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涉及一種樹上做窩型葫蘆蜂的養(yǎng)殖方法。屬于蜜蜂養(yǎng)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葫蘆蜂,民間稱作人頭蜂,其蜂窩呈球狀,個頭很大,掛著很像一枚葫蘆,故命名為葫蘆蜂。其蜂窩外表無明顯邊界線,只留有供其出入的小孔洞,如果孔洞位置和人的眼睛嘴巴大體相當,就很像一只人頭,這就是為什么民間稱作人頭蜂的緣故。這種蜂毒性大,攻擊性很強,目前人工養(yǎng)殖主要用來取其毒液,有很高的藥用等價值,目前,葫蘆蜂人工養(yǎng)殖還不成熟,養(yǎng)殖成活率低,效益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樹上做窩型葫蘆蜂的養(yǎng)殖方法,以解決目前葫蘆蜂人工養(yǎng)殖技術還不成熟,養(yǎng)殖成活率低,效益較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擬采用這樣一種樹上做窩型葫蘆蜂的養(yǎng)殖方法,具體方法包括:
首先,建立交配大棚,長550-600厘米,寬200-250厘米,高180-200厘米,交配大棚1/3部分遮光,2/3部分光照良好,大棚內通風透氣,在大棚內設置筑巢箱;
在云貴地區(qū),8月初至10月中旬前,將葫蘆蜂的蜂窩移至交配大棚內光照良好的部位,在交配大棚內放入蜜水和蘋果;
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期間,在交配大棚的遮陰處設置越冬室,每個大棚內僅養(yǎng)同一種類的葫蘆蜂;
待天氣寒冷后,等待蜂王自行進入越冬室,越冬期間防止螞蟻、老鼠危害;
越冬蘇醒后,第一周集中飼喂,開始相互咬架時,分別單獨關養(yǎng)做窩,待有20-30只工作蜂時,移到野外飼養(yǎng)即可。
筑巢箱的制作方法為:制作長30-50cm,寬20-40cm,高25-35cm的箱體,箱體的一側固定設置有封閉的鐵絲網,鐵絲網內部空間體積大于箱體體積,下側的鐵絲網上鋪設有軟質布料,所述箱體的一側的底角處開設一到兩個供蜂王進出的方形通孔,方形通孔寬3-6cm;
在鐵絲網的一側設置可打開式的門,在鐵絲網內側的門的兩側分別設置盛水的水槽和盛放糖水或蜜水的食槽,在鐵絲網內添加腐爛的木屑或樹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樹上做窩型葫蘆蜂的養(yǎng)殖方法,能夠很好地保證捕捉的野生葫蘆蜂的成活率,進而極大地提高葫蘆蜂養(yǎng)殖的經濟效益,推進葫蘆蜂養(yǎng)殖產業(yè)的發(fā)展和進步。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發(fā)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樹上做窩型葫蘆蜂的養(yǎng)殖方法,具體方法包括:
首先,建立交配大棚,長550-600厘米,寬200-250厘米,高180-200厘米,交配大棚1/3部分遮光,2/3部分光照良好,大棚內通風透氣,在大棚內設置筑巢箱,筑巢箱的制作方法為:制作長30-50cm,寬20-40cm,高25-35cm的箱體,箱體的一側固定設置有封閉的鐵絲網,鐵絲網內部空間體積大于箱體體積,下側的鐵絲網上鋪設有軟質布料,所述箱體的一側的底角處開設一到兩個供蜂王進出的方形通孔,方形通孔寬3-6cm;
在鐵絲網的一側設置可打開式的門,在鐵絲網內側的門的兩側分別設置盛水的水槽和盛放糖水或蜜水的食槽,在鐵絲網內添加腐爛的木屑或樹皮。
在云貴地區(qū),8月初至10月中旬前,將葫蘆蜂的蜂窩移至交配大棚內光照良好的部位,在交配大棚內放入蜜水和蘋果;
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期間,在交配大棚的遮陰處設置越冬室,每個大棚內僅養(yǎng)同一種類的葫蘆蜂;
待天氣寒冷后,等待蜂王自行進入越冬室,越冬期間防止螞蟻、老鼠危害;
越冬蘇醒后,第一周集中飼喂,開始相互咬架時,分別單獨關養(yǎng)做窩,待有20-30只工作蜂時,移到野外飼養(yǎng)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