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馬鈴薯的雙行交錯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農業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馬鈴薯雙行交錯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馬鈴薯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于小麥和玉米。馬鈴薯又稱地蛋、土 豆、洋山芋等,與小麥、玉米、稻谷、高粱并成為世界五大作物,2015年中國將啟動馬鈴薯主 糧化戰略,推進把馬鈴薯加工成饅頭、面條、米粉等主食,馬鈴薯將成稻米、小麥、玉米外的 又一主糧。
[0003] 馬鈴薯的產量形成在較大程度上受到密度的影響,隨著馬鈴薯播種密度的增加畝 產量也在逐漸的增加,但單個塊莖重量則隨著密度的增加而減少,為了使馬鈴薯田間總植 株數量不減少的情況下,在布局上采用疏密結合,間接延長其行距,改善基部通風透光,提 高馬鈴薯的光合效率,以達到增產和提高馬鈴薯商品薯率的目的,是目前對馬鈴薯田間種 植方法研究的方向。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單位面積馬鈴薯的密度及產量,提高商品薯率,通過在 一壟雙行上馬鈴薯交錯擺放播種的方法,間接增加馬鈴薯之間的行距,減小了種間的競爭。
[0005]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馬鈴薯的雙行交錯種植方法,馬鈴薯的播 種采用行間交錯播種方式,每行上單棵植株的播種位置位于相鄰行上相鄰兩植株的中間部 位。
[0006] 作為優選的,采用壟上種植的方式,每個壟上種植2行馬鈴薯。
[0007] 作為優選的,壟高為20cm,行距為60cm,株距為25cm。
[0008] 作為優選的,馬鈴薯播種時間為3月中上旬或10cm地溫穩定在7_8°C時。
[0009] 作為優選的,馬鈴薯播種前施用基肥為氮磷鉀比例為15:10:20的復合肥和硫酸 鉀,復合肥施肥量為1500kg/hm2,硫酸鉀施肥量為600kg/hm2。
[0010]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一種馬鈴薯的雙行交替種植方法,通過播種時對播種 方式的改進,由不規則的播種方法,改變為種間交替播種方法,間接增加馬鈴薯之間的行 距,減小了種間的競爭,顯著改善馬鈴薯田間的通風透光,提高馬鈴薯葉片的光合作用,馬 鈴薯的產量平均提高了 8. 6 %,商品薯率提高了 11. 0 %。
【附圖說明】
[0011] 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 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2] 圖1為傳統馬鈴薯的種植方法的示意圖;
[0013] 圖2為本發明的馬鈴薯種植方法的示意圖。
【附圖說明】 [0014] :
[0015] 1-種植植株,2_種植行。
[0016] 具體實施方法
[0017] 下面結合具體實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這些實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 制本發明的范圍。
[0018] 實施例一
[0019] 選地與整地: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疏松、通透性好、有機質含量豐富、靠 近水源、排灌方便并有利于機械作業的土地,整地耕深30-35cm,翻后施肥耙平,做到地平、 土細、上實下虛,疏松保墑,壟高20cm。
[0020] 選擇高產優良品種的脫毒品種:挑選的種薯放在具有散射光條件的室內,12_15°C 催芽,當芽長1-1. 5cm時進行切塊播種,種薯切塊時用75%的酒精或0. 5%高錳酸鉀消毒液 進行消毒,保證每個薯塊上有1-2個芽眼,薯塊重量不低于30g。
[0021] 播種:馬鈴薯播種的時間為三月中上旬,當土壤10cm地溫穩定在7-8°C時即可播 種,播種深度為8-lOcm,一條壟上相鄰兩行種薯交叉種植,行距60cm,株距25cm,以此類推, 使得每行上單科植株的播種位置位于相鄰行上相鄰兩植株的中間部位,播后打除草劑并鋪 地膜,此種播種方法能夠在保證原有種植密度或者適當增加密度的基礎上,調整增加行間 種薯的距離,從而提高商品薯率。
[0022] 田間管理:苗出齊后及時查苗補苗,在整個生育期進行2-3次中耕,第一次中耕培 土時間在苗高6cm,此期地下匍匐莖尚未形成,可合理進行深中耕,10天后進行第二次中耕 培土,第三次在現蕾期結合培土進行,可合理進行淺中耕,以免傷匍匐莖,并結合中耕鋤草, 拔除感病植株,在澆水時進行中耕培土,不要把土培到膜下毛管上,馬鈴薯整個生育期只施 一次基肥,施肥方法為旋耕時基施,塊莖膨大期再噴施葉面肥,并注意對馬鈴薯病毒病的防 治。
[0023] 基肥為氮磷鉀比例為15:10:20的復合肥,施肥量為1500kg/hm2,施用硫酸鉀為 600kg/hm2〇
[0024] 對比例
[0025] 對比例的播種方式采用常規播種方式,即在第一行播種的株距基礎上,第二行及 其他行播種的株距與第一行播種株距相同,并與第一行的播種植株相平行,其他田間管理 同實施例一。
[0026] 從表1可以看出,實施例1的種植方式在光合利用方面,即最大葉面積指數及最大 凈光合速率優于常規播種方式,提高了光合作用能力,產量比常規播種方式提高了 8.6%, 效益增加了 14%。
[0027] 表1兩種播種方式對比表
[0028]
[0029]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 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 一種馬鈴薯雙行交錯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馬鈴薯的播種采用行間交錯播種方 式,每行上單棵植株的播種位置位于相鄰行上相鄰兩植株的中間部位。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雙行交錯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壟上種植的方 式,每個壟上種植2行馬鈴薯。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馬鈴薯雙行交錯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壟高為20cm,行距為 60cm,株距為 25cm。4. 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馬鈴薯雙行交錯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馬鈴薯播 種時間為3月中上旬或IOcm地溫穩定在7-8°C時。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馬鈴薯雙行交錯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馬鈴薯播種前施用 基肥為氮磷鉀比例為15:10:20的復合肥和硫酸鉀,復合肥施肥量為1500kg/hm 2,硫酸鉀施 肥量為 600kg/hm2。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馬鈴薯的雙行交錯種植方法,馬鈴薯的播種方式采用行間交錯播種,馬鈴薯的播種采用行間交錯播種方式,每行上單棵植株的播種位置位于相鄰行上相鄰兩植株的中間部位,采用壟上種植的方式,每個壟上種植2行馬鈴薯,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株行間的交錯種植方式,提高了單位面積土地上馬鈴薯的密度及產量,提高了商品薯率,間接增加馬鈴薯之間的行距,減小了種間的競爭。
【IPC分類】A01G1/00
【公開號】CN105103913
【申請號】CN201510570528
【發明人】韓昕君, 趙麗娜, 紀學偉, 譚新愛
【申請人】大禹節水(天津)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2日
【申請日】2015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