后的桉樹溝施生物炭肥。
[0060]造林后的第11年和第15年分別采伐第二代與第三代桉樹,每次采伐后都對鄉土樹種進行間伐,透光伐以及間伐的強度均為20%。第15年間伐鄉土樹種后,降香黃檀的保留密度為20株/畝。
[0061]每次采伐后對萌芽后的桉樹采用與采伐第一代桉樹后相同的方法進行管理,第三代桉樹采伐后,對所述目標樹進行修枝整形,所述目標樹胸徑達到25cm后擇伐利用。
[0062]實施例5
[0063]步驟一、林地準備:將林地內的采伐剩余物切碎并保留在林地,進行塊狀整地后在林地上挖植穴,植穴的行距與株距均為2米,挖完植穴后,在每個植穴中施用600g有機肥。
[0064]步驟二、造林:選用無性系桉樹和鄉土樹種進行造林,相鄰的三行植穴作為一組,每組中先在靠近林地外圍的相鄰兩行種桉樹,另一行種鄉土樹種,多個相同組依次排布,造林密度為桉樹100株/畝,混交樹種40株/畝。
[0065]造林前2個月,在林地中進行一次達土壤深度為4cm的松土,將松土翻起的土壤與生石灰按照質量比為10:1進行混合后,晾曬3天后,得到表層土,將所述表層土覆蓋在林地上并整平。
[0066]造林1個月后,在遠離每株桉樹中心55cm處噴淋藥液I次,所述藥液的制備方法為:將粉碎后的大蒜、粉碎后的橄欖葉以及水按照質量比為1:1:8均勻混合,在60°C下加熱1min后,過濾,得到所述藥液。
[0067]步驟三、造林后撫育:造林后的一年內,桉樹和米老排均進行塊狀撫育3次,第二年對米老排進行塊狀撫育2次,第三年對米老排塊狀撫育I次。
[0068]步驟四、施肥:造林的當年對桉樹按照2200g/株一次性溝施生物炭肥,之后直至第一代桉樹采伐前均不施肥,米老排造林后不施肥。
[0069]步驟五、采伐與復層林構建:造林后的第6年采伐第一代桉樹,采伐前按照10株/畝選擇桉樹作為目標樹,采伐除所述目標樹外的第一代桉樹,并對米老排進行透光伐,對萌芽后的桉樹進行塊狀撫育并除萌,按照1200g/株對除萌后的桉樹溝施生物炭肥。
[0070]造林后的第11年和第15年分別采伐第二代與第三代桉樹,每次采伐后對米老排進行間伐,透光伐與間伐的強度均為40%。第15年間伐米老排后,米老排的保留密度為25株/畝。
[0071]每次采伐后對萌芽后的桉樹采用與采伐第一代桉樹后相同的方法進行管理,第三代桉樹采伐后,對所述目標樹進行修枝整形,所述目標樹胸徑達到40cm后擇伐利用。
[0072]實施例6
[0073]步驟一、林地準備:將林地內的采伐剩余物切碎并保留在林地,進行塊狀整地后在林地上挖植穴,植穴的行距與株距均為2米,挖完植穴后,在每個植穴中施用500g有機肥。
[0074]步驟二、造林:選用無性系桉樹和鄉土樹種進行造林,相鄰的三行植穴作為一組,每組中先在靠近林地外圍的相鄰兩行種桉樹,另一行種鄉土樹種,多個相同組依次排布,造林密度為桉樹95株/畝,混交樹種35株/畝。
[0075]造林前I個月,在林地中進行一次達土壤深度為3cm的松土,將松土翻起的土壤與生石灰按照質量比為10:1進行混合后,晾曬3天后,得到表層土,將所述表層土覆蓋在林地上并整平。
[0076]造林8個月后,在遠離每株桉樹中心45cm處噴淋藥液I次,所述藥液的制備方法為:將粉碎后的大蒜、粉碎后的橄欖葉以及水按照質量比為1: 1:8均勻混合,在55°C下加熱Smin后,過濾,得到所述藥液。
[0077]步驟三、造林后撫育:造林后的一年內,桉樹和馬占相思均進行塊狀撫育3次,第二年對馬占相思進行塊狀撫育2次,第三年對馬占相思塊狀撫育I次。
[0078]步驟四、施肥:造林的當年對桉樹按照2000g/株一次性溝施生物炭肥,之后直至第一代桉樹采伐前均不施肥,馬占相思造林后不施肥。
[0079]步驟五、采伐與復層林構建:造林后的第6年采伐第一代桉樹,采伐前按照8?10株/畝選擇桉樹作為目標樹,采伐除所述目標樹外的第一代桉樹,并對馬占相思進行透光伐,對萌芽后的桉樹進行塊狀撫育并除萌,按照100g/株對除萌后的桉樹溝施生物炭肥。
[0080]造林后的第11年和第15年分別采伐第二代與第三代桉樹,每次采伐后都對馬占相思進行間伐,透光伐與間伐的強度均為30%。第15年間伐馬占相思后,馬占相思的保留密度為22株/畝。
[0081]每次采伐后對萌芽后的桉樹采用與采伐第一代桉樹后相同的方法進行管理,第三代桉樹采伐后,對所述目標樹進行修枝整形,所述目標樹胸徑達到35cm后擇伐利用。
[0082]盡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實施例。
【主權項】
1.一種桉樹人工林的經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林地準備:將林地內的采伐剩余物切碎并保留在林地,進行塊狀整地后在林地上挖植穴,植穴的行距與株距均為2米,挖完植穴后,在每個植穴中施用400?600g有機肥; 步驟二、造林:選用無性系桉樹和鄉土樹種進行造林,相鄰的三行植穴作為一組,每組中先在靠近林地外圍的相鄰兩行種桉樹,另一行種鄉土樹種,多個相同組依次排布,造林密度為桉樹90?100株/畝,混交樹種30?40株/畝; 步驟三、造林后撫育:造林后的一年內,對桉樹和鄉土樹種均進行塊狀撫育3次,第二年對鄉土樹種進行塊狀撫育2次,第三年對鄉土樹種塊狀撫育I次; 步驟四、施肥:造林的當年對桉樹按照1800?2200g/株一次性溝施生物炭肥,之后直至第一代桉樹采伐前均不施肥,鄉土樹種造林后不施肥; 步驟五、采伐與復層林構建:造林后的第6年采伐第一代桉樹,采伐前按照8?10株/畝選擇桉樹作為目標樹,采伐除所述目標樹外的第一代桉樹,并對鄉土樹種進行透光伐,對萌芽后的桉樹進行塊狀撫育并除萌,按照800?1200g/株對除萌后的桉樹溝施生物炭肥; 造林后的第11年和第15年分別采伐第二代與第三代桉樹,每次采伐后都對鄉土樹種進行間伐,第15年間伐鄉土樹種后,鄉土樹種的保留密度為20?25株/畝; 每次采伐后對萌芽后的桉樹采用與采伐第一代桉樹后相同的方法進行管理,第三代桉樹采伐后,對目標樹進行修枝整形,目標樹胸徑達到25?40cm后擇伐利用。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桉樹人工林的經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鄉土樹種為南亞熱帶的具有天然更新能力的耐陰樹種或固氮樹種。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桉樹人工林的經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鄉土樹種為降香黃檀、格木、紅椎、米老排、火力楠或馬占相思中的一種。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桉樹人工林的經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挖植穴在10?12月份進行,所述步驟二中進行造林在挖植穴后的次年春季進行。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桉樹人工林的經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中透光伐與間伐的強度均為20%?40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桉樹人工林的經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進行造林前I?2個月,在林地中進行一次達土壤深度為2?4cm的松土,將松土翻起的土壤與生石灰按照質量比為10:1進行混合后,晾曬2?3天后,得到表層土,將所述表層土覆蓋在林地上并整平。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桉樹人工林的經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進行造林的6?10個月后,在遠離每株桉樹中心35?55cm處噴淋藥液I次,所述藥液的制備方法為:將粉碎后的大蒜、粉碎后的橄欖葉以及水按照質量比為1:1:8均勻混合,在50?60°C下加熱5?1min后,過濾,得到所述藥液。
【文檔編號】A01P3/00GK105850628SQ201610194234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1日
【發明人】明安剛, 蔡道雄, 溫遠光, 賈宏炎, 盧立華, 王群能, 農友
【申請人】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實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