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昆蟲幼蟲密集單體飼養方法和飼養器的制作方法
所屬技術領域:
該發明涉及一種大規模飼養昆蟲(如中華草蛉)幼蟲的方法以及實現該方法的飼養器。
背景技術:
昆蟲是地球上種類最多的生物,和人類具有密切的關系。其中,有農林害蟲、天敵昆蟲、工業資源昆蟲、醫藥資源昆蟲、授粉昆蟲、食用昆蟲、飼用昆蟲等等。昆蟲的大規模飼養和生產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已經形成為產業。但是,有不少昆蟲具有自殘習性,飼養起來費工費時,效率低下。例如,中華草蛉的大規模飼養中就存在這樣的問題。
中華草蛉是農田生態系統中的優勢捕食性天敵昆蟲,對于控制蚜蟲、粉虱、鱗翅目等害蟲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其自然種群與目標害蟲種群之間往往存在時間不同步、空間不同域、數量不匹配的問題,所以有必要通過人工大規模生產和釋放來增強其種群數量、使其種群動態與目標害蟲種群動態彌合,從而達到控制目標害蟲的目的。
中華草蛉幼蟲營捕食性生活,自然獵物包括蚜蟲、粉虱以及鱗翅目昆蟲的卵和低齡幼蟲等。在食物短缺時或者不同齡期混合飼養時,彼此間存在自相殘殺。幼蟲分為三個齡期,隨齡期增長,捕食量增大。人工飼養中華草蛉幼蟲時,一般采用米蛾卵作為替代獵物。
我國在20世紀60-70年代對中華草蛉的大規模生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當時切實可行的大規模飼養方法。如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防治研究所提出的群體飼養法。該方法用罐頭瓶或木盒作為飼養容器,用折疊成菊花狀的紙片作為幼蟲隔離物,用粘附在紙片上的米蛾卵作為食料。但是該方法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缺陷一是飼養操作費工費時;二是投放食料難于定量,造成浪費;三是幼蟲發育和結繭進度不一,自相殘殺嚴重、繭大小不均勻。這種群體飼養方法適合當時的勞動力和幼蟲食料成本均很低廉的社會經濟狀況,因此被廣泛采用。但是這種方法已經嚴重不適應目前的經濟社會狀況,必須要有簡單易行、經濟高效的方法來取而代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人發明了一種飼養方法及實現該方法的飼養器,一方面降低或者防止昆蟲幼蟲之間存在的自相殘殺;另一方面節約人工和食料成本、提高大規模飼養操作的效率。
本發明的飼養器包括底板、蓋板和任選包括網狀間隔物。底板和蓋板由兩塊規格和大小完全一樣的具孔的板制作,如吊頂日光燈裝飾用塑料燈格底板的底面用60-120目金屬紗網密封,蓋板未作任何處理。網狀間隔物可采用醫用棉紗布或其它網狀材料。這種飼養器可隔離幼蟲,防止自相殘殺。實現飼養器功能的其它附件包括食料添加器、2個大夾子、2個小夾子和1把刷子。食料添加器分為托板和定量板,托板和定量板的大小與飼養板的大小相同,可采用透明有機玻璃制作。托板和定量板上對著底板的小格中央鉆有小圓孔。采用食料添加器可實現節省食料、簡化操作的目的。夾子用來固定蓋板和底板,刷子在添加食料時用來掃動食料,使之落入定量板的小圓孔中。
其中一個可以實施的方案為飼養器底板和蓋板的大小為長×寬=30cm×15cm,厚1.5cm,底板和蓋板上均勻分布有18行×9列=162個小格,小格大小為1.5cm×1.5cm;小格間的邊界為0.1cm厚。食料添加器的托板和定量板上分布有16行×9列=144個小圓孔,即托板和定量板相對于底板和蓋板而言兩端各少一列孔。托板和定量板厚度均為4mm、小圓孔直徑分別為4mm和2mm。另外,醫用棉紗布的大小為32cm×17cm。
飼養的方法為通過食料添加器向底板的小格中添加一定量的食料;將待飼養的昆蟲卵放入底板小格中;將網狀間隔物覆蓋在底板上;再在上面加蓋板;用夾子固定底板和蓋板,然后放入飼養室。通過食料添加器(托板和定量板)添加食料的具體操作為,將托板和底板或蓋板對齊,再將定量板置于托板上,使定量板和托板上的小圓孔錯開一列;然后將食料灑在定量板上,用刷子將食料填入小圓孔;移動定量板,使其小圓孔與托板上的小圓孔對齊,這樣食料就會落入底板內或蓋板內。
舉一個例子進一步說明。例如,(1)用食料添加器向底板的小格中添加一定量的食料(如米蛾卵),并各加入一粒快要孵化的昆蟲卵(如灰色中華草蛉卵);(2)用醫用棉紗布完全蓋住底板,把蓋板和底板對齊。用大夾子固定寬邊的中央,小夾子固定長邊的中央;(3)將飼養器移放到具有適宜溫濕度和光照條件的飼養室。到第6天再用食料添加器添加食料(如米蛾卵)一次,第10天開始化蛹,第12天全部化蛹完畢。適宜溫濕度和光照條件(以中華草蛉幼蟲為例)為溫度27℃,濕度60-70%,光照L∶D=16∶8h。
我們對中華草蛉幼蟲的飼養結果表明,采用單體密集飼養器,中華草蛉幼蟲的發育整齊度提高,幼蟲發育歷期的標準差只有0.8天,這樣有助于提高大規模生產的工作效率;草蛉幼蟲的結繭率和繭羽化率比群體飼養條件下顯著提高,群體飼養條件下幼蟲結繭率最高只有60%,而單體密集飼養時結繭率可達80%以上,從而提高單位飼養產量;單體密集飼養時整個幼蟲期平均每頭幼蟲消耗的米蛾卵450.8粒,低于群體飼養時的消耗量540粒,這樣可降低食料需求量和生產成本;另外,單體飼養過程中只需添加1次食料,而不需要經常清理幼蟲和繭,大大降低勞動量、節省人工成本。
圖1是飼養板構造示意圖。
圖2是底板和蓋板橫剖面構造圖。
圖3是飼養器寬邊縱剖面構造圖。
圖4是飼養器長邊縱剖面構造圖。
圖5是食料添加器構造示意圖。
圖中1.蓋板,2.醫用棉紗布,3.底板,4.托板,5.定量板具體實施方式
采用本發明的大規模飼養昆蟲幼蟲(以中華草蛉幼蟲為例)的方法和程序為1.飼養條件。
1.1溫濕度。適合中華草蛉幼蟲生長發育的適宜溫濕度為27℃,濕度為60-70%,光照為L∶D=16∶8h。
1.2米蛾卵。飼養中華草蛉幼蟲的食料為米蛾卵。米蛾卵應經過去雜、紫外線滅活,保存在紙漿盒中,放在溫度為5-10℃、濕度為60%-70%的冰箱中。
2.飼養方法。
2.1初始階段。飼養開始時,飼養器底板開口朝上,托板對齊置于底板上,定量板置于托板上,定量板和托板的圓孔向后錯開一列;將適量的米蛾卵撒在定量板上,然后用刷子輕輕地來回掃動米蛾卵,使之落入小圓孔中直至小圓孔中的米蛾卵與定量板表面相平為止,收集多余的米蛾卵,然后向前滑動定量板使定量板和托板的圓孔對齊,這樣就將一定量的米蛾卵添加到底板的小格中了。10次重復測定每圓孔中米蛾卵數量為230.5±15.6粒。每個小格內接入一粒快要孵化的灰色草蛉卵。然后,在底板上蓋一塊醫用棉紗布,再將蓋板與底板嚴格對齊蓋好。之后,將大夾子固定長邊的中央,小夾子固定寬邊的中央。最后將飼養器移放到適宜中華草蛉幼蟲生長發育的飼養室中。
2.2中途添加食料。開始飼養后第6天,需要再次添加米蛾卵。將托板直接放在飼養器蓋板上,托板和蓋板對齊,然后采用向底板小格中添加米蛾卵一樣的方法向蓋板小格中添加米蛾卵。這樣,在草蛉幼蟲飼養過程中添加食料時,不用打開蓋板,而是將米蛾卵添加到底板和蓋板之間的棉紗布上。草蛉幼蟲能夠取食棉紗布上的米蛾卵。開始飼養后第10天至第12天,中華草蛉幼蟲化蛹結繭完畢。
權利要求
1.一種昆蟲飼養器,包括底板、蓋板和任選網狀間隔物。
2.權利要求
1的飼養器,其中底板和蓋板為具有小孔的板材,且底板的底面用60-120目紗網密封。
3.權利要求
1的飼養器底板和蓋板大小相同,長×寬=30cm×15cm、厚1.5cm,上面均勻分布162(18×9=162)個小孔,小孔大小為1.5cm×1.5cm。
4.權利要求
1的飼養器,網狀間隔物墊于底板和蓋板之間,可使用醫用棉紗布或其它類似網狀材料。
5.權利要求
1的飼養器還包括食料添加器、固定底板和蓋板的2個大夾子和2個小夾子、以及1把刷子。
6.權利要求
5的食料添加器包括托板和定量板,均為具有小圓孔的板材。
7.權利要求
5的托板和定量板大小相同,長×寬=30cm×15cm、厚4mm;上面分布144(16×9=144)個小圓孔;托板上小圓孔直徑為4mm,定量板上小圓孔直徑為2mm。托板和定量板上的小圓孔的中心相對應,且對應于底板和蓋板的中心。
8.使用權利要求
1的飼養器飼養昆蟲幼蟲的方法,通過食料添加器向底板的小格中添加一定量的食料;將待飼養的昆蟲卵放入底板小格中;將網狀間隔物覆蓋在底板上;再在上面加蓋板;用夾子固定底板和蓋板,然后放入飼養室。
9.權利要求
8的方法還包括食料添加方法,其中添加食料時,將托板和底板或蓋板對齊,再將定量板置于托板上,使定量板和托板上的小圓孔錯開一列;然后將食料灑在定量板上,用刷子將食料填入小圓孔;移動定量板,使其小圓孔與托板上的小圓孔對齊,這樣食料就會落入底板內或蓋板內。
10.使用權利要求
1的飼養器和權利要求
8的飼養方法可用來飼養具有自相殘殺習性的昆蟲幼蟲。
11.權利要求
10的昆蟲幼蟲為中華草蛉幼蟲。
12.權利要求
10的使用時的溫度為27℃,濕度為60-70%,光照為L∶D=16∶8h。
專利摘要
技術領域:
該發明涉及一種大規模飼養昆蟲(如中華草蛉)幼蟲的方法以及實現該方法的飼養器。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該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包括一是防止昆蟲(如中華草蛉)幼蟲之間的自相殘殺;二是節約人工和食料成本、提高大規模飼養操作的效率。技術方案的要點為一、采用有密集小格的板材作飼養容器,一孔一蟲,防止自相殘殺;二、采用兩塊有孔有機玻璃板添加食料,一次為144頭幼蟲添加食料,省工省時而且便于定量。該技術方案簡單易行、經濟高效,保證幼蟲發育整齊而且沒有自相殘殺。主要用途可用于大規模飼養具有自相殘殺習性的昆蟲(如中華草蛉)幼蟲。
文檔編號A01K67/00GKCN1653899SQ200410096886
公開日2005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9日
發明者侯茂林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