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矮型的釣竿繞線輪及其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方面涉及帶餌甩桿釣的繞線輪。帶餌甩桿釣型釣竿繞線輪在本技術領域是眾所周知的。另一方面,本發明涉及釣竿繞線輪的框架以及用來制造釣竿繞線輪的框架的方法。
為方便起見,在描述本文討論的各種繞線輪和繞線輪零件時使用了右轉的透視圖。在本領域技術熟練的人將都能理解,任何帶餌甩桿釣的繞線輪的左轉型式只需要簡單地把繞線輪零件的配置和結構倒過來,使得左轉繞線輪是右轉繞線輪的鏡象就能夠產生。
繞線輪的兩種基本形式在帶餌甩桿釣市場上處于支配地位。第一種形式由傳統的圓形的高型帶餌甩桿釣繞線輪構成。第二種形式由現代的淚珠形或大致橢圓形的矮型繞線輪構成。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高型”是指一種帶餌甩桿釣繞線輪的外形,其中當該繞線輪固定在一根釣桿上時,該繞線輪的頂部在該釣桿的頂部的上面隔開一個較大的距離。相反,術語“矮型”是指一種帶餌甩桿釣繞線輪的外形,其中當該繞線輪固定在一根釣桿上時,該繞線輪的頂部在該釣桿的頂部的上面隔開一個較小的距離。
迄今為止,傳統的圓形帶餌甩桿釣繞線輪一直具有較高的外形主要由于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需要使用較大的框架側板,以便(a)包圍設置在側板之間的各種結構和零件和(b)把所有的繞線輪的工作機構安裝在繞線輪的圓形側蓋內。這些結構和零件以及所有的繞線輪的工作機械都必須包圍在繞線輪的圓形輪廓內,以便得到一個總的為圓形的傳統形狀。
第二個因素是需要把繞線輪支腳放置在繞線輪框架的底部(或底部以下)處。迄今為止在圓形帶餌甩桿釣繞線輪中使用的典型的支腳結構已經構成一個連接在框架支撐結構中的一個支撐結構的外(底)面上的獨立零件。框架支撐結構通常在(或靠近)圓形側板的周邊處圍繞卷筒設置。因此,繞線輪支腳也設置在很靠近繞線輪的底部(或底部以下)處。于是,當安裝在釣竿上時,基本上繞線輪的整個大輪廓都設置在釣竿的頂部之上。
象傳統的帶餌甩桿釣繞線輪一樣,現代的帶餌甩桿釣繞線輪通常也結構成使得繞線輪支腳設置在繞線輪的底部(或底部以下)處。然而,為了得到矮型,現代的帶餌甩桿繞線輪被制成使用橢圓形或淚珠形框架的結構。
傳統的圓形的帶餌桿釣繞線輪的高型性質帶來了某些缺點,例如在繞線時不能“撫摸”釣竿繞線輪。因此,不久就存在著對于一種矮型帶餌甩桿釣繞線輪的需要,這種繞線輪具有傳統的圓形的外形并且能提供傳統的帶餌甩竿釣繞線輪的上述好處和優點。
迄今為止用來制造帶餌甩桿釣繞線輪的框架的方法具有某些嚴重的缺點。最常使用的方法有模鑄、熔模鑄造、模鍛和沖壓。熔模鑄造的勞動力集約強度較高。熔模鑄造還只能作有限的合金選擇并且可能產生不希望有的高的產品氣孔率。模鍛方法由于其較高的工具費用和廣泛的機械加工要求通常費用相當昂貴。沖壓通常需要多個零件的成形和連接。所以,沖壓通常對尺寸精度的控制很差并且生產出的產品的整體強度較低。
雖然模鑄的生產費用一般要少于其他的框架生產方法,但模鑄工藝通常生產出的產品質量較低。模鑄產品一般具有較高的氣孔率、較大的污染程度以及較高的除氣度。鋁模鑄工藝通常還需要添加鐵和硅以便在模壓過程中幫助材料流動和防止模壓材料粘附在模壁上。不幸的是,這些添加劑起著阻止達到較厚的光亮的陽極化拋光的作用。所以鋁模鑄框架通常或者進行噴漆和/或進行輕度的陽極化。因此鋁模鑄框架通常具有較低的耐腐蝕性和耐刮傷性、較低的強度、較差的精加工性以及較差的美感。此外,為了從模子的一側到另一側產生合格的材料流動,在模鑄框架的側板之間延伸的支撐結構通常必須具有相當的厚度。
因此,目前存在著對一種用來生產高質量帶餌甩桿釣繞線輪框架的費用低廉的方法的需要。特別是存在著對一種用來生產高質量的帶餌甩桿釣繞線輪的鋁框架的費用低廉的方法的需要。這種方法最好能提供高精度的尺寸并且能使用優質合金。這種方法最好還能便于達到光亮的陽極化拋光并且最好能提供較高的強度、較高的耐刮傷性和較高的耐腐蝕性。
本發明致力于并且滿足了上述需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傳統的圓形形狀的矮型帶餌甩桿釣繞線輪。使用者可以方便地撫摸本發明繞線輪以獲得較大的舒適,提高繞線效率以及更好的平衡。本發明繞線輪最好包括一個新穎的框架,該框架具有一個在該框架的底部的上面隔開一個較大距離處的整體的支腳結構。該框架通過一種本發明的方法制造,該方法提供了高強度的單向晶粒結構,可以基本上不限制合金選擇,取消或大大減少了對有害于陽極化和精加工的添加劑的需要,以及提供了較高的尺寸精度。本發明方法還允許和/或提供低氣孔率;一種較厚的(即0.0004英寸或更大)、光亮的、有吸引力的陽極化拋光;以及較強的耐腐蝕性和耐刮傷性。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包括一個框架和一個用來把釣竿繞線輪安裝在釣竿上的安裝裝置的釣竿繞線輪。該框架的最高點在框架的最低點的上面隔開一個第一距離。該安裝裝置的底部在框架的最低點的上面隔開一個第二距離,該第二距離的范圍為第一距離的約15%至約40%。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餌甩桿釣的繞線輪,包括(a)一個具有傳統的圓形輪廓的繞線輪殼體和(b)用來把繞線輪殼體這樣地安裝在釣竿上使得該帶餌甩桿釣繞線輪成為矮型的安裝裝置。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來生產釣竿繞線輪框架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把一個長原始件切斷以便從該件生產出多個單獨的框架和(b)制出用來把單獨的框架安裝在釣竿上的安裝裝置。該長原始件包括一個縱向的第一側壁;一個與第一側壁具有這樣的隔開關系的縱向的第二側壁,使得第二側壁與第一側壁彼此以一定距離間隔;和至少一個橫向結構以該間隔關系固定第一和第二側壁。每個單獨的框架包括一個第一側壁的獨立部分,一個第二側壁的獨立部分以及一個橫向結構的獨立部分。在步驟(b)中制造的安裝裝置是從包括在單獨框架中的橫向結構部分上制成的。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釣竿繞線輪的整體式框架,其中該整體式框架具有單向的晶粒結構并且包括一個第一壁;一個與該第一壁間隔一定距離的第二壁;以及一個在第一壁與第二壁之間延伸的支撐結構。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特點和優點對于在本領域技術熟練的人來說,在研究了附圖并閱讀了對下列優選實施例的說明以后將一目了然。
圖1是本發明的帶餌甩桿的繞線輪的一個實施例2的左側透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繞線輪2的右側透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繞線輪2的局部切開的前立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繞線輪2的左側蓋組件28的分解的透視圖。
圖5A和5B是本發明的繞線輪2的右側蓋組件的分解的透視圖。
圖6是左側蓋組件28的內部立視圖。
圖7是本發明的框架4的左側的外視圖。
圖8是在本發明繞線輪2中使用的蓋固定件40的透視圖。
圖9是本發明的框架4的右側透視圖。
圖10是本發明的框架4的左側透視圖。
圖11是本發明的框架4的后立視圖。
圖12是從示于
圖11中的透視線12-12看去的本發明的框架4的剖開的側立視圖。
圖13是本發明的框架4的右側立視圖。
圖14是本發明的框架4的頂視圖。
圖15是本發明的框架4的底視圖。
圖16是本發明的框架4的左側立視圖。
圖17是從示于
圖16中的透視線17-17看去的本發明的框架4的剖開的頂視圖。
圖18是在本發明的用于生產本發明框架4的方法中使用的長段擠壓條材260的透視圖。
圖19是條材段260的端部立視圖。
本發明提供的帶餌甩桿釣的繞線輪的實施例2示于
圖1-5中。本發明的繞線輪2最好包括一個本發明的帶餌甩桿釣的繞線輪的實施例4;一個可轉動地安裝在框架4的圓形右側板8與圓形左側板10之間的線卷筒6;一個其上固定有卷筒6的長卷筒軸7;一個可拆卸地連接在右側板8上的右側蓋12;一個從右蓋12伸出的搖把14;一個水平繞線機構16,該機構當繞線時在卷筒6上來回移動以后以保證釣魚線沿卷筒6的長度上均勻地分布;一個與框架4制成一個整體用來把本發明的繞線輪2安裝在釣竿上的支腳結構18;以及一個可拆卸地連接在框架4的左側板10上的左側蓋20。在裝配時,框架4以及側蓋12和20形成一個用于該繞線輪的各種工作結構和機構的殼體13。
本發明的繞線輪2的左側蓋20最好裝有一個離心式制動裝置22,一個卷筒固定件26,一個卷筒軸軸承24以及一個用來把左側蓋20固定并保持在框架4的左側板10上的組件28。
如圖3,4和6-8中所示,用來把左側蓋20固定在框架4上的連接組件28最好包括固定在左側板10的外表面上的凸緣固定件40;一個具有徑向中央板80的鎖緊銷78,該板上設置有一個徑向工作脊116;一個致動器82;以及一個偏動彈簧84。鎖緊銷78、致動器82和彈簧84通過卷筒固定件26可操縱地固定在左側蓋20內。
蓋固定件40通過螺栓86固定在框架側板10的外表面上。每個固定件40包括一個在其下面容納和固定有卷筒固定件26的徑向凸緣34的唇緣88。在唇緣88的一端設有一個止動擋90。
固定件40這樣的設置在框架側板10上,使得當左側蓋20靠緊框架側板10放置時,固定件40可以通過在固定凸緣34中形成的缺口38而被容納。固定件40還可以設置在鄰近框架側板10中形成的卷筒孔92處,因此當左側蓋20固定在框架4上時,卷筒軸承26就與卷筒軸7正確地對中并且制動裝置22的可調整制動環58就與其中裝有多個沿徑向可滑動的制動墊56的制動墊殼體54正確地對中。
通過把固定件40放置在凸緣缺口38中,然后相對于框架4順時針方向轉動左側蓋20,卷筒固定凸緣34的缺口邊緣94就被安裝在固定唇緣88的前端96的下面。如圖8中所示,至少唇緣88的起始部分最好這樣地傾斜,使得當使用者順時針方向轉動蓋20時,缺口邊緣94與唇緣88的該傾斜部分的滑動接合將把凸緣34和蓋20拉向框架側板10的外表面。因此,當凸緣34以其缺口邊緣94緊靠在止動檔90上而被完全安裝在唇緣88的下面時,蓋20就被貼合地固緊在框架側板10上。
鎖緊銷78可操縱地固定在左側蓋20中用來沿其縱向軸線往復運動。鎖緊銷78最好這樣地固定,使得(a)鎖緊銷78的向外端可以往復地保持在蓋20內設置的銷凸臺124中,(b)鎖緊銷中央板80位于致動板100與蓋20之間,(c)鎖緊銷脊116容納在致動器側槽114中,(d)鎖緊銷78的向內端通過致動器狹槽110和孔126伸出,該孔穿過卷筒固定凸耳36形成,以及(e)彈簧84圍繞著在蓋20與鎖緊銷中央板80之間的銷凸臺124設置。銷凸臺124和固定凸耳孔126導引鎖緊銷78的軸向往復運動。
狹槽128在框架側板10的外表面上形成,用來容納鎖緊銷78的向內端并且由此把蓋20鎖緊在框架4上的固定位置。狹槽128這樣地設置,使得當卷筒固定件26的缺口邊緣94靠緊在凸緣固定件40中形成的止動檔90上時,鎖緊銷78容納在狹槽128中。
鎖緊銷78可以通過簡單地壓下致動按鈕102而方便地從框架狹槽128中卸出。當使用者壓下按鈕102時,致動器82向內運動,使得側槽114的傾斜的后壁118橫過鎖緊銷脊116滑動。傾斜壁118的橫過脊116的滑動將鎖緊銷78拉出框架狹槽128。
圖5是本發明的繞線輪2的右手側的分解圖。設置在本發明的繞線輪2的右手側的零件和結構包括一個曲軸組件130;一個卷筒張緊組件132;以及一個投射致動組件134。曲軸組件130、卷筒張緊組件132和致動組件134中的每個組件都是現有技術中常用的類型。
作用在驅動齒輪144上的夾緊/制動力的大小可以通過轉動制動星輪160來有選擇地調整。制動星輪160用螺紋這樣地安裝在曲軸136的外端,使得通過順時針方向轉動星輪160可以在驅動齒輪144上作用一個增大的夾緊/制動力。換句話說,通過反時針方向轉動制動星輪160可以使作用在驅動齒輪144上的夾緊/制動力減小。
為了使曲軸136能夠轉動,將其內端168放置在軸承170中。一個夾持器172把軸承170固定在右側板8中形成的凹陷部分236中。
包括在曲軸組件130中的一個水平繞線齒輪138可操縱地與設置在右側板8附近的蝸桿軸齒輪178相嚙合。齒輪178連接在一根可轉動地安裝在水平繞線機構內的蝸桿軸的端部。本領域的技術熟練的人將能理解,通常在水平繞線機構中使用蝸桿軸是為了在繞線時使該機構橫過線卷筒來回地運動。
包括在曲軸組件130中的驅動齒輪144可操縱地與設置在卷筒軸7的端部的小齒輪180相嚙合。通過齒輪144和180的可操縱的嚙合,使用者可以通過轉動搖把14使線卷筒6轉動。
投射致動組件134包括一個用來使小齒輪180沿縱向在卷筒軸7上移動的小齒輪撥叉194;一對通過螺紋末端197連接在右側板8上的長固定件196;一對由固定件196夾持的偏動彈簧192,用來偏壓小齒輪撥叉194和小齒輪180移向側板8;一個通過導柱204和E形夾205被可樞轉地固定的分離滑動件202;一對連接在滑動件202與側板8之間的扭簧206,用來偏壓滑動件202脫離與小齒輪撥叉194的嚙合;一個從分離滑動件202伸出的短桿210;以及一個設置在分離滑動件202上用來與曲軸松開棘輪140相嚙合的起動桿212。長固定件196通過撥叉孔198被這樣地容納,使得撥叉194將在固定件196上沿向著和離開右側板8的方向滑動。
右側蓋12通過螺栓179可拆卸地連接在框架4上。螺栓179穿過框架側板8向外伸出并且容納在蓋12內部形成的螺紋凸臺中。
如圖9-17中所示,本發明的框架4包括圓形右側板8;圓形左側板10;一個在板8與10之間延伸的上支撐結構222;一個在板8與10之間延伸的下支撐結構224;以及一個從下支撐結構224伸出的支腳結構18。上和下支撐結構222和224以間隔一定距離的關系這樣地支撐和固定側板8和10,使得側板8和10大體上是平行的。
支腳結構18最好與下支撐結構224制成一個整體件。支腳18與支撐224的整體結構有助于達到本發明的矮型。另外,為一進一步保證本發明的繞線輪2當放置在釣竿上時具有合乎要求的矮型,下支撐結構224和支腳18優選地這樣設置在右和左側板8與10之間,使得支腳18的最低部分248在框架4的最低點250上面的空隙處于從框架4的最低點250至框架4的最高點252之間的距離的約15%至約40%的范圍內。更優選的是,最低部分248高于點250的空隙處于從點250至點252之間的距離的約20至約30%的范圍內。
本發明框架4的左側板10包括用來容納鎖緊銷78的狹槽128;一個大圓孔214,線卷筒6穿過該孔容納于其中;用來連接蓋固定件40的螺紋孔226;一個用來固定水平繞線機構16的蝸桿軸導向件231的圓孔232;一個用來固定用于水平繞線機構16中的承載導向件235的左端的圓孔233;以及一個用來容納短桿210的左端的曲線的內凹槽230。
本發明框架4的右側板8包括一個用來固定一個卷筒軸軸承的軸承杯218;一個穿過軸承杯218伸出的卷筒軸孔216;一個圍繞軸承杯218形成的用來容納線卷筒6的右端的大尺寸的內凹座220;一個曲線的短桿狹槽228,短桿210穿過槽容納于其中;一個用來固定蝸桿軸導向件231的右端的圓孔232;一個用來固定承載導向件235的右端的孔234;一個用來固定曲軸軸承170的孔236;一對用來連接軸承夾持器172的螺紋孔238;用來連接在致動器組件134中使用的外導柱204和207的孔204和242;用來連接扭簧螺釘245的螺紋孔244;以及用來連接撥叉固定件196的螺紋孔246。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新穎的方法,其中多個框架4可以從如
圖18和19中所示的這種類型的長原始件260制出。長原始件260優選地是一個整體的擠壓件。長原始件260最優選地是一個通過鋁軋制擠壓工藝制成的擠壓型材坯料。原始件260包括一個長形縱向延伸的左側壁262;一個基本上平行于左側壁262并且與左側壁間隔一定距離的長形縱向延伸的右側壁264;一個連接在側壁262與264的頂部之間的長形縱向延伸的上橫向結構266;以及一個連接在側壁262與264之間的長形縱向延伸的下橫向結構268。一個其形狀與支腳18的下部形狀相對應的彎曲特征/突出部270沿著縱向延伸的下橫向結構268的下部形成。
原始件260最好還包括沿其頂部的一條長脊282。長脊272可用來作為機械加工時的夾緊片260。當在機械加工中不再需要時,最好把脊272除去。
為了保證從長原始件260制成的框架4具有本發明的矮型特征,長原始件260優選地這樣構形,使得曲線突起270的最低邊緣在側壁262和264的下邊緣263和265上面的空隙處于從下邊緣263和265至上橫向結構266的頂部267之間的距離的約15%至約40%的范圍內。更優選的是,曲線突起270的最低邊緣在下邊緣263和265上面的空隙處于從下邊緣263和265至上橫向結構266的頂部267之間的距離的約20%至約30%的范圍內。
使用擠壓的原始件來制作本發明的框架4能有大量的合金可供選擇并且取消或大大減少了對于添加劑(它有害于陽極氧化處理和精加工)的需要。使用擠壓的原始件來制作框架4還可以提供單向的晶粒結構。因此,本發明方法可以達到一種較厚的光亮的陽極化拋光并且還能提供(a)高強度,(b)較低的氣孔率,(c)較厚的(即0.004英寸或更大)、光亮的、有吸引力的陽極化拋光,以及(d)較高的耐腐蝕性和耐刮傷性。
除了剛才所說的優點以外,本發明方法還可以使用高效率和高精度的機械加工工藝。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使用3階段的機械加工工藝就可以從單個的長原始件260制出所需要(最好是多個)數目的單獨框架4。該3階段的工藝為(1)一個左側機械加工階段,(2)一個右側機械加工階段,以及(3)一個精加工階段。顯然,這些階段的順序以及包括在這些階段中的步驟的順序都是可以根據需要而改變的。
左側機械加工階段最好開始時把長原始件260這樣夾緊在一個機加工的立方體上或者其他的機加工結構上,使得原始件260的左側壁262的外面取向成適合于機械加工。然后把一系列卷筒孔214和單獨框架4的左側板的其他的“外部”特征結構(即孔226、232和233以及狹槽128)都在(或穿過)長左側壁262加工出來。接著,再把相應的一系列軸承杯218和右側板的其他的“內部”特征結構在(或穿過)長右側壁264的內表面上加工出來。這些右側的內部特征結構通過把機械加工刀具插入卷筒孔214中或者在前面加工步驟中形成的其他左側特征結構中而被加工出來。如
圖19中所示,右側壁264具有一個比較厚的可在其中制成軸承杯218的上部269。
該第一階段最好還包括在左側壁262中加工出一系列的圓形輪廓290。輪廓290的切削深度不超過支腳結構18的左邊緣的最后位置。圓形輪廓290形成單獨框架4的左側板10并且被切削出包括一整套(包括一個單獨的卷筒孔214)在階段1中制成的其他的左側板特征結構。
在本發明的方法的右側機械加工階段(階段2)中,將長原始件260這樣轉動,使得右側壁264的外面取向成適合于機械加工。然后把與在階段1中制成的該系列的特征結構相對應的一系列右側板的“外部”特征結構(即曲軸軸承空穴236,曲線的短桿狹槽228等)都在(或穿過)長右側壁264上加工出來。接著,再把一系列的短桿凹槽230和其他的左側板的“內部”特征結構在長左側壁262的內表面上加工出來。這些左側的內部特征結構最好通過把適當的機械加工刀具插入在前面加工步驟中形成的右側板的外部特性結構中而被加工出來。使用與在階段1中基本上相同的步驟,階段2最好通過在右側壁264中加工出一系列的圓形輪廓并由此使單獨框架4與原始件260分離而完成。這些圓形輪廓形成了單獨框架4的右側板8。
在本發明的方法的精加工階段(階段3),單獨框架4最好安裝在一個機械加工結構上,在該結構中使用了一個銑頭用來對框架進行精加工。該銑頭最好用來(a)從包括在單獨框架4中的上橫向結構266部分制出上支撐結構222,(b)從包括在該單獨框架中的下橫向結構268部分制出支腳結構18,以及(c)加工出單獨框架4的剩下的內部或其他的特征結構。當階段3完成后,單獨框架4就可以進行噴珠處理、表面陽極氧化處理和/或任何其他所要求的精加工工序。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釣竿繞線輪的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一個最高點和一個最低點,所述最高點在所述最低點的上面隔開一個第一距離處,所述框架包括一個第一側板;一個與所述第一側板間隔一定距離的第二側板;以及一個設置在所述第一與第二側板之間的安裝結構,用來把所述框架安裝在一根釣竿上;所述安裝結構具有一個底部,該底部在所述框架的所述最低點的上面隔開一個第二距離處,以及所述第二距離的范圍為所述第一距離的約15%至約4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側板中的每個側板都具有一個大體上圓形的周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圓形周邊具有一個最高點和一個最低點,所述圓形周邊的所述最高點位于所述框架的所述最高點處,以及所述圓形周邊的所述最低點位于所述框架的所述最低點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釣竿繞線輪是一個帶餌甩桿釣的繞線輪。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側板彼此水平地以一定距離隔開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側板大體上是平行的。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還包括一個在所述第一與第二側板之間延伸的結構件,用來以互相隔開的關系固定所述第一和第二側板,以及所述安裝裝置從所述結構件伸出。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還包括至少一個在所述第一與第二側板之間延伸的附加結構件,用來以所述的隔開關系固定所述第一和第二側板。
8.一種帶餌甩桿釣的繞線輪,包括一個具有傳統的圓斷面的繞線輪殼體,以及一個安裝結構,該結構用來把所述繞線輪殼體這樣地安裝在釣桿上,使得所述帶餌甩桿的繞線輪具有一個矮外形。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帶餌甩桿釣的繞線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輪殼體具有一個最低點;所述繞線輪殼體具有一個在所述最低點的上面隔開一個第一距離的最高點;所述安裝結構具有一個在所述最低點的上面隔開一個第二距離的底部;以及所述第二距離的范圍為所述第一距離的約15%至約40%。
全文摘要
一種使用一個框架的矮型釣竿繞線輪,包括:一個第一側板;一個與所述第一側板間隔一定距離的第二側板;以及一個設置在該第一與第二側板之間的支腳,用來把本發明的繞線輪安裝在釣竿上。該支腳的底部在框架底部的上方這樣地隔開,使得從支腳底部至框架底部之間的距離處于在框架頂部與框架底部之間的距離的約15%至40%的范圍內。更優選地,該第一和第二側板中的每個側板都基本上為圓形,從而使本發明的繞線輪具有傳統的圓形。
文檔編號A01K89/00GK1207242SQ9811624
公開日1999年2月10日 申請日期1998年8月5日 優先權日1997年8月5日
發明者R·A·科克哈姆 申請人:布倫斯威克公司澤布科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