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試驗播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小區試驗播種機,其包括:機架、地輪、若干個開溝犁以及若干個排種換種裝置;排種換種裝置包括:第一排種盤,其設置有若干個種子孔;固定盤,其設置有上端與第一排種盤的種子孔對應的排種孔;排種卸種盤,其沿軸線前后對稱地開設有兩個與排種孔對應的通孔;排種腔體,其設置有播種孔及卸種孔,播種孔的上端與位于前側的通孔對應,且其下端與位于開溝犁后方的播種通道連接;卸種孔的上端與位于后側的通孔對應,且其下端與回收裝置連接;以及排種芯,其設置于排種腔體內,該排種芯設置有位于播種孔的上下兩端之間的排種槽。本實用新型能夠自動切換不同品種的農作物種子及調整株距,其結構簡單,操作靈活,制造成本較低。
【專利說明】小區試驗播種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播種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小區試驗播種機。
【背景技術】
[0002]在農業科研試驗中,對農作物的種植多以小區為單位,小區之間留有過道或隔離帶,小區的面積一般較小,且每個小區經常會種植不同品種的農作物。由于目前農業生產中使用的播種機為實現連續大面積播種的大型播種機,這類播種機不能自動靈活地切換不同品種的農作物種子,且由于小區的面積較小,故這類大型播種機并不適用于以小區為種植單位的農業科研試驗。
[0003]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實用新型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小區試驗播種機,其能夠自動切換不同品種的農作物種子,且其結構簡單,操作靈活,制造成本較低。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小區試驗播種機,其中,包括:機架;地輪,其通過一與驅動機構連接的地輪軸安裝于所述機架上;開溝犁,若干個該開溝犁并列設置于所述機架的底部;以及排種換種裝置,所述機架上對應于所述若干個開溝犁分別設置有若干個該排種換種裝置,該排種換種裝置包括:其設置有若干個沿圓周均勻分布的種子孔,該第一排種盤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所述機架上,且所述種子孔的孔口朝向下方;固定盤,其設置于所述機架上,且其位于所述第一排種盤的下方,該固定盤設置有一上端與所述第一排種盤的種子孔對應且通過排種開關控制開閉的排種孔;排種卸種盤,其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所述機架上,且其位于所述固定盤的下方,該排種卸種盤沿軸線前后對稱地開設有兩個通孔,位于前側的所述通孔與所述排種孔通過一排種漏斗連接;排種腔體,其設置于所述機架上,且其位于所述排種卸種盤的下方,該排種腔體設置有播種孔及卸種孔;所述播種孔的上端與位于前側的所述通孔對應,且其下端與一位于對應的所述開溝犁的后方的播種通道連接;所述卸種孔的上端與位于后側的所述通孔對應,且其下端與一回收裝置連接;以及排種芯,其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所述排種腔體內與所述播種孔對應的位置,該排種芯設置有位于所述播種孔的上下兩端之間的排種槽,所述排種槽包括若干個均勻地凹設于該排種芯的同一圓周上的凹槽。
[0006]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排種芯沿軸向設置有若干個所述排種槽,任意兩個所述排種槽上的所述凹槽的數量不同;所述排種芯能夠沿軸向移動以調整任意一個所述排種槽位于所述播種孔的上下兩端之間。
[0007]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排種開關為一以能夠滑動的方式設置于所述固定盤的排種孔的下端的插片。
[0008]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排種卸種盤上的所述通孔為上端孔口為較大一端的錐形孔。
[0009]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排種腔體上的所述播種孔的下端孔口大于上端孔□。
[0010]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回收裝置為一與所述第一排種盤結構相同的第二排種盤,該第二排種盤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所述卸種孔的下方,該第二排種盤的種子孔的孔口朝向上方,且所述卸種孔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排種盤的種子孔之間設置有一卸種漏斗。
[0011]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排種盤與所述第二排種盤通過一換種傳動機構驅動同步地進行間歇轉動,每次轉動的角度為兩個相鄰的所述種子孔之間的夾角;該換種傳動機構包括:一通過撥盤軸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所述機架上的撥盤,所述撥盤軸上設置有一由若干個不同直徑的鏈輪組成的鏈輪組,所述地輪軸上設置有與所述鏈輪組通過鏈條連接的換種鏈輪;一與設置于所述撥盤的外側面上的換種圓柱銷對應的換種槽輪,所述換種槽輪的轉軸通過傘齒輪與所述第一排種盤的轉軸的下端連接,所述第二排種盤的轉軸的下端與一換種傳動軸的一端通過傘齒輪連接,所述換種傳動軸的另一端通過傘齒輪與所述第一排種盤的轉軸連接。
[0012]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排種卸種盤通過一卸種傳動機構帶動間歇轉動,每次轉動的角度為180° ;該卸種傳動機構包括一與設置于所述撥盤的內側面上的卸種圓柱銷對應的卸種槽輪,該卸種槽輪的轉軸通過傘齒輪與所述排種卸種盤的轉軸連接。
[0013]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若干個所述排種換種裝置的所述排種芯位于同一排種芯轉軸上,該排種芯轉軸通過鏈傳動與所述地輪軸連接。
[0014]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機架的底部并列設置有兩個所述開溝犁,且所述機架對應于該兩個開溝犁分別設置有兩個所述排種換種裝置。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實用新型通過排種換種裝置能夠自動切換不同品種的農作物種子,且其結構簡單,操作靈活,制造成本較低。
[0017]2、本實用新型的排種芯能夠沿軸向移動以調整任意一個排種槽位于播種孔的上下兩端之間,通過設置有不同數量的凹槽的排種槽來靈活調整株距。
[0018]3、本實用新型的回收裝置為一與第一排種盤結構相同的第二排種盤,能夠在回收種子時與第一排種盤上的種子同步地分類,防止回收時不同類型的種子混合在一起。
[0019]4、本實用新型的傳動機構簡單,能夠同步配合以自動實現排種卸種動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小區試驗播種機的主視圖。
[0021]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小區試驗播種機圖1的右視圖。
[0022]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小區試驗播種機的換種傳動機構的示意圖。
[0023]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小區試驗播種機的第一排種盤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小區試驗播種機的固定盤的底部立體示意圖。
[0025]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小區試驗播種機的排種卸種盤的上部立體示意圖。
[0026]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小區試驗播種機的排種卸種盤的底部立體示意圖。
[0027]圖8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小區試驗播種機的排種腔體的上部立體示意圖。
[0028]圖9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小區試驗播種機的排種腔體的底部立體示意圖。
[0029]圖10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小區的示意圖。
[0030]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0031]1-機架,11-地輪,111-地輪軸,112-換種鏈輪,113-播種鏈輪,12-開溝犁;2_第一排種盤,21-種子孔,22-標識槽,23-第一排種盤的轉軸;3-固定盤,31-排種孔,32-插片,33-排種漏斗;4_排種卸種盤,41-通孔,42-排種卸種盤的轉軸;5_排種腔體,51-播種孔,52-卸種孔,53-排種芯,531-排種槽,532-凹槽,533-排種芯轉軸,534-排種芯鏈輪,54-卸種漏斗,55-播種通道;6_換種槽輪,61-換種槽輪的轉軸;7-卸種槽輪,71卸種槽輪的轉軸;8_第二排種盤,81-第二排種盤的轉軸,82-換種傳動軸;9_撥盤,91-撥盤軸,92-換種圓柱銷,93-鏈輪組;101-小區,102-過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0033]除非另有其它明確表示,否則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術語“包括”或其變換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將被理解為包括所陳述的元件或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組成部分。
[0034]如圖1至圖10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一種小區試驗播種機,如圖1和圖2所示,其包括:機架1、地輪11、開溝犁12以及排種換種裝置,地輪11通過地輪軸111安裝于機架1的底部,地輪軸111與一安裝于機架上的驅動機構連接,驅動機構以電動機或柴油機為動力源,且動力源與減速器連接,減速器與地輪軸111連接以通過地輪軸111驅動地輪11轉動,從而驅動整個播種機在小區101中行走。開溝犁12為若干個并列地設置于機架1的底部,在播種機前進過程中,通過開溝犁在小區101的土地上犁開播種槽。若干個排種換種裝置與若干個開溝犁12 —一對應地設置于機架1上,通過排種換種裝置把種子排放到開溝犁12犁開的播種槽內,從而實現自動播種,設置開溝犁及排種換種裝置的數量決定了播種機能同時在小區101的土地上播種的行數,且排種換種裝置還能夠實現自動換種。優選地,機架1上并列設置有左右兩個開溝犁12,則對應地排種換種裝置也為兩個。
[0035]如圖1至圖3所示,排種換種裝置包括:第一排種盤2、固定盤3、排種卸種盤4、排種腔體5、排種芯53及回收裝置,第一排種盤2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機架1的頂部,如圖4所示,該第一排種盤2設置有若干個沿同一圓周均勻分布的種子孔21,種子孔21凹設于第一排種盤2上,其用于存放種子,可以把不同類型的種子存放于不同的種子孔21內。第一排種盤2倒置設置于機架1上,以使其種子孔21的孔口朝向下方。可以根據小區101的長度來決定種子孔21的直徑和種子孔21的深度,保證一個或多個種子孔21內存放的種子足夠供給播種機在小區101中的一個行程的播種長度。為能夠在種子孔21內存放合適數量的種子,避免種子量過多,可以通過一量筒來量取與小區長度對應的種子量,再把量取后的種子放到種子孔21內。優選地,第一排種盤2的上端邊緣對應于其中一個種子孔21設置有一個標識槽22,與標識槽22對應的種子孔21為第一個種子孔,以此逐個對種子孔21進行編號,以區分和記錄不同的種子孔21內存放的種子的類型。固定盤3固定設置于機架1上,且其位于第一排種盤2的下方,由于第一排種盤2是以種子孔21的孔口向下的方式倒置在機架1上,其通過固定盤3來避免種子孔21內的種子滑落,該固定盤3設置有一個與種子孔21對應的排種孔31,第一排種盤2上的種子孔21可依次旋轉到該排種孔31的正上方,以把種子排放到排種孔31中。如圖5所示,排種孔31的下端孔口設置有排種開關以控制該排種孔31的開啟或閉合,優選地,該排種開關為一以能夠滑動的方式設置于固定盤3上的插片32,該插片32為片板狀,其垂直于排種孔31,插片32可以滑離或滑到排種孔31的下端孔口以開啟或關閉排種孔31。插片32也可以通過擺動的方式滑離或滑到排種孔31的下端孔口處。排種卸種盤4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機架1上,且其位于固定盤3的下方,如圖6所示,該排種卸種盤4沿軸線前后對稱地開設有兩個通孔41,通孔41貫穿排種卸種盤4的上下兩端,排種孔31與位于前側的通孔41通過一排種漏斗33連接,當排種孔31開啟時,種子通過排種漏斗33進入到位于前側的通孔41中,排種卸種盤4作間歇運動,每次轉動的角度為180°,以間歇地更換兩個通孔41的位置。優選地,如圖6和圖7所示,通孔41為上端孔口為較大一端的錐形孔,使其能夠全部接收從排種漏斗33流出的種子,且從其下端流出的種子數量又不會太多和太快。排種腔體5固定設置于機架1上,且其位于排種卸種盤4的下方,如圖8所示,該排種腔體5設置有兩個分別與兩個通孔41對應的播種孔51及卸種孔52,播種孔51的上端與位于前側的通孔41對應,且其下端與一位于對應的開溝犁12的后方的播種通道55連接;卸種孔52的上端與位于后側的通孔41對應,且其下端與一回收裝置連接;優選地,回收裝置為一與第一排種盤2結構相同的第二排種盤8,該第二排種盤8與第一排種盤2同步轉動,該第二排種盤8的種子孔的孔口朝向上方,卸種孔52的下端與第二排種盤8的種子孔之間設置有一卸種漏斗54。優選地,如圖8和圖9所示,播種孔51的下端的孔口大于上端的孔口,且其上端孔口的大小與通孔41的下端孔口的大小對應,這樣種子能夠準確地進入到播種孔51內,且能夠順暢地流出,以防止堵塞。如圖8所示,排種芯53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排種腔體5內與播種孔51對應的位置,該排種芯53設置有位于播種孔51的上下兩端之間的排種槽531,排種槽531包括若干個均勻地凹設于該排種芯53的同一圓周上的凹槽532。優選地,排種芯5沿軸向設置有若干個排種槽531,且任意兩個排種槽531上的凹槽532的數量不同;排種芯5能夠沿軸向移動以調整任意一個排種槽531位于播種孔51的上下兩端之間。種子從播種孔51排放到排種腔體5內后,種子只有進入到排種槽531的凹槽532時,才能掉落到播種孔51的下端,并由播種通道55排放到開溝犁12挖好的播種槽內,這樣便可以使種子間歇地掉落到小區101的土地的種槽內,以形成一定的株距。排種槽531上的凹槽532的數量決定了播種株距的大小,凹槽532越多,則排種槽531轉動一圈向下排出的種子就越多,株距便越小。根據需要株距的大小來設置對應的排種槽531位于播種孔51內。
[0036]播種時,播種機通過地輪11在地土上行走,開溝犁12在前進中挖好播種槽。并打開固定盤3上的插片32,種子從第一排種盤2的種子孔21中經過排種孔31和排種漏斗33很快便全部進入到排種卸種盤4的前側的通孔41中,接著種子再間隙地進入到排種腔體5的播種孔51內,并由排種槽531的凹槽532控制間歇地向播種通道55排放種子,種子最后間歇地掉落到開溝犁12在土地上挖好的播種槽中。從種子開始從種子孔21排出到第一排種盤2轉動到下一個種子孔21位于排種孔31上方為一個卸種換種周期,在一個卸種換種周期中,為實現先卸種再換種,在第一排種盤2轉動前,排種卸種盤4先轉動180°,使位于前側的通孔41與位于后側的通孔41對調位置,以使原來位于前側的通孔41轉到后方并與卸種孔52對正,如果其還殘留有種子時,種子通過卸種孔52和卸種漏斗54后進入到第二排種盤8對應的種子孔中,以及時對殘留的種子進行回收。當排種卸種盤4轉動完成后,第一排種盤2接著轉動,使其下一個種子孔21位于固定盤3的排種孔31正上方,并進行排種,從而使一個卸種換種周期完成,并直接進入下一個卸種換種周期。且當第一排種盤2的前后兩個種子孔21的種子類型不同時,便可實現自動換種,并通過第二排種盤8對回收的種子進行依序分開。因此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卸種和播種的同步進行,不需要停機處理,且對回收的種子實現自動分類,不會造成不同種類的種子在回收時混合在一起。
[0037]另外,根據小區101和其過道102的長度來決定播種機在一個小區101中行走時需要第一排種盤2供給種子的種子孔21的數量,以調整播種機在小區101中行走時,需要進行的卸種換種周期的數量,并把用于該小區101的播種的種子存放于對應數量的第一排種盤2上的種子孔21中。當不同的小區101需要播種不同類型的種子時,根據在小區101中行走的先后順序,在與其對應的種子孔21中存放對應類型的種子,當播種機行走到該小區101上時,與該小區101對應的種子孔21便進行排種,從而可以自動換種以適應不同的小區101播種不同的種子。
[0038]進一步地,第一排種盤2與第二排種盤8通過一換種傳動機構驅動同步地進行間歇轉動,每次轉動的角度為兩個相鄰的種子孔21之間的夾角;如圖1至圖3所示,該換種傳動機構包括:撥盤9、換種槽輪6、第一排種盤的轉軸23、第二排種盤的轉軸81及換種傳動軸82,第一排種盤2通過第一排種盤的轉軸23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機架上1,第二排種盤8通過第二排種盤的轉軸81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機架I上,如圖2所示,撥盤9通過撥盤軸91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機架I上,撥盤軸91上設置有一由若干個不同直徑的鏈輪組成的鏈輪組93,地輪軸111上設置有與鏈輪組93通過鏈條連接的換種鏈輪112,地輪軸111轉動時帶動撥盤9轉動;換種槽輪6通過換種槽輪的轉軸61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機架I上,且換種槽輪位于與撥盤9的外側面上的換種圓柱銷92對應的位置,撥盤9轉動時,通過換種圓柱銷92驅動換種槽輪6間歇轉動。換種槽輪的轉軸61通過傘齒輪與第一排種盤的轉軸23的下端連接,如圖3所示,第二排種盤的轉軸81的下端與一換種傳動軸82的一端通過傘齒輪連接,換種傳動軸82的另一端通過傘齒輪與第一排種盤的轉軸23連接,換種槽輪的轉軸61驅動第一排種盤的轉軸23間歇轉動,從而帶動第一排種盤2及第二排種盤8同步地進行間歇轉動,根據第一排種盤2上的種子孔21的數量來決定兩個種子孔之間的夾角,即間歇轉動的角度,當種子孔21的數量為η時,第一排種盤2和第二排種盤
8—次轉過的角度為360° /η。由于第一排種盤2和第二排種盤8同步轉動,使第二排種盤8的各種子孔回收的種子的類型與對應的第一排種盤2的各個種子孔21存放的類型一致,且這兩個排種盤可以更換使用,以方便對回收的種子直接用于下一次播種。另外,當更換具有不同種子孔21的數量的第一排種盤2和第二排種盤8時,通過更換對應的換種槽輪6即可靈適地調整第一排種盤2和第二排種盤8每一次轉過的角度。優選地,排種卸種盤42通過一卸種傳動機構帶動間歇轉動,且每次轉動的角度為180° ;如圖2所示,排種卸種盤4通過排種卸種盤的轉軸42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機架I上,卸種傳動機構包括一與設置于撥盤9的內側面上的卸種圓柱銷(圖未視)對應的卸種槽輪7,撥盤9通過卸種圓柱銷驅動卸種槽輪7作間歇運動,卸種槽輪的轉軸71通過傘齒輪與排種卸種盤的轉軸42連接,卸種槽輪7驅動排種卸種盤4與第一排種盤2對應地作間歇運動,且每次轉過的角度為180°。
[0039]撥盤9每轉動一圈便完成一個卸種換種周期,且在一個周期完成前,撥盤9先控制卸種槽輪7轉動以使排種換種盤4轉動,以實現卸種,再控制換種槽輪6轉動以使第一排種盤2與第二排種盤8的轉動,以實現換種,從而完成一個卸種換種周期,并在卸種換種周期中實現先卸種再換種的目的。另外,根據所需播種的小區101和其過道102的長度,調整鏈輪組93上的不同直徑的鏈輪與換種鏈輪112連接,以通過控制撥盤9的轉動周期來控制第一排種盤2、第二排種盤8及排種卸種盤4間歇轉動的周期,使播種機在小區101內完成一個行程時,使與該小區101對應的種子孔21的種子全部被播或回收。根據每個小區101播種時需要的種子對應地依序存放于第一排種盤2的種子孔21內,當播種完一個小區101后,與該小區101對應的種子孔21也已排完種子,當播種機進入下一個小區101時,與下一個小區101對應的種子孔21便開始排種,以能夠靈活地自動適應在不同的小區101上播種不同類型的種子的目的。當不需要播種時,通過插片32關閉排種孔31即可避免種子繼續掉下來,也可以直接卸下第一排種盤2和第二排種盤8,當播種機開到與小區101對應的位置,并需要播種時再裝上第一排種盤2和第二排種盤8,從而實現播種與行走的同步。
[0040]進一步地,如圖2所示,各個排種換種裝置5的排種芯53均位于同一排種芯轉軸533上,該排種芯轉軸533上設置有一排種芯鏈輪534,地輪軸111上設置有一通過鏈條與排種芯鏈輪534連接的播種鏈輪113,地輪軸111通過鏈傳動驅動排種芯53轉動,從而實現邊行走邊播種的目的,當播種機停止行走時,排種芯53同時停止轉動,便停止播種,當播種機繼續開啟時,排種芯53重新轉動,便繼續播種,從而實現播種與行走的同步,確保株距和播種的均勻性。
[0041]本實用新型能夠自動切換不同品種的農作物種子及調整株距,以適應在不同的小區101上播種不同種類的種子,并根據小區101的長度靈活調整合適的換種的時間,換種后回收的種子自動分類,不會混合,其結構簡單,操作靈活,制造成本較低。
[0042]前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并非想將本實用新型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并且很顯然,根據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并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小區試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機架; 地輪,其通過一與驅動機構連接的地輪軸安裝于所述機架上; 開溝犁,若干個該開溝犁并列地設置于所述機架的底部;以及排種換種裝置,所述機架上設置有若干個分別與所述若干個開溝犁對應的該排種換種裝置,該排種換種裝置包括: 第一排種盤,其設置有若干個沿圓周均勻分布的種子孔,該第一排種盤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所述機架上,且所述種子孔的孔口朝向下方; 固定盤,其設置于所述機架上,且其位于所述第一排種盤的下方,該固定盤設置有一上端與所述第一排種盤的種子孔對應且通過排種開關控制開閉的排種孔; 排種卸種盤,其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所述機架上,且其位于所述固定盤的下方,該排種卸種盤沿軸線前后對稱地開設有兩個通孔,位于前側的所述通孔與所述排種孔通過一排種漏斗連接; 排種腔體,其設置于所述機架上,且其位于所述排種卸種盤的下方,該排種腔體設置有播種孔及卸種孔;所述播種孔的上端與位于前側的所述通孔對應,且其下端與一位于對應的所述開溝犁的后方的播種通道連接;所述卸種孔的上端與位于后側的所述通孔對應,且其下端與一回收裝置連接;以及 排種芯,其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所述排種腔體內與所述播種孔對應的位置,該排種芯設置有位于所述播種孔的上下兩端之間的排種槽,所述排種槽包括若干個均勻地凹設于該排種芯的同一圓周上的凹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區試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種芯沿軸向設置有若干個所述排種槽,任意兩個所述排種槽上的所述凹槽的數量不同;所述排種芯能夠沿軸向移動以調整任意一個所述排種槽位于所述播種孔的上下兩端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區試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種開關為一以能夠滑動的方式設置于所述固定盤的排種孔的下端的插片。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區試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種卸種盤上的所述通孔為上端孔口為較大一端的錐形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區試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種腔體上的所述播種孔的下端孔口大于上端孔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區試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裝置為一與所述第一排種盤結構相同的第二排種盤,該第二排種盤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所述卸種孔的下方,該第二排種盤的種子孔的孔口朝向上方,且所述卸種孔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排種盤的種子孔之間設置有一卸種漏斗。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小區試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種盤與所述第二排種盤通過一換種傳動機構驅動同步地進行間歇轉動,每次轉動的角度為兩個相鄰的所述種子孔之間的夾角;該換種傳動機構包括: 一通過撥盤軸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所述機架上的撥盤,所述撥盤軸上設置有一由若干個不同直徑的鏈輪組成的鏈輪組,所述地輪軸上設置有與所述鏈輪組通過鏈條連接的換種鏈輪; 一與設置于所述撥盤的外側面上的換種圓柱銷對應的換種槽輪,所述換種槽輪的轉軸通過傘齒輪與所述第一排種盤的轉軸的下端連接,所述第二排種盤的轉軸的下端與一換種傳動軸的一端通過傘齒輪連接,所述換種傳動軸的另一端通過傘齒輪與所述第一排種盤的轉軸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小區試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種卸種盤通過一卸種傳動機構帶動間歇轉動,每次轉動的角度為180° ; 該卸種傳動機構包括一與設置于所述撥盤的內側面上的卸種圓柱銷對應的卸種槽輪,該卸種槽輪的轉軸通過傘齒輪與所述排種卸種盤的轉軸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小區試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若干個所述排種換種裝置的所述排種芯位于同一排種芯轉軸上,該排種芯轉軸通過鏈傳動與所述地輪軸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小區試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的底部并列設置有兩個所述開溝犁,且所述機架對應于該兩個開溝犁分別設置有兩個所述排種換種裝置。
【文檔編號】A01C19/04GK204119783SQ201420616892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3日
【發明者】陳坤, 張述寬, 楊耀迥, 蘇琪, 劉亞利, 盧生喬 申請人: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