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型肉蓯蓉種子營養土直播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草藥種植裝置,具體是一種改進型肉蓯蓉種子營養土直播機,所述的底座(2),其上部配合設置料斗(1),所述的料斗(1)的底部一端設置輸料口,并與所述的輸料軸(5)上部入口連接,所述的輸料軸(5)處于料斗(1)底部,所述的輸料軸(5)的一端與所述的渦輪減速器(3)的主軸連接,另一端底部配合設置排料口(6);所述的底座(2)的一側配合設置支架(10),所述的播種裝置設置于所述的支架(10)上,并處于排料口(6)底部;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傳統的肉蓯蓉機械播種只能以點進行播種,降低了播種速度,延長了播種時間,造成播種效率低,費工費時的問題。
【專利說明】
一種改進型肉蓯蓉種子營養土直播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草藥種植裝置,具體是一種改進型肉蓯蓉種子營養土直播機。
【背景技術】
[0002]列當科根寄生植物肉蓯蓉為著名的補益類藥材。肉蓯蓉在我國主要分布于內蒙古西部、甘肅東北部、寧夏北部、新疆以及青海局部,寄主為藜科植物梭梭和白梭梭。
[0003]近年來隨著肉蓯蓉藥理研究的深入和肉蓯蓉產品的推廣以及人們的保健意識的增強,肉蓯蓉需求量不斷增長,造成肉蓯蓉野生資源極度匱乏,市場供需矛盾日趨尖銳,市場價格持續攀升,肉蓯蓉統貨市場價已由2000年的10-12元/千克飆升到2012年的200-230元/千克。
[0004]為應對這種供需矛盾,肉蓯蓉的人工栽培已逐漸成為近年來一個研究熱點。從目前肉蓯蓉生產各環節來看需要大量勞動力和種子的成本支出。目前,肉蓯蓉種植地區勞動力成本為150元/天,肉蓯蓉種子市場價在30000-40000元/千克左右。因此,為遏制生產成本提高,降低人工栽培成本,提高肉蓯蓉產量,最有效的方法是進行肉蓯蓉的機械化生產。
[0005]近年來,肉蓯蓉的人工栽培技術主要有:戈建新等人發明的“誘導溝法”(專利公開號CN1346588);鄭興國等人發明的“播種紙法”(專利公開號CN1647914);孫永強等人發明的“種子帶法”(專利公開號CN101617581A);黃利興等人發明的“斷根法”(專利公開號CN101027967);郭玉海等人發明的“網袋播種法”(專利公開號CN101773041A)。上述方法的基本原理:利用化學物質來誘導寄主根系的生長、利用斷根和施肥等方法促進寄主根系生長或利用容器提高單位空間內的根系密度等。上述方法均能使肉蓯蓉接種率得到一定的提高,對推動肉蓯蓉栽培技術進步有一定貢獻,但還是停留在肉蓯蓉人工接種的階段,屬于人工接種技術環節的改進。傳統人工接種方式中挖溝、挖坑需大量勞動力,并且勞動強度大、勞動效率低,勞動力緊缺,肉蓯蓉種植的機械化是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其申請號為2012205093070,一種一種肉灰蓉種子營養土直播機,雖然實現機械化播種肉灰蓉具有實際的價值,但是其主要以點為直線進行播種,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增加了播種時間,降低了播種速度,使得在實際的播種過程中,其播種面積小,播種范圍窄,其間接增加了播種時長,費工費時,不利于機械化播種效率的提高,使用不便,為此做了進一步改進。
【發明內容】
[0006]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進型肉蓯蓉種子營養土直播機,解決了現有傳統的肉蓯蓉機械播種只能以點進行播種,降低了播種速度,延長了播種時間,造成播種效率低,費工費時的問題。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
[0008]—種改進型肉蓯蓉種子營養土直播機,包括料斗1、底座2、渦輪減速器3、牽引件4、輸料軸5、播種裝置,其中所述的底座2,其上部配合設置料斗I,所述的料斗I的底部一端設置輸料口,所述的輸料軸5設置于所述的料斗I底部,并且所述的輸料軸5上部入口與所述的料斗I底部的輸料口連接,所述的輸料軸5的一端與所述的渦輪減速器3的主軸連接,另一端底部配合設置排料口 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的一側配合設置支架10,所述的播種裝置設置于所述的支架10上,并處于排料口 6底部;所述的播種裝置有播種盤7、減速器9、電機11組成,其中所述的播種盤7,其底部的主軸與所述的減速器9、電機11配合連接,上部分別設置撒播板12、分流錐8;其中所述的分流錐8位于所述的播種盤7的中心位置,所述的撒播板12分隔所述的播種盤7為四份,并分別與分流錐8的四棱配合連接,所述的分流錐8與所述的排料口 6對應設置。
[0009]其中一種改進型肉蓯蓉種子營養土直播機,所述的播種盤7,其材料具體為塑料。
[0010]其中一種改進型肉蓯蓉種子營養土直播機,所述的電機11的主軸與所述的減速器9的輸入軸連接,所述的減速器9的輸出軸與所述的播種盤7的主軸連接。
[001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便捷,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擴大了播種范圍,增大了播種面積,解決了現有傳統的肉蓯蓉機械播種只能以點進行播種,降低了播種速度,延長了播種時間,造成播種效率低,費工費時的問題,實現了肉蓯蓉以面的播種形式,提高了播種效率,增大了播種范圍,省時省力,播種效果好,實用可靠。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播種盤7的結構示意圖。
[0015]其中,1.料斗,2.底座,3.渦輪減速器,4.牽引件,5.輸料軸,6.排料口,7.播種盤,
8.分流錐,9.減速器,10.支架,11.電機,12.撒播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0017]一種改進型肉蓯蓉種子營養土直播機,包括料斗1、底座2、渦輪減速器3、牽引件4、輸料軸5、播種裝置,其中所述的底座2,其上部配合設置料斗I,所述的料斗I的底部一端設置輸料口,所述的輸料軸5設置于所述的料斗I底部,并且所述的輸料軸5上部入口與所述的料斗I底部的輸料口連接,所述的輸料軸5的一端與所述的渦輪減速器3的主軸連接,另一端底部配合設置排料口 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的一側配合設置支架10,所述的播種裝置設置于所述的支架10上,并處于排料口 6底部;所述的播種裝置有播種盤7、減速器9、電機11組成,其中所述的播種盤7,其底部的主軸與所述的減速器9、電機11配合連接,上部分別設置撒播板12、分流錐8;其中所述的分流錐8位于所述的播種盤7的中心位置,所述的撒播板12分隔所述的播種盤7為四份,并分別與分流錐8的四棱配合連接,所述的分流錐8與所述的排料口 6對應設置。
[0018]其中一種改進型肉蓯蓉種子營養土直播機,所述的播種盤7,其材料具體為塑料。
[0019]其中一種改進型肉蓯蓉種子營養土直播機,所述的電機11的主軸與所述的減速器9的輸入軸連接,所述的減速器9的輸出軸與所述的播種盤7的主軸連接。
[0020]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播種肉蓯蓉的營養土料投入料斗I內,并通過料斗I底部的輸料口由所述的輸料軸5上部入口進入輸料軸5內,同時渦輪減速器3帶動輸料軸5進行工作,并將營養土料輸送,并通過排料口 6輸送至播種盤7上,并通過播種盤7上的分流錐8分流,并進入由撒播板12分隔播種盤7的四個區域,同時減速器9、電機11轉動,并帶動播種盤7轉動,隨著播種盤7的轉動,同時處于播種盤7上四個區域內的營養土料不斷被播撒出去,實現面的播散,增加了播種面積,提高了播種效率。
[002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便捷,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擴大了播種范圍,增大了播種面積,解決了現有傳統的肉蓯蓉機械播種只能以點進行播種,降低了播種速度,延長了播種時間,造成播種效率低,費工費時的問題,實現了肉蓯蓉以面的播種形式,提高了播種效率,增大了播種范圍,省時省力,播種效果好,實用可靠。
【主權項】
1.一種改進型肉蓯蓉種子營養土直播機,包括料斗(I)、底座(2)、渦輪減速器(3)、牽引件(4)、輸料軸(5)、播種裝置,其中所述的底座(2),其上部配合設置料斗(I),所述的料斗(I)的底部一端設置輸料口,所述的輸料軸(5)設置于所述的料斗(I)底部,并且所述的輸料軸(5)上部入口與所述的料斗(I)底部的輸料口連接,所述的輸料軸(5)的一端與所述的渦輪減速器(3)的主軸連接,另一端底部配合設置排料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的一側配合設置支架(10),所述的播種裝置設置于所述的支架(10)上,并處于排料口(6)底部;所述的播種裝置有播種盤(7)、減速器(9)、電機(11)組成,其中所述的播種盤(7),其底部的主軸與所述的減速器(9)、電機(11)配合連接,上部分別設置撒播板(12)、分流錐(8);其中所述的分流錐(8)位于所述的播種盤(7)的中心位置,所述的撒播板(12)分隔所述的播種盤(7)為四份,并分別與分流錐(8)的四棱配合連接,所述的分流錐(8)與所述的排料口(6)對應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改進型肉蓯蓉種子營養土直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種盤(7),其材料具體為塑料。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改進型肉蓯蓉種子營養土直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機(II)的主軸與所述的減速器(9)的輸入軸連接,所述的減速器(9)的輸出軸與所述的播種盤(7)的主軸連接。
【文檔編號】A01C17/00GK205694246SQ201620590031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7日
【發明人】王貴孝
【申請人】王貴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