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引誘劑防治煙草害蟲棉鈴蟲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性引誘劑防治煙草害蟲棉鈴蟲的方法,屬于農林蟲害防治技術領 域。
【背景技術】
[0002] 棉鈴蟲、煙青蟲等是煙區的主要害蟲,不但對煙葉生產造成直接的產量和經濟效 益損失,且為防治害蟲的危害而大量使用化學農藥防治易造成生態污染和煙葉農藥殘留, 嚴重制約了煙葉可持續發展。
[0003] 隨著人們對環境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視,性誘劑作為替代化學農藥防治害蟲的技 術手段在農業、林業領域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重視,因此,包括糧食作物(如水稻、玉米)、經濟 作物(如蔬菜)、果園利用性誘劑防治害蟲得到快速的推廣應用。隨著煙葉安全性標準的提 高,在對害蟲的防治上強調無毒無害的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用性誘劑防治煙草 害蟲將越來越得到普及,性誘劑防治煙草害蟲技術規范研究將對煙葉安全性和煙葉生產可 持續發展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0004] 性誘劑具有高效、無毒、不傷害益蟲、不污染環境等優點,近幾年,煙區也進行了大 量的應用,但對性誘劑的使用技術認識不足、對棉鈴蟲、煙青蟲等的發生流行規律調查研究 不充分,普遍存在使用不規范,最佳使用時期、使用范圍掌握不好,使用方法不當等情況。另 一方面,因性誘劑品種較多,各地對各類性誘劑誘殺害蟲效果幾乎沒有進行評價,在購買性 誘劑進行大面積生產應用時存在較大的盲目性。
[0005] 因此,有必要針對不同蟲害行篩選性誘劑種類和性誘劑防治煙草害蟲的田間最佳 使用時期、使用范圍等進行研究,最終形成性誘劑防治煙草害蟲的技術規范,為煙草大面積 應用性誘劑防治煙草害蟲提供技術保障和技術規范,最終達到應用性誘劑有效防治煙草主 要害蟲,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降低煙葉中農藥殘留量和保護煙區生態環境的目的,真正 實現降害減本,為煙葉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發明內容】
[0006] 為有效防治棉鈴蟲,本發明提供一種性引誘劑防治煙草害蟲棉鈴蟲的方法,通過 對棉鈴蟲的成蟲始發期、盛發期等進行調查和性誘劑種類篩選、性誘劑田間最佳使用時期、 使用高度、密度設置及性誘劑誘殺效果評價等研究,通過試驗、示范找到最佳性誘劑產品及 其最佳使用技術,制定符合棉鈴蟲煙草害蟲危害特點的防治技術規范,最終達到有效防治 煙草主要害蟲,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降低煙葉中農藥殘留量和保護煙區生態環境的目 的,真正實現降害減本。
[0007] 本發明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性引誘劑防治煙草害蟲棉鈴蟲的方法,將性 誘劑誘芯與誘捕器按常規組裝后固定在竹竿上,竹竿插入煙墑土中,并確保穩定,其特征在 于還包括下列操作:所述誘捕器的進蟲口距墑面的垂直距離為100~120cm,每根竹竿固定 一個誘捕器,誘捕始期為整地理墑后,且持續誘捕時間不少于60天,誘捕器分布密度根據 種植面積確定,田間各部位安置誘捕器的數量為種煙邊界〉中心點〉次中心。
[0008] 所述性誘劑誘芯為常規人工合成的棉鈴蟲性信息素誘芯。
[0009] 所述性誘劑誘芯的更換周期為30~60天。
[0010] 所述誘捕器為常規蛾類誘捕器。
[0011] 所述誘捕器在田間按棋盤式(縱橫交錯)排列。
[0012] 所述誘捕器分布密度根據種植面積確定是指種植面積100畝以下的誘捕器間距 為25~30m,種植面積100~300畝的誘捕器間距為35~40m,種植面積500畝以上的誘 捕器間距50~60m。另外還應考慮前茬作物,如前茬為油菜、蔬菜等易滋生棉鈴蟲的田塊種 植煙葉,則應適當增加誘捕器密度,誘捕器間距宜多25m。
[0013] 本發明提供性引誘劑防治煙草害蟲棉鈴蟲的方法,可與防治其他煙草害蟲的方法 并用于同一個區域內,相互間不產生干擾。
[0014] 本發明具備的優點及效果:性誘劑提前誘殺了棉鈴蟲成蟲,能有效降低百株蟲量 和危害株率,減少幼蟲危害煙葉10天左右,效果優于滯后防治(幼蟲危害煙葉后才進行防 治)的化學防治法。性誘劑能有效誘殺棉鈴蟲,對棉鈴蟲的防治效果為81. 09%~94. 43%。 使用性誘劑防治棉鈴蟲能有效減少用工量,降低防治成本。性誘區畝減少用工〇. 48~0. 95 個工時,防治成本比化學防治區低25. 73~65. 53元,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 時,使用性誘劑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次數和使用量,減少了環境污染,保護了有益生物, 性誘區百株蚜繭蜂、食蚜蠅、瓢蟲數量分別是化防區的2. 5、18.86、1. 17倍,具有良好的環 境效益和生態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0016] 實施例1 將性誘劑誘芯與蛾類誘捕器按常規組裝后固定在竹竿上,竹竿插入煙墑土中,并確保 穩定,還包括下列操作:所述誘捕器的進蟲口距墑面的垂直距離為110cm,每根竹竿固定一 個誘捕器,在田間按棋盤式(縱橫交錯)排列,誘捕始期為整地理墑后,且持續誘捕時間不少 于60天,直至煙株封頂一周后結束,性誘劑誘芯更換周期為45天,誘捕器分布密度根據種 植面積確定,田間各部位安置誘捕器的數量為種煙邊界〉中心點〉次中心。
[0017] 實施例2 將性誘劑誘芯與蛾類誘捕器按常規組裝后固定在竹竿上,竹竿插入煙墑土中,并確保 穩定,還包括下列操作:所述誘捕器的進蟲口距墑面的垂直距離為120cm,每根竹竿固定一 個誘捕器,在田間按棋盤式(縱橫交錯)排列,誘捕始期為整地理墑后,且持續誘捕時間不少 于60天,直至煙株封頂一周后結束,性誘劑誘芯更換周期為30天,誘捕器分布密度根據種 植面積確定,田間各部位安置誘捕器的數量為種煙邊界〉中心點〉次中心。
[0018] 實施例3 將性誘劑誘芯與蛾類誘捕器按常規組裝后固定在竹竿上,竹竿插入煙墑土中,并確保 穩定,還包括下列操作:所述誘捕器的進蟲口距墑面的垂直距離為100cm,每根竹竿固定一 個誘捕器,在田間按棋盤式(縱橫交錯)排列,誘捕始期為整地理墑后,且持續誘捕時間不少 于60天,直至煙株封頂一周后結束,性誘劑誘芯更換周期為60天,誘捕器分布密度根據種 植面積確定,田間各部位安置誘捕器的數量為種煙邊界〉中心點〉次中心。
[0019] 對比例1 :同實施例1,僅將誘捕器的進蟲口距墑面的垂直距離替換為70cm。
[0020] 對比例2 :同實施例1,僅將誘捕器的進蟲口距墑面的垂直距離替換為190cm。 [0021 ] 對比例3 :同實施例1,僅將誘捕始期替換為前茬作物花期。
[0022] 對比例4 :同實施例1,僅將誘捕始期替換為煙苗移栽后至煙株擺盤期間。
【主權項】
1. 一種性引誘劑防治煙草害蟲棉鈴蟲的方法,將性誘劑誘芯與誘捕器按常規組裝后固 定在竹竿上,竹竿插入煙墑土中,并確保穩定,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下列操作:所述誘捕器的 進蟲口距墑面的垂直距離為100~120cm,每根竹竿固定一個誘捕器,誘捕始期為整地理墑 后,且持續誘捕時間不少于60天,誘捕器分布密度根據種植面積確定,田間各部位安置誘 捕器的數量為種煙邊界〉中心點〉次中心。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誘劑誘芯為常規人工合成的棉鈴 蟲性信息素誘芯。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誘劑誘芯的更換周期為30~60 天。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誘捕器為常規蛾類誘捕器。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誘捕器在田間按棋盤式排列。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誘捕器分布密度根據種植面積確定 是指種植面積100畝以下的誘捕器間距為25~30m,種植面積100~300畝的誘捕器間距 為35~40m,種植面積500畝以上的誘捕器間距50~60m。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性引誘劑防治煙草害蟲棉鈴蟲的方法,將性誘劑誘芯與誘捕器按常規組裝后固定在竹竿上,竹竿插入煙墑土中,并確保穩定,還包括下列操作:所述誘捕器的進蟲口距墑面的垂直距離為100~120cm,每根竹竿固定一個誘捕器,誘捕始期為整地理墑后,且持續誘捕時間不少于60天,誘捕器分布密度根據種植面積確定,田間各部位安置誘捕器的數量為種煙邊界>中心點>次中心。本發明能有效降低百株蟲量和危害株率,對棉鈴蟲的防治效果為81.09%~94.43%。使用性誘劑防治棉鈴蟲能有效減少用工量,降低防治成本,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使用性誘劑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次數和使用量,減少了環境污染,保護了有益生物。
【IPC分類】A01M1/02
【公開號】CN105325384
【申請號】CN201510765603
【發明人】余清, 莫笑晗, 秦西云
【申請人】云南省煙草農業科學研究院
【公開日】2016年2月17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