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玉米芯為主要原料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栽培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玉米芯為主要原料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黑木耳,真菌的一種。色澤黑褐,質地柔軟,味道鮮美,可素可葷,營養豐富。被現代營養學家盛贊為“素中之葷”。黑木耳不但為中國菜肴大添風采,而且能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并可防治缺鐵性貧血等,具有很多藥用功效。主要分布于黑龍江、吉林、福建、臺灣、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生長于櫟、楊、榕、槐等120多種闊葉樹的腐木上,單生或群生。
[0003]目前,人工培植黑木耳主要是從段木培植黑木耳逐步發展到以小袋料栽培。
[0004]總之,不論是采用那種方法,傳統的黑木耳生產方法既毀掉了大量森林資源,又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產量低、成本高。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全新的一種玉米芯為主要原料栽培黑木耳的方法。具體包括:選擇以玉米芯為主要原料,以麩皮、玉米粉、黃豆粉為輔料制備栽培基質,將原料基質裝袋后進行滅菌、接種、培菌而得出耳菌袋。在栽培場地制作若干條15厘米寬、15?20厘米高、長與場地相符的栽培埂,接著將劃口后的菌袋平放于栽培埂上,袋與袋間距5?8厘米,中間用土填實,然后按第一層擺法擺好第二層菌袋,依次擺放6?8層;最后按照常規方法管理至出耳。
[0006]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7]—種非木材為原料立體栽培黑木耳的方法,技術方案中包括如下步驟:
[0008]1、場地選擇:選擇臨近水源、通風好、遠離污染源的場地作為栽培場地。
[0009]2、場地整理:在栽培場地制作若干條15厘米寬、15?20厘米高、長與場地相符的栽培埂,栽培埂之間間距80厘米,如在硬化的地面,可按上述距離鋪一層磚即可。
[0010]3、原料組成及配比:玉米芯76%、麩皮12%、玉米粉6%、黃豆粉3%、生石灰粉2%、石膏粉1%。
[0011]4、拌料:將上述原料混合起來并攪拌均勻而得混合物料,然后再拌入適量的水將混合物料的水分含量調整到55?60%。
[0012]5、裝袋:選擇22X38X0.04厘米的高密度聚乙烯筒作為栽培黑木耳的菌袋,然后將混合物料分裝于菌袋中,裝料時要裝滿、裝緊、裝實。
[0013]6、滅菌:按照常規方法將菌袋進行消毒滅菌。
[0014]7、接種:在無菌環境下將木耳菌種分別接入菌袋的兩頭。
[0015]8、發菌管理:將接種后的菌袋移到干凈的培養室內避光培養,培養過程中藥保持室內溫度在25?28°C,空氣濕度在70%以下,經過40?50天的培養,菌絲發滿袋后可轉入出耳管理。
[0016]9、菌袋開口: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將菌袋表面進行檫拭,然后用鋒利的刀片在兩端分別劃開4?6個“V”形口,口的上部直徑為2厘米。
[0017]10、菌袋擺放:劃口后將菌袋平放于栽培埂上,袋與袋間距5?8厘米,中間用土填實,硬化地面可不填土,而填土的要在袋的上部也加上2?3厘米厚的土層,然后按第一層擺法擺好第二層菌袋;不填土的要在第一層袋上擺上2根直徑2?3厘米的小竹桿,然后放第二層菌袋;按此方法依次擺放6?8層。
[0018]11、出耳管理:按照常規方法管理至出耳乃至整個出耳過程結束。
[0019]本發明既有如下優點:
[0020]1、本發明所提出的黑木耳栽培方法其構思新穎,工藝方法措施獨特,容易實施。
[0021]2、通過實施本發明,所應用的主要原料——玉米芯,其資源十分豐富,而且原料容易組織,使用成本低。
[0022]3、傳統的黑木耳生產方法既毀掉了大量森林資源,又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產量低、成本高,而且生物轉化率低。通過實施本發明,選擇以玉米芯為主要原料,以麩皮、玉米粉、黃豆粉為輔料制備栽培基質,而沒有應用到一點木材,對于保護森林資源意義非常重大。而且本發明組料時,其配比科學合理,營養豐富,生物轉化率高。
[0023]4、傳統的黑木耳袋料栽培方法都是應用小袋作為菌袋,在裝料、滅菌、接種環節中工序十分繁瑣、勞動強度大等弊端。通過實施本發明,應用大規格聚乙烯筒作為栽培黑木耳的菌袋,所以在裝料、滅菌、接種環節中省工、省時。
[0024]5、通過實施本發明,菌袋培菌時比傳統發菌縮短10?15天,黑木耳袋料栽培的投入產出比例達到1: 2?1: 5的高效益,黑木耳從接種到采收結束只需要3個月。
[0025]6、實施本發明,非常適合黑木耳工廠化、集約化、規模化生產,值得大力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方法進一步說明。
[0027]—種玉米芯為主要原料栽培黑木耳的方法,【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0028]1、場地選擇:選擇臨近水源、通風好、遠離污染源的場地作為栽培場地。
[0029]2、場地整理:在栽培場地制作若干條15厘米寬、15?20厘米高、長與場地相符的栽培埂,栽培埂之間間距80厘米,如在硬化的地面,可按上述距離鋪一層磚即可。
[0030]3、原料組成及配比:玉米芯76%、麩皮12%、玉米粉6%、黃豆粉3%、生石灰粉2%、石膏粉1%。
[0031]4、拌料:將上述原料混合起來并攪拌均勻而得混合物料,然后再拌入適量的水將混合物料的水分含量調整到55?60%。
[0032]5、裝袋:選擇22X38X0.04厘米的高密度聚乙烯筒作為栽培黑木耳的菌袋,然后將混合物料分裝于菌袋中,裝料時要裝滿、裝緊、裝實。
[0033]6、滅菌:按照常規方法將菌袋進行消毒滅菌。
[0034]7、接種:在無菌環境下將木耳菌種分別接入菌袋的兩頭。
[0035]8、發菌管理:將接種后的菌袋移到干凈的培養室內避光培養,培養過程中藥保持室內溫度在25?28°C,空氣濕度在70%以下,經過40?50天的培養,菌絲發滿袋后可轉入出耳管理。
[0036]9、菌袋開口: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將菌袋表面進行檫拭,然后用鋒利的刀片在兩端分別劃開4?6個“V”形口,口的上部直徑為2厘米。
[0037]10、菌袋擺放:劃口后將菌袋平放于栽培埂上,袋與袋間距5?8厘米,中間用土填實,硬化地面可不填土,而填土的要在袋的上部也加上2?3厘米厚的土層,然后按第一層擺法擺好第二層菌袋;不填土的要在第一層袋上擺上2根直徑2?3厘米的小竹桿,然后放第二層菌袋;按此方法依次擺放6?8層。
[0038]11、出耳管理:按照常規方法管理至出耳乃至整個出耳過程結束。
【主權項】
1.一種玉米芯為主要原料栽培黑木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場地選擇:選擇臨近水源、通風好、遠離污染源的場地作為栽培場地; (2)場地整理:在栽培場地制作若干條15厘米寬、15?20厘米高、長與場地相符的栽培埂,栽培埂之間間距80厘米,如在硬化的地面,可按上述距離鋪一層磚即可; (3)原料組成及配比:玉米芯76%、麩皮12%、玉米粉6%、黃豆粉3%、生石灰粉2%、石膏粉1% ; (4)拌料:將上述原料混合起來并攪拌均勻而得混合物料,然后再拌入適量的水將混合物料的水分含量調整到55?60% ; (5)裝袋:選擇22X38X0.04厘米的高密度聚乙烯筒作為栽培黑木耳的菌袋,然后將混合物料分裝于菌袋中,裝料時要裝滿、裝緊、裝實; (6)滅菌:按照常規方法將菌袋進行消毒滅菌; (7)接種:在無菌環境下將木耳菌種分別接入菌袋的兩頭; (8)發菌管理:將接種后的菌袋移到干凈的培養室內避光培養,培養過程中藥保持室內溫度在25?28°C,空氣濕度在70%以下,經過40?50天的培養,菌絲發滿袋后可轉入出耳管理; (9)菌袋開口: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將菌袋表面進行檫拭,然后用鋒利的刀片在兩端分別劃開4?6個“V”形口,口的上部直徑為2厘米; (10)菌袋擺放:劃口后將菌袋平放于栽培埂上,袋與袋間距5?8厘米,中間用土填實,硬化地面可不填土,而填土的要在袋的上部也加上2?3厘米厚的土層,然后按第一層擺法擺好第二層菌袋;不填土的要在第一層袋上擺上2根直徑2?3厘米的小竹桿,然后放第二層菌袋;按此方法依次擺放6?8層; (11)出耳管理:按照常規方法管理至出耳乃至整個出耳過程結束。
【專利摘要】一種玉米芯為主要原料栽培黑木耳的方法。是選擇以玉米芯為主要原料,以麩皮、玉米粉等為輔料制備栽培基質,將基質裝袋后進行滅菌、接種、培菌而得出耳菌袋。在栽培場地制作若干條15厘米寬、15~20厘米高、長與場地相符的栽培埂,接著將劃口后的菌袋平放于栽培埂上,袋與袋間距5~8厘米,中間用土填實,然后按第一層擺法擺好第二層菌袋,依次擺放6~8層;最后按照常規方法管理至出耳。傳統的黑木耳生產方法既毀掉了大量森林資源,又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生物轉化率低。通過實施本發明,拋開木材原料而選擇以玉米芯為主要原料制備栽培基質,對于保護森林資源意義非常重大,同時組料配比科學合理,營養豐富,生物轉化率高。
【IPC分類】A01G1/04, C05G3/00
【公開號】CN105265166
【申請號】CN201410361382
【發明人】雷色香
【申請人】雷色香
【公開日】2016年1月27日
【申請日】2014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