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輕型無土栽培基質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無土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輕型無土栽培基質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無土栽培是一種新型的栽培方式,現已成為設施園藝的重要內容和園藝作物工廠化生產的主要形式,近年來在花卉栽培上廣泛應用。與傳統的土壤栽培相比,具有省水、省月巴、省力,能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避免土壤連作障礙,而且不受地域條件限制等優勢。
[0003]歡HMoringa Oleifera Lamarc),屬于辣木樹科多年生常綠小喬木至大喬木,辣木葉含有豐富營養元素,每100克辣木干葉含蛋白質達27g,宏量元素(鈣2234mg、鎂368mg、磷 224mg、鉀 1740mg、鈉 309mg、硫 870mg),微量元素(鋅 2.97mg、銅 0.6mg、鐵 28.2、錳65.6mg、砸13.1 u g);蛋白質和礦質元素含量遠高于糧食作物秸桿,是一種巨大的有機基質資源。
[0004]現有技術中,以辣木葉作為主要原料生產無土栽培基質尚未見有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以辣木葉為主要原料的無土栽培基質制備方法,在滿足園藝生產領域對高品質無土栽培基質需求的同時,實現辣木葉的資源化利用。
[0006]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0007]一種輕型無土栽培基質制備方法,包含下述步驟:
SI將辣木鮮葉或干葉切碎,添加甘蔗渣調整C/N比25?35,調整含水量50%?80%,堆積成壟,用拌菌工具將發酵菌種均勻拌入壟內,用翻拋機粉碎翻拋,使壟內溫度控制在50°C?70°C,發酵3?6周時間,待壟體溫度趨于環境溫度時達到腐熟狀態;
S2將充分發酵腐熟后的辣木葉和甘蔗渣與草炭或多孔性物料按1:0.5?1:2的體積比復配,再按6?12g/m3基質的用量加入稀土,共同進入混合攪拌機,混合均勻后制成。
[0008]所述的多孔性物料選自陶粒、珍珠巖、蛭石、沸石或巖棉中的一種或數種;所述的稀土為硝酸稀土或鹽酸稀土。
[0009]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利用辣木葉的高蛋白質含量和礦質元素含量制備無土栽培基質,實現了辣木葉的資源化利用,產品具有較小的容重,適中的電導率、孔隙度和酸堿度等理化性質,兼備有機和無機栽培基質的優點;既能有效地保護植物根系,適合植物生長,又能滿足植物運輸和移植的需要;是一種優質、衛生、節水省肥的理想基質。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它們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
[0011]實施例1 將辣木鮮葉切碎至I?3cm,添加甘蔗渣調整C/N比為30?32,堆積成壟,用拌菌工具將發酵菌種均勻拌入壟內,用翻拋機粉碎翻拋,使壟內溫度控制在50°C?60°C,發酵4周,待壟體溫度趨于環境溫度時表明其達到腐熟狀態,充分發酵腐熟后辣木葉呈黑褐色;將腐熟的辣木葉與珍珠巖按2:1的體積比混配,再按6g/m3基質的用量加入硝酸稀土,硝酸稀土先用少量水溶解,共同進入混合攪拌機,混合均勻即可得到理化性狀優良的輕型無土栽培基質。
[0012]實施例2
將辣木干葉切碎至2?3cm,添加甘蔗渣調整C/N比為32?35,調整含水量為50%?60%,堆積成壟,用拌菌工具將發酵菌種均勻拌入壟內,用翻拋機粉碎翻拋,使壟內溫度控制在60°C?70°C,發酵5周,待壟體溫度趨于環境溫度時表明其達到腐熟狀態,充分發酵腐熟后辣木葉呈黑褐色;將腐熟的辣木葉與草炭按1:1的體積比混配,再按10g/m3基質的用量加入硝酸稀土,硝酸稀土先用少量水溶解,共同進入混合攪拌機,混合均勻即可得到理化性狀優良的輕型無土栽培基質。
[0013]實施例3
將辣木干葉切碎至I?3cm,添加甘蔗渣調整C/N比為27?30,調整含水量為60%?80%,堆積成壟,用拌菌工具將發酵菌種均勻拌入壟內,用翻拋機粉碎翻拋,使壟內溫度控制在60°C?70°C,發酵4周,待壟體溫度趨于環境溫度時表明其達到腐熟狀態,充分發酵腐熟后辣木葉呈黑褐色;將腐熟的辣木葉與珍珠巖、蛭石按2:1:1的體積比混配,再按10g/m3基質的用量加入硝酸稀土,硝酸稀土先用少量水溶解,共同進入混合攪拌機,混合均勻即可得到理化性狀優良的輕型無土栽培基質。
[0014]實施例4
將辣木鮮葉切碎至2?3cm,添加甘蔗渣調整C/N比為28?31,堆積成壟,用拌菌工具將發酵菌種均勻拌入壟內,用翻拋機粉碎翻拋,使壟內溫度控制在60°C?70°C,發酵3周,待壟體溫度趨于環境溫度時表明其達到腐熟狀態,充分發酵腐熟后辣木葉呈黑褐色;將腐熟的辣木葉與陶粒、珍珠巖按2:1:1的體積比混配,再按9g/m3基質的用量加入鹽酸稀土,鹽酸稀土用少量水溶解,共同進入混合攪拌機,混合均勻即可得到理化性狀優良的輕型無土栽培基質。
[0015]實施例5
將辣木干葉切碎至I?3cm,添加甘蔗渣調整C/N比為29?32,調整含水量為60%?85%,堆積成壟,用拌菌工具將發酵菌種均勻拌入壟內,用翻拋機粉碎翻拋,使壟內溫度控制在60°C?70°C,發酵4周,待壟體溫度趨于環境溫度時表明其達到腐熟狀態,充分發酵腐熟后辣木葉呈黑褐色;將腐熟的辣木葉與珍珠巖、沸石、按1:1:1的體積比混配,再按12g/m3基質的用量加入硝酸稀土,硝酸稀土用少量水溶解,共同進入混合攪拌機,混合均勻即可得到理化性狀優良的輕型無土栽培基質。
[0016]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輕型無土栽培基質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步驟制備: SI將辣木鮮葉或干葉切碎,添加甘蔗渣調整C/N比為25?35,調整含水量為50%?80%,堆積成壟,用拌菌工具將發酵菌種均勻拌入壟內,用翻拋機粉碎翻拋,使壟內溫度控制在50°C?70°C,發酵3?6周時間,待壟體溫度趨于環境溫度時達到腐熟狀態; S2將充分發酵腐熟后的辣木葉和甘蔗渣與草炭或多孔性物料按1:0.5?1:2的體積比復配,再按6?12g/m3基質的用量加入稀土,共同進入混合攪拌機,混合均勻后制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輕型無土栽培基質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性物料選自陶粒、珍珠巖、蛭石、沸石或巖棉中的一種或數種;所述的稀土為硝酸稀土或鹽酸稀土。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輕型無土栽培基質制備方法,將辣木葉經切碎、發酵、腐熟處理后,與草炭或多孔性物料按體積份進行復配,再加入一定量的稀土元素,混合均勻后制成。該方法充分利用了辣木葉的高氮,高礦質元素,與草炭或多孔性物質混合后,其重量輕、性能穩定、潔凈、通透性好、保肥保水,兼備了有機和無機栽培基質的優點。能有效地保護植物根系,滿足植物運輸和移植的需要。
【IPC分類】A01G31/00
【公開號】CN105010112
【申請號】CN201510450287
【發明人】傅迎春, 王云川, 李偉, 劉祥義
【申請人】劉祥義
【公開日】2015年11月4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