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直注式魚塘增氧機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
為水產機械。
相近技術的引文為1.“漁池使用葉輪式增氧機的效果報告”無錫水產研究所 1981年9月2.“TB型螺旋式射流曝氣器產品說明書”上海同濟大學設計 1984年2月國內外現有的魚塘飄浮式增氧機全都是采用攪水滲氣原理,即用機械攪動水流使空氣同時混入水中,從而達到增氧的目的。例葉輪式增氧機,它是由電機帶動一個裝在水表面的葉輪旋轉,使水產生水躍與空氣接觸,同時葉輪背部順壓吸入空氣與水攪拌。射流式增氧機是用水泵將水打入射流器,使氣水混合。螺旋式射流增氧機是用螺旋式葉輪式泵,一面推水,同時與空氣混合,水氣混合物從泵中射入周圍水中。從而看出以上各類增氧機比較笨重,耗能大,增氧只局限于在水面下0.5米以上的區域,而不能解決深水區嚴重缺氧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發明一種既能節省能源,噪聲減小,整機重量量輕,又便于搬動,能工作在1.5~3米深水區,能解決該區嚴重缺氧的直注式魚塘增氧機。
本實用新型的基本點是直注式魚塘增氧機由浮筒〔1〕,層疊式氣泵〔2〕,空氣導管〔3〕,多頭曝氣輪〔4〕,曝氣頭〔5〕,空氣振蕩器〔6〕,流量分配器〔7〕所組成。此裝置可置于1.5~3米深水區域。多頭曝氣輪〔4〕可為圓形,橢圓形,星形或方形。多頭曝氣輪〔4〕上的曝氣頭〔5〕,一般情況為8~16個為宜。
下面結合附圖描述本發明創造的具體內容。
本裝置利用置于浮筒〔1〕上的層疊式氣泵〔2〕作為氣源,產生的空氣由導管〔3〕導入放置在1.5~3米深水處的多頭曝氣輪〔4〕中,曝氣頭〔5〕與曝氣輪〔4〕連通。每個曝氣頭〔5〕的入口管中裝有空氣振蕩器〔6〕和流量分配器〔7〕(氣阻裝置)。被振蕩著的空氣經曝氣頭〔5〕分割成微米量級的小氣泡逸出曝氣頭〔5〕,從嚴重缺氧的深水區域徐徐升至水面,使空氣不斷溶入水中。空氣振蕩器〔6〕的作用是有助于氣泡進一步變小,并增強溶氧效果。
附圖1,直注式魚塘增氧機示意圖。
附圖2,八頭直注式魚塘增氧機正視示意圖。
附圖3,八頭直注式魚塘增氧機俯視示意圖。
實施例附圖2,附圖3是八頭直注式魚塘增氧機的正視示意圖和俯視示意圖。它是由層疊泵〔2〕產生0.4kg/cm2的壓力空氣,此空氣由塑料導管〔3〕導入水下1.5米深處的曝氣輪〔4〕中,然后分成8路進入曝氣頭〔5〕。層疊式氣泵〔2〕由一個φ800×300mm的浮筒〔1〕支承在水面上,用尼龍繩〔8〕連結浮筒〔1〕和曝氣輪〔4〕使曝氣輪〔4〕懸掛住。在曝氣頭〔5〕的入口處有一個φ6的丁字形孔的流量分配器〔7〕,其孔內有空氣振蕩器〔6〕。該八頭直注式增氧機比使用葉輪式增氧機可節約 1/2 以上電能。
本實用新型的直注式魚塘增氧機與現有的葉輪式增氧機相比,最突出的優點是節能效果顯著,予計每臺節能約為 1/2 - 2/3 ,重量減輕約為50~70%,搬動方便,噪聲減小,并能放置于1.5~3米的深水區域
權利要求
1.一種氣源為層疊式氣泵[2]的增氧機,其特征在于該增氧機是直注式的,它由浮筒[1],空氣導管[3],多頭曝氣輪[4],曝氣頭[5],空氣振蕩器[6],流量分配器[7]組成,而空氣振蕩器[6]和流量分配器[7],安裝在曝氣頭[5]入口管中。
2.按照權利要求
1所述的增氧機,其特征在于曝氣輪〔4〕為圓形,橢圓形,星形或方形。
3.按照權利要求
1所述的增氧機,其特征在于多頭曝氣輪〔4〕上的曝氣頭〔5〕,一般8-16個。
專利摘要
直注式魚塘增氧機用層疊式氣泵產生0.3~0.5kg/cm
文檔編號A01K61/02GK86205309SQ86205309
公開日1987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1986年7月19日
發明者蔡敏學, 李榮先 申請人:清華大學, 北京市海淀區清聯新技術開發應用咨詢部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