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中結薯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紅薯栽培【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空中結薯裝置,包括設置在地面上的栽培箱、牽引桿、以及設于所述栽培箱上方的栽培架,所述栽培箱上側設置有栽培孔,所述牽引桿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栽培箱上,上端與所述栽培架連接,所述栽培架包括交叉設置的主架和輔架,所述主架和輔架的交叉處設置有栽培桶。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紅薯小苗種植在栽培箱中,紅薯薯塊結在懸掛于栽培架的栽培桶中,不需要占用很大土地,提高了空間利用率。而且使用栽培基質和營養液種植,完全不受土地質量的限制。栽培中利用紅薯的莖蔓繁殖,選取合適的莖蔓壓蔓于栽培桶中,可以繁殖出更多的紅薯苗,大大提高了產量。該裝置結構簡單,易于栽培管理,既能栽培出高品質的果蔬,又有立體綠化和農業景觀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空中結薯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紅薯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空中結薯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紅薯(學名:Ipomoea batatas),又名番薯、甘薯、山芋、地瓜、紅菩、線菩、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常見的多年生雙子葉植物,草本,其蔓細長,莖匍匐地面,長2米以上,平臥地面斜上。具地下塊根,塊根紡錘形,外皮土黃色或紫紅色。葉互生,寬卵形,3?5掌裂。聚傘花序腋生,花苞片小,鉆形,萼片長圓形,不等長,花冠鐘狀,漏斗形,白色至紫紅色。蒴果卵形或扁圓形,種子I?4。塊根為淀粉原料,可食用、釀酒或作飼料。全國廣為栽培。在明朝萬歷十年(1582年),從當時的西班牙殖民地呂宋(今菲律賓)引進中國,由東莞市虎門北柵人陳益從安南首先引入廣東。中醫學認為甘薯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目前,世界各地都有廣泛栽種。
[0003]目前,在紅薯的栽培技術中,無論是在大田,還是在大棚內,都是采用栽培——收獲——栽培——收獲的模式,即春天將紅薯栽插下去,到秋天將紅薯連大小紅薯、紅薯莖、蔓一起拔掉,起壟收獲。然后到第二年再栽種,這樣的栽培模式就使得紅薯生長周期長、產量低,浪費人力、物力。而且傳統的種植技術栽種出來紅薯的產量有限,加之用現有種植方法存在病蟲害多、質量不佳等問題,致使紅薯產量難于得到新的突破,此外,由于工廠增多,化肥、農藥投入較大,工廠污染氣體增多,不僅經濟效益低,而且還使土壤惡化,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導致可種植的土地越來越少,收獲的紅薯質量越來越差,形成了惡性循環。因此,探索新的紅薯種植技術,已成為當今非常重要的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產量高、品質好、不需占用很大土地、具有農業景觀效果的空中結薯裝置。
[0005]一種空中結薯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地面上的栽培箱、牽引桿、以及設于所述栽培箱上方的栽培架,所述栽培箱上側設置有栽培孔,所述牽引桿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栽培箱上,上端與所述栽培架連接,
[0006]所述栽培架包括交叉設置的主架和輔架,所述主架和輔架的交叉處設置有栽培桶。
[0007]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包括環境智能控制系統。
[0008]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主架橫向設置,所述輔架豎向設置,所述主架和所述輔架互相垂直組成方形網格形狀。
[0009]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主架為長條形狀且有共同交點,所述輔架為以所述交點為圓心的同心圓。
[0010]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栽培箱與所述栽培架之間的垂直距離為2.2?2.5m
[0011]栽培過程如下:
[0012]栽培環境:室內,溫度20?25°C,陽光充足,
[0013]步驟:1)栽培箱內部裝滿了栽培基質的栽培箱,將紅薯小苗通過栽培孔插入到栽培基質中;栽培箱每隔2?5天澆水一次,澆水的量為:將栽培箱中的栽培基質澆透為宜;
[0014]2)待紅薯小苗長出莖后,通過牽引桿將莖牽引至設于栽培箱上方的栽培架上,使得莖沿著牽引桿朝上生長;
[0015]3)待莖的頂端生長至栽培架時,將莖朝四周橫向牽引,使得莖往四周橫向生長,往交點外圍的主架和輔架上生長,并將莖固定在主架或者輔架上;
[0016]4) 2?3個月后,選取生長有分支的莖蔓埋到栽培桶中,每隔2?5天澆水一次,澆水的量為:將栽培桶中的栽培基質澆透為止;
[0017]5)再過2?3個月后,去掉栽培桶,結好的薯塊懸于空中,具有農業景觀效果。
[0018]環境智能控制系統用于控制紅薯栽培時的溫度、濕度和光照等參數。
[001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0]紅薯小苗種植在栽培箱中,紅薯薯塊結在懸掛于栽培架的栽培桶中,不需要占用很大土地,提高了空間利用率。而且使用栽培基質和營養液種植,完全不受土地質量的限制。栽培中利用紅薯的莖蔓繁殖,選取合適的莖蔓壓蔓于栽培桶中,可以繁殖出更多的紅薯苗,大大提高了產量。該裝置結構簡單,易于栽培管理,既能栽培出高品質的果蔬,又有立體綠化和農業景觀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本實用新型空中結薯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23]如圖1所示,一種空中結薯裝置,包括支撐框架6、栽培箱1、牽引桿2、環境智能控制系統5、以及設于栽培箱I上方的栽培架。栽培箱I設置在地面上,栽培箱I與栽培架之間的垂直距離為2.2?2.5m,栽培箱I上側設置有栽培孔,栽培孔用于種植紅薯苗,栽培箱I中裝滿了栽培基質,牽引桿2的下端固定在栽培箱I上,牽引桿2的上端與栽培架連接,牽引桿2用于牽引紅薯莖的生長方向。支撐框架6起到整個支撐作用,尤其是在長滿果實后,要支撐住整個栽培架。
[0024]整個栽培系統置于智能溫室內,對紅薯的生長環境可以智能調節。
[0025]栽培架包括交叉設置的主架3和輔架4,主架3和輔架4的交叉處設置有栽培桶7。主架3和輔架4可根據需要搭配組裝成多種形狀的栽培架,例如:主架3橫向設置,輔架4豎向設置,主架3和輔架4互相垂直組成方形網格形狀;或者,主架3為長條形狀且有共同交點,輔架4為以所述交點為圓心的同心圓,組成一個圓餅形狀。
[0026]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技術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空中結薯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地面上的栽培箱(I)、牽引桿(2)、以及設于所述栽培箱(I)上方的栽培架,所述栽培箱(I)上側設置有栽培孔,所述牽引桿(2)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栽培箱(I)上,上端與所述栽培架連接, 所述栽培架包括交叉設置的主架(3)和輔架(4),所述主架(3)和輔架(4)的交叉處設置有栽培桶(7)。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結薯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環境智能控制系統(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結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3)和輔架(4)可根據需要搭配組裝成多種形狀的栽培架,主架(3)橫向設置,所述輔架(4)豎向設置,所述主架(3)和所述輔架(4)互相交叉組成方形網格形狀。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結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3)為長條形狀且有共同交點,所述輔架⑷為以所述交點為圓心的同心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結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箱(I)與所述栽培架之間的垂直距離為2.2?2.5m。
【文檔編號】A01G31/02GK204070041SQ201420492258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8日
【發明者】卜崇興, 張志新 申請人:上海孫橋農業技術有限公司