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車式增氧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漁業機械。在中國、美國、日本、東南亞養魚生產中廣泛使用水車式增氧機。它尤其適宜于鰻、鯰魚生產。
目前水車增氧機的水車葉片多為矩形平板葉片。有的還在矩形平板葉片上鉆有多個圓孔。其溶氧動力效率最高可達1.99Kg(O2)/kw-h。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溶氧動力效率的新型水車式增氧機。
圖1、水車式增氧機結構圖。
圖2、三角形葉片布置(展開)圖。
以下結合附圖做如下說明。
本實用新型,如
圖1所示,是由電機(1),二級齒輪減速器(2),聯軸器(3),水車軸(4),水車(5),機架(6),水車軸右軸承(7),左浮子(8)和右浮子(9)等組成。
電機(1)固定于二級齒輪減速器上。而二級齒輪減速器(2)又用螺釘固定在機架(6)的左部。水車軸右軸承(7)固定在機架(6)的右部。機架(6)下部左、右邊裝有左浮子(8)和右浮子(9)。
水車(5)是水車式增氧機的工作部件。本機的動力是電動機(1),經二級齒輪減速器(2),聯軸器(3),帶動水車軸(4),使水車(5)轉動,轉速為60-135轉/分。
水車(5)由三角形葉片(a),葉片固定板(b)和輪圈(c)構成。三角形葉片(a)被固定在葉片固定板(b)上,葉片固定板(b)又被固定在輪圈(c)上。亦可不用葉片固定板和輪圈,而將三形葉片直接固定在水車軸(4)上。
三角形葉片(a)寬度為4-18cm,長度為5-18cm,葉片的夾角為90-140°。三角形葉片(a)可用鋼、鋁、塑料或玻璃鋼制成。
三角形葉片(a)沿圓柱螺旋線均勻布置,螺旋線頭數為3-8頭(亦即沿圓周布置3-8片)。可以用左旋,右旋,或同時采用左、右旋螺旋線。三角形葉片(a)外端直徑為55-100cm。三角形葉片之間的軸向距離應小于、等于葉片寬度。圖2為所給出的三角形葉片(a)采用左右旋螺旋線布置(展開)圖。
使用時三角形葉片(a)的入水嘗試可用浮子調節在5-15cm。
當三角形葉片(a)入水和被轉出水面時,將水揚成大量飛濺的水花。使水花與空氣大面積接觸,吸收溶解氧氣,達到增氧目的,與此同時,還將已增氧的水推向前進,形成循環水流。
本實用新型經實驗測試溶氧動力效率可達2.4Kg(O2)/kwh左右。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重量輕、造價低、充氧效果好。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水車式增氧機,是由電機(1)、二級齒輪減速(2)、聯軸器(3)、水車軸(4)、水車(5)、機架(6)、水車軸右軸承(7)、左浮子(8)和右浮子(9)等組成。其特征在于水車葉片(a)為三角形,并沿園柱螺旋線均勻排列在葉片因定板(b)上,其水車(5)的轉速為60-135轉/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車式增氧機,其特征在于三角形葉片(a)寬度為4-18cm,長度為5-18cm、三角形葉片(a)夾角為90-140°、三角形葉片(a)外端直徑為55-100cm、三角形葉片(a)之間的軸向距離應小于或等于葉片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車式增氧機,其特征在于三角形葉片(a),可采用鋼、鋁、塑料或玻璃鋼制造。
專利摘要新型水車式增氧機是由電機(1)、二級齒輪減速箱(2)、聯軸器(3)、水車軸(4)、水車(5)、機架(6)、水車軸右軸承(7)、左浮子(8)、和右浮子(9)等組成。三角形水車葉片沿圓柱螺旋線均勻布置,其溶氧動力效率高達2.4kg(O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60621SQ892065
公開日1990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1989年5月6日 優先權日1989年5月6日
發明者李振安 申請人:李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