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地表水肥一體化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大棚地表水肥一體化裝置,包括蓄水池(2)和配肥池(4),所述蓄水池(2)上連通有主輸水管道(6),所述配肥池(4)上連接有主輸肥管道(8),所述主輸肥管道(8)通過多個均勻間隔設置的輸肥支管(10)與所述主輸水管道(6)連通,所述主輸水管道(6)上還連通有多個均勻間隔設置的毛管道(12),所述配肥池(4)的出液口豎直向上延伸形成有內管部(14),所述內管部(14)上套裝有軸承(16),所述軸承(16)上均勻間隔、且水平的設置有多個攪拌板(18),所述攪拌板(18)上連接有豎直桿(20),所述豎直桿(20)的頂端通過橫桿(22)相連接,所述橫桿(22)的中心部與電機(24)的傳動軸(26)相連接。本實用新型施肥效率較高。
【專利說明】大棚地表水肥一體化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肥一體化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大棚地表水肥一體化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生活中各個行業的應用技術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其中就包括農業領域的應用技術,例如,在農業種植大棚中應用的滴灌系統以前只能給對植物大棚中的植物進行澆水,而在施肥時需要采用傳統的人工方式施肥,這樣就存在費時、費力的缺陷與問題,因此,人們發明了大棚地表水肥一體化裝置,這種裝置通過將化肥溶解后通過原有的滴灌系統對大棚中的植物進行施肥,此種方式省時、省力,且施肥效率較高,因此,大棚地表水肥一體化裝置被廣泛使用。然而長期使用中發現,現有的大棚地表水肥一體化裝置仍存在有不足之處,例如:大棚地表水肥一體化裝置中的配肥池在使用過程中易沉淀未溶解的、細小的化肥顆粒,從而使這些化肥顆粒不能被滴灌系統輸送至土壤中,降低了施肥效率。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施肥效率較高的大棚地表水肥一體化裝置。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棚地表水肥一體化裝置,包括蓄水池和配肥池,所述蓄水池上連通有主輸水管道,所述配肥池上連接有主輸肥管道,所述主輸肥管道通過多個均勻間隔設置的輸肥支管與所述主輸水管道連通,所述主輸水管道上還連通有多個均勻間隔設置的毛管道,所述配肥池的出液口豎直向上延伸形成有內管部,所述內管部上套裝有軸承,所述軸承上均勻間隔、且水平的設置有多個攪拌板,所述攪拌板上連接有豎直桿,所述豎直桿的頂端通過橫桿相連接,所述橫桿的中心部與電機的傳動軸相連接。
[0005]所述攪拌板沿其長度固定設置有刷毛,所述刷毛的頂端與所述配肥池的底壁相接觸。
[0006]所述內管部的頂端呈喇叭狀。
[0007]所述主輸水管道上在近所述蓄水池的出水口設置有第一控制閥,所述主輸肥管道上在近所述配肥池的出液口設置有第二控制閥,每個所述輸肥支管上設置有第三控制閥,每個所述毛管道上近所述主輸水管道處設置有第四控制閥。
[0008]所述蓄水池內部的頂部設置有第一過濾網。
[0009]所述內管部的入口處設置有一個第二過濾網。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由于本實用新型通過電機帶動橫桿轉到,橫桿帶動豎直桿轉到,豎直桿帶動攪拌板轉到,在攪拌板轉動的過程中使配肥池中的化肥液活動,從而避免未溶解的、細小的化肥顆粒沉淀附著在配肥池的底壁上,使這些未溶解的、細小的化肥顆粒被輸送至土壤中提高施肥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圖1所示振動環的結構示意圖。
[0013]其中:蓄水池2,配肥池4,主輸水管道6,主輸肥管道8,輸肥支管10,毛管道12,內管部14,軸承16,攪拌板18,豎直桿20,橫桿22,電機24,傳動軸26,刷毛28,第一控制閥30,第二控制閥32,第三控制閥34,第四控制閥36,第一過濾網38,振動環40,電磁振動器42,凸棱44。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方式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15]參見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蔬菜大棚水肥一體化裝置,包括內部的頂部設置有第一過濾網38的蓄水池2和配肥池4,蓄水池2上連通有主輸水管道6,該主輸水管道6在近蓄水池2的出水口設置有用于打開或關閉出水口的第一控制閥30,配肥池4上連接有主輸肥管道8,該主輸肥管道8上在近配肥池4的出液口設置有用于打開或者關閉出液口的第二控制閥32,同時主輸肥管道8通過多個均勻間隔設置的輸肥支管10與主輸水管道6連通,每個輸肥支管10設置起開啟或者關閉作用的第三控制閥34,主輸水管道6上還連通有多個均勻間隔設置的毛管道12,該毛管道12上近主輸水管道6處設置有起開啟或者關閉作用的第四控制閥36,本實用新型的特別之處在于:配肥池4的出液口豎直向上延伸形成有內管部14,該內管部14的頂端呈喇叭狀,且在喇叭狀入口處設置有第二過濾網(未圖示),同時該內管部14上套裝有軸承16,軸承16上均勻間隔、且水平的設置有多個攪拌板18,攪拌板18上連接有豎直桿20,該豎直桿20的頂端通過橫桿22相連接,該橫桿22的中心部與電機24的傳動軸26相連接,使用時,電機24帶動橫桿22轉到,橫桿22帶動豎直桿20轉到,豎直桿20帶動攪拌板18轉到,在攪拌板18轉動的過程中使配肥池4中的化肥液活動,從而避免未溶解的、細小的化肥顆粒沉淀附著在配肥池4的底壁上,使這些未溶解的、細小的化肥顆粒被輸送至土壤中提高施肥效率。
[0016]另外,在攪拌板18上沿其長度固定設置有刷毛28,該刷毛28的頂端與配肥池4的底壁相接觸,這樣可以進一步防止未溶解的、細小的化肥顆粒沉淀附著在配肥池4的底壁上,還可以達到清洗配肥池4底壁的效果。
[0017]參見圖1所示,更進一步的在毛管道12上均勻間隔的套裝有振動環40,每個振動環40上連接有電磁振動器42,使用時,在電磁振動器42的作用下使振動環40振動,振動環40帶動毛管道12振動,毛管道12振動后可以避免未溶解的、細小的化肥顆粒沉淀附著在其內表面,從而很好的解決未溶解的、細小的化肥顆粒沉淀附著在其內表面造成堵塞。參見圖2所示,振動環40的內徑大于毛管道12的外徑,這樣是為了毛管道12有充足的振動空間。另外為達到較佳的振動傳動效率,在振動環40的內表面均勻間隔的設置有多個凸棱44,且每個凸棱44沿振動環40的軸向延伸。
【權利要求】
1.一種大棚地表水肥一體化裝置,包括蓄水池(2)和配肥池(4),所述蓄水池(2)上連通有主輸水管道出),所述配肥池(4)上連接有主輸肥管道(8),所述主輸肥管道(8)通過多個均勻間隔設置的輸肥支管(10)與所述主輸水管道(6)連通,所述主輸水管道(6)上還連通有多個均勻間隔設置的毛管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肥池(4)的出液口豎直向上延伸形成有內管部(14),所述內管部(14)上套裝有軸承(16),所述軸承(16)上均勻間隔、且水平的設置有多個攪拌板(18),所述攪拌板(18)上連接有豎直桿(20),所述豎直桿(20)的頂端通過橫桿(22)相連接,所述橫桿(22)的中心部與電機(24)的傳動軸(26)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地表水肥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板(18)沿其長度固定設置有刷毛(28),所述刷毛(28)的頂端與所述配肥池(4)的底壁相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地表水肥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管部(14)的頂端呈喇叭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大棚地表水肥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輸水管道(6)上在近所述蓄水池(2)的出水口設置有第一控制閥(30),所述主輸肥管道(8)上在近所述配肥池(4)的出液口設置有第二控制閥(32),每個所述輸肥支管(10)上設置有第三控制閥(34),每個所述毛管道(12)上近所述主輸水管道(6)處設置有第四控制閥(36)。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大棚地表水肥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2)內部的頂部設置有第一過濾網(38)。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大棚地表水肥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管部(14)的入口處設置有一個第二過濾網。
【文檔編號】A01C23/04GK204069740SQ201420570369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9日
【發明者】姚旭 申請人:北京農眾物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