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普通過磷酸鈣噴漿化成法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肥生產工藝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普通過磷酸鈣(俗稱磷肥)噴漿化成法生產工藝。
目前普遍使用的生產普通過磷酸鈣的生產工藝過程是硫酸加水調至所需濃度后再與磷礦粉混合攪拌,使其充分反應后分三個階段形成產品,劇烈反應階段、固化階段、熟化階段。國家對化肥質量非常重視,曾指定用皮帶化成法和回轉化成法作為磷肥生產工藝。皮帶化成法是將礦粉和硫酸按比例送入混合器中攪拌,使礦粉和硫酸充分反應,形成料漿,此為劇烈反應階段;將料漿送入皮帶化成室中,緩慢固化,并送至拋撒機上,此為固化階段;拋撒機將固化后的鮮肥打散,將打散的鮮肥送入熟化池中熟化,半月后即可,此為熟化階段,至此整個生產工藝結束。本生產工藝生產的產品質量穩定,轉化率高,但因攪拌時將反應生成的半水硫酸鈣骨架打碎,使產品中所含硫酸鈣以分子鍵形式連接,凝固后象水泥塊一樣無法破碎,使用起來非常困難。雖經拋散機打散,但效果較差,產品物理特性不好。回轉化成工藝是為改善產品的物理特性,將皮帶化成法中的皮帶化成室與拋散機去掉換成回轉化成室,料漿進入回轉化成室固化后,起動回轉化成室,使其旋轉,這時固定的切刀將對固化后的鮮肥切削,使其粉碎,然后送入熟化池中熟化。該工藝的優點是使成品較松散,但投資高,成本大,設備負荷重,磨損快,需經常維修。
以上工藝在反應過程中都是固相與液相的反應。在化學反應過程中,液相與液相的反應最快、最充分。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轉化率高、質量穩定,成品疏松多孔,物理特性好的一種普通過磷酸鈣噴漿化成法生產工藝。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包括劇烈反應階段和固化階段,是按下述工藝方法生產a.首先將水通過水控制閥(1)和流量計(2),將礦粉通過螺旋輸送機(4)按比例送入泥漿攪拌機(3)中混合攪拌;b.待混合攪拌的泥漿達到攪拌罐高度的1/2時,同時開啟泥漿泵(5)和硫酸泵(6),通過泥漿控制閥(7)和硫酸控制閥(8)控制流量,將泥漿和硫酸送入噴槍管(10)內,產生劇烈反應;c.噴槍(10)將料漿噴射入固化池(11)中,進入固化階段固化;d.熟化。
上述所用的噴槍為漿包酸式噴槍或者酸包漿式噴槍。
本發明轉化率高,質量穩定,產品蔬松多孔,不結塊,使用方便,土壤中不易固定,易于作物吸收,省去破碎設備。
圖1為本發明工藝流程示意2為漿包酸式噴槍示意3為酸包漿式噴槍示意圖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地詳細敘述過磷酸鈣(磷肥)生產定額按每小時生產W噸磷肥計算(T噸、h小時)磷肥=磷礦粉+硫酸+水1T/h 0.58T/h 0.35T/h 0.15T/hWT/h 0.58WT/h 0.35WT/h 0.15WT/h若某磷肥廠設計產量為WT/h磷肥,那么水泵的輸出流量應控制在0.15WT/h,螺旋輸送機輸送礦粉的流量應控制在0.58WT/h,泥漿泵的輸送出流量應控制在(0.58+0.15)WT/h,硫酸泵的流量應控制在0.35WT/h。
實施例按每小時生產12噸過磷酸鈣計算首先根據生產定額要求算出螺旋輸送機每小時輸送礦粉7噸,水泵每小時輸送水1.8噸。按計算用量調好水控制閥1和螺旋輸送機4的轉數,同時打開水泵9、螺旋輸送機4、泥漿攪拌機3,待泥漿攪拌機中的泥漿高度達攪拌機高度的一半時,同時開啟泥漿泵5及與硫酸罐12相接的硫酸泵6,調整泥漿控制閥7和硫酸控制閥8,使其流量分別達到8.8T/h和4.2T/h。物料在各泵的推動下,經過噴槍10混合后噴入固化池11,直至物料充滿固化池后,先停泥漿泵、硫酸泵,再停水泵、螺旋輸送機,最后停攪拌機。
再重新生產時,各控制閥不需重新調整,直接按順序進入生產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普通過磷酸鈣噴漿化成法生產工藝,包括劇烈反應階段和固化階段,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下述工藝方法生產a.首先將水通過水控制閥(1)和流量計(2),將礦粉通過螺旋輸送機(4)按比例送入泥漿攪拌機(3)中混合攪拌;b.待混合攪拌的泥漿達到攪拌罐高度的1/2時,同時開啟泥漿泵(5)和硫酸泵(6),通過泥漿控制閥(7)和硫酸控制閥(8)控制流量,將泥漿和硫酸送入噴槍管(10)內,產生劇烈反應;c.噴槍(10)將料漿噴射入固化池(11)中,進入固化階段固化;d.熟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普通過磷酸鈣噴漿化成法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槍為漿包酸式噴槍或者酸包漿式噴槍。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普通過磷酸鈣噴漿化成法生產工藝,它屬于化肥生產工藝技術領域,它包括劇烈反應階段和固化階段,其工藝過程為:將水與礦粉按比例送入泥漿攪拌機混合攪拌;到一定程度時,開啟泥漿泵和硫酸泵,將泥漿和硫酸送入噴槍內產生劇烈反應;將料漿噴射入固化池固化;熟化。本發明轉化率高,產品質量穩定,疏松多孔,不結塊,土壤中不易固定,易于作物吸收,使用方便,且省去破碎設備,降低成本。
文檔編號C05B1/02GK1291604SQ9912122
公開日2001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1999年10月6日 優先權日1999年10月6日
發明者李作山 申請人:李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