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粱的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作物栽培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高粱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高粱的種植方法都是一穴單株、等行距種植,由于受多種條件限制,一般4200?4700株/畝,這種種植方法植株通透性差,作物的根系生長、抗倒伏能力、高粱授粉機會、地表水蒸發速度及夜間溫度散發均處于不利于高粱生長方面,導致該種植方法產量較低,糧食品質差等缺點且不利于田間管理和收獲;加之耕作技術落后,整地質量差,播種水平低,苗不全、不壯,密度不適宜等,使高粱產量減少5?8%。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為了解決傳統的高粱的種植方法因植株通透性差、抗倒性能弱而導致高粱產量低的問題,提出了一種高產的高粱的種植方法。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包括一下步驟:包括整地、選種、播種、施肥、田間管理的步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種采用下述方法:相鄰播種行的寬80?100厘米;每一播種行中,三穴為一種植組,每一種植組距離25-35厘米,每一穴種單株。
[0005]每4?7條播種行為一個種植單元,每一種植單元內的播種行之間錯序排列,每行的第一種種植組距離以3-5厘米遞增的模式排列。
本發明采用種兩行空一行的種植方法,人為制造了植株邊行優勢,增加了高粱通風透光度,提高了光合效率,利于追肥和收獲,從而對高粱產量增加起到了積極作用。
[0006]進一步地,所述每個種植組中,穴距為30厘米。在實際生產中本發明方法簡便,栽培技術新穎,種植密度科學合理,高粱增產效果明顯。
[0007]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每4?7條播種行為一個種植單元;每種植單元內的播種行錯序排列。
[0008]優選的,每種植單元中,每行的第一種種植組距離線以3?5厘米遞增的模式錯序排列。
[0009]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每種種植組中穴間近距離串珠型排列方法種植,且行間距較寬、組和組之間距離較大,有利于養分均衡施用和高粱吸收,每組植株之間根系相互交叉支撐,株間可以通風,減弱風對植株的壓力,組間可以過風,可有效的防治倒伏;潛在競爭促使高粱根多根壯,有利于養分吸收;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
[0010]尤其是采用了 4?7條播種行為一個種植單元,種植單元內播種行錯序排列。與普通高粱種種植方法相比可有效增加通風透光性能,有利于行間追肥、有利于養分集中使用,能有效的增加高粱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 下面結合具體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2]實施例1:
整地:深耕施下底肥。
[0013]選中:精選籽粒飽滿的高粱種子。
[0014]播種:每5條播種行為1個種植單元,播種行之間的行寬為110厘米:每播種行中,4厘米內3穴連播形成穴距2厘米的種植組,種植組之間的組距為40厘米,單穴單株;6條播種行中第一種植組距離種植線以5厘米遞增的模式錯序排列。
[0015]施肥:將二胺40、尿素45、鉀肥15 (重量比)制成復合肥,每畝施肥100公斤。
[0016]間苗,除草,收獲。每畝6100株,可收獲1100kg高粱。
[0017]實施例2:
整地:深耕施下底肥。
[0018]選種:精選籽粒飽滿的高粱種子。
[0019]播種:每6條播種行為1個種植單元,播種行之間的行寬115厘米;每播種行中,5厘米內3穴連播形式穴距3厘米的種植組,組距35厘米,單穴單株;6條播種行中第一種植組距離種植線6厘米遞增的模式錯序排列。
[0020]施肥:將二胺35、尿素50、鉀肥15 (重量比)制成復合肥,每畝施肥100公斤。
[0021]間苗,除草,收獲。每畝5900株,可收獲1000公斤高粱。
【主權項】
1.一種高粱的種植方法,包括整地、選種、播種、施肥、田間管理的步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種采用下述方法:相鄰播種行的寬80?100厘米;每一播種行中,三穴為一種植組,每一種植組距離25-35厘米,每一穴種單株。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粱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4?7條播種行為一個種植單元,每一種植單元內的播種行之間錯序排列,每行的第一種種植組距離以3-5厘米遞增的模式排列。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粱的種植方法,涉及農作物栽培技術,解決了傳統高粱的種植方法因植株通透性差、抗倒性能弱而導致高粱產量低的問題。其包括以下步驟:整地、選種、播種、施肥、田間管理,所述的播種采用下述方法:相鄰播種行的寬80-100厘米;每播種行中,三穴為一種植組,組距25-35厘米,單穴單株。本種植方法有利于養分均衡施用和高粱吸收,有效解決了傳統高粱的種植方法因植株通透性差、抗倒性能弱而導致高粱產量低的問題,實用于高粱種植區的高粱生產。
【IPC分類】A01G1/00
【公開號】CN105393734
【申請號】CN201410459953
【發明人】苗增春
【申請人】青島誠一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16日
【申請日】2014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