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渦流式增氧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增加池塘水體含氧量的裝置。
池塘養殖,由于單位水面積魚蝦投放量大、密度高,易發生缺氧現象,尤其是水的中下部缺氧更為嚴重對池塘養殖影響最大。為了提高養殖單產,使用增氧機解決池塘缺氧效果明顯。目前我國使用的較為先進的增氧機為葉輪式,該機的結構特點是電機經過齒輪減速箱減速后帶動一個倒傘形葉輪旋轉,攪動水體形成水流達到增氧目的。因葉輪旋轉是在水表面工作,而表層水的含氧量較高,關鍵的缺氧區在中下層,該機對中下層嚴重缺氧區增氧效果不明顯,同時,由于齒輪減速結構,使該增氧機自重大,噪音高,結構復雜,造價大,易損零部件。研究材料表明,使水體形成渦流的方法是最有效的增氧方法,比一般形成水流的水體攪動增氧效果高4-5倍。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重量輕、噪音小,結構簡單的渦流式高效增氧機。
本設計的技術方案是電動機為特制立式電機,其電機軸為一空心管軸,軸的上端延伸與一空氣壓送器相接通,電機軸的下端部分聯接延長的空心管與一錐形氣室相接通。氣室的下端封閉,周圍外接一組排氣漿葉,漿葉為空心結構,其內腔與氣室、空心管相通。漿葉的截面為三角形,前側為鋒刃狀并向下傾鈄一個角度,使整個漿葉形成螺旋形,每個漿葉的后側密布若干排氣孔。漂浮裝置采用三心互交支撐架和浮筒,支撐架外接于電機外殼上。使用時,浮筒將電機浮在水面上,空氣壓送器與外界大氣相通,空心管與排氣漿葉伸入水中。接通電源,電機的空心軸帶動空氣壓送器風輪和排氣漿葉一起高速旋轉,空氣壓送器將空氣通過電機的空心軸和空心管壓入氣室。同時排氣漿葉高速旋轉,漿葉的前鋒刃切開水體將水分開、后部必然產生負壓、大量的空氣就會由氣室中通過漿葉后側的排氣孔中排出來,又經后邊的漿葉攪拌,形成氣水混合體,由于漿葉的螺旋形旋轉可將底部的貧氧水提升到水表面,形成渦流,達到增氧和上下水層的交換。
該設計沒有減速裝置,結構合理,噪音小,重量輕,增氧的效果顯著,是增氧機的理想換代產品。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該實用新型作一詳細說明。
如圖為渦流增氧機的結構圖。
電機2為立式電機,其中心軸為空心管軸。空氣壓送器采用離心風機結構,其外殼與電機外殼連接一體,風機的葉輪外接在電機的空心軸上端,風機的渦牛式出風口則向內彎伸入電機的空心軸。電機軸的下端部與空心管4相通,空心管4的下部與錐形氣室5相通,氣室的下端封閉,氣室周圍外接一組排氣漿葉6,各漿葉的后側設有若干排氣孔7,各漿葉的前鋒刃向下傾鈄使整個漿葉的排列呈螺旋形。浮筒3通過支撐架外接于電機2的外殼上,起漂浮作用。當電機開動后,電機軸帶動風機的葉輪高速旋轉,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具有一定壓力的風順著出風口進入電機的空心軸,并經過空心管4進入氣室5,排氣漿葉6隨空心軸4一起作高速旋轉,由排氣孔7將空氣甩入水中,形成氣水混合,達到增氧的目的。
權利要求1.渦流式增氧機由浮筒、電機、送氣和排氣裝置組成,其特征在于。A、電機軸為空心管軸;B、空氣壓送器通過電機空心管軸和空心管的上端相通,空心管的下端與排氣漿葉相通;C、排氣漿葉的后側上設有排氣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流式增氧機,其特征在于空氣壓送器為一離心式風機,其出風口向內伸入電機的空心軸。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流式增氧機,其特征在于排氣漿葉的截面為三角形,前側鋒刃向下傾斜一個角度。
專利摘要一種渦流式增氧機,用于池塘養殖業或水體增氧方面。由電機、空氣壓送器、空心管、排氣槳葉和漂浮裝置組成,電機軸為一空心管軸。直接與空氣壓送器和排氣槳葉相通,可將空氣送入中下層水中形成氣水混合體,高速旋轉形成渦流使上下層水交換,該裝置沒有減速結構,自重小,沒噪音、結構合理,增氧效率高。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74987SQ9020848
公開日1991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1990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1990年3月31日
發明者劉春保 申請人:陜西省渭南市渭遠機械廠, 劉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