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行車直立停放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自行車及其附件制造技術。
一輛自行車停放需占地約1.5m2。實際上,一個城鎮要為每輛自行車準備約5m2的場地,在各人住宅建筑內留一停車場,城鎮要在道路邊,為它擁有的自行車準備公共停車區,在商場、影劇院等公共場所附近也要留停車面積,這些停車予留面積都是獨立存在的。
本實用新型利用附設在自行車上主要由往地面伸出有二支雙支腳(1)等零件構成的一個部件,使自行車前輪(2)朝上,直立停放。從而充分利用空間,減小長度尺寸,占地面積約減至原來的60%。另有附加優點修理及擦洗自行車時比較方便。
停放過程為控制自行車的剎車(在附圖中與本實用新型實質關系不大的部分及顯而易見部分均略去)。剎住后輪(3),然后,提住車把(9)向上拉,再向后拉,便能使自行車直立,由于力臂長。所以費力不很大。起支撐作用的裝置見后述實例及附圖。
直立時情況見圖1、圖2。
利用本實用新型的例子見下述實施例及后附的圖。
1、自行車依靠附加于自行車上的直立停放裝置的二個著地點與自行車后輪(3)上一點構成支撐面。使自行車的重心投影包含在該支撐面內。本實用新型還采用鎖緊器使本裝置的二個著地點在直立時保持穩定,在正常騎行時將伸出部分轉約90度以不影響騎車。如實施例2所述,鎖緊器由張在彈簧靜鉸鏈(13)和彈簧動鉸鏈(15)間的彈簧(14)與前止塊(16)后止塊(19)構成,其構造及運動狀態參見2。
2、如圖2,自行車前輪(2)朝上直立停放,所依靠的雙支腳,它作為一個部件全部裝在二塊由同步軸(10)聯起來的安裝板(11)上,安裝板(11)由自行車及其附件制造專業普通技術人員決定,用現有技術螺釘、鉚釘或抱箍固定在自行車衣架(5)的支點(6)兩側附近,如圖2示位置,安裝時圖6順時針轉90度后從下往上推進,圖2示意畫上一側的安裝板和雙支腳(1)一側的一支,另一支在圖2中看起來是重疊了,同步軸(10)在圖2的地面(8)、后輪(3)、衣架(5)延長線構成的空間里,在支點(6)下方,二塊安裝板(11)將衣架(5)夾住,參見圖1、圖3。圖1、圖3中,為圖面清晰,螺帽等省略掉了。圖4~7是較詳細的結構。
較詳細結構見圖4~7。圖6是與A向垂直,從自行車左側看(以前輪(2)為前方),按圖2狀態,雙支腳(1)等與圖6的狀態近似,當自行車在可騎行狀態時,雙支腳(1)等呈圖5狀態。
如圖5,用力逆時針方向轉雙支腳(1),遇到斜面塊(17)斜面塊(17)在圖5位置看,下端向上逐漸增大,由于同步軸(10)外端螺母(18)擰住,壓簧(12)壓在雙支腳(1)的方孔周圍,雙支腳(1)就沿著斜面塊(17)表面滑動,當雙支腳(1)轉到圖6位置時,就呈圖7D~D剖視圖表示的狀態,并被后止塊(19)擋住,不能再沿逆時針方向繼續轉。此時,張在靜鉸鏈(13)和動鉸鏈(15)上的彈簧(14)被拉伸,產生一個拉力,使雙支腳(1)不易往順時針方向轉動。這時就是圖6狀態,也就是自行車呈圖2直立停放時的狀態。
如圖6,用力使雙支腳(1)順時針方向轉動,到圖5所示位置時,雙支腳(1)被前止塊(16)擋住,彈簧(14)產生的拉力使雙支腳(1)不易往逆時針方向轉動。也就是自行車可以騎行時的狀態。壓簧(12)與斜面塊(17)的作用由上述可以推想。
為了容易看清,圖5、圖6中,螺母(18)和壓簧(12)沒有畫上,同步軸(10)方軸部分以外的螺絲部分也被截去不畫出。在E向視圖(圖4)和D~D剖視圖(圖7)中,前止塊塊(16)、后止塊(19)、彈簧(14)、靜鉸鏈(13)動鉸鏈(15)沒有畫上,在E向視圖(圖4)中,斜面塊(17)也沒有畫上,雙支腳(1)上的方孔由自行車及其附件專業普通技術人員設計,方孔的縱截面為平行四邊形。
安裝板(11)等也可與衣架(5)設計在一起。
3、圖8是例2的擴展,將雙支腳(1)以外的第三個著地點改為后泥板(20)上的著地區(7),后泥板(20)通過增加桿件(22)加強支撐力,桿件(22)是在后泥板(20)二邊各有一根。
4、圖9是利用雙支腳(1)與改進后的支架(21)共同構成直立支撐面,支架(21)采用現有技術,例如永久牌載重型的自行車的支架,但要增加支架(21)在互相差約90度這二個穩定位置時的穩定度。
本說明書以上所述另件在不影響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合并在一起,如斜面塊(17)、前止塊(16)、后止塊(19)彈簧靜鉸鏈(13)就可在安裝板(11)上沖壓出來。安裝板(11)上沒有畫安裝到自行車衣架(5)上去時用的附件。安裝板(11)等也可與衣架(5)設計在一起,而成為衣架(5)的一部分。
說明書
以下標號及各名稱適用于本實用新型每一個附圖1、雙支腳 2、前輪 3、后輪4、車架5、衣架 6、支點 7、著地區 8、地面9、車把 10、同步軸11、安裝板 12、壓簧13、靜鉸鏈14、彈簧 15、動鉸鏈 16、前止塊17、斜面塊18、螺母 19、后止塊 20、后泥板21、支架 22、桿件
權利要求1.自行車前輪(2)朝上,直立停放裝置,其特征在于直立停放時,從衣架(5)往地面伸出有兩支雙支腳(1)構成支撐面的一部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兩支雙支腳(1)被螺母(18)經壓簧(12)壓在固定在安裝板(11)上的斜面塊(17)上,同步軸(10)使兩支雙支腳(1)轉動時同步,雙支腳(1)分別受前止塊(16)和后止塊(19)限位,一頭用靜鉸鏈(13)連在安裝板(11)上,另一頭用動鉸鏈(15)連在雙支腳(1)上的彈簧(14)提供一個超程力,整個裝置由安裝板(11)固定在衣架(5)上。
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雙支腳(1)的安裝孔是方孔,同步軸(10)與雙支腳(1)配裝部分為方截面。
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安裝板(11)與衣架(5)設計在一起,成為衣架(5)的一部分。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支撐面的另一部分是通過桿件(22)加強支撐力后的后泥板(20)上的著地區(7)。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支撐面的另一部分是增加了在互相差約90度這二個穩定位置時的穩定度后的支架(21)。
專利摘要自行車直立停放裝置屬于自行車及其附件制造技術,利用加裝在自行車上的附件雙支腳(1),前輪(2)朝上,直立停放,利用空間,減少長度尺寸,占地面積約減少到60%。修車、擦車時也更方便。雙支腳(1)可用直桿件及沖壓件制作,簡單的結構使工藝簡潔,從而保證了低廉的成本,適應社會廣泛的需要。由于力臂長,剎住后輪向上一拉,車即可直立,直立支架撐出和復位也同一般支架同樣簡單。
文檔編號A01C11/00GK2046466SQ89202728
公開日1989年10月25日 申請日期1989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1989年3月10日
發明者吳全, 吳產 申請人:吳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